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第996章 婚禮
  第996章 婚禮
  事情發生時,海寧才周歲的多點。

  剛剛對周圍有所認知,她有些嚇壞。

  畢竟那個瘋子有著猙獰的面龐,以及難聞的體味。

  當天晚上小海寧就發了燒,好在是余穎早就有所察覺。

  一晚上都注意著,給她吃藥降燒,給她唱歌,才沒有留下什麽後患。

  直到兩天后,看到海寧漸漸忘記那一幕,恢復了正常,才讓余穎松了一口氣。

  至於那個瘋子,被阿一一棍子打折腿後,抓去送到官府,最終死掉。

  後來才知道這個瘋子,是那附近裡一家人的孩子。

  變瘋後,按說應該是關起來,不禍害別人。

  想不到的是,瘋子後來就跑了出來。

  那家人就撒手不管。

  為此已經有不少人受過傷。

  有人找上那一家,要求把瘋子管好。

  那家人反而說,他就是一個瘋子,怎麽可以和他計較?

  那家人還攀上縣官的師爺,自我感覺很好。

  余穎知道後,心想不是想要比權勢嘛?

  她一個縣主比縣官的師爺,要強大很多。

  而且還帶著專門侍衛,只是唐王特意派來的。

  她派那些侍衛去找縣令,問問這是怎麽一回事?縣主可不是好欺負的。

  此外,余穎還要求這家人賠款,自家女兒生病了。要是不賠,就告他們一家是大不敬。

  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海寧、海瀾身上有禦賜的玉器,這一點上余穎告他們穩贏。

  那一家終於怕了,不得不支付了一大筆錢財。

  包括不少地,才算是了結此案。

  余穎拿過來錢財後,就拿出一多半的錢財,送給那些曾被瘋子傷害過的人。

  以前那些受害者根本拿不到補償不說,一個不好還被打一頓。

  漸漸的大家,都只能是躲開那個瘋子。

  她之所以會獅子大開口,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因為這件事,不少人都是對她刮目相看。

  在他們看來,海家做事相當的仁義。

  那一筆錢要不是她有縣主的頭銜,還有拿捏住把柄,只怕要不回來。

  就這樣,經過這一次的事情,他們一家人很快就在海家的家鄉站穩腳跟。

  其他人原本都知道海家有錢有權,和京城裡的唐王府關系密切。

  但因為戶主是女子,多多少少是帶了幾分輕視的。

  他們覺得即使王府是海家的後台,但強龍不壓地頭蛇。

  海家只有一個女子當家,還是弱。

  那個瘋子事情讓其他人都知道,海家不但有錢有勢,還會以勢壓人。

  從這之後,那附近的人家,對海家是比較懼怕的,唯一那家有摩擦的人家直接搬走。

  等到後來,大家才發現海家人還是比較通情達理的,到了小鎮後,也沒有什麽擾民之事。

  後來又開了蒙學,余穎又請來了名師,百味書院的開建,讓這個原本不算大的地方,變得更大更繁華起來。

  後來這個小鎮晉升縣城,因為原本的縣就比較大,後來小鎮的繁華程度超過原本的縣城。

  朝廷上的人,乾脆把過大的縣化成兩部分。

  被派來上任的第一任縣令倒是乖覺,他到來後,先來見這位縣主。

  因為他知道小鎮是為什麽繁榮起來的?是海家一直是堅持培育良種,讓小鎮跟著種田的人都掙了一筆錢。

  此外還種出來不少外來的植物品種,讓大家的飯桌上多了不少新的菜肴和糧食。

  讓皇帝是極為讚善,特意把小鎮升格為縣城。

  縣令當然要來拜碼頭。

  余穎倒是沒有在家裡見他,而是在地頭上。

  如果說縣令之前以為縣主就是一個掛名的,現在就不確定。

  後來才知道,縣主打算寫農書,告訴別人怎麽種田?他一直緊跟著。

  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後來功勞大頭屬於縣主,但他也是跟著入了皇帝的眼,後來晉升的快。

