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1368》第一百零三章:潘元明的出現
  看到之前還跟著自己大罵蘇擇東不是個東西,甚至還將他罵做是見義忘利、小人的那些百姓們此時也都反口了;

  他們似乎忽然失憶了,完全不知道方才自己所說的話,見到了蘇擇東後,就像是見到了聖人一樣!
  這一幕看得趕來城北門口做協調工作的潘元明很是奇怪,他只是在朝廷中議事的時候跟蘇擇東打過照面,在那個時候,他是緊緊跟著張士誠的步伐所以選擇支持蘇擇東。

  潘元明知道,張士誠是不一直用一個底細不算乾淨的人太久,則他很清楚,誠王蘇擇東那個時候既然被張士誠選中了,只是說明他現在還有利用價值可被看重而用來抵禦蒙古大軍進攻高郵城。

  忙著訓練軍隊來抵禦蒙古大軍的潘元明跟呂珍等張士誠的心腹們將領都奇怪,誠王為什麽就是看重了這個小子,而不是財勢熏天的項鋒,要知道其背後可是項氏家族啊!

  但既然是張士誠選定的人選,他們自己又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蘇擇東和項鋒之間的對決並不了解,現在也只能看上去是蘇擇東佔據了上風而得到了重用。

  而今日親眼見到了蘇擇東,又見識到高郵城的老百姓們看到了此人的反應後,潘元明便對此人有了一番新的認識,其中的第一點就是敬佩,居然能在短短六個月不到的時間讓百姓們信服;

  第二點便是擔心、害怕,想著蘇擇東既然那麽的得民心,且身為高郵城的三司使,則目前又能一直圍在誠王的身邊轉悠,而自己和呂珍等人這些為誠王打天下的一乾人等,若是不經意間得罪了他……

  再者,若是不得罪他,而是他特意想要打壓甚至是清除自己與呂珍等在外出征的將領,從使用的手段來說,恐怕也不是什麽難事!
  潘元明越想越是後怕,眼前的這名年輕人的穿著本就奇形怪狀了,再配上他那氣勢不凡的語氣和表情,還真是有些不倫不類……

  看到城下的老百姓們在一陣歡呼聲後,又聽身旁的蘇擇東像個老朋友一樣的簡單寒暄幾句後便散去,潘元明的眉頭更是緊鎖著,更是認真地端詳眼前的這位聚義堂的堂主,兼高郵城的三司使…..
  蘇擇東早就注意到了潘元明別樣的眼光一直死死地盯著自己,但這眼神中並沒有殺氣,更多的是疑惑,即使有著寒意卻也是正常,畢竟自己表現得比他更得民心,則無論他是文官還是武官,都會警覺。

  在朝廷的地位而言,由於張士誠是個實實在在的“均衡主義者”,則在文官與武官的地位上,講究的“中庸之道”。

  所以名義上,蘇擇東和潘元明在朝廷上算是同級的,則蘇擇東一上來直接安撫群眾並沒有先與潘元明等人打招呼並不越級,是正常得並不能在正常的事情。

  潘元明即使是武官,但也讀過一些書,會算數,自然是明白朝中的這些規矩,再來也不想因此跟蘇擇東有過節,二人都做到了這個位置了,自然是越小心越好。

  見到潘元明並沒有讓自己難堪或說些話來譏諷自己,只是在一旁靜靜地看著,蘇擇東也知道把握分寸,則見到了城樓下的老百姓們都散去了之後,便面露紅光地轉過頭來,對潘元明拱手作揖。

  潘元明見蘇擇東果然是一個明白人,知道雖然二人看上去是平級的,但在實際上,還是有差別的,畢竟再怎麽說,潘元明也算是跟張士誠起義的元老了。

  所以光從禮節上看,潘元明便覺得此人還真比項鋒假惺惺地裝模作樣要順眼得多。

  為官的人自然要講究為官之道,對方既然作出了讓步,若自己再一直乾瞪上去,於情於理上自己可得不到任何的好處,隨後便一改嚴肅的臉上,掛上了慈眉善目的笑容後便上前回以禮節。

  在兩人簡單地寒暄一陣後,蘇擇東便清楚了潘元明不愧是張士誠的心腹大將,他很聰明,與自己對話的時候不卑不亢,的確是個不錯的將軍。

  但同時,蘇擇東還留意到,潘元明此人喜歡將自己的眉毛上翹,這雖然是個不經意的動作,但能從中看出此人是個有心計的人,又或者說並不是那麽單純、簡單的將領!

  蘇擇東之所以這樣認為,他還是有著自己的根據的,在後世中,他也是有五段戀愛經歷的人,他觀察過,每個想勾搭自己正在交往的女友時,他們的嘴巴和眉毛都會有所上翹。

  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故作鎮定或是在耍酷,而是他們正在觀察,正在打量眼前的人是否值得交往,確定完後又在研究著對策,眉毛上翹得越高,就證明他的把握越多或者思考程度越深。

  這的確是個不太好的預兆。

  不過聯想到此人後來背叛了張士誠,到了別的起義軍即李文忠效力的朱重八,蘇擇東便知道此人的的確確是一個趨炎附勢的人,日後不能深交,而就算現在是蒙古人大軍壓境,也不能深交。

  潘元明也是這樣打算的,因為他覺得此人就算是交好了也沒有多大的作用,反而可能是養虎為患、自取滅亡,何必呢!
  再者蘇擇東之前就已經成功地得罪了朝中的許多權貴,且今日站在高郵城的高台上,與他潘元明一同前來的還有各個官級的文武官員,想必他們跟自己的心情一樣,對蘇擇東已經有了天然的防備吧!

  與在高台上的各個大小官員說完可有可無的對話後,蘇擇東便以為了更好地做好軍備物資的部署工作而仍想站在高台上查看戰事。

  所以親自送別潘元明等各個官員下了高台,蘇擇東又回到高郵城城南的高台。

  看著落日的夕陽貪婪地打在自己的臉上,蘇擇東冷不丁地對站在自己身後的張德興說道:“張兄弟,你覺得方才與我等站在這高台上的十幾個文武官員,如何?”

  “回稟蘇堂主……哦,不!蘇大人,以愚人之見,這些人中還是有幾人是有真本事!”

  蘇擇東面帶微笑地轉頭看過張德興,又轉過來看著快要消失在天際的夕陽,道:“這個天下,可不缺乏有真本事的人,只是缺乏能有運氣跟對步伐的人,那你覺得,潘元明,潘將軍如何?”

  張德興皺起了眉頭,心中不由地生了緊迫之感,道:“那個人,武藝不錯,身材也夠魁梧,但是指揮能力欠缺了些,雖沒有看過他指揮,但就從今夜他沒有將下邊的百姓們驅散開來便能知道。”

  張德興的話音未落下,蘇擇東就用手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此話還是不要在這裡說得好,隔牆有耳嘛!是我的過錯。不過你說得很好,實事求是!希望你能引此為戒。”

  蘇堂主在這時候對自己說這些話?

  這是讓張德興百思不得其解的,這是在告誡自己不要輕舉妄動?還是在說他是想要提拔自己呢?

  兩種可能性都思考過其中的可能性後,張德興便自顧自地笑著搖搖頭,看著夕陽的余輝,想到蘇擇東曾經說過的“不以己喜,不以己悲”這句話,實在博大精深。

  蘇擇東知道多數無益便對張德興只是點頭笑笑,以此希望他不要誤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