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1368》第二百三十六章:很不幸,預感成真
  很不幸,他們的預感,都成真了。

  將那些呂珍部隊中的逃兵們都殺死,對於夫人們的影響並不算太大,因為其中都沒有她們的男人,不然她們一定會大笑出聲的!
  被斬殺的呂珍部隊中的叛逃者們,就連同為俘虜的婦孺老人家都認為,他們是可恥的,該死的,是沒有任何道理,再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所以將其殺了,就等於替天行道了,殺人的是“惡魔”,將罪惡帶走的惡魔。

  她們哭泣,只是因為他們殺人的方式太過於血腥、殘暴,再者便是,她們心中都很清楚,當那些被俘虜的呂珍部隊的逃兵們一個個的都被砍下頭顱了之後,充當了劊子手的敵人們,手中的刀劍可都要指向她們自己的胸膛或者腦門了……

  張大強的母親,是一位年過七十的老人家,她有三個孩子,一個孩子,是死在了與蒙古部隊中的戰鬥中。

  不過,張大強的母親的第一個孩子即張大強的哥哥,不是以一名戰士,或者是起義軍的士兵的身份死在蒙古部隊的腳下的。

  他的生命所活躍的那個時代,耕田種農為生的農民,還沒有遇到那麽大的災難,元的朝廷上的那位也還算是顧著政事的,而他只是偷了管人家的一個燒雞,就被對方的侍衛當成是狗來踩踏,以致於到後來的幾十個人將他的肺和胃都踩出血了,因為流血過多而死亡的。
  因為有了他的哥哥,老實巴交的張大強才會在長大了之後,放棄了農耕的生活,跟著張士誠、呂珍、潘元明等人鬧革命,勢必要推翻蒙古帝國的罪惡統治的。

  只是在張大強之前,他的哥哥也嘗試過,與其弟弟選擇一樣的道路,他選擇了投入到當時名震一時的紅巾軍之中,只是沒有等到帖木兒的出現,他就因為跟的部隊將領一點都沒有指揮的能力,也沒有一點的應變能力,被包圍了不懂的立即跑掉外,還要自不量力地帶著手下的一幫人,硬是要衝上去,擺明著害死人不償命。

  那名沒有腦子,只靠著自己的爽快的紅巾軍將領,自己沒有妻兒也沒有家人也就算了,也是連累了有自己妻子和兒子,還有兄弟姐妹的張大強二哥。

  大哥,是因為得最了蒙古部隊的大頭目而丟了自己的寶貴的性命,當然,在蒙古部隊的那名大頭目的心目中,漢人以及南人,甚至是色目人,除了他自己家族的人之外,其他任何人的性命跟自己都沒有關系,所以都不重要。

  但是,草菅人命的時代,人情比寒冰更加冷漠的時代,人類之所以沒有淪落到為了復仇,為了殺戮而一步步走向黑暗,走向“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絕對暴力的時代,而選擇了文明,選擇了用知識的力量改變這個世道,教育他們的後代,則每個人還是需要有良知的。

  而親情和友情、愛情等都是維系人與人之間的羈絆,正是引導人類或者是生物,乃至是人世間的生靈,走向自取滅亡的結果的最後一層防護線。

  很明顯,人在與利益權衡了之後,在絕對的權利和力量的面前,還是對善良的人讓步了,所以才會出現對抗壓迫的勢力,所以才會有光明閃爍在黑暗當中。

  如果這一切都沒有了的話,蘇擇東、劉振明等人也沒有任何的必要,混穿到元末明初的事後,來跟朱元璋叫板,且也沒有理由,人類能在二十一世紀之前還沒有滅絕!
  人類作為靈長的動物,可精明著呢,他們怎麽可能會讓自己得到了利益後,沒有時間去享受,沒有別人去嫉妒他們呢?活在別人的妒忌的眼光中,在很多人看來,也是一種很好的生活方式。

  張大強卻沒有辦法讓他們的哥哥們,看著自己比他們混得都好,他的兩個哥哥沒有給他這個機會,他的父親,是個根深蒂固、老實巴交的農民,敢反抗等於大義不道、自取滅亡的思想在他的心中是扎了根的,怎麽說都沒有用。

  所以,當張大強的父親在自己的兩個孩子被蒙古部隊的大官、小兵殺了之後,不僅沒有傷心,還大罵他們是背道而馳、逆天而行,則死得當然,死得其所,就應該死去!

