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盛世大明》第484章    昏招
  自陸縝從詔獄被移交到刑部天牢後,那三名出力救他之人卻再沒有親自來此看過他。倒不是他們認為這樣已經萬事大吉,又或是不再關心於他,而是因為客觀的環境讓他們不能再來天牢探望。

  刑部畢竟在王振一黨手裡掌握著,雖然這裡的官員礙於身份不好把事情做得太絕,但在得了曹瑞和馬順的示意後,他們還是做了點手腳——將陸縝通敵一案以茲事體大的名義給暫時壓下不作處理。於是,咱們的陸郎中就只能一直待在天牢裡而不得申冤了。

  同時,他們還動用了朝中投向己方的文官,尤其是言官勢力,對此事造起了不小的輿論,給了那三位以極大的壓力,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只能暫時接受陸縝被關在天牢的事實。

  他們的用意,自然是用一個拖字訣,來等待著王公公得勝歸來了。一旦王振這回真能隨著天子北伐建功,那必然能讓他的地位再次得到提升,到時候別說一個身在牢獄之中的陸縝了,就是胡濙之流,也難當其鋒銳。而作為王公公的下屬,為了在他跟前立下功勞,馬順他們要做的自然就是把陸縝留在牢獄之中,等著那一天的到來。

  好在,作為太醫院院正的常松柏沒有涉入到這種朝廷紛爭裡去,所以還能在隨後一段時日裡為其診治,不然光陸縝那一身嚴重的創傷,就可能因此而命喪天牢之中。

  當然,曹瑞和馬順做出的這一系列手腳雖然陰狠,可若胡濙於謙他們真要破解的話也不是沒有辦法,畢竟論起政爭來,前兩人是怎麽都鬥不過後兩人的。而且還有朱祁鈺在宮裡握有實權,想要幫到陸縝依然不是什麽難事。

  只是,隨後朝中發生的一連串事情卻讓胡濙他們再也無暇去營救陸縝,甚至連抽空看他一眼的時間都找不出來。

  先是西南果然趁著這一機會,再次有人發生了叛亂。雖然規模不是太大,但在當地也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坐鎮北京的官員在得知此事後,是又驚又怒,趕緊就從那邊調兵遣將,命大軍迅速把這一場叛亂給鎮壓下去。隨後,他們也不敢有絲毫的懈怠,繼續讓當地官軍駐守地方,以防再有人心生反意。

  等忙完這一場,北邊再度出了變數。蒙人居然就搶在天子還未率大軍抵達之前,就對薊州一帶發起了突襲,不但攻破了前方數處堡寨,而且還殘殺了近千官軍,一時惹得人心浮動。

  在接到這一失利的戰報後,天子都龍顏大怒,甚至動了徑直轉道直撲薊州之心。在得知這一情況後,胡濙他們趕緊就上疏苦勸,好容易才安撫下他,讓他繼續按著既定計劃從宣府出兵。

  同時,對於薊州那裡守軍不斷提出的要出兵報復的說法,胡濙他們也是極力安撫。此時乃是與蒙人決戰的關鍵時刻,除了宣府,別處兵馬還是緊守為好,不然很可能給機動性更好的蒙人騎兵以可趁之機,從而影響了整個戰局。

  在這一番折騰後,時間就已過去了一個來月,又要顧前方,又要顧後方,還要籌措糧草輜重,處理整個大明地方政務的幾名官員自然是忙得團團轉,每天連歇息都不到兩個時辰,自然顧不上去探望陸縝了。

  可即便他們竭盡所能,務求把事情做到極致,也架不住前方做主之人異想天開的一些做法。比如今日,當一份軍報送到於謙面前,由他打開看後,他整個人就徹底懵了:“怎會如此!”

  此事實在太大,於謙在心驚之余卻不敢自作主張,所以當即就帶上軍報,把其他相關之事扔到一邊,就急忙趕去了附近的吏部衙門。

  此時的胡濙看著可比之前要憔悴了許多,臉上的皺紋不但密了,而且還深了許多。另外,在處理手頭的文書時,時不時還會低低地咳嗽兩聲,顯然他身上的舊疾因為太過忙碌的關系,即便是如今這夏日裡,也有複發的跡象。

  不過在看到於謙一臉鄭重地趕來時,他還是強打著精神道:“廷益你又有什麽緊急軍情要與老夫商議一番麽?”

