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梟臣》第492章 蠶食代善
  在這種生死存亡關頭,人只相信自己,代善如此,多爾袞也是如此。代善認為多爾袞是找蒙古人的麻煩純粹是找死,林丹汗雖然對蒙古失去了控制,但只要清軍在沈陽戰敗的消息傳開,所有的蒙古人都會起來反抗滿清。

  多爾袞則堅定的認為毛鈺不是大明朝廷那些廢物邊軍,他能夠從松花江入海口進軍,也能從遼河入海口行船,那麽從白山以東登陸也是完全可能的。這段時間活躍在遼東的那個山地師就是明證。幾萬人被圍困在山上,毛鈺又是擅長挖坑攫壕的無賴,難不成清軍從此不下山?
  黃台吉這次沒有行使自己皇帝的特權,而是讓所有帶兵將領和權貴自己選擇,選擇的結果就是大約一萬人願意跟隨代善往東進山。其余的則願意留在黃台吉身邊,也就是支持去劫掠蒙古部落,如果不成功就繞道去興安嶺一帶,雖然最終目的地可能也是大山,但顯然興安嶺更安全一些。

  於是滿人在他們成功逃出沈陽之後再次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兵分兩路。無論是那一路一旦安定下來就要盡快召集族人反抗毛鈺。所有人從開源城外離開的時候都是憂心忡忡。當初十幾萬人出征結果卻被毛鈺打成了殘軍。現在再次分兵,所有人都不知道前路如何?

  很快林丹汗和祖大壽急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滿人。黃台吉和多爾袞雖然一路收容、裹挾滿人、蒙古人,隊伍在擴大,但是擴大的速度遠不如林丹汗。在毛鈺巨量糧食的誘惑下,在林丹汗擊敗黃台吉的鼓舞下,許多蒙古人再次聚集到林丹汗的旗幟下開始他們的追殺滿人的征程。他們也是從鐵嶺一路追到開源,結果得知清軍並分兩路之後,林丹汗選擇了往西,很快他們就發現了黃台吉和多爾袞的蹤跡。然後戰鬥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林丹汗有六萬人,雖然得到了毛鈺的兩千杆火繩槍,但是單兵戰力上還是不如清軍。所以林丹汗也沒有一上來就和黃台吉決戰,而是尾隨追擊。林丹汗從拉起隊伍開始就將目標對準了那些散落在給第的滿人,但是滿人也是很快得到了消息開始聚集或者跟隨黃台吉,加上沈陽東面、南面還有祖大壽在搶食,他只能來北面。沒想到黃台吉這時候還想對蒙古人下手。

  不過林丹汗的補給同樣是個大問題,所以沿途的蒙古部落就遭了殃!不是被黃台吉搶,就是被林丹汗搶,或者是先後被兩部人馬搶!

  黃台吉為了不過早地暴露自己的最終目的地就帶著林丹汗在大草原兜圈子。林丹汗也不急,他一邊繼續派人召集隊伍,一邊將收割的滿族人頭送到沈陽換糧食。林丹汗也是有理想的大汗,如今草原上蒙古人最大的敵人面臨覆滅,林丹汗自然會不遺余力地痛打落水狗。

  毛鈺也非常配合,糧食源源不斷地送到沈陽的同時間對於林丹汗和祖大壽帶來的滿人的頭顱,都是當天清算當天給付糧食。這很好滴保證了林丹汗部的士氣。在遼東徘徊的祖大壽簡單林丹汗如此大賺特賺,也放下臉皮要求毛鈺兌換糧食,毛鈺很快答應了,然後遼東的滿人就倒霉了。

  當然更倒霉的是代善,他帶著軍隊進山,葉流雲一路派人尾隨。代善一開始並沒有覺得自己的選擇哪裡不對,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夏去秋來,接著就是冬天了,原本漁獵為主的滿人這些年已經學會了享受,尤其是清軍當中的精銳他們在遼東有大量的漢人奴隸,用搶來的銀子高價購買各種必需品和奢侈品,對於老祖宗遺傳給他們的砍價本領卻是生疏了不少,許多人也很難接受我按天大魚大肉沒有米飯和蔬菜的日子。因而糧食的儲備並不多。冬天來了,有了積雪的掩護他們以為自己的暫時安全了。不知道的是一場針對他們的圍獵正在醞釀。

  首先是開源的軍隊從原來的一萬正規軍增加到了兩萬五。毛鈺從沈陽調了兩個步兵駐扎開源就是為了接下來的墾荒松花江兩岸做好準備。在此之前他們需要將躲藏在百山的代善清除掉,不然將來幾十萬的漢人就會面臨年遼東漢人的局面。

  圍剿代善的是鄭雲峰和毛承祿,鄭雲峰對東北地理熟悉,而毛承祿守下則有一個山地師。對於困守白山的代善,兩人一合計,除了在進山要道上埋伏人馬之外就是派遣山地師進山,不斷燒毀代善用來屯兵的營地。此時正直秋高氣爽,加上林中枯、灌木堆積,火攻效果很好。幾次下來,代善帶進山的家當幾乎都被燒毀。一萬人在大山裡剛開始還能依靠漁獵為生,隨著天氣逐漸轉冷,不得不擴大狩獵范圍,派出更多的額人手,於是就經常出現小股清軍和小股的毛家軍遭遇的情形。舍棄了戰馬優勢,和山地師在山林裡周旋,弓箭不得用,傷亡慘重的自然是清軍。往往是雙方都是百十來人,被埋伏的清軍在一頓火槍齊射之後,就倒下了三分之一甚至更多,而因為林木的阻擋,清軍的弓箭一時半會無法殺傷敵人,而走直線的子彈卻能夠準確的命中清軍。

  整個代善營地方圓四五裡每天都有大量的士兵傷亡的消息傳來。

  代善終於知道被切割包圍的下場了。此刻他想下山,但是也知道山西啊必定有更多的額敵人在等待他。所以他決定立即啟程前往北方,不管要遭遇多少的攔截,他決定提前前往興安嶺!
  這一日代善聚了剩下的七八千清軍,跟他們說明了繼續躲在白山的危害。因為很明顯毛鈺也可以源源不斷地從東江調遣人馬前來。那些人也早已習慣了山林生活。他們沒有戰馬卻行動比清軍迅捷,負擔比清軍小,長期周旋的下場就是他們沒辦法集中兵力漁獵,只能殺馬充饑!
  代善沿著白山朝被運動了幾十裡,覺得差不多擺脫了鄭雲峰和毛承祿才下山,然後下山之後馬不停蹄地奔向送黃江。之所以是松花江而不是向西走開源、松原一線就是擔心被開源城內的葉流雲發現。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