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第653章 準備反擊
  第653章 準備反擊
  事實上,在余穎拿到所有的資料後,就知道自己的猜測沒有錯。

  果然,戰王府的一切都是被人設計的。

  而這個人就是駙馬。

  這一點,余穎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早有猜測,而現在是終於拿到實證。

  現在有了這些資料,余穎仔細計算了一下戰王的年紀,然後再查了一下資料上的東西,才有了駙馬不是戰王親爹的證據。

  而早先的那種仙俠版的東西,無法做物證。

  無法解釋來源,也無法解釋原理,根本就不能暴露。

  這時候的余穎,心裡有一個懷疑,那麽戰王一脈是從哪裡來的?
  總不能那位一代戰王呼哧一下子從天掉下來,正好被駙馬撿到,然後駙馬就大發慈悲,把一代戰王收養起來,成為最好用的棋子。

  甚至一代戰王的子子孫孫成為他的棋子,在無盡的痛苦和難堪中掙扎。

  呵呵!

  這不怎麽可能?

  天降異人神馬絕對不可能。

  那麽,駙馬是怎麽找到一代戰王的?

  而且,他又是怎麽知道這位戰王一定會有出息?
  那麽,余穎猜測一代戰王應該和駙馬,有點關系。

  駙馬應該是有預謀地收養戰王,也就是看中戰王天賦的問題。

  雖然他收養一代戰王,但余穎很懷疑駙馬做的動機。

  事實上,在余穎看來,駙馬的所作所為,根本就不是善意的收養,而是帶著深深的惡意。

  不說幾個戰死沙場的男子,隻說那幾個被和親的戰王府郡主,她們每一個在和親後,就沒有活多長的時間。

  畢竟,幽閉的痛楚是女人們無法承受的。

  余穎在查過她們死亡時間後,氣得很想要找到那個始作俑者,問問那幾個女孩子做錯了什麽事情?
  她很想拚命地搖晃著那人,問問他怎麽想的?

  當年,戰王的長輩們是怎麽得罪了駙馬?
  難道所謂的楊家人是土匪強盜?

  殺了駙馬一家人?

  於是駙馬就把自己的仇恨,都全部發泄到了戰王他們人身上,甚至是一代不行,二代還要接著報復,現在又把主意打在三代的身上。

  那麽,這位駙馬是什麽來歷?
  余穎已經查了出來,這位駙馬也算是那種書香門第,家族裡一直有當官的,算是家鄉的地頭蛇。

  至於他的爹娘倒是早死,但是因為身體的原因去世,並不是什麽謀殺。

  所以,那種戰王真正長輩並沒有害過駙馬的家人。

  那麽所有一切的幕後黑手,都指向這位名義上市戰王府長輩,是怎麽一回事?

  為什麽他會那樣做?

  對於這些問題,余穎一直有個想法,但眼前這些資料卻也沒有提供什麽實證。

  甚至有可能只有一個人知道,那就是駙馬。

  唉!
  麻煩。

  一代戰王被養得太蠢,神馬都沒有懷疑過。

  二代戰王也不是聰明人,只怕也沒有想過,他根本就不是駙馬的兒孫這個問題。

  所以,等到余穎穿過來的時候,那些事情已經過去幾十年,那些知情人因為種種原因不見了蹤跡,可以說什麽線索都沒有留下。

  資料什麽的極度缺乏,有很多事情無法判別。

  沒有實證,只能說是有可能。

  當然在資料裡,還提了一下,駙馬的原配是玉龍山上的人。

  而駙馬卻是閩北的人。

  玉龍山和閩北,那是一南一北。

  為什麽駙馬會跑到玉龍山哪裡?
  這是個問題。

  據說駙馬之所以會娶原配夫人,是為了報恩。

  看到這裡,余穎吐出兩個字:笑話。

  真的是天大的笑話,報恩是這樣報的話,想要做好事的人,根本就不敢做什麽好事。

  原配得到什麽好處?
  沒有自己親生的骨肉,也沒有提攜原配的娘家人。

  甚至余穎懷疑,原配的死,應該是騰出地方。

  怎麽看,都是好人沒好報。

  那麽原配的就是一個孤女的身份嗎?
  有必要接著查。

  對於玉龍山,是余穎到了這個世界之後,就查出來的東西。

  比如說,玉龍山聽上去以為是一座山而已,其實那裡就是很多蜿蜒起伏的山脈聚集在一處。

  山脈本身所在的維度就比較高,遠離赤道。

  再加上山脈的高度不低,所以山頂部,一直有冰雪覆蓋。

  看上去,山頂上是一條條冰雪組成的玉龍組成,才會被稱為玉龍山。

  可以說住在那裡的人,多是為獵戶和藥農為生。

  按說,出身為書香門第的駙馬不會跑到玉龍山才對,也不應該娶原配,畢竟門不當戶不對。

  另外,余穎還查出來,陸家皇朝之所以大力推行什麽孝道,就是駙馬的主意。

  呵呵!

