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鐵騎南下》第一百四十七章袁張之戰(一)
  兩日後,並州太原郡的韓成收到來自冀州趙郡張燕的‘求救信’。

  便在第一時間內將李儒和沮授兩人叫到了剛剛建立起來的並州牧府的議事大廳。

  兩人收到韓成的緊急著急令後,知道定有大事發生,便迅速放下手中的事務,匆匆趕來。

  三人一見面,韓成也不絮叨囉嗦,直接將張燕的‘求救信’遞給兩人,兩人看罷後,皆面露喜色。

  並州上黨郡壺關的袁紹駐軍不僅給韓成造成了巨大的困擾,也像一座大山一樣,狠狠的壓在了這兩位頂級謀士的心頭。

  現在突然有了一個機會,讓冀州的袁紹狠狠的栽一個跟頭,扳回一局,兩人怎麽能不高興呢?
  兩人思索片刻後,韓成的兵曹從事沮授率先發言:

  “主公,這可是個好機會啊!通過雲襄郡的四萬多遷民,我們和張燕的關系親近了許多。

  若這次我們再能幫助張燕打退袁紹的軍隊,即使張燕仍然不想歸順我們,我們奮武軍的名聲也定會在黑山軍中聲名遠播的,對以後收服黑山軍有極大的好處啊。”

  沮授說完,掌管情報的李儒補充說道:“主公啊!現在這個時機也確實不錯。

  我們情報營剛剛得到可靠消息,幽州的公孫瓚有再次南下青州的跡象,袁紹手下的精銳部隊‘先登死士’已經於昨日出發趕往青州抵擋公孫瓚的騎兵了,同行的除了‘先登死士’的將領鞠義外,還有袁紹的首席謀士田豐。

  這種情況下,我們幫助張燕,不用非派遣數量巨大的軍隊,只需派遣一兩萬騎兵走上一遭即可。

  騎兵速度快,既能快速地援助張燕,又能狠狠的打擊袁紹的有生力量,可謂是一舉兩得啊。”

  韓成見兩人的意見達成一致,知道此事可行。

  想起壺關之事,心中滿懷歉意的對兩人說道:“壺關之事,我太過於武斷衝動了,未和兩位商量就做了決定,以至於造成現在一發而不可收拾的局面。

  希望兩位不計前嫌,盡力幫我。

  請兩位回去之後,放下手中之事,好好準備一番。我任命兩位為此次出征的正副軍師,隨軍前往冀州趙郡,我要讓袁紹知道我奮武軍的厲害。”

  說到最後,韓成的語氣中充滿了戰意。

  兩人跪拜在地,齊聲說道:“主公這是說的哪裡話?

  主公為救黃將軍的性命,不惜損失一城。這是明主才有的千裡買馬骨之舉啊。

  此消息傳出後,天下的猛將必然都會趕來並州投奔主公。”

  韓成聽到兩人的話後,心中產生一絲蕩漾:“若自己知道現在的局面,還會在壺關下選擇救黃忠嗎?”

  韓成給了自己一個肯定的答案:“會救!”

  師傅只有一個,死了就沒了;壺關在哪裡,什麽時候都可以爭奪。

  若再讓韓成再選一次,韓成依然還是會這樣選的。

  幾個呼吸間,並州牧府傳出軍令:“韓成親自帶領一萬兩千青龍軍和八千尖刀軍,去往冀州趙郡與袁紹會戰。”

  三日後,冀州趙郡邯鄲縣東側的廣大平原上,兩方人馬排列成屬於自己的獨特地軍陣,正在激烈的對峙著。

  這兩方正是袁紹的冀州軍和張燕的黑山軍。

  西側,是黑山軍的軍陣。

  雖然人數眾多,足足有十四五萬之眾,但其中良莠不齊,老的少的,壯的弱的都有,最無奈的是—有的人的手中連個像樣的兵器都沒有。

  每個人都是一副饑腸轆轆,衣冠不整的樣子,畢竟都是貧困百姓的子弟,要不是生活逼迫的太狠,現在也不置於和冀州軍舞刀弄槍的。

  中軍卻有著整齊的八千大軍,均是精壯之士,將張燕等首領緊緊地圍在中間。

  這八千人正是張燕的精銳之軍,也正是張燕和袁紹對抗的底氣。

  若有人仔細觀看,會發現這八千將士與往日不同,距離張燕最近的五百多人,竟然每個人都身披布甲,手拿巨斧,並在其身體周圍形成一股股肅殺之氣。

  這是張燕手下精銳中的精銳—黑山斧士,均是由身體健壯,能征善戰者組成。

  要不是張燕昨日得到韓成已經到來的消息,今日無論說什麽也不會將自己的精銳力量全部帶出來。

  張燕看著對面的袁紹,心道:“袁本初,今天定能一雪前恥,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而東側,是袁紹的冀州軍軍陣。

  雖然人數只有僅僅的五萬多人,但個個身披甲胄,手拿利刃。

  憑著近十日所積攢的勝勢,對張燕黑山軍的十幾萬之眾毫無懼色。

  要不是大戰在即,不能交頭接耳的說笑;估計這群士兵早早地就坐在一起談天說地了。

  在他們心中,雖然張燕黑山軍的人數眾多,但戰鬥力確實不怎地,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而已。

