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鐵騎南下》第一百七十四章鹿門書院
  從弘農郡到南陽郡的這一路上,韓成和漢獻帝喝了一路的茶,同時也聊了一路的天。

  聊天,是最容易了解一個人的方式,尤其是連續不斷地長時間的聊天。

  通過聊天,漢獻帝發現並州牧韓成和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樣。

  漢獻帝認為,身為年紀輕輕的一州之主,至少應該儀表堂堂,出口成章,渾身上下充滿著世家子弟才有的書生之氣,或者是貴族之氣才對。

  而這個韓成不僅不是這樣,反而做事隨心所欲,不受禮節的束縛,是個典型的異類。

  而這個異類,又和別的異類很不一樣,仿佛與這世界格格不入,但又仿佛深深懂的這個世界的規則。

  韓成整個人充滿著神秘感,讓人捉摸不透。

  通過聊天,韓成發現了漢獻帝的優點:是真的很‘有文化’。

  但是僅僅限於‘有文化’的這個層次,並不是‘有文化’的後一個層次—有才能。

  有文化,指的是書讀得多,知識儲備量豐富;而有才能,指是能將自己的所學發揮出來,能夠學以致用。

  韓成看著比自己年小九歲的漢獻帝,心中生出一陣莫名其妙的傷感:“也許你不出生在這個時代,會是一代明君。但你出生在這個時代,注定只能是個悲劇了。”

  這時,一個士兵來到漢獻帝的車駕外,對著車駕內的韓成大聲喊道:“州牧,長史回來了。”

  韓成正在車駕內和漢獻帝談論李傕的官職之事,當聽到士兵的話後,韓成停止了談論,對著漢獻帝簡單的行了一禮,並未說什麽,便轉身離開了車駕。

  漢獻帝看到韓成的做法,心中生出一陣無奈:我堂堂天子,竟然比不上一個將軍府的長史?不懂規矩的李傕如此,‘異類’韓成也是如此。朕的天下,難道真的要完了嗎?

  但仔細一想,韓成和李傕的做法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韓成比李傕稍微有點禮貌。

  出了車駕的韓成看到沮授朝著自己策馬而來,大聲的說道:“這一路辛苦長史了。”

  沮授見到韓成出了漢獻帝的車駕來迎接自己,一臉惶恐。

  隨後便是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對著韓成說道:“主公,路上之事,屬下找個時間來匯報就可以了,不著急的。

  你怎麽能從漢獻帝的車駕上下來呢?那可是天子的召見,可是天大的事啊,主公此番因小失大啊.”

  韓成聽著沮授喋喋不休的話語,心道:“唉,就連跟從自己這麽長時間的沮授,對天子都如此尊敬,看來自己的成帝之路,還很長啊。”

  嘴上卻對著沮授嚴肅地說道:“天子的身份再尊貴,在我的心中也比不上為我出生入死的兄弟們。為了這群兄弟們,天子我也是可以放棄的。”

  沮授聽著韓成的話,一臉著急的樣子。

  用眼光不斷的在韓成和漢獻帝的車駕之間來回掃視,好像要告訴韓成:“主公慎言啊,天子還在車駕裡面。”

  韓成看到沮授的眼神,明白了沮授的意思,心道:“我就是說給天子聽的。”

  見沮授如此著急,心中大喜,真是一個處處為自己著想的長史啊。

  便一本正經的對沮授問道:“長史,此番情況怎麽樣?”

  沮授見韓成問到了正事上,怕韓成在亂說話了,趕緊回道:“主公,李傕已經率領三萬大軍進入了洛陽。按照我們現在的速度,估計我們到達潁川郡之前,是見不到西涼軍的身影了。”

  韓成聽到這裡,說道:“好!讓兄弟們的速度再快一點。爭取天黑之前,到達宛城,喝酒吃肉。幾日後,我們也許會有一場大戰。”

  在司州,豫州,兗州等中原地區,流行著這麽一句話:“天下人才出潁川,潁川人才出鹿門。”

  這句話的前半句說的是天下的人才,大都出自潁川郡。

  潁川郡,是大禹的故鄉,同時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的首都所在地。

  第一個朝代所選的首都,肯定是最好的地方,因為沒人爭,好地方可以隨便挑。

  此後的秦漢兩代,潁川郡一直是大郡,是京師洛陽之外的人口最多,最為繁華的地方。

  與此同時,潁川郡還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比較出名的家族就有荀氏,郭氏,鍾氏,許氏,陳氏,黃氏,諸葛氏等等,可謂是人才輩出,數不勝數啊。

