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梟臣》第422章 多爾袞勸降
  孔有德終於在毛鈺和毛承作等人盼望中比清軍先抵達河間。他帶來了陸軍步兵第1軍的1個師。這個師有一個火炮團三個營。120門步兵炮增加毛鈺固守合建的信心。同時抵達的還有毛承作騎兵師的斥候營,有了這些經驗豐富的斥候在河間周圍撒開毛鈺剩下的就是祈禱劉宇亮能夠定多爾袞的怒火固守高陽!這樣一來從滄州到河間到高陽到保定,這一條線就能切斷清軍繼續南下的路線。

  諸位神靈顯然沒有聽到毛鈺的禱告,或者聽到了也不想管。孔有德抵達河間第二天高陽的使者就來了,帶了劉宇亮的親筆信說了清軍萬人攻城,城內民壯傷亡慘重。希望毛鈺能夠發兵偷襲城外的清軍以解高陽之圍。盡管這位首輔在信中信誓旦旦是自己利欲熏心,一定會痛改前非,今後努力同心共同抗擊清軍,說的天花亂墜。但有了馮銓的例子,再加上這次高陽的親身經歷,毛鈺對這個時代的文人真的不願意相信。

  最關鍵的還是自己的騎兵沒清軍多,馬背上的水平也沒有清軍高。劉首輔說多爾袞只有一萬人,誰知道自己去了是不是五萬人呢?出去野外與清軍騎兵硬碰硬,自己的翼騎兵可是只有一個師。這樣的一個翼騎兵師的戰馬可是掏空了毛鈺大部分家底。想要在組建這樣一個師,光是戰馬起碼要準備兩三年!
  所以首輔大人說的出動騎兵襲擊清軍是不存在的!相信高起潛和吳三桂等人也不會去。

  高陽的求援可以拒絕,但右路軍的再次圍攻是沒有辦法繞開的,這也正是毛鈺最擔心的,畢竟嶽托從牆子嶺出發的時候可是足足三萬人。不過在此之前卻迎來了多爾袞的使者。來人自稱是遏必隆,代表大請睿親王多爾袞前來遊說毛鈺。聽到這個名字毛鈺就想直接將這家夥殺了,也為削弱滿清貢獻那一份力量。不過遏必隆似乎不怕死,或者是故作鎮定,見到毛鈺之後,也不說清軍在高陽的幾次大敗,也沒有提起要求釋放豪格與鼇拜,也沒有提及嶽托。

  這讓毛鈺差點以為清軍消息閉塞還不知道自己手中有這三個人。不過毛鈺仔細一想,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遏必隆是要求單獨面見毛鈺的,甚至連向思問這個河間知府他都讓毛鈺打發了之後才肯說明來意。見到遏必隆先是將滿清軍隊的戰鬥力吹噓了一番,在涿州如何一戰而敗盧象升,如何在固安阻擊關寧鐵騎,差點將關寧鐵騎全殲,然後現在大兵圍困保定,相信克日之間就能拿下保定這座京畿周圍唯一的重鎮然後回師北上圍困誒京城。

  遏必隆顯然經過多爾袞精心點撥的,不過在適當的吹噓之後他話鋒一轉:“睿親王來之前曾經親口對在下說南人朝廷昏聵,重臣們只知道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排除異己。像毛總督您這樣文韜武略的年輕人才在我大請必定會被授予郡王甚至親王爵位,但是在明廷只能是被防范、排擠、針對的對象。毛總督這次三戰大勝讓孫承宗能夠得以起複,必定會成為孫承宗的心腹與傲援,但也為成為那些內閣大臣們的眼中釘肉中刺。孫承宗雖然能乾,但奈何年事已高,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到時候如果他倒下,毛總督可就孤立無援了。除非您表明太態度更換門庭投入這些人的門下,否則總督如此年輕必定會成為眾人攻訐的對象!

  之前難別直隸針對您的各種攻訐想必總督大人已經領教過了。

  這次高陽大勝之後被驅逐就是最好的例子。即便是孫承宗似乎也沒有想過要為您出頭,想來此時此刻朝廷處罰甚至緝拿大人的聖旨就要到了。您又何苦為這樣的朝廷賣命。我大請睿親王對大人是相見恨晚!如果大人能夠棄暗投明歸順我大請,睿親王願以右路軍統帥許大人。然後左右兩路軍圍攻保定後再兵臨北*京城下為大人出口惡氣!想來回到盛京,皇上也必定重用大人!少不得一個王爺!值此關鍵時刻大人還需三思而行啊。

  睿親王還說了如果大人您不願意歸順我大請,也可以與我大請訂立盟約,我大請將來圍困京城之後,將會協助大人牽製住大明其他邊鎮的軍隊。總督大人可以趁機突襲山東、河南橫掃黃河以南的領土,與我大請以黃河為界互為盟友互相承認對方!不知道大人您意下如何?”

  聞言毛鈺在心中暗笑,好一個多爾袞,算盤真是打得好啊。勸降真是有水平!不說豪格,不說嶽托,單刀直入勸降,只要自己動了一點點心思,不管是歸順大請還是自立為王。只要和大清和解,那豪格與嶽托就安全了。河間府城內的財貨也全部歸清軍了。清軍右路軍東邊的運輸線也絕對安全了。而且還能給遠在山東的時明軍一個突然襲擊!好一個釜底抽薪一舉多得的計策啊!
  顯然多爾袞在豪格吃虧之後對自己也是做過詳細調查的,大請在大明的京城裡也是有不少人的。只有這樣才能掌握一手資料和取得談判的主動權。當然讓毛鈺佩服的是多爾袞精明之外的氣度,居然以右路軍統帥來勸降自己!換做一些原則性不強的人,譬如祖大壽,譬如洪承疇,譬如錢謙益之流,這是一個多麽大的誘惑?
  幾萬清軍鐵騎在手,真的會讓人生出一種天下我有的豪邁來。如果毛鈺不是來自和諧年代,不知道奴隸製社會女真人的劣根性。說不定真的會答應了這個條件!

  因為看起來毛鈺也是賺得盆滿缽滿,親王的待遇。如果選擇自立為王,在大請軍隊的支持下,加上毛鈺是閩浙總督和海軍提督,似乎黃河以南的大片領土唾手可得。到時候也可以過一把皇帝的癮。要知道以黃河為界可是和北宋差不多了,比南宋的地盤多出了黃淮與河南以及陝甘寧!

  但是毛鈺不能答應,非我族列其心必異。毛鈺不是針對多爾袞也不是看不起黃台吉而是整個被蒙古人稱為林中野人的整個滿族,尤其是八旗貴族組成的統治階級。蒙古人對他們的評價雖然刻薄了一些,但是林中野人的文治武功確實還是差了一些,至少在對待科技進步的問題上是他們出身限制了他們的想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