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第889章
  第889章

  她感覺長安侯府的臉,被人打了。

  在心裡嘟囔著:這兩個小祖宗這麽難伺候,看看到了長安侯府還這麽矯情?
  對,她認為孩子們是矯情。

  完全忘記兩個孩子,還都不滿七歲。

  還需要大人的呵護,才能長大。

  這一刻的她,根本就忘記楊家在京城裡,也是有房子的。

  楊家人並不見得願意住在候府。

  她是自作多情。

  對於陳媽媽的想法,楊家人根本就不在意。

  就在不久之前,余穎已經派出人把京城裡楊家整理一番。

  從一開始,她就沒有打算住在長安侯府。

  她可是記得一句話: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又不是沒有自己的家裡的房子,幹嘛跑去寄住在別人家?

  吃啥喝啥,都不方便。

  一個不好,還要看人家臉色。

  沒有這個可能!

  另外,對於那一家子人的屁事,余穎根本就不感興趣。

  住了好幾天后,唐嬤嬤走進來,看見正在打坐的余穎睜開了眼睛。

  “娘子,咱們現在可以走了嗎?”

  “我讓你們辦的事情已經做了嗎?”余穎說。

  “做了,奴婢按娘子的吩咐說的,絕對沒有在話語中露出來對侯府的不敬。”唐嬤嬤說。

  看著這位姑奶奶,唐嬤嬤十分恭敬。

  即使她不怎麽明白為什麽那麽做,但還是按著姑奶奶的吩咐去做。

  這位可是很會算計人心。

  已經讓人傳出,長安侯府的人慢待自家外孫。

  這個過程,並沒有誇大,也沒有隱瞞。

  說起來,哥兒姐兒真的是遭罪了。

  要是按長安侯府的打算,只怕到了侯府,兩個人就是不大病一場,也會是身體變虛。

  就是現在,兩個孩子也是好不容易養得好點的。

  只是,以前調養的功夫都白費了。

  都要從頭再來。

  這一點,郎中們都是可以作證。

  余穎微微一笑,看著唐嬤嬤說:“你一定奇怪,為什麽不誇大點?”

  唐嬤嬤點點頭,說:“是啊,按說咱們誇大點,沒有錯。”

  “不必,不管怎麽樣,郎中咱們不必收買,有藥方為證,一收買,反而透著咱們心虛。”

  “唐嬤嬤,整個小鎮的人應該是有不少喜歡八卦的。在傳播八卦的時候,人們都會習慣性地添油加醋,根本不需要咱們去誇大,自然有人已經誇大。”

  “那麽咱們幹嘛要去搞什麽收買和誇大?”

  “讓那些能知道真相的人,反而討厭咱們作假,那是多此一舉。”

  余穎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口。

  人們都是同情弱者。

  這時候示弱,顯示溫和善良,遠比留下一個咄咄逼人的印象好。

  在定位上,還是讓長安侯府去當恃強凌弱的一方。

  效果是很明顯的。

  只怕長安侯府,在這裡人心裡,已經是被定位成有權有勢的黑心人家。

  這也不怪老百姓想象力豐富。

  在老百姓心裡,長安侯府乾出的事情,的確是很不對勁。

  在人們的心裡,更多是在意孩子的情況。

  偏偏長安侯府的人做事時,太過馬虎,竟然一點也不在意孩子的情況。

  據郎中們說,孩子這幾天就沒有吃些什麽東西,身體很虛。

  要是這樣下去,絕對是
  話說到這裡,郎中就沒有再說下去。

  這比說了更加引人思考。

  怎麽看,都感覺這情況絕對是不對勁。

  而這個時代裡,傳宗接代就是最最最重要的事情。

  不少人都會想:長安侯府的奴仆,只怕是故意不給孩子請什麽郎中看看。

  說什麽想著,到了京城再去請名醫治病。

  切!
  只怕就是孩子到了侯府,也沒有啥好下場的。

  雖然小門小戶的人,並不一定懂得什麽合縱連橫,什麽陰謀陽謀的。

  但有些爭鬥還是有的。

  他們心裡也是有一杆秤的。

  比如說,牽扯到了錢財,就曾經有過外家就上門討要去世女兒的嫁妝。

  全而不顧女兒的骨血,還活在世上。

  也有舅家,為了拿到出嫁姐妹的嫁妝,把嫡親外甥給害了。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在有些老百姓眼裡,長安侯府打的主意,就和那個舅舅的套路一樣。