  後來到了皇帝換人做,也沒有影響到他的仕途,他晉升為京官。

  這一次他聽說海瀾兄妹進京趕考,倒是有心看一眼。

  但想了一下,沒有動,他有可能是考官。

  這時候是需要避嫌的。

  皇帝也聽說海瀾到來,自然是比較上心。

  但他知道科舉要求的公平公正,就是他想要偏袒海瀾,也要他能成為殿試中的一員才可以。

  在知道海家兄妹到了京城後,還去見過靳侯爺後,他對海氏的評價高了幾分。

  誠然靳侯爺一家對不起海氏。

  但海氏的兒女也是靳侯爺的兒女。

  要是讓兩個孩子到了京城,根本就不搭理靳侯爺,這絕對會讓人感覺他們的教養有問題。

  而他們要是去見過靳侯爺,情況就會有不一樣,別人無法挑毛病。

  這一點,皇帝是很有體會的。

  有些喜歡參人的家夥,就是喜歡雞蛋裡挑骨頭。

  要是一點點事情,就要一個勁地彈劾,簡直太煩的。

  這一刻的皇帝有個念頭:可惜的是海氏不是男人,不然絕對是一個能乾的官員。

  不過好在是她的兒子來了,正在科考,要是有才的話,就好好用他,希望他不墮其母的名聲。

  時間一轉眼過去,在經過九天的考試,終於龍門大開,春闈算是結束。

  看上去顏色蒼白,好像就要倒地的舉子們有些搖搖晃晃地出來。

  連著三場考試,每一場又是三天。

  對每一個考生來說都是一場嚴峻的考核。

  能堅持下來的,都是熬了好幾天的人,自然是各種不好看。

  唯獨海瀾出來時,看上去比其他人好上很多。

  雖然頭髮也已經開始出現油膩,但還好。

  海寧看後,有些想笑。

  想了一下,自然是知道不應該笑。

  海瀾的好摸樣,引來不少人的側目。

  長安上去接過他的東西,送他回家休息。

  京城裡的舉子們算是開始等待成績,而考官們一個個都是在開始批改卷子。

  海瀾好好休息了一下,很快就恢復了正常的情況。

  等他休息過來,長安這一天來接他們。

  因為唐王夫妻準備嫁女,長平郡主是一早定下的婚約。

  好在是那個準女婿,最後沒有長歪,令他們兩個人頗為慶幸。

  唐王妃就曾經為了這件事說過唐王,為什麽訂娃娃親?
  要是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出事,豈不是給孩子添堵?
  有很長一段時間裡,郡主也跟著在江南住。

  為了預防萬一,唐王就乾脆把準女婿一起帶走。

  不然萬一他們一家人在江南時,那個孩子有了心上人。

  他家女兒是嫁?

  還是不嫁?

