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無限亂入》第三十章  洛陽大火
  “嶽父大人不可!”李儒聽了忙搖頭否定。

  董卓眼如豺狼般微眯,看的李儒渾身一顫:“為何不可!”

  “回、回嶽父,此事不可傳揚,隻可秘密進行,若傳揚出去,只怕事情難成!”李儒顫巍巍地說道。

  “嗯?此話怎講?”董卓露出不解的神色。

  李儒粘著山羊胡須分析:“如果其他諸侯都知道了,一定會前來勸阻徐珪與我們結親,那麽這件事很難辦成;相反如果秘密進行的話,無論徐珪是否答應,我們的目標便已經成了一半,徐珪答應更好,就算不答應,只要這件事後來傳出去,諸侯便會對徐珪起疑心。”

  董卓聽了沉思片刻,然後笑的滿臉肥肉都在抖:“哈哈哈,文憂真是咱家的好女婿啊!此計甚妙,可速行!”

  李儒也隨之奸笑,好一幅狼狽為奸的畫面。

  ……

  汜水關中。

  “報!”一士兵高聲直呼。

  徐珪聽了道:“何事?”

  “稟主公,西涼軍中李傕請求會見將軍。”

  “哦?傳進來。”

  徐珪有點摸不著頭腦,不知道這李傕此刻前來所為何事。

  李傕進入關中,見了徐珪拱手行禮:“久聞徐珪將軍大名,在下敬佩之極!”

  徐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心想這李傕可不是什麽好東西,便有心怠慢,斜倚在靠椅上,漫不經心道:“不知閣下前來所為何事啊?”

  “此番前來乃是為了和將軍商議一番大事。”

  “你且說說什麽事啊?”

  “我家主公要和徐將軍您結親呐!此番前來,我便是來做媒人,想成全一番美滿之事!”李傕滿臉堆笑。

  徐珪聽了當即大怒,起身拍案而起:“董卓逆天無道,蕩覆王室,我欲誅其九族以謝天下,怎麽會與之結親!”

  見李傕還要辯解,再次怒道:“我不殺汝,你速速退去,可勸你家主公獻關投降,前來授首!”

  李傕無語,還想再做一番掙扎,卻不想徐珪怒喝:“左右何在,給我轟出此人!”

  “諾!”

  可憐李傕沒來得及發言,就這樣被連推帶轟的給攆了出去。

  徐珪苦笑不已:“這董卓居然會前來結親,倒是出乎我的意料。”

  一旁的周瑜道:“主公,董賊此番遣使前來,實在是惡毒之計,無論成與否都會離間主公與盟軍關系,此刻要緊的便是趕緊差人通知盟軍,速速進攻虎牢關,並且將此事說與眾諸侯,就稱董賊因懼怕我盟軍,居然提出聯姻,如此一來,此事弊端便可破解。”

  徐珪皺眉想了想:“公瑾言之有理,來啊!速速前往聯軍大營,通知眾諸侯此事!”

  “諾!”

  一士兵領命飛奔而出。

  各路諸侯在聽了那名士兵的報道,認為董卓因為懼怕盟軍而要與徐珪結親,一時眾人戰意高昂,要進軍虎牢,直取洛陽。

  卻說李傕出使失敗,回到洛陽面見董卓請罪,並將此事添油加醋的說了一番,董卓大怒,滿是油脂的身子猛地彈起:“徐珪豎子!咱家要嫁女給他是瞧得起他,居然毫不買帳!”

  李儒眼珠一轉,在一旁建議:“嶽父大人,既然此事不成,我等危矣!”

  “此話怎講?”

  “呂布將軍雖然勇猛,天下無敵,但盟軍勝在人多,且前番車輪戰已戰敗呂將軍,軍士士氣早已動搖,虎牢關失守實在是遲早的事。”

  “那文憂可有良策?”董卓聽了李儒的分析點頭道,一臉嚴肅。

  “回嶽父大人,今日街上有童謠,‘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我思忖著,這第一句便是說當日高祖在西都長安定都,這第二句是光武帝定都東都洛陽,如今氣數將盡,我等不妨遷都長安,便可躲過此難。”

  “哦?為何一定要往長安去呢?”董卓可是個武人,不會因為一句童謠便動搖。

  “嶽父大人,我軍來自雍涼之地,而長安之地離雍州甚近,若敵軍來犯可無後顧之憂,且東邊可據守潼關,南邊可據守武關,只需派遣兩員得力大將率重兵鎮守兩關,盟軍來攻比登天還難呐!”

