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鐵騎南下》第一百五十四章志同道合
  袁紹與手下謀士們商議北征之計的次日,各種指令傳達到了冀州各處,冀州的各處人馬得到袁紹的指令之後也大肆地調動了起來。

  袁譚,字顯思,袁紹長子,被袁紹封為青州刺史,手下有袁紹撥給他的六萬兵馬。主要帶領辛評,陳琳等文士,汪昭,岑璧,彭安等武將東去青州,準備北擊田楷、東擊孔融,佔據青州全境。

  袁熙,字顯奕,袁紹次子,被袁紹封為幽州刺史,並在幾日後和袁紹一起率領八萬大軍前往幽州,打著為劉虞復仇的旗號,攻打公孫瓚。

  高乾,字元才,袁紹的外甥。被袁紹封為並州刺史,現在在壺關率軍威懾並州,手下的人馬由原來的三萬人變成了五萬人。

  袁尚,字顯甫,袁紹最喜歡的小兒子。袁紹讓其領兵五萬駐守鄴城,並讓謀臣逢紀,武將呂曠、呂翔,馬延、張顗等人輔佐之。

  冀州的世家大族通過袁紹的冊封,皆能看出袁紹之意,這是將大兒子,次子和外甥封出去,讓小兒子繼承大統啊。典型的‘廢長立幼’啊。

  袁紹可真會玩,‘廢長立幼’之事,一個弄不好就是禍亂的根源啊。

  但現在的袁紹正值壯年並且手下兵多將廣,糧草充足,實力雄厚,隱隱有天下第一霸主的雄姿,立子傳位之事還尚早,故無人敢在此時提醒意氣奮發的袁紹。

  並州太原郡,韓成得到袁紹分封後輩並且出兵幽州的消息後,心中有了別樣的打算。

  先在第一時間內往上黨郡的谷遠縣和潞縣增派兩萬大軍,以便和壺關內的袁紹軍形成對峙之勢。

  後然韓成又任命沮授為後勤官,在後方發展實力,訓練士兵,整備糧草;李儒為軍師,隨軍出征;手下校尉韓浩為先鋒,率領三千士兵,率奔赴代郡,並佔領了代郡的戰略要地—高柳縣和桑乾縣。

  韓成自己則帶領黃忠,劉豹二將及五千尖刀軍,五千青龍軍隨後趕到。

  當韓成到達代縣之時,高柳縣和桑乾縣已經屬於韓成的地盤了。

  同時,韓成也見到了自己的代縣縣令賈逵。

  短短三個月的時間不見,僅僅比韓成小兩歲的賈逵從一個白白淨淨的帥小夥子,變成又黑又瘦的不修邊幅的青年。

  黑山軍治下百姓的大量遷徙,和幽州突如其來的巨變,讓這個小夥子耗盡了精力。

  看見韓成來了,賈逵終於松了一口氣。

  韓成看著身邊樣貌大變的賈逵,滿臉關心之色,柔和的對著賈逵說道:“梁道,這些日子,辛苦你了。

  我先放你幾天假期,你好好休息休息。

  代縣的事務,你就先不用擔心了,我此次出征的軍師韓鳳校尉,不僅打仗時能出謀劃策,決勝千裡之外;而且處理政事的能力也頗為不凡。

  定會將代縣治理的井井有條,你就放心的歇著吧。”

  李儒聽到韓成的話,心道:“又抓我做苦力,鄙視你,主公!”

  賈逵雖然外表變得又黑又瘦,但精神狀態很好,聽到韓成的話後,感激涕零地對著韓成說道:

  “主公的關心之情,梁道銘記在心。

  但能為百姓出力,是梁道之福。

  代縣的事務繁雜,雖然韓鳳校尉能力出眾,但若有梁道在一旁輔佐,定能事半功倍。

  梁道願意放棄休息時間,做一無名小吏,輔佐韓鳳校尉。”

  李儒心中讚道:“人材啊,說話滴水不漏,一點不得罪人。”

  韓成卻直接拍著賈逵的肩膀,鼓勵地說道:“梁道啊,待拿下代郡,你就是代郡太守了。”

  賈逵聽完韓成的話後,精神滿滿地對著韓成行了一禮後說道:“謝主公厚愛,梁道定不負所望。”

  李儒聽到韓成的話,卻表現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待大軍安定下來之後,韓成將李儒叫到軍營,面色凝重的對著李儒問道:“文優啊,你說我們有什麽辦法能讓袁紹和公孫瓚打的久一點啊?”

  李儒聽完韓成的話,嘿嘿一笑後,陰沉地說道:“主公啊,你也想到這一點了,果然和我是一樣的人啊。”

  韓成立馬反問道:“照你所說,我們是什麽樣的人啊?”

  李儒本想說重利益的人,但話到嘴邊,感覺這樣說不妥,便臨時改為:“重實際收益的人。”

  韓成笑了笑,問道:“為什麽這麽說啊?”

