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盛世大明》第415章    猜疑與非議(上)
  在聽了群臣的這一番稟述和稱頌足有好半晌後,朱祁鎮才總算從詫異中回過神來,繼而臉上便露出來了狂喜之色,壓在他心頭多日的憂慮也隨之一掃而空:“好,大同官軍果然沒有讓朕失望,能在短短時日裡守城卻敵,且傷敵數千,可著實大大地提振了我大明聲威!”

  同時,他心裡還沒來由地想到,這或許就是列祖列宗在天有靈保佑著自己了。當然,這想法此時是不能表露出來的,作為天子,他現在要做的是:“鄺卿,你速速回轉兵部將此番得勝將士的功勞查明,朕一定要重重地賞賜他們!”

  “臣領旨。陛下仁德,賞罰分明,邊關將士一定更感聖恩,將來禦敵也必將更竭盡全力!”鄺埜再次稱頌了天子兩句。隨後,其他官員也跟著奉承了幾句,這才滿心歡喜地退出宮去。

  大家都在宮裡待了好半天了,早就因為各種禮儀規矩而鬧得渾身酸疼,再加上天色也不是太早了,自然不會在皇宮裡久留。剛才只是事情太大,才一起回轉陛見,此刻話既然都說完了,自然就該各自回家了。畢竟今天還是大年初一呢,他們各自府上的人還等著自家老爺回去呢。

  直到眾臣散去,天子臉上依然難掩興奮之色,口中連聲道好。而一旁的王振見狀也趕緊湊趣道:“陛下聖德,這才能轉危為安,讓韃子們吃盡苦頭。所以老奴才一直都認為只要陛下效仿太祖太宗皇帝親自帶兵北伐草原,就必然能取得如先祖般的功績。”

  事實上,在大同來報說有蒙人入侵時,王振也是頗有些擔憂的。但現在,卻看不出半點這方面的意思,他看起來很是篤定,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中般。而且,他還借此再次提起了一直以來慫恿天子北上的說法。

  朱祁鎮心裡也頗有些意動。作為一個長於深宮的熱血青年,他是真想像自己的先祖那般帶兵直入草原,開創一番功績出來。不過很快地,他又壓製住了這一念頭:“先生再等等吧,北伐畢竟不是小事,群臣也向來反對,朕總不能一意孤行吧。等群臣都能了解朕的心意後,再提此事也不遲。”

  “哎,說起來,都是那些老臣們一直把陛下當孩子看待,這才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的。其實如今陛下早已是有著經天緯地之才的有道明君了,在軍事上有所建樹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他們總不能一直攔著陛下吧。”王振趁機又跟皇帝面前上了幾句讒言。

  不過對上朱祁鎮這麽個好脾氣的皇帝,這種話的殺傷力也是有限,他只是笑了一下,便擺手道:“那些老臣們也是為了朕的安危著想嘛。不過朕相信,總有一日,朕會親自帶著我大明的勇士直入草原,去做我們朱家子孫該做的事情。”

  “陛下聖明!老奴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就一定會跟隨陛下左右,哪怕牽馬墜蹬,也要盡一份自己的心力。”王振趕緊表忠心似地道。

  “好,那就讓我君臣好好地等到這一天吧!”皇帝充滿信心地哈哈笑道,而他身邊微微佝僂著身子的中年太監此時也笑得很開心,因為他看得出來,天子已對此越發的心動了。

  @@@@@
  當其他官員都各自回府,與家人齊享天倫時,兵部的幾名重要官員卻直接回了自家衙門。大同的這場捷報可是最近朝廷裡最要緊的事情,又與兵部的責任息息相關,所以哪怕今日是大年初一,他們也不敢不小心應對。

  現在,事情已報到了天子那兒,那就更應該將此番大捷的具體內情給迅速查個明白了。要是其中某些人因為一時的貪念做出謊報軍情的事情來,兵部也得盡快把真相給查出來。

  而在回衙門,翻看過從大同以八百裡加急的方式送進京來的捷報內容後,鄺埜等官員的臉上都露出了異樣的神色來,堂上也是久久都沒有人作聲,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在沉吟了一陣後,鄺尚書終於開了口:“各位對此捷報有何看法哪?”說話間,他的目光從於謙開始,掃向了下方的諸多官員。

  能在此時和尚書侍郎同看戰報的,那都是部裡的重要官員,也在軍事上有著一定的見解。所以在面對這一問題後,不少人都面露懷疑之色:“部堂大人,這捷報總給人一種難以采信的感覺。且不提那數千人的斬殺,光是我大明軍隊幾乎可忽略不計的傷亡,就實在與我們的常識不符哪。”