  這主意真好!
  這位駙馬這麽多的主意,只怕就是讓戰王府的人當孝子賢孫。

  事實上,駙馬的計劃很成功。

  如果不是余穎穿過來,那麽戰王府裡的幾個孩子,最後還是死路一條。

  切!
  既然他要求戰王府當孝子賢孫,那就意味他認同這個世界的規則。

  那麽他為什麽卻是暗中布置不少勢力?
  不過,余穎很快就想出來原因。

  只怕所謂的皇帝,對駙馬他頗多猜忌,即使他們的關系是親戚。

  看上去,大長公主府頗有幾分風光,但那是駙馬和大長公主的緣故。

  事實上,皇帝一直壓製著駙馬兒孫們的仕途,就是不讓出個高官。

  當初陸家皇朝的一代皇帝,在皇朝建立之後,就不允許駙馬參政,就直接把駙馬想要成為高官的後路,給堵得是結結實實的,一點空隙都沒有。

  當然在皇朝建立之前,是沒有這個條例約束的,駙馬可是給皇帝出了不少好主意。

  至於駙馬這人,絕對不會是笨蛋,明白其中的緣由,只怕心裡會有所打算。

  所以,余穎在拿到東西後,就開始準備。

  在看資料的時候,做了更多的猜想。

  雖然她這人不怎麽喜歡貪戀權勢,但畢竟也曾經是當過皇帝的人,自然有些明白那位高祖皇帝的心思。

  這位駙馬,對自己原配妻子、兒女都這樣下狠手。

  那麽等到他有了權勢的時候,會不會上來搶奪皇位?
  所以,開國皇帝留下遺旨,務必要他的兒孫打壓駙馬,即使他娶的是皇帝最疼愛的女兒。

  因為皇帝很明白,女兒出嫁之後,就是別的人。

  如果駙馬起兵,那麽他的兒孫說不定有可能成為駙馬的俘虜。

  既然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那麽皇帝乾脆就把駙馬的所有翅膀砍斷,不讓他當什麽有實權的官員。

  當然在對待戰王教育的時候,皇帝為了自己,也是插了一手,你不是說孝道為先嗎?那麽我就加個忠義無雙。

  可以說,戰王府的一切人和物,凡是對皇家有用的,皇家就支持,凡是對皇家沒有用的,就加以破壞。

  至於那些郡主們的事情,皇帝沒有插手。

  因為他覺得做的太過,但駙馬堅持。

  要是將來戰王府出來個明白人,自然不會和駙馬親近。

  這是余穎這段時間裡,終於擼出來的情況。

  對於這種情況,余穎真的是想罵人,一個二個都把戰王府的人當成踏腳石,踩來踩去,戰王府的人是怎麽前世不修?才惹出那麽多事情來。

  余穎的手指敲擊著桌面,該怎麽辦?
  既然戰王府和駙馬沒有血緣關系,那麽上陣打仗與和親的事情,管他們什麽事?

  說起來,那一家獵戶姓楊,會不會還在玉龍山??
  現在應該去查查。

  但她有種直覺,楊家人只怕死絕了。

  余穎想到這裡,下定決心,應該是開始籌劃怎麽走人。

  因為她察覺到了駙馬的小動作很是頻繁,應該是在擴大自己的勢力。

  只怕皇帝應該是有所察覺,皇帝和駙馬之間說不定會有一場PK,那麽戰王府遲早成為他們的戰場,趕緊準備走人。

  當然在走的時候,該怎麽把駙馬和戰王一脈,並沒有什麽血緣關系的事情爆出去?
  另外,余穎絕對不允許,駙馬往戰王一脈潑髒水。

  別說什麽駙馬雖然沒有生下一代戰王,卻養育了他,所以戰王府就應該謹記生恩不如養恩大,就應該是替駙馬當牛做馬。

  這種聖母言論,誰說誰就去做,不要硬逼著別人做就好。

  那麽怎麽辦?
  去官府申請斷絕關系!
  只怕皇帝和駙馬都不會願意。

  我去!

  這時候的余穎倒是希望這是那種網絡時代,只要發個帖子,絕對是全國都會知道,根本無法隱瞞。

  然而,現在不是。

  不過,這時候的皇權並不怎麽堅固,畢竟大批的地方勢力,在分割著這個大蛋糕。

  那麽,余穎覺得這倒是一個機會。

  事實上,地方勢力對上皇權的時候,更多是一種妥協。

  但那些桀驁不馴的人,心裡只怕是有不少意見,所以想要看到皇家笑話的,真心不少。

  而且余穎知道,不管是到了哪個時代,文化娛樂活動是缺一不可的。

  比如說,有唱戲的,也有說書的。

  不錯啊,這是個機會。

  看過N多網文的她,自然知道輿論的力量。

  只是戰王府在京城裡的名聲太臭,就是想要洗白,也要非不少勁,甚至說不定效果不好。

  可以說,也許花了十分的力氣,也只能讓別人半信半疑。

  然後大長公主府和皇帝一發話,就前功盡棄。

  那麽怎麽才能洗白戰王府的名聲?