  對於這一點,很多人都在猜想。

  有人已經打聽出來,原來這所謂的外家齊心不良。

  自家女兒去世,就急急火火把孩子接走。

  只怕是打什麽鬼主意。

  閑著沒事找事的人,自然在八卦時,還要做一下預測。

  一個個吐沫星子齊飛。

  說的是有鼻子有眼,不去說書都太可惜了。

  余穎是早就讓人打聽清楚,但裝著什麽都不知道。

  也沒有出面澄清謠言的想法。

  她就打算一點點消除,楊家和長安侯府的羈絆。

  這僅僅是個開始。

  反正,一點點慢慢磨就是。

  總有一天,長安侯府的人把這種所謂親情磨光。

  “嗷,原來是這樣的。”唐嬤嬤一下明白。

  長安侯府的人啥不知道。

  根本就沒有想到侯府的名聲,已經在外面臭了。

  余穎是早就有所打算,看了一下,感覺事態發酵得不錯,才讓船接著開,準備去京城。

  反正她又不急著去京城。

  再說雲雙、大寶也已經漸漸適應了船上的生活。

  有了余穎的照顧,他們甚至可以慢慢在船上走動,甚至可以釣魚。

  看到兩個小主人康復,楊家的奴仆一個個是很高興的。

  但長安侯府的人,一個個都是不怎麽高興。

  為什麽他們兩個不早點好起來?
  可他們也不敢問什麽。

  余穎並沒有在意,長安侯府的奴仆是怎麽想。

  此刻的她在注意一件事,那就是好像有人在偷看他們。

  這是怎麽一回事?

  余穎想了一下,決定小心為上,

  看看那些人想要做什麽?
  反正她是有所準備,根本就不怕。

  就等著事態的發展如何?

  開船後,早就察覺的她,確定有人一直跟隨著。

  說起來那艘船,要比她們坐的船要小巧些。

  所以才能追得上。

  因為運河上的船隻不少,一般還真的看不出來自己的船被追蹤。

  但余穎卻一直關注著。

  她自我感覺,沒有什麽值得別人惦記著的東西。

  難道是有別的吸引了注意力?

  是楊大人的仇敵?
  或者只是為了錢財?
  有太多的可能性,一時間無法確定。

  好在被發現,那些人就不在暗處。

  那麽就好對付很多。

  說起來,楊大人並沒有給孩子帶很多珍貴的東西,大都是些銀票。

  余穎看後,感覺倒是很低調。

  但對於去長安侯府的孩子來說,並不怎麽合適。

  因為楊陵太不了解長安侯府的人。

  說句不客氣的話,長安侯府的主人原本是土包子出身。

  甄家一家人,原本就是邊城的兵戶。

  他們在邊關已經好多代,一直是起起伏伏的。

  直到第一代老侯爺,也就是大寶的外祖父那一代才興盛起來。

  他機緣巧合救下遊歷邊關的皇室成員。

  後來那位竟然當了皇帝。

  於是甄家發達了。

  皇帝在登基後,大力提拔他。

  老侯爺從那之後,運氣還很好,就沒有輸過,屢立戰功,一點點晉升。

  到了年過半百時,已經升到大將軍的位置。

  到了這時候,皇帝一看,感覺甄家在邊關的聲譽太高,有種功高震主的感覺。

  再加上與老侯爺聯姻的,也是一個武將之女。

  這麽一算,北方邊城的將領們,不是甄家的故交,就是甄妻那邊的關系。

  怎麽看,都感覺甄家在軍中勢力太大。

  好在這個皇帝還不是那種昏君,沒有找個機會做掉長安侯。

  而是冊封為侯爺。

  封侯後,把他們一家人都弄到京城來。

  皇帝另外派人去邊關,一點點取代甄家的勢力。

  作為武將,長安侯更喜歡邊關的生活。

  但他知道自己不聽話的下場。

  雖然他看上去很粗,但也是有心眼的。

  後來發現皇帝不可能把自己一家放走,就打算給自家轉型。

  武將不但辛苦,而且危險。

  就是立功再多,只要打一次敗仗,就有可能是全家被殺。

  所以長安侯就想著,能不能讓自己的兒孫後代們都變成文官?