  “是啊大人,我們雖未真正上過戰場,但也是看過諸多軍報的。我大明與韃子交鋒,哪一次不是傷亡相當,就算是幾十年前太宗皇帝北伐草原,在殲敵同時也是要付出不小代價的。可這次大同之戰,實在太過古怪了些。”

  “還有這戰報裡所寫的居功第一之人,居然還是個知州,一介文官,怎麽可能在沙場之上立下如此功勞呢?這其中必然有些問題,我們該好好查查現在大同到底是個什麽情況了。”

  這些人因為當著本部上司之面,所以說話還是有些分寸的,不敢太過斷言。但其言談間的意思卻已經表露無疑,他們對此戰報是很懷疑其真偽的。

  鄺埜也有些猶豫地皺著眉頭:“是啊,此事看著確實挺像是有人作假。於侍郎,不知你對此是個什麽看法?”在發現於謙一直未曾開口後,他終於轉頭點名問了這麽一句。

  其他官員聞言也都把注意力投到了於謙身上。於謙因為在入兵部之前就已名聲在外,再加上是天子特旨奪情才入的兵部,所以其身份在部裡極高,甚至都不下於自己的上司鄺埜。在許多事上,即便是鄺尚書都要先征詢他的意見再做決斷,而且其人剛正,深得同僚們敬重,他的態度確實能在兵部左右眾人之心。

  於謙的手裡依然拿著那份捷報,此刻被人問道,便把那文書往桌上一按,用手指一點其中的內容道:“各位大人,那你們如何解釋這上面所寫的關於首級以及俘虜一事?將近五千的戰果可不是小數目,他們若沒有東西在手敢說如此大話麽?還有,那些戰俘就更不好辦了……”

  “這會不會是殺良冒功?”一名兵部郎中突然心中一動,開口說道。

  這話也引得眾人的眉頭一跳,因為這樣的事情以往確實沒少發生。邊關將士為了能立下功勞,總會想出一些法子來獲取功勞,這其中有挑釁邊事,也有殺良冒功。這其中,尤以後者最是嚴重。

  因為他們有時為了取信朝廷不光會去草原上殘殺無辜的平民,許多時候甚至連邊地漢人百姓也會被他們當成殘殺的目標。在把人殺了後,將漢人的頭髮一剃,就算是蒙人了。而這一手段,以往也沒少在朝廷裡領取功勞。

  鄺埜的眉頭皺得更深,要真是這麽回事兒,恐怕這事兒可就大了。說不定連之前大同遭遇蒙人攻擊的戰報都是假的,為的就是今日的這場捷報。甚至再往深裡想一層,這其中說不定還有朝中某股勢力在背後推波助瀾呢。因為他們想唆使朝廷對北面用兵,這才造出了這麽場危機與大捷來,為的就是拿出個合理的借口,同時給陛下,給天下人以一個能取勝的信心。

  越往深了想,鄺埜就越覺著此事可疑,心頭更是陣陣發緊,都快要認定其中有詐了。可於謙卻再度開口:“倘若真是有人殺良冒功,那為何要將最大的一份功勞分到一個文官的身上?”

  “這……”眾人一下子有些難以回答這個問題了。確實,若真是奔著功勞去才乾出的如此大膽之事,這些邊關將領確實沒有必要出讓功勞給一個文官,除非這個叫陸縝的蔚州知州是知情者,並與他們勾結在了一起。

  於謙就順著他們的思路繼續道:“你們也可說這是雙方勾結的結果。可他一個六品州官,有必要為了本與自己不怎麽相乾的軍功而去冒如此風險麽?這實在與常理不合哪。”他心裡還有一個看法,此刻卻不能說出來,那就是他相信陸縝不是這樣的人,但在這些同僚面前自己與陸縝的交情還是不提為好。

  鄺埜遲疑了一下,這才問道:“那依於侍郎之見,此番捷報並沒有什麽問題了?”

  “是否有問題下官此刻可不敢斷言。不過,我們卻可以先仔細查上一查。反正如今離著朝廷正式開朝尚有半月工夫,只要我們派人去查,真相總能查明的。何況,這份捷報只是羅列了些敵我傷亡的數字,遠未將具體戰況給道分明呢。咱們大可以再等等,說不定再過兩天,更詳盡的戰報就能送進京來了。到時候,我們就能知道這到底是怎麽回事,究竟是真是假了。”

  “唔,於侍郎說的是,那就依你的意思,咱們先觀望一下再作處置吧。”鄺埜也認可地一點頭,因為這確實是最穩重的處理方式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