  在人才濟濟的潁川郡之地,說起才學,定會想到一個地方—鹿門書院。

  這也是這句話後半句的意思,說的是潁川郡的青年才俊,大多出自於鹿門書院。

  鹿門書院,在鹿門山中,因山的得名。

  其創辦者為當世的三大名士—龐德公,司馬徽和黃承彥。

  三人皆是學識淵博,才華橫溢且淡泊名利之輩,因為擔心自己的一身所學斷了傳承,故而在鹿門山中立院授學。

  龐德公,荊州襄陽人,除了學識淵博之外,還善長撫琴與觀星之術,諸葛亮的觀星之術,便深得其真傳。

  司馬徽,字德操,潁川陽翟人,除了學識淵博之外,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有“水鏡先生”之稱。

  最後的黃承彥,除了學識淵博之外,善於識人,能知曉天下大事,在荊州素有聲名。

  此三人座下弟子無數,但最出名的莫過於四大弟子—徐庶,諸葛亮,龐統,郭嘉。
  其中,郭嘉先投奔冀州袁紹麾下,但因出身寒門,不被重視,在回潁川的途中,經過兗州,被曾經的好友荀彧推薦給曹操。

  曹操見了郭嘉,與其共論天下大事,討論完後,曹操對著荀彧說道:“文若,你的眼光真好,能幫助我成就大業的人,就是郭嘉了!”

  從此之後,郭嘉便成上了曹操的軍師祭酒,為曹操的四方征戰出謀獻策。

  於是乎,四大弟子變成了三大弟子。

  而這時,三大弟子中的徐庶,也想盡快尋找明主,讓自己的才華得以施展。

  因為徐庶和郭嘉一樣,出身寒門,不像諸葛亮和龐統。

  徐庶身後沒有家族給其助力,一切只能靠自己。

  這日,司馬徽讓身邊的一名童子,將徐庶叫到自己的書房中。

  見到徐庶到來,司馬徽柔聲地說道:“元直來了。來,先喝杯茶,猜猜我讓你來幹什麽的?”

  徐庶是司馬徽最得意的弟子,深得司馬徽道學上和兵法上的真傳。

  聽到司馬徽的問話後,徐庶說道:“若弟子所料不錯的話,師傅是想讓我下山尋主。至於投奔之人,要麽徐州的劉備,要麽是並州的韓成。”

  司馬徽微微一笑,說道:“元直腦子轉的就是快。不錯,為師三人確實想讓你下山尋主。

  而且經過一番考慮之後,認為你的選擇對象要麽是徐州的劉備,要麽是並州的韓成。至於選擇誰,你自己拿主意吧。”

  徐庶聽到恩師司馬徽的話後,給司馬徽磕了一個,對著司馬徽說道:“謝師傅多年以來的教誨,待弟子功成名就之時,定然回來接師傅下山享福。至於選擇誰,弟子心中已經有了想法。”

  司馬徽繼續柔聲的說道:“呵,下山享福就不必了,在山上,挺好的!看來你早就有下山之意了,如若我料的不錯的話,你肯定選擇徐州的劉備。”

  徐庶歎了一口氣,說道:“若在一個月之前,弟子確實會選擇劉備,但現在,弟子覺得並州的韓成,才是最佳人選。”

  司馬徽心中一驚,問道:“為何在這短短的一個月中,讓你改變了主意?”

  徐庶語氣略微激動地說道:“這兩人,都是當時的明主之輩,但我認為,韓成比劉備更勝一籌。

  同樣是收買人心之舉,劉備趁曹操屠殺徐州百姓,廣失民心之時,趁虛而入,拿下徐州,並讓百姓繳納極低的賦稅,以此來獲得好的名聲。

  而韓成卻直接冒天下之大不韙,將土地分給百姓,並未大肆宣揚,以此來博取好的名聲。但誰對百姓真的好,五年之後,天下百姓自會知道。一個乘人之危,虛情假意;一個讓利於民,真情實意。

  同樣是維護漢朝之尊嚴,韓成聽到漢獻帝有難,點齊兵馬便來到司州,甚至不惜與西涼軍大戰數場;而劉備處處打著忠於皇室的名聲,但其做法,無一不是擁兵自立之舉。

  雖然這其中有著地理位置上的差異,但劉備連一封檄文都不敢發出,不就是怕得罪李傕等人,失去徐州牧的位置嗎?
  在對待故人方面,公孫瓚在幽州天怒人怨,眾叛親離之時,劉備第一個發表檄文與其撇清關系,雖然獲得了大義,但也看出了他的冷血。

  而韓成,為了師傅武人黃忠之命,放棄戰略要地—壺關,定是個重情重義之人。故而兩人高低立判啊。”

  司馬徽聽完徐庶的話後,沉默了一陣,說道:“元直,你的決定,我不說什麽。但你要記住,不管你投奔了誰,萬一失敗了的話,回到這裡來。只要為師還有一口氣在,為師就保證你的安全。”

  徐庶聽完司馬徽的話後,熱淚盈眶,說道:“師傅放心,弟子去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