  這麽一想,他回過頭才發現自己的大兒子,因為自己長期不怎麽在家的緣故,已經就被自己的親娘給養歪。

  隻喜歡吃喝玩樂,其他都是幹啥啥不成。

  長安侯是很失望的。

  但轉念一想,兒子要是一個紈絝的話,皇帝沒準更加放心。

  也就沒有費心去管束什麽。

  他就把希望寄托在二兒子身上。

  這個兒子倒是喜歡念書,但就是一直考不中。

  反倒是他後來得來的女兒,從小就是聰明伶俐,讀書什麽都好。

  讓長安侯心裡感覺鬱悶,為什麽這不是個兒子?
  要是有這樣的兒子,何愁考不上進士?
  可惜,才女並不可能當官。

  長安侯就給自己女兒找了家好婆家。

  甄氏就嫁到楊家。

  在他看來,楊家是正統的書香門第,說不定以後能幫著自己的兒孫走上仕途。

  長安侯在甄氏出嫁後不久,就去世。

  因為做武將是很辛苦,身體裡有不少內傷,所以並不長壽。

  長安侯府就是老侯夫人撐著。

  在她看來,大兒子就是一個紈絝,根本就是撐不起整個侯府。

  早年時節,大兒子一直和他的祖母更加親近,因為他是祖母一手帶大的。

  婆媳之間,有著不少恩恩怨怨的。

  對此,老侯夫人是不怎麽喜歡自己的大兒子。

  她一看到大兒子,就會想起自己在婆婆手下吃過的苦頭。

  她更喜歡自己的二兒子,老實聽話。

  可惜的是,現在興的是嫡長子繼承製,她也無力對抗。

  不得不看著侯爺的爵位,落到大兒子身上。

  好在她有孝道這個武器,還是能拿捏住大兒子。

  她覺得自己要長長久久地活著,看看能不能給自己心愛的兒子,拿到最好的東西。

  在她的助長下,二房的人一個個自我感覺良好。

  在這些資料查出來後,余穎第一感覺就是亂,長安侯府沒有規矩可言,只有上位者的喜好問題。

  這是個大問題。

  上梁不正下梁歪,很容易出事。

  搞得那些奴仆,一個個也是長著富貴眼。

  要是去長安侯府去借住。

  帶著一箱子黃金進去,比帶著銀票進去,看上去更加令人滿意。

  可惜的是,楊大人不知道。

  帶著輕飄飄的銀票進去,奴仆們不知道。

  絕對以為是打秋風的。

  余穎到了後,讓人把兩個孩子的東西重新規整了一下。

  這一次來,她可是帶了不少東西,趁著這個機會給兩個孩子全部換了一遍。

  該遵守的禮儀,一定要遵守。

  就連長安侯府的人,也是同樣要遵守。

  陳媽媽這時候才發現自己人,犯了不少忌諱。

  來接人的長安侯府人等,即使不需要守孝,但絕對只能穿素色的衣服。

  那種穿金戴紅的行為,是很不尊重去世姑奶奶的。

  陳媽媽這才注意到,那些丫鬟的問題。

  怎麽辦?
  她自己倒是還好點,沒有過火。

  但其他人可是被抓個正著。

  看樣子楊家姑奶奶是那種看重規矩的人。

  她只能是聽著,讓其他人改正。

  她還有些懊惱,自家姑奶奶的陪嫁們都不知道到了哪裡?

  偏偏她這一次到了楊家,就急著帶楊家的兒女走人,根本就沒有想起來聯系一下。

  等到現在已經晚了。

  其實,余穎要是知道,一定會覺得好笑。

  那些甄家陪嫁,在甄氏死後,大都被她一舉拿下。

  在甄氏做主母,甄家的一些陋習也隨著而來,貪汙成性。

  被余穎查出來後,打的打,買的買。

  只有那種老老實實的人,還留在楊家,已經不向著甄家。

  甄家的勢力一掃而空。

  好在老宅這邊,全是余穎說了算,所以楊家的奴仆才沒有被全部拉下水去。

  這一次楊陵身邊的人,也是全部要接受審查。

  畢竟那個慢性毒藥,是哪裡來的?
  需要查清楚。

  全看楊大人自己的本事。

  余穎絕對不會認為他是笨蛋,會查不出來。

  此外她把兩個孩子受的罪,已經寫信告知楊陵,讓他心裡有數。

  他還活著,孩子的外家就如此慢待。

  那麽要是他死掉,外家會對兩個孩子好?
  這個問題,楊大人會明白的。

  相信他也不會願意,讓自己兒女托庇在長安侯府那裡。

  再說楊陵已經接到小姑姑的信,看到信裡的消息後,他差點問候長安侯府的祖宗。

  楊家的孩子並沒有,求著長安侯府養。

  幹嘛如此慢待?

  除非侯府的人知道他一定會死,而且活的時間不長,才會如此不客氣。

  這一刻的他有些黑化。

  作為一個純正的古人,在子嗣這個問題上,是最在意的。

  他琢磨著,長安侯府是不是想要弄死楊家的子孫?
  然後找機會把楊家的家產弄過去?

  這一刻的他,根本就對所謂的嶽家沒有什麽好印象。

  余穎折騰出來的事情,楊陵就是一笑。

  對於楊大人的黑化,余穎是一無所知,她正在研究有人想要幹什麽?
  按說這時候,是有些什麽水匪之類的存在。

  但一般也不敢,和官宦人家作對的。

  除非是有些人家是故意尋仇,或者是故意劫掠。

  那麽,會是那一種可能?
  余穎不得不多想。

  另外,她覺得有人動手,也會是在一個地方動手。

  要知道這條運河,是人工開鑿出來。

  在這個過程中,為了節省人力物力,都是盡量利用原來的河流和湖泊。

  大運河就經過不少湖。

  而水匪最可能下手的地方,就是前面一個大大的湖泊。

  這絕對是一個非常適合伏擊的地方。

  那裡有不少蘆葦。

  還有不少河道。

  要是一個陌生人,到了那裡,絕對要花費了不少時間,才能找出道路來。

  要是她是劫匪,應該就選在這裡,事後比較容易跑掉。

  很難被抓住。

  想清楚後,余穎就是微微一笑。

  對於即將到來的打劫,她倒是沒有太過著急,因為見過的事情太多。

  雖然這種程度的打劫,她並不畏懼。

  但還是要好好準備。

   感謝讀者書友1308941094的打賞。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