  在張大強的父親生命的最後一刻,就在他眼睜睜地看著他的一年努力地收成被蒙古部隊的長官們強行地全部收取了的時候,他的心居然沒有一點觸動,也沒有一點反抗,就老老實實地聽著蒙古人的命令,跪在地上!
  當時,張大強的父親都是七十多歲的人了,還要對對方三十多歲的蒙古部隊底層的長官,跪著磕著頭,並不以此為恥辱,反而是莫大光榮!

  在張大強的父親的觀念中,只要是穿著蒙古部隊的士兵製服的人,搶一點、拿一點他這個沒有任何用處的窮苦老百姓一些養家的糧草或者是衣服沒有什麽問題!
  而且,還因為被搶了、被奪了,張大強的父親而覺得自己比別人因為比自己更加的貧窮而沒有蒙古士兵、官兵看上的人,更有面子,更有臉活在這個世道上!
  跟張大強的父親有著同樣的思想的,並不在少數,他們以貧窮而樂,以能被蒙古的士兵或者是底層的軍官欺負而榮,就自己的大兒子因為得罪了蒙古部隊的大官而被對方的幾十個小嘍嘍,活活地踩死的這一件事情,他就能跟鄉裡鄉親的吹噓上一輩子!

  不過,張大強的父親就算再給自己怎麽“長臉”,再怎麽地要面子,再怎麽地捧他“吃人命、不吐骨頭”的主子,其結果也沒有比那些沒有被蒙古部隊的士兵或者是將領因比其更加貧困,而沒有看上的農家百姓們活得更久,他便死在了自己的“主子”政策之下。

  他是被活活餓死的,死的時候,臉上還是帶著笑容的,在他看來,能被當“主子”的人索取,並且還奉獻出自己的性命,他是光榮,是幸福的,是值得後世人稱讚的。

  盡管他的妻子不理解自己,他的孩子們都不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反而認為他的窩囊廢、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農夫,是一個沒有人性、沒有骨氣的農民,但是,他仍是認為自己做的沒有任何的錯誤,畢竟,他們三個孩子們沒有過這跟他一樣的生活。

  在父親的生命最後的時候,張大強還是在他身邊的,所謂的父子情深,就算當爹爹的,再怎麽地貧窮、窩囊,被人唾棄,就連當兒子的都覺得有這樣一個爹,很窩囊,但是人性還是在哪裡的,親情的羈絆是不會因為世俗的這些看法,而斬斷的。

  就算當時張大強沒有想過去陪同一生碌碌無為,甚至說麻木不仁的父親走過人生中最後的路程。

  但是,他可知道,自己是絕對會後悔的,因為他因為父親的軟弱而還活著,健康的活著,則年長了之後,張大強也有想過,自己會不會為了自己的家庭,為了自己的小孩和其他的家人,而選擇跟他的父親一樣的道路,以及為人處世……

  當看到父親的眼睛安詳的閉上之前,臉上還對自己露出了微笑的父親,張大強哭了,哭得很徹底,哭得很撕心裂肺。

  活著的時候,張大強因為不懂事,不明白當父親的苦心,他並沒有跟父親說太多的話,他可看不起自己的父親了。

  但是,在張大強父親的遺留之際,他卻一反常態地痛罵蒙古步對的人,沒有一個好東西,大罵元朝廷上的官員都是狗拉出的屎啊,坐在龍椅位置上的人,是一個沒有腦子、沒有道德、沒有修養、沒有信仰的龜孫子!
  張大強父親的軟弱,是做個他的後代人看的,做給他的兒子看的,他就是想要這樣的方式,告誡自己的孩子們,要不被欺負,就要反抗,就是要做真正的男人,要做到頂天立地,不然結果就像他一樣。

  只可惜,張大強到其父親最後一刻才明白,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家,而他卻沒有再在其父親還活著的時候,說一句謝謝,他便與世長辭了。

  張大強的大哥,是沒有那悟性去領悟到他父親的所作所為,所以到死了都還以為,他的父親是一個窩囊廢,所以他就有理由選擇去墮落,選擇了放棄自己,而迷失了自己曾經想要當上統領一方兵馬的大將軍的願望,而選擇了去當一個市井無賴,選擇去做偷雞摸狗的勾當。

  死亡這個結果,對於張大強的大哥本人以及他自己、以及其家人來說,未嘗不是一種很好的解脫,至少不必再過著整天小偷小摸、被人冷眼、嘲諷、侮辱的生活了,他的家人也再也不用為他整天提心吊膽的,擔心他在外面是否挨凍挨餓,特別是他的母親,盡管家裡邊有三個孩子,但是她還是放不下,陪伴她最長久、最大的哪一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