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末梟臣》第480章 決戰沈陽
  不過如今沈陽危在旦夕,再難他索額圖也必須盡快率領軍隊回到沈陽。所以他選擇了連夜從開源城撤離,將開源城內三萬百姓和大量的輜重留給了他的對手葉流雲。

  葉流雲早就得到了遼東的情況,他正在發愁如何快速抵達沈陽參與可能對滿族的最後一戰,結果索額圖自己撤退了。索爾圖前腳離開,葉流雲吼叫就進了城。三萬人第一時間控制了開源府庫,然後開始甄別城內百姓。

  開源城的滿人大概有一萬左右,大部分是老弱婦孺,剩下的漢人大部分是從內地擄掠來的漢人奴隸。

  和前面的處理辦法略有不同的是,這次葉流雲雖然還是按照毛鈺的戰前指令信使卻是將大部分漢人奴隸編制成為軍隊,作為輔兵居然有將近萬人。這一萬人在開源城進行簡單的操練之後就給他們分發了開源城內府庫裡的兵器。葉流雲明確告訴他們,這一次大明的吳王這次是要徹底消滅滿族人,他們需要做的就是看好自己的家園,保護好自己的家眷。

  當然那些單身漢可以從俘虜的滿族女子中挑選沒有身孕的進行民族大融合!這些人曾經是他們的主子的女人,一下子變成自己的女人還有點不適應。不過看到開源城內的大部分滿人男子要麽逃離要麽被斬殺之後他們的膽子也開始大起來。

  齊總更有精明者自告奮勇地表示要隨同葉流雲南下攻打沈陽。如果有足夠的時間葉流雲不介意將這些人進行幾個月的操練然後一起南下。現在索額圖已經南下,說明沈陽決戰迫在眉睫,他可不想錯過這樣的大會戰。所以隻從中挑選了兩千精壯漢子作為運輸隊帶著趕往沈陽。

  比他們早兩天離開的索額圖並沒有順利的抵達沈陽,他們遇到了毛承祿派遣出去的那個額山地師,雙方在鐵嶺遭遇,毫無意外急於趕路的索額圖再次被東江軍的步兵師給欺騙了。這個山地師的攻防能力都是很出色的,關鍵是這一帶躲閃,適合山地師隱藏行蹤。索額圖全部是騎兵雖然行動速度快,但因為弓箭射程遠不如人家手中的蘇發強,加上對方在山巒兩側伏擊,最終索額圖損了千人倉皇逃離。

  自此整個沈陽周邊的軍事力量全部現身。

  黃台吉在沈陽集結了七萬兵馬,並且臨時從沈陽城內征兵兩萬用來打防守戰。從廣寧等地俘獲得紅夷大炮也被全部安裝在城牆上。另外為了防備毛鈺軍隊的飛艇,黃台吉在沈陽城的各高處安放了大量佛郎機,調整後的射角都成為了處置發泄政府45度。這是擺開架勢要和毛鈺死磕。黃台吉認為毛鈺所仰仗的就是大炮和飛艇,如今的沈陽城城牆高大,對付飛艇也有佛郎機。接下來黃台吉最擔心的還是沈陽城的糧食儲備。

  大戰即將來臨,最繁忙的不是沈陽城也不是沈陽城外的毛鈺、祖大壽和林丹汗的三個大營,而是遼河。北海艦隊源源不斷地將糧食和各種補給運輸到前線,這其中海包括大量的步兵炮和重炮。那些海滄船很久沒有出現在毛鈺眼裡了,這一次從江南調集將近一百搜海滄船專門用來從金州、蓋州和皮島等地運輸物資。這讓黃台吉看的是牙根癢癢卻沒有辦法奈何,因為大清國唯一的一個內河水師幾年前被毛鈺全殲之後基本上就很難有船只出海,出現在渤海灣的下場就是被北海艦隊的戰艦直接摧毀。

  率先沉不住的是黃台吉,因為毛鈺的大營在沈陽城西,采取了交替前進的辦法,將一個大營不斷地往沈陽城的方向修建,一直從城外三十裡的地方修建到城外二十裡,然後拔掉後方的繼續推進!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避免了過早與清軍騎兵野戰,缺點就是速度慢消耗大。當然這種消耗大是相對於祖大壽和大明邊軍以及黃台吉的認知,毛鈺為了這次的決戰也是準備了將近兩年,江南三個半省加上台灣島、舟山島和崇明島的屯田,已經足夠養活25萬到30萬軍隊。

  黃台吉出動騎兵原本想的是趁著毛鈺李寨未穩來個突襲,奈何毛鈺的營寨與營寨之間相隔大概百步,前後左右都是如此!黃台吉騎兵出動,能夠攪亂就是正在新建的營寨,同時還要面臨毛鈺幾個方向的炮擊。等到黃台吉的騎兵撤退,這些專業的工兵團又開始活動,一直從城外三十裡到城西20裡毛鈺的大營才算基本穩定。

  決戰就這樣開始了,這一次雙方率先發話的是騎兵,黃台吉可謂是精銳全部出動,七萬滿清騎兵從沈陽西門直奔毛鈺等人的大營。毛鈺也不含糊三個騎兵師分別排列在營寨的兩側和中央。前方的營壘裡主要還是依靠步兵炮防禦。這樣的試探隻堅持了一個時辰,因為毛鈺的騎兵躲藏的位置有步兵炮支持,黃台吉一時間找不到決戰的對象。一直到葉流雲的騎兵來到沈陽,四個半騎兵師終於完成了集結。隨後毛鈺通知祖大壽和林丹汗騎兵圍困沈陽,步步推進,步兵出營跟在後方。

  雙方17萬左右的騎兵在沈陽城西的平原上展開,後方是七八萬的精銳步兵。毛鈺這一方自然是翼騎兵居中,輕騎兵在兩翼,後方是臨時拚湊起來的兩個起騎馬步兵師,更遠處的兩翼分別是祖大壽和林丹汗。

  這次沒有武將單挑,沒有試探,雙方擺開陣型就直接發起了衝鋒。毛鈺站在臨時搭建的昂樓上,看著眼前波瀾壯闊的戰場,心中也難免有點激動。這是整個動搖區域內最強的軍事集團之間的決戰。

  清軍率先出陣的是兩白旗,領銜的是多爾袞兄弟。他們對上的是毛承祿的翼騎兵師和一個一起兵團大約八千人。代善輛紅旗對上的是祖大壽,索額圖率領的兩藍旗和臨時拚湊的蒙古騎兵、漢軍騎兵對上的林丹汗的隊伍。

  兩翼的戰法和以往草原上的騎兵隊戰並沒有太多的區別,祖大壽和林丹汗仰仗著己方的人馬優勢跟清軍騎兵對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