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唐大官人》第一百七十章 正言
  秦易抿了抿唇,緩緩說道:“小子素來敬仰韓公,若是能認韓公為父,正如明光兄所言,那是小子天大的福分。

  只是……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我父雖然已經去世,可父親給予我的姓氏,卻萬萬不能更改。否則,便是不孝,小子萬萬不可答應。”

  胡老聽了後,嘴角偷偷彎了起來。秦易的這個理由幾乎是絕殺,沒有任何人能夠反駁。

  韓熙載難道可以讓秦易枉顧親族,拋棄姓氏嗎?又或者他願意秦易不更改姓氏,做他的義子?
  完全都不可能啊!除非今日的太陽是從西邊升起來的!
  古時的認義父與後世不同,後代認義父,認七八九個都無妨,那些想攀高枝的小娘子們只要拋棄了臉皮,想認幾個乾爹都沒事。

  可古時不一樣,你認了義父,那就必須真真正正把他當做父親,一點兒馬虎都不能有。

  你的義父也會真真正正地把你視作兒子,不含任何的虛假。

  而且你還要改成乾爹的姓氏,甚至有可能會進入乾爹的族譜。

  在五代十國這個混亂的時代,認義子的事情其實非常普遍,且非常尋常。

  就說我們一直津津樂道的周世宗柴榮吧,他本是後周郭威的義子,因為郭威的子嗣全被殺害,郭威就把他當做了親兒子,連皇位都傳給了他。

  那個時候,柴榮的名字就是叫郭榮。

  然而趙匡胤瞅準了這點,想要迫使人們認為柴榮繼承的皇位沒有合法性,在欺凌了柴榮的孤兒寡母奪得皇位後,又把柴榮的姓氏改回了原來的姓氏。

  再說南唐烈祖李昪吧,他是南唐的開國皇帝。但他本來卻是名為“徐知誥”,因為他原是吳國(南唐前身)權臣徐溫的義子。

  他之所以能夠從“徐知誥”改名為“李昪”,還是因為他做了皇帝,認回了原來的老祖宗——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要不然他一輩子就只能是徐知誥。

  秦易若真的認了韓熙載為義父,那他以後也就不是秦易,而是韓易,又或者是其它的什麽名字。

  雖說只是改個名字什麽的,秦易並不在乎,可這卻關乎另一件大事——繼承秦家。

  秦易是如何被屈辱地趕出秦家的,還有秦老太爺那張滿懷關切期待的臉,秦易是一刻也不敢忘啊!

  倘若秦易當真改了姓,別說秦家絕對回不去了,就連如今的得月樓都不一定能名正言順成為他的,後患無窮。

  韓熙載聽了秦易的話,不禁為難起來,他見秦易如此孝順父親,本是欣慰無比的。可如果那樣的話,他豈不是不能收秦易為義子了?

  韓熙載皺緊了眉,面色不悅。

  他是真的看重秦易,他自然可以用金錢美女權勢等物來收買秦易,可今日他用這些東西收買了秦易,他日未必就沒人也用這些東西收買秦易。

  能用這些身外之物換來的感情,他並不稀罕。他想要用以拴住秦易的,是親情的羈絆。

  秦易歎了口氣,就在他以為韓熙載要放棄的時候,卻不料韓熙載忽得說道:“你能如此孝敬汝父,想必亦能如此孝敬老夫。

  也罷,老夫便準你不更改姓氏,亦不必入我韓家族譜,你仍然可以用你原來的姓名,如此可好?”

  秦易倒吸了一口冷氣,他萬萬想不到,在這一點上,韓熙載竟然會為自己退那麽大的一步!
  這已經不是簡單地看重自己了,他是真的全心全意地為自己考慮!

  秦易幾乎想要納頭便拜了,他仿佛看到的不是韓熙載,而是水泊梁山的宋公明哥哥!

  韓熙載見秦易動容,面上帶有喜色:“既然這個問題解決了,那你快快說出你的第二個理由吧。”

  胡老一下子緊張起來,第一個理由那般無解,韓熙載都肯讓步,那他還有什麽不願意讓步的?
  胡老臉色悵然,他覺得,這這個從西邊升起太陽的世界,不待也罷!
  秦易瞄了胡老一眼,悠悠說道:“第二個理由,便是我師胡老。”

  胡老一下子愣住,他看了看秦易,又看了看韓熙載,不知道為什麽和他有關。

  只聽秦易道:“自古言,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如今胡老是我的老師,他便是我的父親,若是沒得到胡老的認可,我是萬萬不能認韓公為父的!”

