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無限亂入》第二十章  漢室動蕩
  柴桑在徐珪的治理下也有一個多月了,百姓生活改善了不少,社會秩序也安定了很多,而柴桑一派祥和,洛陽那邊卻是發生了驚天巨變。

  等到靈帝駕崩,董卓淫/亂后宮、殺害少帝、擁立陳留王的消息傳來時,作為現代人的徐珪雖然知道了這件事會發生,但還是怒形於色,當即召集眾文武來到太守府,怒不可遏:“逆賊董卓獨攬朝政,禍亂朝綱,夜宿龍床,奸/淫宮女,荼毒百姓,殘害生靈,人人得而誅之,我欲起兵,不知各位有何高見?”

  包拯出列拱手道:“太守不可!如今董賊勢大,帶甲二十余萬,佔領洛陽以北及雍涼地區,而我軍不過萬余,恐怕還得從長計議。”

  和珅也出列:“包郡丞所言即是,太守還得從長計議啊。”

  徐珪冷靜下來,仔細思考對策,李逵跳出來吼道:“哥哥,俺鐵牛支持你,他們這些儒生不知道咱們軍隊的戰鬥力,可俺鐵牛知道啊,別說董賊帶甲二十余萬,便是百萬俺也能殺他們片甲不留!眾位將軍是吧!”

  王彥章、楊志、花榮、孟良等人其聲附和:“李逵將軍所言極是,我軍厲兵秣馬數月,戰鬥力已不可同時而語,只要主公下令,我等必定唯命是從,拯救百姓於水火之中!”

  徐珪在進入這個世界幾個月來,已經更加穩重,或者說在擁有這麽多手下的氛圍裡成長的越來越像一個諸侯了,見眾人意見不一,便眯眼打量著眾人:現在自己手下已分為文武兩派,武將主戰且擁護自己,文官則采取懷柔政策且忠於朝廷,從他們的稱呼便能聽出來。

  “我不妨聽聽公瑾的建議,”徐珪想到周瑜,當即朗聲問道:“公瑾,你怎麽看?”

  站在最末的周瑜出列拱手道:“主公,諸位所言都有理,若我軍起兵,而無盟友,只怕會被董賊先滅以達殺雞儆猴之效;但若不起兵,則洛陽百姓危矣!”

  “那公瑾可有良策?”

  “回主公,當前我們急需盟友支持,主公可以發矯詔馳告各路諸侯,倡導他們起兵,待他們紛紛響應,那時我軍便也可出發,且還有優勢。”

  徐珪心裡拍了拍自己腦袋:又忘了,這時應該學曹操啊,於是問道:“哦?什麽優勢?”

  “由我軍矯詔,若各路諸侯響應,我軍的名聲必定大振;等各諸侯會盟之時,我軍會大有一席之地,或許會成為盟主。”

  “公瑾所言極是啊,不知各位意下如何?”徐珪詢問眾人。

  “在下願聽從主公(太守)調遣。”

  “好!”徐珪拍案而起,“周侗聽命!”

  “末將在!”

  “命你起草討賊檄文,馳告各路諸侯,不得有誤!”

  “遵命!”說完便領命而退。

  徐珪又和眾將商議了一番,擬好對策,也都各自散了。

  徐珪心裡歎道:自己作為突然出現在這個三國世界裡的人,雖說也幹了一番大事,有了很大的影響,但畢竟世界不是那麽容易因為一個人就改變原來的軌道的,沒有我徐珪的話,也會有李珪,張珪等,蝴蝶效應畢竟只是個說法,只有量變才能引起質變,不然哪會真這麽容易引起颶風呢?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只不過可能會有些小不同吧!想到這便也不多想,自己忙去了。

  周侗擬好檄文,給徐珪過目,只見檄文如下:“珪等謹以大義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弑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凶。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字字慷慨激昂,句句壯懷激烈。徐珪看了不住的點頭,誇周侗好文采。

  過了十天半個月,各路諸侯相應檄文率部前來柴桑會盟,共十八路,名單如下: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第九鎮,濟北相鮑信。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第十八鎮,典軍校尉曹操。

  眾人會見了徐珪,徐珪一一招待,各路人馬歇息一日,向徐珪告辭:“我等先往洛陽去了。”

  “諸位請便,某布置一番即刻啟程!”

  送走了各路人馬,徐珪召集各文武來到太守府議事,當即下令:“包拯和珅留守柴桑,整治政事。”兩人拱手接令。

  “王彥章、楊志、花榮、孟良,李逵各領本部人馬隨我前往洛陽,周侗、周倉、廖化領兩千軍守城,周泰、蔣欽繼續訓練水軍,周瑜隨軍聽命!”個個拱手一一接令,各自率領本部人馬,隨徐珪一同前往洛陽。

  徐珪在路上問小三國:“給我看一下我有多少能力點功勳點。”

  “主公這些日子的各種行為增加能力點100,完成‘號召群雄’成就,獲得200能力點,當前擁有750點能力點,功勳點仍然是7082點。”

  “好,等安定下來再召喚兩個人出來耍耍,對了,先給我換一套3級裝備吧,我這身鎧甲還是新手禮包送的,檔次有點不夠啊。”徐珪看到前不久各路諸侯所穿的鎧甲,頓時眼紅起來。

  “主公,當前LV3,可花費2000點功勳購買3級裝備,請問是否確定?”

  “確定。”

  “請問主公需要何種裝備?”

  “鎧甲。”

  “好了,主公請閉上眼。”

  有了一次經驗的徐珪閉上眼,只見腦海裡依次出現各種各樣的鎧甲,

  “停!就是這件!”徐珪看到一件泛著銀色的鎧甲急忙喊停。

  “恭喜主公獲得明光鎧。”

  “恩?這名字我聽說過,好像是南北朝時期才有的,不過無所謂了,與現在的樣式也沒差很多。”

  “等會兒會有一名老人前來獻甲。”

  “知道了,再給我換一件頭盔。”

  “好的,需要花費2000功勳點,是否確定。”

  “確定。”說完便閉上眼睛,再次選中的一件泛著銀光的頭盔。

  “恭喜主公獲得明光盔,同樣是由剛才那位老人一起獻上,當前剩余3082功勳點。”

  “行,你忙去吧。”徐珪兌換完畢,悠閑地等待老人送甲。

  不多時,在路口拐角處走來一位老人,見到徐珪當即跪拜:“徐太守啊,柴桑在您治下數月,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大有起色,這是小人家傳盔甲,還請大人笑納!”

  “老爺子快快請起,多謝送甲,徐某卻之不恭,真是感激不盡!”

  說完一位隨從便上前接過盔甲,遞給徐珪,徐珪一看,果然是好盔甲,質地輕盈而韌性十足,比自己身上這件強上數倍。心裡大喜:“給這老爺子五兩銀子送他離去吧!”

  “遵命。”說著便遞給老爺子五兩銀子。

  老爺子激動無比,連連謝恩而去。

  眾人接著上路。經過五天的路程,一行人來到洛陽,只見洛陽外各路諸侯已安營扎寨,連營綿延二百余裡,好不壯觀。

  會見了各路諸侯,各自寒暄一番,太守王匡起身切入正題:“現在我們各路人馬已經前來,總計十九鎮諸侯,應當立一位盟主,各路人馬聽從盟主的調令,討賊之事才能有序進行。”

  各人一聽連連點頭同意,這時袁術站出來,眯著眼一臉傲氣:“只是不知道這盟主該選何人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