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鐵騎南下》第一百八十章眾才投靠
  潁川郡陽翟縣城外,平風谷之戰落下了帷幕,雖然奮武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但最後負責在平風谷入口處阻擋西涼軍逃亡的玄武軍也傷亡了很多將士。

  雖然玄武軍沒有‘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那種悲壯,但三千玄武軍將士也戰死了一千多人,至於剩下的一千多人,多數帶傷,僅僅那幾個不帶傷的,也是一副體力消耗過度的模樣。

  他們每個人至少殺了三人以上,也就是說平風谷一戰,奮武軍單憑玄武軍這一支軍隊,就至少斬殺了萬余名西涼士兵。

  以三千對兩萬多的逃命之徒;以付出一千多人的代價,斬殺敵軍萬余人等。

  這戰績,爍古耀今,被稱之為奮武軍最強的盾牌,當之無愧。

  韓成看著僅剩一千多人的玄武軍,黯然淚下。

  戰爭是冰冷的,是殘酷的,但人是熱血的。

  韓成來到玄武軍營中,毫不猶豫的對著玄武軍的將士們深深的鞠了一躬。

  不僅是站著的,還有躺著的,韓成的這一躬,一個都沒有落下。

  韓成悲傷的說道:“兄弟們,你們是最優秀的軍人,從今日起,你們就是我奮武軍中最強的盾牌。

  這一戰,你們面對兵力數倍於你們且以強悍著稱的西涼軍,一步未退,牢牢的守衛著陣地。

  這一點,我韓成發自真心的佩服。

  雖然此戰過後,和我們情深似海的很多兄弟沒有了,但是你們還在。

  你們在!玄武軍就在。

  你們的英勇,讓玄武軍的名字傳遍了天下,也讓天下人知道了我並州軍的強大。

  我為你們感到驕傲和自豪。”

  玄武軍尚存的將士們被韓成的一番話說的熱血澎湃,雖然軍人的使命讓他們隨時準備好了馬革裹屍的結局,但主公的尊重,讓他們安心:我們沒有跟錯人,主公時時刻刻都在想著我們。

  玄武軍的三千輔兵在沮授的帶領下,默默的在平風谷內打掃著戰場,這一戰,定然會是收獲良多。

  與此同時,潘鳳也押著西涼軍的一千多名俘虜回到了大營。

  這一千多西涼軍的俘虜只是被下了兵器,用一根長繩綁在了一起,並沒有受到嚴懲體罰。

  因為不虐待俘虜,是奮武軍將士的基本準則之一。

  徐庶看到這一千多俘虜,眼神閃爍,好像在思索著什麽。

  一會兒之後,徐庶對著韓成說道:“主公,當年西涼軍入侵潁川郡,每個人都是惡行累累。不如我們把這些俘虜交給潁川郡太守,這樣對我們很有利啊。”

  韓成聽完徐庶的話,心中卻在猶豫:“現在自己的手中僅僅只有五千多名士兵。

  李傕應該已經放出了漢獻帝在自己的手中的消息。

  況且現在距離並州還有兩郡之地,任重而道遠啊。

  若將這些西涼軍的俘虜留下,一邊趕路,一邊訓練,他們很快便能成為正規軍;
  不過,若把他們交出去,也能獲得潁川郡家族百姓的好感,交還是不交呢?”

  這交與不交的糾結,讓暫時兵力短缺的韓成心中猶豫不決。

  沮授的大局觀,可以說是奮武軍中的第一人。

  並且沮授跟隨韓成多年,深知韓成的脾氣習性,看到韓成正在沉思,大體能猜出韓成的心中所想。

  沮授明確知道這種時候,不是痛惜兵力之時,必須早下決定。

  便毫無顧忌的對著韓成說道:“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主公,現在這種時刻可不能有婦人之仁啊。

  雖然這一千多西涼軍俘虜能暫時增加奮武軍的兵力,但也存在不易控制的弊端。

  而此時將這些俘虜交給潁川郡太守,必然會在潁川郡的家族百姓的心中種下一顆善意的‘種子’。

  幾年後,當我們率軍前來收復潁川郡之時,他們必然會站在主公這裡。

  最重要的是:潁川郡可不同於其他的郡縣,此郡的文士眾多,天下聞名。

  請主公速下決斷。”