  胡老一聽此言,頭腦頓時一震,兩行老淚奪眶而出。

  他是怎麽也沒想到,秦易竟然這般尊重敬愛他。

  胡老又不是傻子,秦易願意做他的徒弟,他當然知道是為什麽,也知道裡面是有不小水分的。

  秦易就算事後反悔,他也沒地方說理去。

  可是,秦易卻對他這個老師完全沒有一絲的不尊敬,還對他多有敬重,這種大事都想著他的感受……

  “真是個好孩子啊……”胡老抹了一把老淚。

  胡老無子無女,老妻也在前幾年去世,他孑然一身,世上無一人牽掛於他。他本來收秦易為徒,也只是想全了自己名留青史的私願。

  可是,就是這個他帶著極大私心收下的徒弟,竟然會這般為他考慮,這是他許久未曾感受過的關切啊!
  韓熙載為難起來,第一個問題只要他自己退後一步便可迎刃而解,可這第二個問題,卻是需要經由胡老的同意才可以。

  方才自己還不顧胡老臉面,說了些唐突的話,胡老又豈會願意把自己珍視的徒弟拱手相讓?

  韓熙載心裡打著鼓,他瞧著胡老那張露出驚喜的臉,暗道後悔。

  “不知傳經兄,可願秦生認老夫為父?”韓熙載還是不甘心地問了一句。

  胡老幾乎想都沒想就要拒絕,若真讓秦易認了韓熙載為父,那他必定更加敬重韓熙載,到時候,他還能如現在這樣敬重自己嗎?
  胡老剛要開口,眼睛卻瞥到韓熙載華貴的穿著和富麗的屋子,再看著自己洗得發白了的長袍,他頓時生出一股自卑的心情。

  跟著自己,秦易能有什麽出息?即便自己能將一身所學盡數傳授,讓他能夠考取功名,可卻依舊無法保證他仕途上一帆風順啊。

  舒雅為什麽能做狀元?這和他是韓熙載的門生,被韓熙載引薦到天子門前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啊!

  自己能給秦易的,遠遠不如韓熙載。秦易如此敬重自己,自己又豈能不為他選擇更好的路?

  胡老乾癟的喉結滾動了一下,他愛惜地看著秦易,釋然一笑:“既然叔言都把話說到這個地步了,秦生,你可要好好珍惜你的機緣。”

  秦易深吸了一口氣,他再無猶豫,對著韓熙載跪拜下去:“孩兒秦易,見過父親。”

  韓熙載登時眉開眼笑,胡須都喜悅地飛揚了起來,他連忙去攙扶秦易,激動說道:“秦易我兒,秦易我兒,快快請起,快快請起,哈哈哈。”

  韓熙載看著秦易,那是越看越欣賞,越看越滿意,絲毫沒注意一旁的胡老都快酸死了。

  “讓老夫想想,我兒如今應該未過弱冠之齡吧?可有表字了?”

  秦易搖了搖頭:“尚未弱冠,未有表字。”

  韓熙載露出老謀深算的笑:“既如此,在這大好日子,便由為父為你取上這表字如何?”

  既然不能讓秦易更名,那就為他造字!

  胡老瞪圓了眼,好家夥!他本想著在秦易弱冠之禮時親自為秦易選個表字,沒想到韓熙載老賊竟然提前出招,簡直是半路殺出來的程咬金!

  可是,如今人家是秦易的義父,比他還要親近,人家想為秦易取字,他又有何理由爭搶呢?
  秦易對此也只有接受:“還請父親賜字。”

  韓熙載一喜,他邁起步子,開始翻閱腦中的經史。韓熙載博覽群書,學識淵博,不一會兒就想到了。

  “有了,老子雲‘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易哥兒作《愛蓮說》,是其性情淡泊;作《卜算子·詠梅》,是其柔弱不爭。

  文思敏捷,雖是名不揚,卻無人可勝;出口成章,哪怕聲不顯,更無人可比,實為如水之君子。

  然易哥兒亦有關切關心之事,有憂國憂民之念,敢於斥駁上位者,補之良藥,是為行正道,講正言!

  易哥兒所行,不正應了老子之言?易哥兒之字,不如就為‘正言’,秦正言!”

  胡老眼睛一亮,呼吸急促起來:“正言,秦正言!不錯不錯,妙啊!秦易秦正言,是為好字,好字。”

  胡老這時候也拋卻了小心思,他不由敬佩起韓熙載的學識來,若是讓他取字,未必取得有如韓熙載這個字好。

  連連稱讚後,胡老對著發怔的秦易說道:“秦生,還不快快寫過汝父賜字?”

  “秦易,秦正言!”秦易心中默念了好幾遍,心中也不免澎湃。

  何為正言?

  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這不僅是韓熙載對自己的肯定,更是他對自己的拳拳期待。

  秦易當即恭敬下拜,沉聲說道:“多謝父親賜字,從今往後,我便以此字日日鞭策自己。寧可斷首舍身,絕不有辱此字!

  從今往後,我,便是秦正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