  事實上,對於在京城洗白戰王府的名聲,余穎是不怎麽認為能成功。

  畢竟在這個京城裡,皇權佔據了上風。

  只怕在洗白的時候,不能在京城,而是在別的地方,尤其是那種地方勢力厲害的地方。

  最終,余穎決定該怎麽洗白戰王一脈的聲譽。

  其實乾脆把戰王一脈和駙馬的之間的關系,采用虛虛實實的手法,適當的誇張和幻想,以及適量的狗血,寫出來那種章回體小說。

  這種小說寫好之後,就是可以讓人改編成說書的,在各地的茶館,飯館,讓人四處宣揚,然後口口相傳。

  這樣子,就讓戰王府的名聲在外面洗白。

  用地方包圍中央的方式,一點點洗白。

  當然余穎覺得,還要改編成那種一個個折子的戲本。

  要是戲排得好,甚至陸家皇朝倒台,這一部戲劇也會流傳於世。

  事實上,這部劇的確是流傳了很久,久演而不衰。

  這一點,余穎就不知道了。

  因為作為原著者,到底是誰?

  在歷史上沒有正史談到。

  有很多說法在民間流傳,當然有一個說法,這是一個女子所寫。

  最終在那本章回體小說的作者,隻留下一個筆名,就沒有再出現。

  直到很久之後,在一個楊姓人家裡,在整理祖產的時候,找出一本手抄本的《鴛鴦卒》。

  這本手抄書上,沒有什麽簽名,但抄寫者寫得一手好書法。

  甚至,有個收藏家想要高價收購。

  對於別人的收購,楊家拒絕,只允許專家來檢查,最後被確認是《鴛鴦卒》作者的手寫稿。

  於是,一下子轟動一時。

  因為大家都在懷疑是誰寫的時候,竟然冒出這一本,讓大家有了更多猜測。

  很多書法家都看過這位手抄本後,判斷這位作者應該是女性,因為這個手抄本的字體頗為秀麗。

  偏偏這部劇裡那個倒霉催一家人的原型,好像就是姓楊。

  難道真的是那位年僅十多歲的文郡主寫的?

  事實上,大家都知道後來的《鴛鴦卒》,其實是經過二度加工的,這應該就是原稿。

  對於這一發現,不少人是打了雞血的一樣激動。

  這一切,余穎是絲毫不知,畢竟他們之間隔著時間、空間,甚至此刻的她只是開始打算寫,還沒有動手。

  而余穎在腦海裡思索了一下,就知道戰王府一脈所遭遇的情況,一定會引起不少人的同情。

  那麽,戰王府一脈的名聲就可以趁機洗白。

  對!
  就這樣做!

  余穎打了響指,準備開始動手寫作。

  不過等到坐下來寫的時候,余穎感覺還是有不少東西有疑問,於是決定派阿一去查楊家人的老家。

  另外,就是那個原配去世的地方,也去一次。

  畢竟寫作的時候,描寫得越是真是,越是讓人相信是真的。

  在資料裡,這位楊姓的原配,在冰雪交加的時候救了駙馬,所以這一對長得是天差地別的人,才會結為夫妻的。

  事實上,余穎早就有過猜測,果然是這種狗血無比的方法。

  一看就知道,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基礎極不牢靠。

  男人會因為一個女人的救命之恩,愛上一個看上去長得不怎麽樣的女人?

  怎麽看,就感覺不可能。

  如果男人愛上女人,最快捷的方式就是一見鍾情,皮囊上的吸引力遠遠超過什麽恩情。

  男人可以感激救他的女人,但愛上很難。

  除非那個女人美若天仙,那麽愛上的可能性有。

  其實,楊家就不應該想著把女兒嫁給駙馬,齊大非偶。

  事實上,余穎很想去那個玉龍山看看,但她出不去。

  畢竟駙馬一直緊盯著,還有三個小包子,簡直就是小小的人質。

  所以,這時候的她無比慶幸當初兌換出阿一來。

  不然在戰王府裡,就沒有什麽忠仆,也沒有什麽得用的親戚。

  那些人不是別人家探子,就是即使賣了戰王府,也想要往上爬的家夥,
   感謝讀者柔欣、蘭冰如雪、喵家小狐、初☆、紀墨雪投的月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