  韓成聽完了沮授的話。

  前面的那些道理他都懂,但最後一句確實觸動了韓成的心弦,故而韓成下令將這一千多西涼軍的俘虜送到潁川郡太守韓壽的手中。

  韓壽收到俘虜的一日之後,便在陽翟縣城中眾籌了大量的黃金財物,來到了奮武軍的軍營中答謝韓成等人。

  奮武軍在平風谷內的陣亡的一萬多西涼軍士兵的身上得到了大量的財富,根本不差這點。

  韓成便婉言拒絕了韓壽等人的好意並趁機提出了借路北上河南郡之事。

  韓壽等人在心中十分感謝韓成等人,故而對於借路之事滿口答應。

  韓成聽到後,內心是欣喜若狂啊。

  有了韓壽的話,奮武軍便可不費一力的到達河南郡。

  正在這時,軍營北門外的士兵前來稟報:“營外有十幾名青年文人求見主公。”

  韓壽見韓成有事情需要處理,便主動告退。

  韓成親自將韓壽從大營的東門送了出去,便整了整衣服,帶著徐庶和沮授,來到大營北門。

  此時奮武軍大營的北門口處,聚集了十幾名一表人才的青年文人。

  大家都是潁川郡的青年才俊,彼此認識;而且以後一起共事的機會很大,現在打點好關系,以後好相見不是。

  故而一個個親切的站在一起,交談著什麽,不時傳出互相敬佩恭維之聲和互相打趣的高興聲。

  韓成遠遠地看著這十幾名一表人才的文士,心中大喜:
  自己自後世而來,沒有‘王者之氣’,不可能在這群人中隨隨便便的遇到荀彧,陳群,鍾繇這樣的治世大才。

  但這些人,可都是潁川郡家族中的子弟。

  這些人至少都是家族中有一定才華的,比較不錯的,能拿得出手的弟子。

  因為世家大族都是要臉面的,你弄個子弟投奔人家,若是個什麽都不會的紈絝子弟,你那不是投奔,你那是去結仇。

  韓成自從做了並州牧之後,才懂得一個道理:雖然一些世家子弟和一些寒門子弟都很有文化,但他們是不一樣的。

  世家子弟的家中長輩,多是官員,對治理地方有著很深厚的經驗。

  在平日的言行之間,多會流露出來,從而對世家子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而這些,恰恰是書本上學不到的,而是十分實用的東西。

  故而世家子弟剛一做官,在處理事務上便會得心應手。

  而寒門子弟剛一做官,只能自己一步一步的摸索前行。

  現在的並州需要發展,這群青年文人的到來簡直是“雪中送炭”啊。

  還有一點讓韓成欣慰的是,這十幾名青年文人的投靠,同時也證明了韓成的勢力,至少已經達到了潁川世家可以看到的地步。

  韓成快步上前,客氣地說道:“諸位到來,有失遠迎,是我的過錯。諸位裡面請!”

  說話間,韓成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眾青年文士見韓成親自來迎接自己,並且很注重禮節,心中對韓成充滿了好感。

  別的方面不說,至少這個‘禮賢下士’的態度,讓眾青年文士心滿意足。

  眾人知道自己是來投奔的,不能端的太狠。

  當眾人隨著韓成來到大帳之後,便開始一一自報家門。

  “穎陰縣荀家荀衍前來投奔州牧大人。”

  “長社縣鍾家鍾演前來投奔州牧大人。”

  “許昌縣陳家陳松前來投奔州牧大人。”

  “定陵縣杜家杜襲前來投奔州牧大人。”

  “陽翟縣趙家趙儼前來投奔州牧大人。”

  “襄城縣李家李央前來投奔州牧大人。”

  十幾名青年文士紛紛自報家門。

  眾青年文士自報家門之時,徐庶只是面無表情的默默地看著他們。

  當杜襲和趙儼自報家門之時,徐庶的臉上一閃而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卻恰恰被眼尖的韓成捕捉到。

  韓成也當做無事發生,便繼續的在心中記錄著這群青年文士的相貌及姓名。

  待眾人說完之後,韓成心花怒放的說道:“諸位的到來,讓我如虎添翼一般。並州,就拜托諸位了。”

  韓成想收服這些投靠的人,說的話有誇大的成分,但其中還是有一定水準的。

  論頂尖的謀士,名臣,武將,韓成並不弱於袁紹,但為什麽袁紹在很短的時間內,便能將冀州發展的風生水起?