  李儒興高采烈地回道:“公孫瓚北面有劉虞舊部反抗,南有袁紹大軍北上,兩面為敵。

  且剛殺了州牧劉虞,早已經失去了幽州的民心,根本不是兵多將廣,謀士眾多,糧草充足的袁紹的對手啊!
  袁紹若在短短幾年內拿下幽州,為了自己的發展,定然會對我並州用兵啊。

  只有讓袁紹和公孫瓚打的越久,我們積蓄力量的時間才會越長,才能在和袁紹的對戰中取得更大的勝算。

  雖然袁紹和公孫瓚的大戰,對幽州的百姓的傷害是巨大的,我們的行為說到底也是不仁義的。

  但仁義這個東西,是在打勝仗之後才會有的,輸了的人,哪裡需要什麽仁義,能活著就不錯了。

  故而我才認為主公和我一樣是重實際收益的人。”

  韓成知道李儒心中的喜悅,畢竟能得到一個志同道合的主公,對於一個謀士來說,也許是最令人激動的事情了。

  韓成繼續笑了笑,說道:“算你說對了。但你前幾日可不是這麽說的。”

  李儒一絲不苟的回道:“那日長史沮授也在一旁,並對劉備的仁義之舉廣為稱讚。

  我若說出此番做法,主公的仁義之舉和劉備的仁義之舉,則高低立下了。

  我隻好說出出兵幽州的第二個目的來蒙混過關。

  正想在這幾日內,找個時間和主公說上一說,沒想到主公和我想到一塊去了,將我叫了過來,難道我們心有靈犀?”

  韓成一直感覺心有靈犀說的是男女之間的事情,故對李儒說道:“是不是心有靈犀我不知道,但我們都是男人,你應該知道。”

  李儒一臉懵:“這是哪裡跟哪裡啊?”

  韓成語氣嚴肅的對著李儒說道:“文優啊,你別以為長史沮授沒有聽出你的敷衍之意。

  劉虞舊部們也不都是傻子,我和袁紹之間誰強誰弱顯而易見。

  怎麽會舍棄強者而去追隨弱者呢?

  我們想要獲得他們的支持,只有讓袁紹和公孫瓚打的再久一點,我們才能趁虛而入,從中得利啊。

  長史正是知道這一點的,才同意我們出兵的。

  好了,不說這個話題了。你有什麽好的計策能讓袁紹和公孫瓚打的久一點啊?”

  李儒胸有成竹地回道:稟告主公,我覺得在袁紹及其手下大將中使用‘離間之計’,能延緩袁紹和公孫瓚大戰的時間。”

  韓成說道:“文優不錯啊,竟然早有打算。你速速說來,我考慮一下。”

  李儒鄭重其事地回道:“按照道理來說,袁紹的軍隊中並無太多的弓箭手和騎兵,是不可能將騎兵眾多的公孫瓚打的節節敗退的,畢竟騎兵對於步兵有著天生的優勢。

  但袁紹就能這樣逆天而行,以步兵對戰騎兵且取得節節勝利的戰果。

  經過我多次派人打聽觀察,袁紹之所以能打敗公孫瓚的騎兵,主要的原因是在於袁紹手下的大將鞠義及其精銳部曲‘先登死士’。

  鞠義此人囂張跋扈,自恃功高而驕縱不軌,袁紹早就對其不滿了,我們可從此處下手。

  只要激怒袁紹殺了鞠義則大事可成。

  鞠義一死,公孫瓚的騎兵就會發揮出相應的優勢,袁紹只能憑借兵力上的優勢來戰勝公孫瓚了,必然會大大的拖延了袁紹和公孫瓚的對戰時間。此戰,可就有打頭了。”

  韓成喜道:“文優所言極是。那我們應該怎麽激怒袁紹和鞠義的矛盾啊?”

  李儒回道:“和鞠義對戰,每戰必敗;和袁紹對戰,每戰必贏。憑著袁紹的性格,必殺鞠義。”

  韓成說道:“好,就依文優之計。”

  袁紹的大軍,分兩部分,一部分駐扎在涿郡和河間郡的邊界,一部分駐扎在渤海郡和漁陽郡的邊界。

  聽到韓成率領一萬三千大軍到達代郡的消息,袁紹臉上顯出一副厭惡的樣子,對著心腹謀士郭圖說道:

  “這個韓成像個蒼蠅一樣陰魂不散,真讓人惡心。”

  郭圖聽了袁紹的話,很快便懂了袁紹的意思,說道:“主公啊!現在公孫瓚剛剛得到幽州,根基不穩,肯定不會率先攻打我軍。

  不如派遣鞠義將軍帶領其麾下的‘先登死士’前往代郡,將韓成趕回並州,截斷並州與常山郡的聯系。”

  袁紹說道:“公則說的對啊!韓成也擁有不下於三萬的騎兵,觀我方陣營,除了鞠義將軍,別人都不是其對手啊!”

  遂讓郭圖持自己的軍令,讓鞠義率領三千‘先登死士’及一萬大軍,北上代郡。

  鞠義,在背叛韓馥之時,曾經在曲梁縣城下和韓成交過手。

  那一場大戰,也是鞠義戰爭生涯中為數不多的退兵之戰。

  當鞠義接到袁紹的軍令之時,心中生出一股豪氣:“韓成,現在的我,可要好好的試試你的斤兩了。”

  便集結大軍,往代郡方向趕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