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鐵騎南下》第二百二十七章高乾與田豐
  這一戰之所以能輕易地取得勝利,一是因為韓成平日裡對士兵們的全方位訓練,二是因為袁紹軍的主帥安排不當。

  韓成平日裡對士兵們的全方位訓練,主要體現在青龍軍和朱雀軍上。

  奮武軍的騎兵分為尖刀軍、利刃軍和青龍軍。

  其中,尖刀軍和利刃軍全部是由少數民族的驍勇戰士所組成的。

  這兩軍之人騎術精湛,馬就是他們的雙腿,他們揮腿自如;沒有馬匹,他們就像沒有腿一樣。

  這兩軍之人皆是南匈奴族和鮮卑族的精銳之士,戰鬥力之強盛,自然無需多說。

  相對來說,前期的青龍軍就相對弱一些。

  韓成來自後世,擁有發達的知識。

  雖然從沒訓練過騎兵,但是想法還是很多的。

  比如說讓青龍軍在北方大草原上專門訓練騎術;在並州的城池內專門訓練陣型。

  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又充分的利用了空間。可謂是一舉兩得。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青龍軍的戰鬥力已經越來越強了。

  當在兩個地方同時訓練的青龍軍二合為一之時,已經不是一加一那麽簡單了。

  單人作戰的話,他們也許不如尖刀軍;但若形成戰陣對戰的話,尖刀軍卻不是他們的對手。

  這就是訓練戰陣的結果,非一人之力可敵。

  如此強大的騎兵,在黃忠等猛將的帶領之下,朝著營外的袁紹軍衝去。

  瞬間猶如秋風掃落葉一般,結果毫無懸念。

  而袁紹軍方面,失敗完全是因為主帥高乾的安排不當了。

  高乾也許是個文武全才,但高乾最大的能力肯定不是統兵,而是揣摩袁紹的心思。

  袁紹乃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出身。

  汝南袁氏,東漢末年最大的家族之一,自然和多數的世家大族聯姻。

  故而袁紹的子侄輩之人眾多。

  在袁紹佔領冀州,青州,幽州三州之地,袁術大敗於徐州之時,便紛紛前來冀州投靠。

  這些人,若學文,那一個不是熟讀經書之人?
  若學武的,那一個不是武藝非凡之人?
  高乾依然能在他們中脫穎而出,沒點拿手的‘絕活’怎麽能行?

  故而這一夜,高乾剛剛任主帥,在軍心不穩的情況下,依然力排眾議,果斷出兵。

  正是因為高乾知道袁紹心裡的著急。

  這時的高乾,並沒有什麽錯誤,然而,錯就錯在出兵方式上。

  趁夜襲營,最好的方式便是鞠義的方法—“以點破面”。

  集中精銳軍力,強攻大營門口,若趁著夜色的掩護,更能事半功倍。

  然而,高乾並不想采用鞠義的方法。

  不是這種方法不好,只是心裡的不服氣罷了。

  畢竟鞠義是自己的‘前任’,還是被擼的那種。

  高乾的方法是讓大軍從五個方向同時進攻奮武軍大營。

  這種方法,在白天也許能奏效,讓韓成首尾難顧;
  但在夜晚,這種方法的弊端就有很多了。

  首先韓成的兵力不會在情況不明之下,到處調動,定會聚在一點,隨時支援各處。

  然後就是漫漫黑夜,不僅防守的奮武軍看不清,就連進攻的袁紹軍也看不清。

  這種情況下,朱雀軍的優勢就會體現出來了。

  因為朱雀軍曾經訓練過一段時間的夜戰。

  高乾情況不明,吃了個大虧。

  既然已經知道自己吃虧了,初戰不利,就應該立即撤兵,固守大營不出。

  但高乾知道現在撤兵的下場,故而還抱著韓成‘並不知情’的一絲僥幸的心理。

  然而在天亮之後,奮武軍中的眾謀士果斷出手,瞬間破解了高乾身上的‘面紗’。

  於是乎,此戰的結果毫無懸念。

  據戰後奮武軍的統計,此戰共斬殺袁紹軍一萬余人,俘虜四萬多人,獲得作戰物資不計其數。

  高乾戰敗的消息,隨著數量眾多的逃兵逃回袁紹的大營而被袁紹所得知。

  袁紹聽到消息後,勃然大怒。

  袁紹怎麽也想不明白,為什麽僅僅過了一夜和半日的時間,自己的八萬大軍就被奮武軍打的落花流水。

  是韓成故意示敵以弱,還是高乾的才能太過於平庸?

  如果是前者,自己輸得不虧;但如果是後者,自己和鞠義的打賭就要輸了。

  自己可要向鞠義賠禮道歉的啊。

  這是不可以的,也絕對是不允許的。

  想到這裡,袁紹對著營帳外的親兵大聲吼道:“高乾死了沒有?”

