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盛世大明》第495章    晴天霹靂(上)
  大明正統十四年七月初八日清晨,北京城。

  昨日是一年一度的七夕乞巧節,與後世被那些奸商們忽悠成了什麽傳統的情人節不同,此時的七夕依然有著它自身的特色——這是年輕女子們展現自己的心靈手巧,同時向天上的織女祈求諸事順遂的日子,這日壓根就跟什麽情愛扯不上半點關系。

  其實只要仔細想想傳說中牛郎與織女間的關系也就能明白了,他們兩個壓根不是什麽情人關系,而是實實在在的夫妻,甚至連兒女都有了。如此說來,每年這時候的鵲橋相會也不再是情人幽會,而成了一家團聚的溫馨時光。

  額,有些扯遠了……這早上,整個北京城裡依然彌漫著香火味兒,那是昨晚諸多少女姑娘在自家院落裡焚香禱告後所留下的氣味,這讓幾名來到城門處等候開城的行人不覺輕輕皺了下眉頭。

  等到他們抵達德勝門前時,時間剛好到了,隨著那名城門官一聲低喝:“開城門!”幾名軍卒已迅速上前,在取下邊上的鎖頭後,便用力攪動邊上的轉盤,從而讓足有幾百斤重的巨大城門門閂給慢慢吊起,然後再有人上前,將沉重的城門轟然推開。

  等忙完這一切,一乾打算離城的百姓才在軍卒們的督促下,拿著自己的路引過所,排著隊由兵卒進行檢查,同時再交一份城門稅後,才得以離開京城。這都是早些年就留下的規矩,所以眾行人也不見半點怨言,個個都耐著性子等著自己能就此離開。

  可還沒進出幾個人呢,城外突然就傳來了幾陣激烈而快速的馬蹄聲,這讓所有人都不覺心下好奇。敢在京城如此縱馬疾馳,即便如今還沒進城依然是極少見的情況,莫非是某些勳貴子弟喝醉了酒才會如此放肆麽?

  甚至有幾個守門的兵卒還順手抄起了手邊的刀槍來,擺開了隨時迎擊的架勢。他們的職責就是守好城門,若是真有人敢隨意闖門,哪怕身份再是高貴,他們也不能放縱,不然上頭自然是會怪罪的。

  可隨即,三乘人馬便已迅速映入了眾人的眼簾。而在看清楚這些人的打扮,以及背上所插小旗的模樣後,本打算上前喝止阻攔的軍卒們迅速就做出了與之相反的舉動,立刻高聲喊道:“所有人都散開,讓出路來!”說話的同時,還把那些愣在原地的人給推到了邊上。

  就在他們做完這一切後,這三乘馬便已呼地一下衝進了城門。馬上的騎士整個人都完全貼在了馬背之上,目光只是死死地盯著前頭的道路,根本連身邊這些家夥的樣子都沒有瞥上一眼,就這麽直接從眾人邊上奔了過去。隻留下了大團大團的塵土,讓城門口的眾人好一陣咳嗽。

  “真是豈有此理,他們到底是什麽路數,居然敢如此直闖北京城?”一名書生打扮的青年忍不住抱怨起來。

  但在身邊一人輕聲解釋後,他便不再說什麽了,反而露出了惶恐之色:“你可少說兩句吧,這些都是奉命傳送軍報的急遞斥候,他們身有重任,天下州郡都可暢通無阻。別說如今城門已開,就是晚上,只要亮明身份,這北京城門也得為他們而開。而且,若是有人阻了他們的去路,他們是隨時可以拔刀砍殺的,因為一切都以軍情急報為重!”

  這一道理,對常年行走在外的人來說完全就是常識了,所以此話落到旁人耳中也沒什麽太大的反應。他們唯一感到有些不安的是,這些斥候看著著實有些狼狽,似乎不是來傳捷報的。而如今整個大明,似乎也只有北邊的那場大戰值得他們如此大費功夫地傳遞軍報了,莫非北伐出了是岔子?

  想到這點的眾人都變得神色凝重,就是那些兵卒,此時動作也變得快了起來,有些人的目光再次往城內方向張去,似乎是想看看那裡到底會發生什麽。

  此時,京城裡已有不少人知道了這一情況,畢竟那三名騎士是以最快的速度從長街之上疾馳而過的,其鬧出的動靜可實在不小。甚至有些人還跟著他們的腳步來到了兵部衙門跟前,想看看這到底是出了什麽大事。