  嫁過去之後,女婿不喜歡,女兒是要吃苦頭的。

  不嫁就意味著女兒要退親,這意味著女兒還沒有出嫁,就身價暴跌。

  這怎麽能行?怎麽看都是太不劃算。

  唐王一家人在離開京城時,毫不客氣地打包了女兒的未婚夫,帶著一起去了江南。

  長平郡主和未婚夫兩個人,在江南相處的很好。

  婚嫁時,雙方都是十分願意的。

  長平和海家兄妹關系很好,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弟弟妹妹。

  這一次她選出嫁吉日,都特意避過春闈那幾天。

  海家兄妹承情,都準備好禮物。

  海寧過去的時間不早不晚。

  看到郡主姐姐已經開始梳妝。

  整場婚禮是在黃昏時節才舉行。

  此刻新娘的妝容在海寧看,有些怪異。

  她看了之後,嘴角微微一抽,因為長平的整張臉雪白雪白的。

  如同是牆壁一樣,刷了好幾層的石灰,看上去已經不太像她本人。

  長平的眼睛裡流露出無奈,她臉上的化妝品是刷過好幾次。

  她本人在心裡,也有種刷牆皮的感覺。

  可新娘妝就是這樣的。

  在女方準備時,新郎已經上路。

  他帶著裝飾一新的車馬,還有儐相,還有一群數量不少的壯漢。

  看上去不像是迎親,倒是有幾分搶親的架勢。

  但新郎知道絕對不是。

  新郎快要到來的消息傳來,新娘家做好準備。

  好在是人手都已經準備好,還有其他東西也準備好。

  海寧倒是有幾分好奇的,但作為還沒有出閣的人,是不可以到最前面的。

  她聽說有娘子軍等在大門處,準備給新郎一個下馬威,據說一個個都拿了棒子。

  當初她娘參加婚禮時,戲言這一段女方的樣子,有種棒打薄情郎的架勢。

  天黑下來之後,唐王府把大門關上,就等和新郎上門。

  海寧發現新娘是有些著急的,就笑眯眯出門一看。

  新郎在叫門後進來,就被娘子軍棒打了一頓。

  好在是打人時,還是有分寸的。

  就是微微有些痛,沒有很狠打。

  此刻的新郎進來,已經到了正堂。

  但唐王府的人,可沒有打算輕輕松松地放新郎進來的。

  每一個嫁女兒的人家,就是要整治一番新郎,讓他不要以為女兒沒有後台。

  海寧看著其他人難為新娘,笑眯眯地對長平說:“阿姐,快了,已經到了正堂,就要朝這裡來了。”

  新娘眼睛就是一亮,她和馬上成婚的夫君是熟人,感情不錯。

  在今天是有些擔心。

  就怕娘家人太過折騰新郎,讓新郎受傷。

  但其他娘家人勸她不要著急,說規矩就是這一天是務必多折騰一下新郎。

  不能讓新郎覺得很輕松的娶到妻子,要多多增加磨難。

  長平聽了之後,作為一個新娘,也只能是等著。

  相信他們不敢太過分。

  海寧探頭看了一下,長平打扮的差不多。

  作為新娘的她,頭髮高高束起,這是用真發和專門的假發混合起來,才梳成這個樣子。

  在頭髮上還插上花釵,插什麽都是有規矩的,是按照她的爵位插的。

  新娘子穿的是一套深青色(偏綠)的婚服。

  連襪子和鞋子都是青色的。

  從進來到現在足足有一個多時辰,新娘的化妝才終於搞定。

  海寧看了之後,感覺搞一場婚禮很累。

  她這個看客都累了。

  長平倒是還好,更多是興奮的,沒有太累。

  此刻的她已經聽到新郎的聲音,原來新郎終於到了閨房外,正在念催妝詩。

  念了一首又一首。

  新娘有心想要看看未來的夫君。

  但想起來剛才親友的叮囑,就坐著不動。

  海寧抿嘴笑著,新郎是早有準備,準備了不少首。

  此刻閨房裡圍著新娘的人,開始做最後的收尾工作。

  海寧站在一邊,聽到了鳥鳴聲,就透過窗戶縫,看到是新郎帶著的大雁在叫。

  看到這一幕,她噗嗤一笑,外面燈火通明,新郎看上去有些狼狽的,抱著的大雁在拍翅。

  而新郎的催妝詩已經做過好幾首,念到這裡,他的嗓子都有些發乾,卻不得不硬撐著。

  跟著新郎來的隨行的壯漢們,此刻在新郎身後叫嚷著:“新婦子,催出來!”

  就這六個字,翻來覆去,齊聲叫喊著。

  讓閨房裡的眾女子都在嬌笑。

  但她們知道時間不早。

  就給新娘做好準備。

  攙扶起新娘。

  海寧走在前面。

  出新娘的閨房後,海寧就發現新郎被請到一個地方。

  那些大漢算是完成催妝任務,也被請到一邊去,前面是準備好新儀式的地方。

  唐王府的人,用屏風、帳幔等圍起來的一個地方。

  在中間放的是一具馬鞍。

  “來來來!坐下!”

