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1368》第一百四十一章:蘇擇東的大學觀
  蘇擇東沒有親身經歷過戰爭,就算是到了元末這樣的冷兵器時代的鼎盛且就要走下坡路的時期,他也仍是沒有機會親自拿著長槍、巨劍,赤著身子、蒙住嘴巴騎在馬上跟蒙古騎兵玩命。

  蘇擇東的職責不允許他這樣做,他也作為一個有些學識的後世人,也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做;

  但是當蘇擇東在看到戰爭的慘烈以及自己手下的士兵們,因為這場為了民族的興旺而發起正義的抵抗傷亡的時候,他還真的一度想到自己能夠運用好自己的這副身軀,與兄弟們共同浴血奮戰!

  而現在,就在守衛軍的後勤部隊裡,蘇擇東也只能希望兄弟們能在自己的鼓勵下,能夠重振起出征時候的雄心壯志和勇氣;
  同時,蘇擇東也希望,自己可以通過那些可有可無的安慰,能夠分擔受傷的將士們一些傷痛……

  反觀呂珍的精銳部隊,蘇擇東平心而論地說,若不是因為這些士兵們的裝備不夠好,吃得不夠飽,長得不夠結實且力氣不足、耐力不足的話,那他們真的跟鬼兵隊的新老士兵們沒有任何的區別!
  他們也都是鐵血錚錚的勇士啊,他們心中流淌著的血,大多也都是跟鬼兵隊的隊員心身上流淌著的血一樣,千年之前還是同一家的人也說不定!
  他們也懷揣著同樣的目標,同樣的心願,與鬼兵隊的隊員們站在了同樣的戰場上,且讓蘇擇東都值得慶幸的是,他們是自己的盟友,是上到戰場的鬼兵隊的隊員們的隊友!

  他們可不是因為爭名奪利,為了所謂的榮華富貴而出賣了自己的靈魂給魔鬼,將災難帶給別人且從中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一切的蒙古強盜!

  蘇擇東在鼓舞自己的鬼兵隊的將士們要重新挺起胸膛,驕傲自豪地再次拿著手中的大刀、長戟、長槍以及火銃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武器,在戰場上拚殺,砍下蒙古騎兵的腦袋的同時;
  他也在用言語鼓動著呂珍精銳部隊的受了傷的士兵們,先是向他們的精神和勇氣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蘇擇東又以東振公司的大東家,朝廷中的三司使,義正言辭地莊嚴地向他們表示:自己及其東振公司,絕對會提供好戰場上軍備物資;
  並且做好軍隊包括撫恤、醫療、糧食等一切後勤,真正、切實地讓戰士們免了後顧之憂的上到戰場上,與蒙古騎兵們拚殺!

  若是一般的將領乃至是頭目,在這個時候說這些話語,只要是有一點軍齡的老兵痞或者“老油條”們都會將其當做笑話或者是後世的相聲那樣聽;

  那些當文官、武將的,說話、做事都是一套一套的,既他們在為他們的功勳和戰績,在戰場上與蒙古騎兵、步兵們拚死拚殺的將士們面前說的話,永遠都是非常漂亮的;
  而且讓人感到離譜的是,有些將領就算是自己的部隊吃了敗仗,他也還是那一套漂漂亮亮的話語,真的把他自己說成是不求名利,只求太平的嶽飛似的,實則都是一群吃人不吐骨頭的狼!
  就算這些將領們將自己塑造成多麽體恤民情,愛惜士兵的形象,其實則在現實的生活中,他們就是讓將士們吃不飽,穿不暖的罪魁禍首;

  所以他們的部隊吃了敗仗後,當將領的自然不能怪罪將士,除非他們真的能做到沒有臉,沒有皮,連他們自己都欺騙了!
  就這樣讓人哭笑不得的官僚、主義的作風,害死了多少青春熱血的國家忠良,他們的參加的夢想都是能夠遇上嶽飛這樣沒有任何缺點的聖人,但現實總是很骨感的!

  但,蘇擇東就不同了,他自從創立了東振公司,當上了三司使之後,他的美名就開始在高郵城的大街小巷中盛傳了,大家都說,他們終於遇到了明主了,終於有能活的一天,能過的日子了!

  當然,蘇擇東知道自己的名聲可不能太旺了,有時候做好事還真的不能留下名字,若不然不等高郵城的戰事結束,他自己的結局就會像忠君愛民、精忠報國的嶽飛那般慘痛!