  親兵知道主公的脾氣,只能默默地回道:“主公,現在情況不明,暫時未看到高將軍回來。”

  袁紹的怒喝聲再次對著親兵傳來:“趕緊去找,找到後,帶來見我。”

  親兵回了一聲‘諾’之後,便匆匆而去了。

  在伊河畔作戰的袁紹軍中,高乾是最先逃跑的那一波人馬,同時,也正是因為高乾的逃跑才導致袁紹軍隊的失敗。

  高乾逃出十裡之後,仍然心有余悸。

  這個黃忠,可不是一般的凶啊。

  顏良和文醜號稱勇冠三軍,但在這個黃忠面前,屁都不是一個。

  見身後並無追兵追來,高幹才悄悄地放下心來。

  然後思索如何和袁紹解釋。畢竟自己戰敗了。

  一刻鍾之後,高乾計上心來。

  先找了一個地方,把自己弄灰頭土臉,像剛剛經過一番大戰一樣。

  然後在大營外擺出一副收攏散兵的樣子。

  果然不出高乾所料,不多時,袁紹的親兵聞訊而來。

  然而此時的高乾正忙得不亦樂乎。

  看到袁紹的親兵前來,嘴角揚起一絲得意的笑容。

  親兵將袁紹的命令傳達給高乾之後,便讓一偏將繼續收攏散兵,然後帶著高乾快馬加鞭的趕回大營,面見袁紹。

  剛到袁紹的營帳之外,高乾就立即跪了下來。

  一邊對著營帳猛地磕頭,一邊大聲呼喊:“主公,都是我的能力不足,讓你失望了。我無臉面對你,我愧對於你啊”

  一邊說著,一邊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摸著。

  袁紹的親兵不好站在高乾的身旁,若袁紹的親兵站在高乾的身旁,這味道可就不一樣了。

  營帳內的袁紹聽到高乾的呼喊聲,便知道了高乾的想法,心中的怒火不由地減了幾分。

  不管怎麽說,高乾的態度比鞠義強的多得多。

  但袁紹的心中依然是怒火未消,便對著一旁的親兵說道:“先讓他跪兩個時辰,兩個時辰之後在讓他進來。”

  親兵隻好將袁紹的話牢牢記住。

  戰敗的消息如風一樣,瞬間便傳遍了袁紹的整個大營。

  有心思靈敏者,如推薦高乾領軍的郭圖。

  聽到消息之後,只是靜靜地待在自己的營帳中,一邊閉門思過,一邊等待著袁紹‘雷霆般’的召見。

  有對袁紹忠心耿耿者,正朝著袁紹的營營匆匆而來。

  如正直的田豐。

  袁紹的親兵看見田豐來了,先是進去通報了一下,幾個呼吸間,便從營帳內走了出來。

  對著田豐恭敬地說道:“田別駕,主公有請。”

  田豐也不客氣,徑直走入了袁紹的營帳。

  一進營帳,田豐見袁紹面色鐵青,滿臉怒意。

  但田豐就是田豐,從來都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的主。

  我管你的臉色怎麽樣呢?

  對著袁紹直言不諱地說道:“主公,此戰中,不僅我們的糧草被燒,就連進攻奮武軍大營的軍隊也被斬殺無數,戰敗而歸。

  這是大敗之局了,無論如何調兵遣將也不能挽回敗局了。

  故而我們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如何撤軍回冀州,而不是追究責任。

  等回了冀州,時間有的是,到時候再追究也不遲啊。”

  袁紹聽到田豐的話,如夢初醒。

  雖然田豐的話很直白,很不好聽。

  但此時的袁紹並沒有心思怪他。

  這個時候,還敢直言不諱地前來勸說自己,這不是忠臣是什麽?至於忠臣的說話方式,暫時先放到一邊吧。

  最主要的是,營帳內就袁紹和田豐兩個人,不落面子。

  於是乎,袁紹對著田豐溫柔地說道:“元皓,你說現在的我可如何收尾啊?”

  田豐心中略有所動,依然直言不諱地說道:“主公可以先追究高乾的責任,然後對將士們明說,必要時,還可以斬殺高乾,以定軍心。”

  田豐說完,見袁紹不為所動,又繼續說道:“賞罰分明,方是成功之道。”

  袁紹聽完田豐的話後,面不該色,心中卻是波濤洶湧。

  “田豐說的在理啊,但自己因為高乾領軍之事,曾經和鞠義打過賭,自己輸了話,可是要給鞠義賠禮道歉的?
  自己怎麽能給鞠義賠禮道歉呢?
  再說了,雖然此戰大敗,損失了不少兵馬,但並未傷到自己的筋骨啊。

  只要冀州和青州的世家大族依然支持自己,自己隨時可以東山再起。

  鞠義乃是西涼人士,若給他道歉,冀州和青州的世家大族會不會另有想法,然後產生點別的小心思啊。

  這樣的話,才是動搖自己的根本之舉啊,自己不能因為軍心而放棄世家大族。

  畢竟世家大族的作用,太大了。”

  想到這裡,袁紹便知道該怎麽做了,對著田豐和氣地說道:“元皓啊,你說的很對,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撤軍回冀州,至於收尾之事,以後再說吧。”

  袁紹這樣說,心思敏捷的田豐怎麽能猜不透呢?

  況且袁紹和鞠義的賭約,田豐也有所耳聞。

  但主公的命令,田豐不敢違抗,只能乖乖地退了下去。

  在回到自己營帳的路上,田豐心緒萬千。

  因為一個賭約,而置軍心於不顧,這樣的主公,自己有必要跟隨嗎?

  若自己投靠他人,這天下間,誰能成事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