  新娘在眾女子的簇擁下,坐在馬鞍上。

  坐時,也要有正確方向的,要坐北朝南。

  而新郎此刻是精神一振,被唐王府的人引到帳外。

  他抱著有些不怎麽老實的大雁,圍著這個地方轉圈。

  海寧知道,整個婚禮進行到了奠雁禮這個環節,她馬上就要上場。

  剛剛想完,新郎的身影一動,胳膊一使勁,那隻帶來的大雁就被扔進帳裡。

  新娘一方,早知道是怎麽一回事,要選好眼明手快的女子,準備抓大雁。

  在抓住大雁後,就要用紅羅裹住它,還要用五色絲錦纏住雁嘴。

  這隻大雁,女方的人一定要保管好。

  等到婚禮結束時,男方會來拿錢贖走大雁,再把大雁放生。

  海寧也曾經參加過婚禮,自然是知道整個流程,早就挽好袖子。

  這一次代表唐王府上陣抓大雁的人,她是主力。

  大雁原本是能飛的,但現在是剪過翅膀的,自然不能飛。

  海寧直接拿著紅羅像耍鞭子一樣一兜,直接就把大雁裹住,嘴巴按規定弄好。

  其他人都是相當驚訝,這麽就抓好厲害。

  奠雁過後,新郎又要開始吟詩。

  好在這位肚子裡有不少真材實料,就開始吟誦了詩。

  這是在催請女方把屏風、幔帳打開的詩。

  長平是有些心疼未來的夫君,就沒有更多堅持。

  讓人請了童男童女,去撤開圍起來的幔帳。

  撤開幔帳後,新郎進來還帶著一隻雁。

  按規矩,他是要跪在坐在馬鞍上的新娘面前。

  順手把大雁放在新娘面前。

  海寧看到這裡,感覺新郎家還是準備的很充分,才會有那些真大雁。

  這是第二隻大雁。

  只怕是養了一段時間,一個個都是肥嘟嘟的。

  剛才被她抓住的那隻就是很沉,也不知道能不能再飛起來。

  當然要是舉行婚禮時,搞不到大雁,可以用鵝、鴨、木鳥這些東西做替代。

  新郎抬眼看了一眼新娘,差點沒有認出這是自己的妻子。

  這是誰啊?

  滿臉的白粉!
  好在那雙眼睛裡流露出來的神情,讓他認出來。

  而新娘已經是有些無奈,甚至不敢笑。

  就怕自己一笑,臉上撲著的粉,就簌簌下落。

  整個臉都是僵著的。

  她示意新婚丈夫趕緊接著做。

  而新郎在認出新娘後,終於松了一口氣。

  就和新娘一起站起來,準備辭別女方的父母親。

  此刻的唐王和唐王妃看著女兒女婿,有些想要落淚。

  這一次女兒出嫁後,就變成了客人,回娘家也不再是回家,而是做客。

  好心疼,但要是女兒真的不出嫁,也是不行的,最終他們說出來做父母的叮囑。

  新婚夫妻兩個人拜別父母親,辭別家廟後,就準備登上新郎帶來的婚車。

  新娘在出門之前,頭上可以蓋上防止外人看見的大塊方巾。

  也可以不蓋,手裡隻拿一把團扇擋在眼前。

  這一次郡主出嫁,就沒有蓋什麽方巾,而是用的是扇子。

  就是一把雙面繡的團扇,這是余穎特意送來的。

  在坐上婚車後,新娘有些想要哭。

   唐代婚禮,參考了《唐朝穿越指南》,流年看古言的婚禮都是白天的,決定按資料上的唐代婚禮寫一個。

    感謝讀者冰斜、愛唱歌的楓樹、策馬衝霄投的月票。感謝讀者LTS911、shannee、紅袖?添香的打賞。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