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鐵騎南下》第二百五十二章兩條大魚
  今天是個好天氣,陽光明媚,天氣晴朗,萬裡無雲。

  這樣的天氣,總讓人有一種說不出的舒坦。

  人在擁抱大自然的時候,心中總是有種說不出的爽感。

  可惜的是,人的心情與天氣無關。

  即使天氣再好,也擋不住人鬱悶的心情。

  對袁熙來說,這樣的天氣就不是很美好的。

  因為袁熙的心中早已經充滿了狂風暴雨。

  涿縣城下的鬥將,韓瓊和趙雲打平了;涿縣城下的鬥箭,慕容平敗了。

  這種結果,還不至於讓袁熙鬱悶。

  袁熙的鬱悶主要來自於偷襲糧草的軍隊的消息:馮禮回來了,焦觸不知所蹤,張南死了。

  偷襲糧草的兩萬騎兵,隻回來了幾十人。

  兩萬騎兵的陣亡與被俘虜,讓袁熙一陣頭大,袁熙都不知道怎麽樣才能面對袁紹的怒火?

  涿縣城下的袁紹軍大帳中,鴉雀無聲。袁熙與眾謀士,將領皆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樣子。

  大約過了一盞茶的時間,性格正直的田豐憋不住了,起身對著袁熙說道:“二公子,現在敗局已定。當務之急是如何率領大軍退回到漁陽郡,據城而守。而不是痛惜偷襲糧草的那兩萬騎兵。只要軍隊還在,便可能發生任何情況。”

  袁紹軍中,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流傳著一句話:“有田豐發言,必有郭圖說話。”

  是而郭圖聽到田豐的話後,不屑地說道:“嘖嘖,出謀劃策的時候看不到你的果斷,退兵的時候,你倒是挺果斷的。你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兩萬騎兵的生命可就沒有了。真不知他們的家人聽到你的話後,會怎麽想我們袁紹軍?”

  田豐聽到郭圖的話後,只能強忍著怒氣不說話。

  田豐知道:郭圖是在針對自己。

  因為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若自己和郭圖爭吵起來,動了真火,定然會影響自己的判斷。

  為了主公大業,田豐只能選擇強忍著怒火。

  田豐的話,雖然不是很中聽,但卻是大實話;郭圖的落井下石,讓眾人十分不滿—都什麽時候了,還忘不了你的那些破事?
  坐在主位的袁熙滿臉怒意地對著郭圖說道:“郭公則,你給我閉嘴。自從你到了幽州,除了挑事打嘴炮之外,你乾過一件正經事情嗎?現在我給你兩個選擇,要麽滾出去,要麽閉嘴。”

  袁熙呵斥完郭圖,溫柔地對著田豐說道:“田別駕,我同意撤退,你接著說。”

  郭圖看著袁熙,小眼睛閃出陰毒的光芒。心道:“你真以為你是主公了,敢如此呵斥我?”

  雖然心中不忿,但郭圖不敢再發一言。

  因為郭圖知道:“就算主公袁紹十分喜歡聽自己的話,當涉及到他兒子的時候,自己定然會被無情的拋棄。

  虎毒不食子!
  誰能為了外人而選擇不相信自己的兒子呢?”

  田豐見郭圖被袁熙呵斥了一番,乖乖地閉上了嘴巴,心中大喜:“那隻蒼蠅終於不再嗡嗡了。”

  於是田豐對著袁熙接著說道:“屬下覺得,既然選擇了撤退,那我們就要當即立斷。

  今夜,我們便趁著夜色朝方城縣方向撤退。

  在撤退的路上,我們可留下一員猛將,讓其率領五千士兵設下埋伏。

  若奮武軍追來,就給他們點顏色看看。奮武軍遇到了襲擊之後,必然會退回到涿縣中。

  而我們正好趁此機會,迅速行軍,一舉回到漁陽縣。

  若奮武軍沒有追來,我們就只能先到方城縣看看情況了。”

  袁熙聽後,對著田豐不解地問道:“田別駕,為何沒有追兵了,我們卻要在方城縣等待?我們為何不能直接撤回到漁陽郡?”