  不過隔著重重守衛,和高大厚重的大門,尋常百姓是怎麽都不可能真個知道他們到底帶來了什麽樣的消息。

  兵部正堂,於謙此時正難以置信地盯著面前那名明顯脫了力,連站都站不穩的斥候:“你……你說什麽?”話出口時,他才發現自己的聲音都有些乾澀與發顫了。

  那名斥候的身子也在打著顫,卻不知是因為連日急馳下累的,還是驚慌導致。但他還是拚盡全力道:“侍郎大人,小的可不敢在如此大事上說謊……大軍在與韃子的交鋒中確實全……全軍覆沒……這是我們總兵親筆所寫的軍報。”說著,他已把隨身的一隻小包袱解了下來,單膝跪地,將之高高地舉過了頭頂。

  於謙坐在那兒,臉上陰晴不定了良久,似乎都沒有勇氣伸手去拿這份軍報。他實在無法相信,也無法接受竟會是這麽一個結果!
  這怎麽可能?近五十萬大軍,起大明舉國之兵,更有天子禦駕親征,還有張輔這樣的軍中宿將老將壓陣,怎麽可能被蒙人打敗,而且還是讓人難以置信的全軍覆沒的慘敗!

  但事實擺在眼前,已容不得他不信了。在沉默了良久後,於謙終於把牙一咬,緩緩起身,來到那斥候跟前,從他手裡接過了戰報。同時口中關切地道:“那陛下呢?他可無恙嗎?”

  “陛……陛下他在亂軍之中失去了蹤跡……”

  “什麽?”於謙隻覺著有一道晴天霹靂狠狠地打在了自己的頭頂和心坎之上,直震得他眼前一黑,身子一陣搖晃,差點就這麽倒下。

  幸好,那名斥候還算眼疾手快,一見他這模樣,就趕緊起身攙扶,才沒讓他直接摔倒在地。饒是於謙這等經歷見識過無數風浪之人,在驟然聽聞這麽個駭人消息後,也是徹底被震懵了。

  半晌之後,他才猛地回神,趕緊在確認過那戰報上的火漆沒有任何損壞後,拿刀將之挑開,並用有些顫抖的手打開信封,取出了裡頭的文書。

  在看這份戰報前,於謙還懷有一絲僥幸心理,覺著這或許是這名斥候記錯了上頭的話。可是,在仔細看了那份軍報,將每一個字都印入眼中後,他才知道,事情居然比對方所報的更加淒慘嚴重——

  不但大軍徹底潰敗,天子下落不明,而且那些隨駕的朝臣,無論文武貴賤,居然也都沒能返回宣府。雖然不在前方,但於謙已生出了一個極度不好的想法,恐怕這些朝臣都難以幸免了。

  想著那些曾經熟悉的同僚居然都葬送在了這一場大敗之中,於謙就隻覺著一陣心如刀絞,眼睛也紅了,呼吸更是紊亂起來。半晌,才低低地吼了一聲:“王振閹患,誤國誤君哪!”

  早在王振鼓動天子去大同那裡時,他就隱隱感到了不安。而隨後,他們居然也沒從大同出兵,而是突然又回師宣府,就更讓於謙看出危險來了。果然,從這軍報裡就可看出,正是因為行軍在外,又沒有任何的防范,才給了蒙人以可趁之機,從而導致了這一場難以想象的大敗。

  恐怕經此一戰,大明百年來所辛苦建下的對蒙人的優勢將蕩然無存,甚至更可怕的是,說不定蒙人會借此大勝,繼續發兵南下。到那時,大敗之下的邊軍還能抵擋住他們的攻勢麽?
  還有天子……他到底身在何處,是否靠著大明歷代先皇和上天的庇佑而得以脫身呢?要是連他也……於謙對此是連想都不敢想了。

  這次的事情實在太大,可不是他一個兵部侍郎就能應對的。所以在深吸了幾口氣,讓自己的心神迅速得以穩定下來後,於謙終於抬步往外走,同時口中則對那名依然留在原地的斥候道:“辛苦你了,你且先雜衙門裡歇息一下,說不定到時候還會有人請你前去說明情況。”

  那斥候也是滿臉愁容,聞言趕忙答應,這才拖著疲憊的身軀,跟著於謙一道走出門去。

  為了不造成大的慌亂,於謙並沒有把事情宣布出來,只是臉色凝重的叫人備下車轎,然後匆匆出了兵部衙門。

  小半個時辰後,他已來到了皇宮跟前,遞上自己的腰牌,求見郕王殿下。

  此時,郕王朱祁鈺正和胡濙商議著之前黃河水患的賑災事宜呢——天子拋下整個江山,帶著大臣去打仗了,國中大事自然得由他們這些留守之人多多用心了。

  聽說於謙有要事稟報,朱祁鈺也不作什麽猶豫,便命人將之召了進來。

  只是在看到於侍郎那一臉嚴肅,甚至帶著些彷徨悲傷的神色後,兩人才露出疑惑之色:“於侍郎,這是出了什麽事了?你看著怎的如此不安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