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漢大忽悠帝》第141章 趙雲又被針對了
  第141章 趙雲又被針對了

  ……………………………………

  有時候劉漢少會覺得劉宏很蠢,您了一個當皇帝的人,還要賣官鬻爵,拚命圈錢,假裝自己生意挺好。可錢是什麽?金、銀、銅、鐵?錢就是您造的,您說什麽有價值,那就是什麽有價值。您就是拉泡臭臭,說這是一塊狗頭金,只要大家信,那它就是一塊狗頭金。結果呢?您是拉了臭臭,自個兒也信了那是狗頭金,哭著喊著往懷裡摟,可惜大家不信……您說大家不鄙視您,不唾棄您,對得起您腦袋裡面裝的狗頭金麽?
  劉漢少也是從小男人成長起來的,有過私藏金餅子的光榮歷史,可是後來窮的只剩下錢,整天發愁錢花不出去的時候,才明白過來這個道理。說這話真不是欠扁,想故意氣誰,劉宏摟錢,董太后也摟錢,萬金堂和小太監家裡全是錢,董卓進京更是千方百計拚了命地搶錢,等劉漢少能說了算的時候,可用的錢比可用的人多多了。

  關鍵是,不好使啊!

  新造的銅幣和“優秀五銖錢”差不多一樣大,直徑二十五毫米,但是外觀精美,看著就敦實、厚重,而且沒有中間的方孔,所以確實比五銖錢重了許多。但是……這麽一個面值一文的銅幣,卻要等於十個五銖錢。

  假如董卓還活著,就會造出“董卓五銖”,無內外廓,“五銖”二字夷漫不全,很難辯認,世譏稱為“無文”,該錢堪稱貨幣史上最劣質輕賤之小錢。

  假如現在是備備躥入蜀地,關起門來假裝老大,就會造出“直百五銖”。初鑄錢大而厚重,後鑄錢逐漸減重,最輕薄的不到0.8克。面文篆書“直百五銖”,即價值“一百枚五銖錢”。

  在他們看來,能夠節省下一些銅,多鑄一些錢,就是發財,但是劉漢少想的不是發財,而是“刮豬油,補瘦猴”,把積存在豪門大戶家裡的財富調動出來,貼補給窮的光腚的百姓,從而使市場活泛起來。

  首先,從外觀上看,銅幣精美,敦實厚重,應該屬於良幣,但是從銅本身的價值上看,一個銅幣等於十個五銖,銅幣好像又應該屬於劣幣,和董卓五銖與直百五銖差不多的德行。

  那麽問題來了,銅幣屬於良幣,劣幣驅逐良幣,銅幣就會被大家收藏,而五銖錢仍舊佔領市場,但是,造幣局會一直收五銖,造銅幣,投入市場,直到有一天,市場上全成了銅幣,而五銖錢會從重量價值上虧損數倍。

  或者,銅幣被判定為劣幣,劣幣驅逐良幣,直接就會佔領市場,等到銅幣地位穩固之後,也就是宣布廢止五銖錢的時候了……

  這樣的做法,看似對百姓沒有實惠,也沒見給誰家發錢,即使劉漢少最多也就是賺點銅,但是,能夠大大消減有錢人的錢,千萬富翁可能變百萬了,百姓種地賣糧食,賺了一萬錢,那麽他與富翁的差距就是九十九萬,而不是九百九十九萬。

  個人才需要“錢”,國家不需要,國家需要的是物資、勞動力,活有人乾,地有人種!

  …………

  曹操也想到了一個實際問題,立刻向劉漢少諫言:“陛下,銅幣中間無孔,少或無虞,多則不便攜帶。”

  不用劉漢少回答,伍孚代為回答:“曹主簿,咱們還有一種更大面值的銅幣,是五文。”

  除了面值不同,就是大小不一,五文的銅幣直徑三十毫米,看上去自然也更加厚重敦實,可是,這還是解決不了便於攜帶的問題呀。

  劉漢少摟著曹操的肩膀頭,賊兮兮地說道:“不好帶呀?那就對了!”

  雖然曹操一時也弄不明白,劉漢少說這個話是啥意思,卻沒來由的渾身發冷,感覺寒毛都立了起來,怎麽聽怎麽漢少好像是在挖坑,想把誰給埋了?
  楊修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陛下,可否賞賜給小臣兩枚新幣?”