  “正是。”有些關心地看了胡濙一眼,但眼下的情況已容不得於謙多作客套了,便把手上的這份新到的軍報遞了過去:“老大人你請看。”

  胡濙看著他那模樣,心裡也越發感到緊張了。於謙為人一向穩重,哪怕遇到再難處理的事情,他也能從容應對,像這樣憂心忡忡的表現,也就在陸縝被錦衣衛拿下時才發生過,所以胡濙必須正視此事。

  只是,當他看完手中的軍報後,才發現自己還是低估了事情的嚴重性:“陛下他……居然沒有照之前所說的在宣府駐軍,而是又去了大同?”要不是這是正經傳來的軍報,他都要開始懷疑這是自己老眼昏花看錯了。

  “怎會如此?那些隨駕的文武官員,怎麽就會任由陛下亂來?張輔可是軍伍中的老人了,會不知道這兩地與我京城距離的遠近對後方供給意味著什麽麽?還有內閣眾人,怎麽沒一個去勸阻陛下的?”很快地,胡濙已是怒容滿面,右手更是重重地拍在了桌案之上,呼哧帶喘間,又有幾聲咳嗽傳了出來。

  不看其表情,只聽他直呼張輔的名字,就可看出胡濙這次是真的憤怒了。他太清楚這等臨陣變卦對戰局有著多麽深遠的影響,不提後勤補給會憑空難上一倍,光是讓天子就這麽在無遮無攔,幾乎沒有什麽城池可供守禦的邊地長途跋涉,就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

  別看這一路依然是在大明境內,可光憑那一道長城是根本無法阻擋一心想要侵入的蒙人鐵騎的。以前他們所以沒有這麽做,只是因為這樣做並沒有什麽好處,畢竟蒙人侵犯中原為的只是掠奪財物,而那裡只是荒無人煙的所在。

  可現在,要是讓蒙人的細作查到了天子的動向,從而冒險翻過長城,那身在曠野的大明軍隊可就要處於相當不利的境地了。尤其是從未上過戰場的那些君臣,在那時候可就要成為大軍的累贅了。

  越想之下,胡濙就越感到心驚,整個人都開始微微顫抖了,也不知是氣的還是怕的。

  至於於謙,此時臉色也很不好看。不過有些話他還是得說出來:“老大人,此事其實也怪不到這些大人們的身上。畢竟如今三軍統帥乃是天子,一旦他真下定了決心,他們就是再勸也無濟於事。何況,陛下身邊還有一個總是給他出餿主意的王振呢。”

  “王振……你的意思是,這一突然改道的主意是王振向陛下進了讒言所致?”胡濙心裡更是一沉。要真是如此,即便自己這時候上疏勸諫怕也是於事無補了。因為這世上,王振是最了解皇帝的人,又是在其身邊,想說服皇帝自然比自己上疏要容易數倍。

  “老大人不要忘了,這王振本身他就是大同蔚州人哪。”於謙道出了自己的推斷。

  而胡濙則是心裡咯噔一下,眼睛也眯了起來。他已明白了這話的意思:“王振他是為了顯擺自己如今一人之下的身份,才慫恿了天子去大同的?”

  “恐怕他的目的不光是讓天子前往大同,而是去蔚州,他的老家。”於謙推斷道:“而這,則很可能是他之前一力主張對蒙人用兵,又慫恿陛下禦駕親征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雖然這話聽著有些兒戲,可只要想想王振以往所做的那些事情,以他的自私和昏庸,能乾出這等遺禍無窮的舉動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王振……你當真是誤國誤君,真是該殺哪!”胡濙氣得再次一拍桌案。但隨即,又無奈地歎了口氣,要真如於謙所推測的那樣,事情就真的沒有挽回的余地了。一心想要衣錦還鄉的王公公是一定不會讓他們破壞了自己這一美妙計劃的。

  “老大人,你說咱們接下來該怎麽辦?”於謙征詢意見道。

  “哪怕知道機會渺茫,但勸還是要勸的。你我,不,是讓全體留京官員集體聯名上疏,奏請天子,讓他趕緊回頭。”胡濙很快就調整了心情說道。

  “這怕是於事無補了。”於謙心裡說道。因為這軍報並不是加急送來的,怎麽著也花了十來天的工夫,一來一去間,起碼半個月,人家都趕了一半路程了,自然不可能再回頭。不過他也明白反駁,因為這是為人臣的本分,天子既然做錯了,就該勸諫一番。

  “第二,就是給張輔他們去信,讓各軍都做好準備,以防不測。”胡濙又道出了第二個對策,這顯然要比前一個靠譜多了。

  於謙也點頭表示讚同:“那就這麽做。下官這就去聯絡眾同僚,務必讓他們明白此事的嚴重性。”

  “唔,一切就有勞廷益你了。”胡濙點頭道。

  等對方匆匆而去,胡濙突然覺著眼前一陣發花,卻是因為勞累,以及這次的過於激動而使舊疾再次發作了起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