  冀州軍在‘戰神’呂布的帶領下,只需衝鋒一次,便可將張燕的黑山軍打的丟盔棄甲,落荒而逃。

  ‘戰神’之名,正是近幾日,袁紹的士兵給驍勇善戰的呂布起的外號。

  不僅士兵如此大意,就連袁紹身邊的眾將和謀士,也都有點松懈的姿態了。

  而以謹慎著稱的田豐,又被袁紹打發去青州了,畢竟田豐雖然計謀出眾,但太不會說話了,袁紹不喜歡他。

  袁紹身邊的小眼睛郭圖,看著袁紹今天的表情有點嚴肅,思索片刻後對著袁紹悄悄地說道:“主公,經過這幾日的練兵,這四萬冀州軍已經練得差不多了。我看今日之後就不需要再練了,直接將這股黑山軍一舉剿滅了吧。”

  袁紹十分喜歡郭圖,原因正是因為郭圖真的很懂自己的心思。

  青州已經來了戰事,自己的時間很緊迫,不能將大把的時間花費在練兵上了。

  況且自己也確實練了十幾日的兵,盡快結束是個不錯的選擇。

  於是乎,袁紹下令道:“全軍出擊!將對面的山賊一舉剿滅。”

  四萬大軍聽到袁紹的命令後,浩浩蕩蕩的朝著黑山軍而來。

  張燕見到袁紹的冀州軍動了,也大聲地對著周圍的人喊道:“兄弟們,按照老規矩,殺啊!”

  張燕說的‘老規矩’便是全面衝鋒。

  畢竟張燕的手下的裝備不行,軍事素質也不行,而且還經常吃不飽,為了贏,平時也只能采用這種憑著數量取勝的方式了。

  冀州軍的士兵見對面的黑山軍賊人不要命的朝著自己衝來了,一個個的神態從剛才的輕松愜意中變成了現在的憤怒緊張,然後蓄勢待發,等待著對方的到來。

  兩軍都是快速的衝鋒之軍,很快的便相遇在一起了。

  剛開始交戰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張燕手下的數十萬之眾,就被袁紹的大軍打的節節敗退。

  張燕看著不斷被殺害的手下們,心在滴血。

  但知道若依計行事的話,還需要再消耗一段時間。

  為了最後的勝利,就算心在滴血,也要放開了滴。

  又過了一刻鍾,張燕見時機已經成熟,冀州軍士兵已經開始在黑山軍的大軍後面‘撿軍功’了。

  於是乎,張燕對著手下的八千精銳說道:“兄弟們,最後的時刻到了。袁紹的士兵為了軍功,必將四散追擊剛開始逃跑的眾人,大家保持陣型,對袁紹的士兵進行最大程度的殺傷,報仇雪恨,一雪前恥。”

  八千多人聽到張燕的話後,齊聲回答道:“諾!”

  八千人迎著退後的人潮,像鋒利的槍尖一樣,直奔冀州軍的中軍袁紹處而去。

  袁紹的士兵還以為和前幾天一樣,追在這群退後的人後面‘撿軍功’就行。

  於是乎,隊形散亂的追著黑山軍四處奔走。

  這時,張燕帶領著八千精銳殺了過來,冀州軍的將士們被打的措手不及,一時間,死傷慘重。

  袁紹在中軍中看到手下的將士們因為撿軍功而陣型散亂,被張燕的八千精銳殺得潰不成軍,心中大怒:“張燕,你竟然如此歹毒。”

  便對一旁的呂布下令道:“奉先,你帶領五千騎兵,給我把這群山賊全部剿滅了。”

  “諾!”呂布回答一聲,便轉身領軍而去。

  張燕的反擊,讓袁紹真的怒不可止了,竟讓自己手下的騎兵全部出動了。

  這樣做比較危險,眾謀士都知道這個道理,但看著袁紹發指眥裂的樣子,無一人敢言語一聲。

  這時的眾謀士們,很有默契的想起了他們曾經一起擠兌過的田豐,畢竟按照田豐的性格,此時必然會出言勸袁紹減少騎兵數量,以防萬一。

  呂布的騎兵剛剛出動,便見一股‘戰馬洪流’自北方而來,快速的衝向袁紹的冀州軍。

  袁紹手下的謀士逢紀看到這群北方而來的騎兵,連忙對袁紹說道:“主公,快鳴金收兵吧!並令呂布將軍帶領騎兵趕緊阻攔這些騎兵。

  不要讓他們過來,要不然我們必將會全軍覆沒的啊。”

  郭圖和逢紀忠於的人不同,聽到逢紀急切的發言,郭圖簡單的想了想便不服的說道:“元圖說的也太嚴重了吧。

  我看這群騎兵最多也就一萬五千之眾,憑著我冀州軍的五萬勇猛將士,定能讓他們有來無回。

  在加上呂布將軍,顏良將軍和文醜將軍的英勇,只要找到對方主將,不出一刻鍾便可將其人頭拿下。

  兵無將,不過是一群散沙罷了。

  我覺得現在的我們應該恭喜主公,突然獲得了這麽多匹戰馬,不出幾個月,我們也會有至少兩萬的騎兵。

  這群騎兵明顯不是來偷襲的,是來送馬的啊。”

  逢紀聽完郭圖的話,心中大急,心急火燎地對著袁紹說道:“公則說的也太簡單了吧,這是戰爭,不是兒戲。”

  郭圖立即反駁道:“身為一個三十多歲的人,說話還這麽激動,這可怎麽當謀士的啊?”

  袁紹看著相互爭論的兩人,猶豫不決的毛病又犯了,感覺逢紀說的好像有點道理,但郭圖說的也不錯的樣子。到底聽誰的好呢?

  此時的呂布帶領著騎兵,當看到北方的騎兵來襲之時,便沒有殺向張燕的黑山軍,而是在原地等待著新的命令。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