  跟劉漢少在一起呆久的人都知道,他不是個小氣的人,尤其是拿著別人的東西送人的時候,相當豪爽。

  然而這一次,卻被拒絕了,甚至還很嚴肅地對楊修說:“這裡的銅板,任何人都不能私自動用,就是哥也不可以。每一枚銅幣都要來的清楚,去的明白,否則的話,伍局長知道該怎麽辦。”

  伍孚立刻代為解說:“陛下說的沒錯,在這裡只有銅板,出了這個門才叫銅幣。原料有重量,毛坯有數量,即使檢驗出有不合格的銅板,也會記錄在冊,銷毀重製。壓印與檢驗使用同一個出入口,工匠上班時需脫去自身衣物,經過通道,再穿上統一工服,方可進入工區。一旦發現有人攜私,輕則開除工籍,交於檢察司,重則……交於搜狐。”

  大家不約而同地打了一個寒顫,交於檢察司還有審有判,要是交給搜狐的話,可能悄無聲息的就消失不見了。尤其是楊修,原本就不好意思討要,現在弄的,還差點被交給搜狐,回家就得問問老楊,自己到底是不是親生的。

  其實大家都知道,楊修就是劉漢少帶在身邊的傳話筒。劉漢少不愛打理朝政,攏共也沒開過幾次朝會,而身為首相的楊彪又不是一個獨斷專行的人,除了做一些劉漢少吩咐下來的事情,其他的都按部就班。但是,楊彪可不是傻子,楊修每天跟著劉漢少混,皇帝的心思、動向都要問個清清楚楚,一旦楊修說不明白,很可能立馬就挨揍。

  所以,楊修想討要銅幣,也是為了拿回家給老楊看一看,雖然沒有成功,但老楊卻是愛卿之中第一個知道新幣一事的人。經過一番考慮,又讓楊修私下問劉漢少,可否自家拿出五銖錢,兌換一些新幣。

  這倒不是楊彪對新幣有多看好,而是為了表示支持劉漢少,就像知道皇帝想要田地,趕緊拿出一百傾一樣,不僅是兒子混了個禦前行走,就是楊彪自己的首相之位,也不見得與此事全無乾系。

  於是,楊彪家成了大漢國最先擁有新銅幣的人,兩大車五銖錢換回了一箱,楊彪拿著新銅幣觀看許久,然後便命人鎖了起來,不許動用分毫。

  …………

  河東之戰已經結束,高節上書請令行止。劉漢少與戲志才研究過後,讓高節先把張繡、宋果、楊奉這些順的降的將領們送回來,就地改編部隊,補充戰損,然後留下一個旅駐守河東,其余人馬進駐左馮翊。至於進入左馮翊究竟要幹什麽,詔書上沒有說,反而說到任命種邵為左馮翊太守之事。

  高節與荀攸研究半天,得出三種結果:一是讓自己接替皇甫嵩;二是讓自己防備皇甫嵩;三是讓皇甫嵩進入西涼平叛,而自己守禦右扶風。至於說要自己從左馮翊進入西涼平叛,估計不可能,陛下手裡的兵太少了,還不到硬拚的時候。

  於是,高節留下劉辟的第九旅駐守河東,而王匡派到河東的城管支隊長是韓浩,相信有這兩個人在,河東太守黃邵能夠盡快恢復河東秩序,帶領百姓開始新的生活生產。

  除了要送回洛陽的將領之外,高節還給劉漢少送回去不少兵馬,這些原本都是可用之兵,只要讓督教們上上課,把腦袋洗巴洗巴,就會變成漢正軍的精銳。當然,高節也不是榆木腦袋,漢少都說要補充戰損了,至少華雄那個縮編旅得補成滿員的,額外還為步兵旅補充不少戰馬。箕關那兒還擺著一個團,現在可以補齊了,另外再加一個警衛團。

  然而,趙雲覺得自己又被針對了。

  這麽多人馬回洛陽,說成是護送也行,理解成押送也行,高節派的是趙雲和吳匡。整個河東打下來,吳匡旅損失最為慘重,尤其是涑水岸之戰,全旅有三分之一的兄弟都丟在了那裡。雖然戰損已經補齊,但是怎麽著也不如原來的兄弟順手,需要休整,更需要把兄弟們的骨灰送回去。

  可是趙雲不樂意回去呀!一個河東哪能玩的過癮,眼看著要打西涼了,怎麽就非要把自己弄回去呢?把高節實在磨叨煩了,不得不拍著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老二,陛下身邊缺人啊。老三和徐榮都派出去了,你讓陛下使喚誰?一旦出點差池,咱們全都百死莫贖!”

  如此一說,趙雲立刻又變成巴不得馬上回洛陽的人。

  看著趙雲急匆匆走掉的背影,荀攸笑著說:“高元帥,實在是高啊!”

  高節歎了口氣,說道:“不是我要把他踢走,陛下早晚要用他,可是這小娃還欠磨礪。留在這兒,我一直護著,他就一直長不大,回去讓陛下給他安排個事,自己領軍,兄弟們的吃喝拉撒全都得考慮,慢慢的就好了。”

  荀攸也感歎道:“是啊,陛下這兩個兄弟都不是尋常人物,火候一到,必定大放異彩。可是元帥,咱們現在就只剩三旅一團,不足兩萬人馬,進入左馮翊之後要面臨的局面,恐怕也不好應付啊。”

  高節呵呵一笑,說道:“弘農還有王鬧鬧,你以為那娃好乖巧麽?”

  如此一說,荀攸立刻想到,只要王鬧鬧出兵京兆尹,便會對右扶風形成左右夾擊之勢,看樣子,陛下始終都在防范皇甫嵩。

  昔日的軍神,真的會做出對大漢不利之事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