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鐵衛》第517章 朝會
  第517章 朝會
  真刀真槍的戰鬥結束了,另一場衝突又開始了。

  荷槍實彈的士兵在順天府小吏的指引下,準確無誤地找到四品以上官員的府邸,傳達聖旨,讓官員參加大朝會。

  大多數官員不願在這樣兵荒馬亂的情況下出門上朝,街上都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了,皇上生死未卜,聖旨也不知道真偽,誰知道這是不是亂兵的詭計,把所有官員拉到某個地方偷偷處決,減少謀權纂位的阻力?
  但文登營怎麽會和這些大臣講道理?碰到拒絕上朝的對象,士兵們直接砸開大門,把大臣從房裡拖出來,用刺刀逼著其出門,選擇很簡單:要麽上朝,要麽以抗旨的罪名當場擊殺。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官員們雖然飽讀詩書,口才了得,大道理一套一套的,但是面對凶神惡煞的士兵完全沒有用武之地,只能換上官袍,與家人訣別,抱著送死的心態淒慘上路,頓時家家戶戶都響起了哭聲,女眷們泣不成聲,目送丈夫一步一回頭地出了家門。

  雖然有個別忠烈之士寧肯自盡也不願向“亂臣賊子”低頭,選擇了自盡,表明對朝廷和皇帝的忠貞,但大多數人還是惜命的,用“螻蟻尚且貪生”來安慰自己,乖乖的加入了上朝的隊伍。

  各處府邸大門洞開,官員們在士兵的押送下戰戰兢兢來到街上,向午門進發。經過戰亂後的街道,看著五城兵馬司和順天府的人指揮民夫拖走鮮血淋漓的屍體,聞著空氣中刺鼻的血腥味,這些養尊處優的大人們忍耐不住,紛紛嘔吐起來。

  有人感概道:“何以至此?昨日兵部還宣稱城防固若金湯,各路勤王平亂的大軍已經在路上,平息動亂指日可待,怎麽一夜之間就變了天呢?”其余人不敢出聲附和,卻紛紛搖頭歎息。

  一柄槍托砸在了此人的頭上,應聲而倒。一名隊官啐了一口,“就你話多,也不看看形勢。”然後示意左右,“拉下去,以抗旨之罪處決!”

  幾名士兵把火銃掛在肩頭,騰出手拖著這個倒霉的家夥去了一個僻靜的胡同。

  其他官員看得不寒而栗,處決一個四品以上的大臣如此隨意,一個把總模樣的人就能決定其生死,當真是亂世人命不如狗。

  有了這個反面典型,之後再也沒人敢說話了,官員沉默地前行,從各個街道三三兩兩匯集在一起,來到了午門。

  此時的午門全部換成了殺氣騰騰的文登營士兵,往日儀表堂堂的禁軍不見了蹤影,遠遠地就能感受到一股肅殺之氣。官員們戰戰兢兢地正準備穿越城門,卻聽到後方傳來了車軲轆滾動的聲音,紛紛扭頭一看,只見幾輛囚車被一群士兵推了過來,車上的人披頭散發,面如死灰。

  囚車還能進入皇宮?官員們一邊感歎動亂之下禮樂崩壞,一邊仔細打量這是哪幾個倒霉蛋。相比之下,在刺刀的逼迫下上朝,似乎比關在囚車裡的境遇要好太多,眾人心裡忽然莫名地感覺心裡平衡了不少。

  等囚車靠近之後,所有人大驚失色。

  “楊閣老?”

  第一輛囚車上的人,赫然是正得寵的東閣大學士、兼掌兵部的楊嗣昌。此時的楊嗣昌全無朝堂之上的風采,胡子拉碴、頭髮凌亂,額頭有淤青,嘴角還有一絲乾涸的血跡,雙目無神,一副生無可戀的模樣。

  聯想到楊嗣昌此前在朝堂之上處處針對文登營的行為,官員們似乎明白了,所謂“清君側”檄文裡提及的奸佞,恐怕就是與文登營作對的人吧?

  想通了其中緣由,眾人對第二輛囚車裡的人也就不意外了,正是刑部左侍郎惠世揚——曾經與陳雨為了海貿之利爭得不可開交的京城海商領軍人物。但官員們並不知道,惠世揚能成為“奸佞二號”,不僅僅是因為海貿之爭,還有暗地裡唆使慫恿楊嗣昌、曹化淳對付陳雨、謀奪劉公島的小動作,可以說,“清君側”的導火索,就是間接由惠世揚點燃的。

  一個大學士、一個左侍郎之後,再無大人物,後面幾輛囚車都是與楊嗣昌走得近的兵部主事、兵科給事中、督察禦史等品級相對較低的官員。

  看到這個陣仗後,大臣們一面兔死狐悲,一面又放下了心頭大石,看樣子這場“清君側”的“奸佞名單”不會涉及太廣,比起想象中的滿朝腥風血雨,陳雨的手段似乎還算克制。

  懷著這樣的心思進了金鑾殿後,不少人心中已經拿定了主意:只要這場風暴不刮到自己頭上,可以考慮站隊問題了,不管皇帝與文成侯達成了什麽樣的妥協,都不是自己能操心的,江山是朱家的,皇帝本人都能委曲求全,旁人還能說什麽?只要能在這場動亂中保住性命和烏紗帽就行。至於楊嗣昌等人,那就只有死道友不死貧道了,誰讓你們惹了不該惹的人呢。

  寬闊氣派的金鑾殿內,文武官員涇渭分明,站的整整齊齊。如果武官隊列之首站立的不是文成侯陳雨,門口的大漢將軍沒有換成手握火銃刺刀的文登營士兵,似乎這次朝會與往常並無區別。

  過了一會兒,王承恩帶著幾個宦官從側門走出來,高聲喊道:“皇上駕到!”

  隨著崇禎的出現,群臣跪下齊聲說:“參見陛下。”

  崇禎抬抬手:“眾愛卿平身。”

  按照慣例,崇禎會詢問百官是否有事啟奏。有事就說事,無事就退朝,這是千百年沿襲下來的老規矩了。可是今日,崇禎說完這句後,再也沒有吭聲。有大臣偷偷抬頭望去,只見崇禎臉色蒼白的嚇人,眼睛滿是血絲,一看就很反常。

  陳雨見崇禎沒有按劇本走,重重咳嗽了幾聲,以示提醒。

  崇禎從恍惚間清醒過來,看了看陳雨,腦子浮現出一個時辰前的一幕。

  乾清宮中,兩個托盤擺在了崇禎面前,右邊是筆墨紙硯,左邊是六尺白綾。

  陳雨的聲音像魔鬼一般在耳邊回蕩:“陛下,路就在你面前,看你走哪一邊?要麽將白綾往梁上一掛,求得解脫;要麽寫下聖旨,讓勤王官兵各回駐守的城門,勒令官員上朝商議如何清君側、除奸佞、正國本……”

  崇禎也不記得自己當時怎麽會選擇右邊的托盤,仿佛有一隻無形的手捉著他去提筆擬旨,身體完全不聽使喚。他晃了晃腦袋,從回憶中清醒過來,望著下方的文武百官,心中哀歎:事已至此,回不了頭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