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鐵騎南下》第一百三十九章朱雀軍之威
  張楊,字稚叔,並州雲中郡人。

  不知道是涼並二州的文化水平低,還是隨便起個表字的人好養活。

  張揚的這個表字和李傕的表字可謂是勢均力敵,有的一拚。

  李傕的表字稚然,給人一種天然呆萌的感覺;

  張揚的表字稚叔,簡直就是‘天然呆萌’的加強版,難道寓意是一個呆萌的‘大叔叔’?
  張楊佔據上黨郡並出任太守之時,確實也對得起自己的這個‘偉大’的表字了。

  夠呆,夠萌,夠傻缺。

  雖然張揚是武人出身,但其性格十分寬厚。

  寬厚是個優秀的品質,但張揚寬厚的程度令人發指,簡直到了懦弱的程度。

  寬容不是懦弱,在張揚這裡得到了最不完美的解釋—寬容到懦弱。

  據說張揚的一個屬下曾經與人密謀反叛,有人偷偷的將這件事情告訴了張揚。

  對待反叛之事,一般是沒什麽商量的,能殺就殺;因為一些原因不能殺的話,也盡量讓其遠離權力中心。

  但張楊這個呆萌的‘大叔叔’采用了別人都不曾用過的手段—哭哭啼啼地批評屬下一頓並對其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講道理,感化人家。

  人家都要反叛了,你感化有用的話還要軍隊幹什麽?
  當然張揚這個呆萌的‘大叔叔’是不知道這個道理的。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張楊就當作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依舊讓手下領兵。

  正是這種對屬下非常放縱並且毫無原則的統禦下屬的作風,被靠近張揚地盤的袁紹和曹操知道了。

  這兩位梟雄對待這麽個‘出色’的人物,必須做到落井下石,趁火打劫。

  於是乎,張揚手下的中郎將楊醜,成了曹操勢力的代言人;
  中郎將眭固,成了袁紹勢力的代言人,雖然說袁紹是張揚表面上的‘老大哥’,但該動手時,絕不含糊。這點事張揚‘小弟’沒學會的。

  身在太原郡的黃忠接到韓成的傳令後,馬上點齊一萬大軍,快馬加鞭地趕往壺關。

  黃忠此人,雖說性格急躁,但從軍多年,對待壺關這樣的戰略要地還是很慎重的。

  壺關之所以如此重要,第一個原因是壺關易守難攻。

  壺關像是一個紐帶一樣,緊緊的連著並州與冀州。

  然而壺關的地勢東高西低,並州在西,冀州在東。

  若壺關在張揚手中並無大礙,因為張揚的兵力不行,即使率軍出擊,也不是奮武軍的對手。

  但壺關若是被兵強馬壯的袁紹控制,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袁紹方根據地理位置的優勢,居高臨下,只需在壺關內駐扎五千大軍,韓成在並州這面至少要在關下駐扎一萬大軍防守。

  而韓成若想拿下壺關,最少也需要兩萬大軍。

  第二個原因是壺關位置重要。

  韓成此番南下上黨郡,勢必會將上黨郡收入地盤內。

  若是黃忠拿下了壺關,對冀州進可攻退可守;若是袁紹拿下,則像是一把懸在韓成腰間的劍,可以隨時出擊,打亂韓成的部署。

  故壺關此地對韓成來說,戰略位置極其重要。

  當黃忠的大軍到達壺關下,情報營的一支人馬前來稟告:
  “壺關內共有五千人馬,守將是中郎將眭固。

  這個眭固,黑山賊出身,身經百戰,曾帶人攻打過兗州,但被兗州牧曹操擊敗,故而投靠了張揚。”

  情報營的人馬對各方勢力的滲透並不完全,能打聽到這種程度的消息已經是實屬不易了。

  黃忠聽完情報營人馬的稟告,內心隱隱感覺到這也許是一場硬仗。

  身為主將,若能以最小的損失拿下壺關,絕不強攻取關。

  黃忠心生一計,選出手下的兩百精銳士兵,偽裝成太原王氏的商隊,想通過財富混入關內,然後裡應外合拿下壺關。

  但眭固此人經過多次戰爭,早已在壺關五十裡外派出探馬,早早地知道了黃忠大軍到來的消息,故下達封關令,嚴禁任何商隊進出。

  黃忠見手下的士兵無功而返,便知此計無法奏效,隻好率領大軍強攻壺關。

  壺關
  黃忠策馬上前,對著關內大聲的喊道:“眭固,張揚已死,我們奉並州牧韓成之命,前來接手壺關。”

  黃忠此舉,先是謠傳張揚已死,瓦解眭固手下士兵對眭固的忠心;

  然後又打出‘大義’之旗,告訴城上的士兵,我們此舉是奉州牧的命令,是名正言順的。

  眭固跟在張揚手下,聽說過韓成手下第一大將—黃忠的大名,知道來者不善。

  聽完黃忠的話後,眭固便明白了黃忠的意思,對著城下大聲喊道:

  “你莫要騙我們,我家太守張揚大人率領一萬五千大軍固守長子縣,豈是這麽容易攻破的?