  而老百姓們和軍民們的眼睛可都是雪亮的,誰為他們謀福利,是誰在犧牲自己的利益而換取大多數平民百姓和普通士兵的幸福,他們可都是牢記在心裡邊的!
  所以,當蘇擇東在說那些振奮人心的話語時候,在場的很多呂珍部隊的士兵都被其真心地感動到流淚了。

  而在淚水流落下來之後,那顆被汗水和淚水洗禮過後,而重新樹立起來的雄心壯志、抵禦外敵的心,就會變得更為堅毅,更不能被任何困難、艱難、險阻給攔截下來!

  劉振明很讚同蘇擇東對這場戰爭的定義,即漢人為了守住自己反抗蒙古殘忍暴,政的統治而自主自發形成的高郵城保衛戰,的確是一場為了民族而發起的正義的戰爭!
  坐在傷兵滿營的帳篷裡邊,蘇擇東看著二十位手下從江浙行省不同的地方召來的這些江湖遊醫們。

  這在當地有著些小名氣的江湖遊醫都在用心地擺弄著手上的石膏、紗布等醫療用具,估計都想在蘇擇東這名東振公司兼朝中大官的面前,使出自己的渾身解數地為能求得他的欣賞。

  而蘇擇東也的確在很努力地看著他們用心、仔細地為傷員們治療,但還真遺憾,從後世人的眼光看來,他們的治療病人的方式和方法,還真的沒有幾個能入得料他的“法眼”的。

  不過最基本的搭骨、移位、包扎等等治療外傷的必備學識,他們還是能夠很好的掌握,現在能夠應急,這就足夠了,蘇擇東清楚,很多事情是不能夠著急的,華佗也不是一天就能造就的。

  蘇擇東的處世觀點便是,尋得合適的人才,乃至是華佗、魯班那樣的除了運氣的成分外,也還是要講究技巧的;比如在古時的海南、廣西、台灣這些地方找壯丁,就簡直是天方夜譚!

  但是在江浙這一代找富商,在大都即北京那塊地找當官或是當大官的人,那是很容易的;
  所以尋得能人乾將也要講究一些地緣論,且更深層次的文化素養及其素質等精神方面,就要講究文化的底蘊了!
  生活在後世的蘇擇東可知道,在山東高考的考生,其題目以及本科上線率是有多難,以及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的江蘇,其高考的考試難度以及錄取的分數線,高得讓人可怕!
  所以在這些地方找學霸是輕輕松松的事情,且在這些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隨便找一個不能說是學渣,只能說是學民或學酥的人;
  就他們的文化素質以及學識、見識等方面來說,都要比全國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同齡人要高一層次。

  蘇擇東認為後世人會有這樣的觀點,還真的不能說是歧視或者偏見,因為江南自古出才子,山東又是孔聖人的發祥之地;

  就其從古至今的教育水平來說,所教出來的學子在各方面,平均水平會落後於其他省份的同齡人,這才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當然,每個地方也會有小部分人,表現得不那麽出色或者是十分的出色以來平衡普通百姓的心理差距,即海南、廣西等文化比較落後的地方也能考清華、考北大的,江蘇、山東也有考不上專科的!

  但這也不會抹平其中的由於文化底蘊、資金等等緣故而產生的差距!

  不過由於這各種因素所產生的差距可不能成為江蘇、山東等地的學子可以不去奮鬥,可以沒有任何的夢想,每日只需要做好功課不再去上補習班,不再學習課外的知識,就等著考北大、清華;
  若他們這些地方的學生有了那麽好的基礎存在卻不再思進取了,蘇擇東就也不覺得水平就會倒退得怎麽樣,仍然能夠“吃老本”,仍是比別地有更大的機會和更多的人考進重點大學;

  但是這樣就會形成一代不如一代,雖然不會在十年內產生多大的影響,但是二十年後,三十年後就會對整個社會的文化素質、道德水平等各種精神方面,產生無法彌補的影響,這就是歷史的倒退!

  至於那些生活在廣西、雲南等教育由於歷史底蘊、資金等方面的原因而在整體的教育水平上較為落後的地方;
  哪裡的學子若不奮發向上,努力趕超,而是自暴自棄,信仰著讀書無用論的話,蘇擇東也認為這回造成歷史的倒退!

  只是落後地方的歷史倒退不是像江蘇、山東那邊可能會因一代不如一代而產生倒退,它們的倒退則是以跟不上歷史潮流的發展而產生倒退!

  蘇擇東就想到,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人,要是滿腦子的學識、觀念和素質,都是上一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思想觀念和文化素質的話,這樣豈就是歷史的倒退?

  蘇擇東是一個讀史書,看人心的大學輔導員,除了總結出教育的地方性差異外,他也注意到富人與窮人之間的關系也是可以套進去的;富人更富,窮人更窮,這是大部分,而小部分則會有所改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