  田豐聽到了袁熙的疑問,胸有成竹的說道:“回二公子的話。

  我們是步兵,並且還有大量的輜重,行軍速度緩慢。從這裡回到漁陽郡,至少需要三天的時間。

  即使今夜撤走的過程中不被奮武軍發現,明日我軍的虛實也會被奮武軍發現的,到時候奮武軍定然會派兵來追。

  若沒有追兵,那就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們在哪裡貓著,等待給我們致命一擊。

  這種情況下,我們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以靜製動,以不變應萬變。

  若有追兵追擊我們,中了埋伏之後,必然會退回到涿縣中。

  奮武軍回城之後,定然會集結大軍在來追擊。這一來一往和集結兵力的時間差,正夠我們行軍所用。”

  袁熙聽到田豐的回答,十分滿意。

  又不解地問道:“涿縣往東回漁陽郡,可是有不少退路的。為什麽要選擇方城縣?”

  田豐依然胸有成竹的回答道:“方城縣曾經經過一場大火,雖然燒了我軍很多糧食,但也損壞了很多城牆。

  雖然奮武軍重新修建了城牆,但是這麽短的時間內,城牆怎麽可能全部修好呢?定然會有漏洞。

  而這些漏洞,就是我軍的機會。

  若涿縣的奮武軍突然派出大量的人馬來追,我們就直接拿下方城縣,據城而守。這樣,才能把我們的損失降到最低。”

  袁熙聽後,滿意的點了點頭,對著眾人說道:“田別駕妙計啊。將所有的情況都計算進去了,那就按照田別駕的意思來吧。”

  眾人皆對田豐佩服不已,但郭圖卻在心中說道:“切,所有情況,還有一種情況沒說到呢。我知道,但我不告訴你們。”

  小人就是這樣,眼中只有自己,哪裡管什麽大局?

  涿縣
  此時的奮武軍大營中,卻是一副和袁紹軍大營完全不同的景象。

  每一個士兵的臉上,都帶著勝利的喜悅。

  這喜悅,不僅來自於城下鬥將的勝利,還來自於援助張揚的勝利。

  可以說是‘雙喜臨門’。

  議事帳中
  張遼高興地對著眾人說道:“此戰進行到現在,我們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只要我們步步為營,穩扎穩打,定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眾將皆面帶微笑,表示同意張遼的話。

  但三位謀士卻並沒有面帶微笑,反而是一副思索著什麽的樣子。

  沮授跟著韓成學習了這麽多年,性格比田豐圓滑多了。

  雖然沮授的職位比張遼要高一些,但張遼才是主帥。

  故而待張遼說完之後,沮授才對著徐庶問道:“元直,若此時的你是敵方的謀士,你將會建議敵方的主帥怎麽做呢?”

  徐庶也是聰明絕頂之人,怎麽可能不懂沮授的意思。

  是而徐庶對著沮授回道:“我要是敵方的謀士,定會選擇趁著今夜撤退。因為只有這樣做,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證我軍士兵的存活。”

  張遼聽到兩人的對話,心中大悔:“幸虧軍師提醒的及時,要不然,豈不是耽誤大事了?”

  打不過,人家不會跑嗎?

  於是乎,張遼也不顧什麽面子不面子的,直接對著徐庶問道:“徐軍師,你說袁紹軍會往哪個方向撤退?涿縣往東,可是有不少退路的。”

  徐庶斬釘截鐵地回道:“我覺得他們定會往方城縣方向撤退。”

  張遼一臉詫異之色,對著徐庶問道:“徐軍師為何如此篤定?”

  徐庶勝券在握地回道:“城下的袁紹軍軍中,騎兵稀少而輜重繁多。

  即使跑得再快,還能快過我軍的騎兵?

  這種情況下,最好的方式便是分段撤退。

  分段撤退,就是先撤退一段距離之後,觀察我軍動向,然後在進行下一步的撤退。

  在涿郡的所有縣城中,方城縣是最好的選擇。

  距離合適,而且易於攻打。

  除此之外,我實在想不出還有那座縣城有如此優勢?”