  “好好好!”董卓喜笑顏開,但旋即又顧忌道:“文憂所言甚善,只是這遷都之事,以咱家看來很難進行啊!”

  “不知嶽父大人所憂何事?”

  “這洛陽為都城二百余年,城中多是一些老臣,一心向漢,這遷都之事必然會遭到強烈反對啊!”

  “哈哈哈,嶽父大人休要憂慮,且聽我一言,如今大權都在嶽父您的手裡,那些個老臣便是反對又有何用?倘若冥頑不靈,不妨殺幾個以儆效尤。”

  見董卓連連點頭,目露凶光,李儒接著道:“洛陽經歷了這麽多年,擁有巨大的財富,我們可以全部運往長安,這些財富足可供我軍花銷百年,就算盟軍不退,我等只需死守也必然無憂!”

  這下董卓徹底動搖了,他可不喜歡打仗,他要的是權勢財富和女人,當即朗聲下令:“好!傳令眾位官員,來殿堂議事,不得有誤!”

  “遵命!”

  不一會兒,眾人朝堂議事,董卓說明自己遷都的想法後,立馬招到強烈反對,董卓當即斬殺數名大臣,以攝群臣,於是沒人敢再多言。

  董卓又令李傕郭汜前往挖掘歷來皇帝嬪妃的墓穴,將其中的金銀珠寶全數裝入車中,足足裝了五千余車,又將城中年輕力壯之人全數充壯丁,年輕婦女全部抓來供軍士淫樂,稍有姿色的董卓則自己享用,一時洛陽民怨沸騰,哭聲四起,多處暴動,只是很快便被董卓的西涼鐵騎鎮壓了。

  然而這還不算完,李儒建議:“我軍撤退後盟軍必定趕來,不如一把火毀了,不給聯軍一點好處!”

  “好,傳咱家的命令,讓吾兒奉先棄守虎牢關,退守潼關,全軍前往長安!”

  士兵們領命,在洛陽城中四處縱火,整整三天還沒燒盡,可惜了二百余年的古都,正慢慢的化為灰燼。

  看著漫天火光的洛陽,董卓一聲令下,西涼軍便一路浩浩蕩蕩的往西遷去,抓來的宮人一路嚎哭,一乾老臣也是揮袖抹淚,嚎哭不止。

  董卓焚燒洛陽的消息很快傳到諸侯耳中,眾人無不震驚,便是徐珪也是震驚萬分:想不到這麽快!這場大火的時間提前了不少。

  周瑜則滿臉悲痛:“主公真是神機妙算,在下佩服,只是洛陽已毀,恐怕聯盟不能長久了,討賊大計難成啊!”

  徐珪點點頭:“洛陽古都焚毀,多年經營毀於一旦,真是可惜啊,只是不知公瑾此話怎講?”

  周瑜侃侃道來:“如今呂布棄守虎牢,退守潼關,盟軍便可長驅直入,一路直達洛陽。縱然洛陽被焚,財寶幾被搶劫一空,但洛陽傳承二百余年,只怕仍有大量珠寶可取,人生在世為了什麽?無非是功名利祿耳!到了洛陽諸侯只怕會先搜掠一番,全無討賊之心;且長安一路地形崎嶇,易守難攻,東有潼關,南有武關,只需派遣精兵良將鎮守我盟軍便極難攻破,董賊竊取了如此多的財寶,便是困守長安到死,也綽綽有余,盟軍本來就是人心各異,見久攻不下,聯盟必破。”

  徐珪聽了不住點頭:“公瑾分析的是,只是說到金銀珠寶,我倒有一個想法,前日我掐指一算,在皇宮東南角有極貴重之物,我等不妨取之。”

  周瑜已經見識了徐珪的‘預言’能力,前番時間洛陽大火的發生便是明證,於是深信不疑:“不知主公所指何物?”

  徐珪當然知道是什麽,但沒說出來,有時保持一點神秘是必須的:“至於是何物我也不知,只知道此物甚於雄兵五千,錢十萬,糧十萬。”

  周瑜聽了大驚:“世上竟有如此之物!”

  徐珪神秘一笑:“如今我軍獨在汜水關,距離洛陽最近,不妨速度前往洛陽,拿取此物,免得落入他人之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