  這裡面,除了冀州的優良地理位置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便是世家子弟。

  一州官員的組成,最頂尖的是州牧及其親信等人,下面便是各郡縣的官員。

  一州想要發展,光有州牧等人的英明決策是不夠的,還需要大量郡縣官員的輔助。

  袁紹手下有各個家族的大量的世家子弟,處理政務快而且迅速。

  而韓成沒有,只能使用並州原本剩下的官吏。

  這些人,要不是‘老油子’,做事拖拉懶散,隻懂守著自己的官職和俸祿,明哲保身;
  要不是‘愣頭青’做事勇猛但能力不足,虎頭蛇尾。

  故而並州的發展十分緩慢。

  潁川郡眾青年文士聽完韓成的話後,便將目光看向最前面的三人—荀衍,鍾演,陳松。

  這三人,分別是潁川郡荀家,鍾家,陳家三大名門望族的子弟。

  只聽荀衍出聲道:“州牧大人客氣了,我們能為州牧大人效力,是我們的福分。”

  韓成看著眾人的眼光,不自覺的想到的荀彧,陳群,鍾繇三人。

  據情報營的打探,荀彧已經歸順了曹操。

  但陳群,鍾繇兩人的下落尚不明確。

  韓成回道:“哈哈!能得到你們相助,也是我的福分啊。”

  徐庶和兩方的人都很熟悉,便出來打個圓場:“呵呵,你們也別互相稱讚了,諸位遠道而來,先休息休息吧。我家主公為大家準備了豐盛的晚宴,到了晚上,大家邊喝酒邊暢談不是更好?”

  眾人都知道徐庶的話中之意,這是有話要和韓成說啊,便紛紛知趣的行了一禮,然後跟從士兵,去往自己的營帳。

  徐庶知道,韓成肯定會問自己一些事情,便說出了剛才一番話。

  果不其然,待眾人走後,韓成果然對著徐庶問道:“元直,我雖然出身在舞陽縣,知道潁川郡的四大名門望族:荀氏,陳氏,鍾氏和韓氏,可是對荀衍,鍾演,陳松這三人並不熟悉。

  我的印象中只知道荀彧,荀諶,陳群,鍾繇四人,你是潁川郡的本地人,能給我詳細的說一說嗎?”

  徐庶微微一笑,平靜的說道:“沒想到主公對潁川郡的青年才俊如此了解。

  主公所說的四人,正是潁川郡這一代青年才俊中的翹楚。

  荀衍呢,是荀彧之兄,荀諶之弟,和荀彧,荀諶共同稱之為‘荀家三若’;
  鍾演呢,是鍾繇的弟弟;而陳松呢,卻是陳群的堂兄。”

  經過徐庶的訴說,韓成明白了這其中的人物關系,安慰自己道:“都是至親之人,才能應該差不了太多的。”

  當然,誰都知道,這只是安慰的話罷了。

  韓成又百思不解地對著徐庶問道:“元直啊,那杜襲和趙儼兩人有何不同,為何你在他們兩人自報家門之時,發出那一絲笑意呢?”

  徐庶聽到韓成的話,興高采烈地說道:“我是高興啊,恭喜主公喜得良才啊。”

  韓成更加詫異了,連忙問道:“這兩人的才能很出眾嗎?”

  徐庶微笑的回道:“主公有所不知,這兩人可是身懷大才之人。潁川四大青年文士,這兩人便佔其中之二,而另外兩人則是辛毗和陳群。”

  當韓成聽到陳群之名,眼中一亮。能和年輕時候的陳群相提並論,這兩人的能力想必不會太差。

  韓成聽完徐庶的話後,一副正中下懷的樣子,喃喃的說道:“竟然如此優秀,看來我的運氣也不差啊。”

  又過了幾日,奮武軍一切準備就緒,便起營北上。

  當大軍經過陽翟縣之時,百姓紛紛站在街頭,對韓成等人表達感謝之意。

  壺漿簞食,韓成在並州之外,第一次享受到了這種備受歡迎的感覺。

  當隊伍遠去之時,韓成回頭張望,心道:有朝一日,奮武軍定然會再回到這個地方的,那時,我們就是主人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