  話說到這個份上,張遼便知道了徐庶的意思—定不能讓袁紹軍順利地到達方城縣。

  於是乎,張遼立即對著韓浩下令道:“韓浩,這次輪到你了。你率領五千青龍軍即可出發,在涿縣與方城縣之間尋一地點埋伏起來,伏擊撤退的袁紹軍。”

  韓浩當即回道:“屬下遵命。”

  張遼又再次下令道:“劉豹,閻柔,張繡。你三人率領兩萬青龍軍,待袁紹軍中了韓浩的伏擊之後,便迅速殺出。

  這一次,我要讓袁紹軍知道,我奮武軍的地盤,不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能走的。”

  “諾!”三人齊聲回答道。

  言語之中的喜悅之情,不自覺的流露了出來。

  忙碌的人,總感覺白天的時間很短;而等待的人,卻感覺白天的時間很長。

  這就是名人的一句話:“忙碌使人充實;等待使人無助。”

  此時袁紹軍的眾人,就在等待著黑夜的降臨,仿佛越等待,時間越長。

  終於,太陽緩緩地落山了,黑暗開始籠罩大地。

  袁熙當即下令道:“起營!全軍往方城縣方向撤退。”

  袁熙下完撤退的命令之後,對著一長相醜陋猙獰的人說道:“郭援,你帶領五千士兵斷後。

  若三個時辰之內,奮武軍追來,給我狠狠地打;若奮武軍沒有追來,就帶領他們趕到方城縣與我們匯合。”

  郭援‘諾’了一聲之後,便拿著自己的月牙戟點兵去了。

  半個時辰之後,袁紹軍趁著夜色,浩浩蕩蕩的朝著方城縣而去。

  方城縣與涿縣之間有一個小山谷。亥時,袁紹軍到達了這個小山谷的入口處。

  袁熙看到這個山谷,心裡想道:“奮武軍若在這山谷中埋伏一股伏兵,自己可要吃大虧了。這山谷太過於狹窄,正適合伏擊。”

  接著袁熙又盤算道:“自己離開時,定然會被奮武軍的探馬打探到。探馬回到城中,稟告給主將,主將點兵,然後殺來。即使速度最快的騎兵,此時也不會到達這個山谷啊,看來是自己多慮了。”

  故而袁熙很自信的對著士兵下令道:“快速通過山谷。”

  袁紹軍在袁熙的命令之下,迅速地進入了山谷中。

  一刻鍾過後,無任何事情發生。

  又過了一刻鍾,袁紹軍的前頭部隊已經可以看到山谷的出口了。

  每個人都松了一口氣,看來,一路平安!
  正在這時,突然從山谷上傳來了一陣殺喊聲:“袁熙,韓某再此已經等候多時了。快將你的頭顱獻出來吧。”

  話罷,五千青龍軍借助地勢,順山而下。

  此時,袁紹軍的士兵已經佔滿了整個山谷,正是伏擊的最佳時機。

  韓浩怎麽可能輕易錯過這麽好的伏擊機會?

  袁熙聽到韓浩的喊話後,大驚失色道:“竟然有伏兵?”

  迅速地對著士兵下令道:“傳我命令,以最快的速度通過山谷。”

  這種中伏擊的情況,任誰帶兵都是一樣,除了快速通過,別無他法。

  袁熙的對應策略是對的,但袁熙不懂人的求生欲。

  狹窄的山谷出口處,早已經擁擠不堪了。

  此時是黑夜,不知道山上有多少伏兵,每個袁紹軍士兵都心驚膽戰的,想著快速的出谷。

  若排成隊列,出谷的速度自然很快。

  但若擠在一起,他想出去,他也想出去,自然就慢了下來。

  此時的袁紹軍就是擠在一起的這種狀態。

  最後的結果只能是誰都出不去。

  出不去的結果只能是亂作一團,自相殘殺。

  這時,在遠方隱藏的閻柔,張繡等人,迅速的帶領著手下的青龍軍掩殺了過來,一時間,袁紹軍死傷無數。

  位於前軍中的袁熙見大勢已去,只能讓親兵開路,迅速的衝出山谷。

  出了山谷之後,尋一安全的地方,將散兵收攏起來。

  而田豐等謀士則由幾百名士兵護送著,處在中軍的位置。

  韓浩殺來之時,局面大亂,眾謀士早已被衝的暈頭轉向,不分南北。

  許攸被士兵的洪流帶出了山谷,而田豐,郭圖則被困在了山谷之中。

  天亮之時,袁熙清點了一下收攏的人馬,大約有四萬多人,整整少了一半。

  謀士只有許攸,剩下的士兵及謀士不知道到哪裡去了。

  此時的袁熙也不敢在繼續等下去了,只能帶領著這些人馬,先行趕到方城縣下,然後在從長計議。

  而山谷內,閻柔等四位將領正因為一件事而爭得‘臉紅脖子粗’,因為他們此戰的收獲頗豐,竟然抓住了兩條大魚:袁紹的重要謀士—田豐和郭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