  若我家太守真的陣亡了,你把他的首級拿出來給我們看看啊?只要你能拿出來,我立馬獻出壺關。

  況且我們都是上黨郡的平民百姓,只知道太守張揚,並不認識什麽州牧韓成。”

  黃忠一聽眭固如此胡攪蠻纏,蠻不講理。

  頓時來了火氣,怒發衝冠的喊道:“你們只有區區五千兵馬,而我們卻有一萬人馬,你們此戰必輸,不如早點投降,我還能放你們回家種田。”

  黃忠說完此話後,城上的士兵紛紛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一番。

  眭固見此情況,知道不妙,便大聲的喊道:“我們太守已經向冀州牧袁紹求援了,相信冀州的三萬大軍,不日就會到達壺關。”

  眭固的一番話,讓壺關內因為黃忠之語而蠢蠢欲動的士兵們,瞬間安定了下來。

  眭固經過了多次的戰爭,腦袋瓜子是非常聰明的了,要不然早死在戰場上了。

  眭固此人,雖然在張揚手下任中郎將,但其知道張揚優柔寡斷的性格必將難成大事,所以在私底下早已偷偷的投靠了袁紹。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眭固放棄了帶領一萬大軍守衛河內郡的機會,卻選擇了帶領五千士兵,守衛壺關。

  眭固心知肚明:“只要自己扼住壺關這個交通要地,無論上黨郡內發生了什麽事情,自己對袁紹來說都有極大的價值。”

  城下的黃忠聽到眭固說袁紹的大軍不日後會到來,心中更加著急了,知道再說下去也沒什麽用了,便下令道:“全軍出擊。”

  壺關地勢東高西低,奮武軍的五千士兵在西側,呈仰攻狀態,仰著頭對壺關發起進攻。

  眭固在壺關的城牆上看著仰著頭進攻的奮武軍,心中洋洋得意道:“哼!就憑如此地勢,你奮武軍也想拿下壺關?癡人說夢罷了。”

  一盞茶過後,進攻的奮武軍士兵至少損失三百余人,但尚未有一人能攻上城牆。

  黃忠心疼,只能在心中暗道:“這樣可不行啊,士兵的攻擊力度不夠,對關內不能造成有效的殺傷啊。”

  這時的黃忠也顧不得朱雀軍的珍貴了,對著朱雀軍大聲喊道:“朱雀軍聽令,一千人為一波,全軍出擊,用弓箭壓製城頭。”

  朱雀軍接到黃忠進攻的命令,一千人為一組進攻梯隊,緩緩上前,待距離城頭一百三十步左右的距離,便停了下來。

  眭固看著朱雀軍的到來,只見每個人都手拿大弓,身後背著許多箭矢,便知道這是敵方的弓箭手上前了。

  見朱雀軍忽然停下,眭固心道:

  “這是幹什麽?這麽遠的距離,即使是在城頭上居高臨下的往下射箭,等弓箭到了奮武軍跟前,也沒了力量與準頭啊。”

  正在眭固思考之時,只見城下一個個的朱雀軍士兵張弓搭箭,對著城頭就是一陣射箭。

  朱雀軍,就是原來的強弓營,每個士兵不僅精於箭術,而且臂力非凡,一百五十步的距離都不在話下,更何況一百三十步呢。

  眭固看見朱雀軍放箭,心中一陣嘲笑:
  “哼哼,這個黃忠不過是徒有其名。據說是憑著韓成師傅的關系,才在奮武軍中威名遠播的,今日一見,不過如此。

  在壺關這個地方,我方居高臨下,自上而下;他們仰著頭,自下而上的進攻,竟然敢和我方對射,真是取死之道。”

  眭固對著己方的六百名弓箭手說道:“全部出擊,射死他們。”

  若眭固知道這群弓箭手,就是在草原上正面擊敗精銳的幽州鮮卑軍的“強弓營”,就不敢如此托大了。

  但話已說出,結果只能聽天由命了。

  韓成將近十萬的奮武軍中選出來的八千善射者,又經過‘箭神’黃忠的一番教導,箭術豈是一般之人。

  率先朝城上射箭的一千名朱雀軍士兵,僅用一輪箭雨,就讓城牆上露頭的弓箭手或死或傷。

  眭固大驚,心道:“這郡弓箭手也太厲害了吧,僅僅一輪齊射就射傷了我方近兩百名弓箭手?”

  趕緊對著弓箭手下令道:“全體趴下,躲避弓箭。”

  眭固雖然反應快,但還是慢了一拍,又是一輪箭雨襲來,城牆上的弓箭手再次傷亡二百余人。

  眭固看著傷亡的士兵們,隻好趴在城牆上,躲避著城下射上來的弓箭。

  黃忠見壺關城頭已被朱雀軍壓製的死死的,便對著奮武軍的士兵們說道:“上城,進攻!”

  此番攻城就不像第一次攻城那樣的死傷慘重了。

  城上的士兵不敢露頭,不多時,就被奮武軍攻上了城頭。

  隨著上城的奮武軍士兵越來越多,城下的朱雀軍也停止放箭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