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鐵騎南下》第三百九十九章拿漢中與謀武陵
  “這天下間,從來都是我曹操率軍攻打別人的地盤。什麽時候,輪到別人攻打我曹操的地盤了?”

  從曹操擁兵立旗開始,這句話,就一直陪伴在曹操的左右。

  曹操確實是一個雄才大略,且能力高超的人。這句話,不僅說到了,而且做到了。

  這人世間的很多事,都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能說到做到的,確實不多,而且不易。

  曹操,在一開始的時候,只是袁紹手下的一個‘有兵無地’的兗州東郡太守而已。

  經過了自己多年的努力,一路披荊斬棘,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最後成為了擁有涼州,司州,兗州,豫州,徐州,荊州一郡和冀州五郡之地的‘大諸侯’。

  實力空前強盛,想打誰、就打誰!不服我者,皆滅之。

  像割據一方的劉備,呂布,馬騰,袁術.皆是我的手下敗將!

  然而,就在曹操壯志未酬之時,碰到了大將軍韓成的奮武軍。

  兩方在冀州大戰一場之後,曹操方折戟沉沙,被迫選擇固守在鄴城之內!
  而韓成,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趁著這個時間,派兵偷襲了曹操的徐州,並一舉拿下。

  五郡失其一,令曹操心痛不已,但也無可奈何。韓成方的騎兵太多了,長途奔襲作戰,暫時不是己方所能對抗的。

  但是,我曹操焉能被如此欺負?
  古人雲:“兵弱之時,罵不還口,打不還手。”

  兵力暫時少一些,這個我承認。

  但對我曹操來說,罵不還口,是因為我要準備揍他了;打不還手,從來都不是我曹操的做事風格。

  既然對韓成暫時只能以防守為主,那麽,我何不往南打啊?
  於是乎,荊州之地和漢中郡之地,都成了曹操的目標。

  在許昌縣的郭嘉明白了曹操的心意之後,便主動請纓前往南陽郡,準備幫助曹操,西收漢中郡,南奪荊州城。

  因此,便有了郭嘉拜訪蔡瑁,蔡瑁投降曹操,曹操軍助荊州軍守襄陽縣城之事。

  待荊州之事完了之後,郭嘉便將目光放到了南陽郡西面的漢中郡上。

  漢中郡,屬於益州的范圍,是益州最北面的一個郡。

  北靠三輔之地的京兆和右扶風,其發展程度,自然不是一般郡縣能比的。

  用簡簡單單的十二字來形容就是:“人口充足,糧食豐盈,錢財富裕。”

  這樣的郡,對財大氣粗的曹操來說,都是一種誘惑。

  既然想要拿下漢中郡,自然就要了解此時的漢中郡太守—張魯的一些事情。

  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不是。

  張魯,字公祺,豫州沛郡豐縣人士。自稱自己是西漢留侯張良的十世孫、天師道教祖張陵之孫。

  張陵,即張道陵,字輔漢,道教的創始人。因其最初創立的五鬥米道教又稱為天師道教,故世人又稱其為張天師。

  在張陵死後,張魯的父親張衡繼承了其父的五鬥米道教;故張衡死後,張魯也順理成章的繼承了五鬥米道教。

  張魯的母親善保養,即使到了四十多歲的年齡,依然是鶴發童顏,風韻猶存。

  又因會一些五鬥米道教的‘道法’,故而得到了益州牧劉焉的信任。便借此機會,為其兒子張魯,求得了一個督義司馬的官職。

  有了官職的張魯,自然遵從益州牧劉焉的命令,與別部司馬張修一起,帶領重兵攻擊漢中郡。

  經過了多年的發展,五鬥米道教在益州地區,擁有了龐大的民眾基礎,在漢中郡尤為甚之。

  劉焉也正是看中了張魯的這點優勢,才順水推舟的答應了張魯母親的請求。

  果不其然,在手下的五鬥米道教的教徒們的幫助之下,張魯和張修帶領兵馬,一路長驅直入,直取漢中郡郡治南鄭縣,輕而易舉的斬殺了當時的漢中郡太守蘇固。

  當人的手中有了士兵和地盤,並取得了短暫的勝利之時,便有了欲望。

  在張修殺了漢中郡太守蘇固之後,便想尋個機會殺了一同前來的張魯,從而佔據漢中郡,自立為王。

  殊不知,張魯也有同樣的想法。

  故而,兩人在一番爭奪之後,擁有龐大的五鬥米道教教徒數量的張魯殺了張修,並搶奪了其麾下的人馬,佔據漢中郡。

  張魯可是一個比張修還有心眼的人,他從不對外聲張自己的野心,依然聽令於劉焉。

  是而,張魯便率兵截斷了斜谷道,並在劉焉的授意之下,多次殺害朝廷使者,讓劉焉成為名副其實的‘益州王’。

  劉焉得利,自然也不會虧待手下的‘功臣’—張魯,是而,張魯在漢中郡,活的十分滋潤。

  可惜的是,張魯並不是一個好事多磨的人。

  公元一九四年,劉焉病死,其子劉璋,在益州眾人的擁戴之下,成為了新的益州牧。

  劉璋對張魯一家不滿已久,故而在其上位之後的不久,以張魯不順從他的調遣為理由,殺害了張魯的母親及其家室。

  張魯自然不能在引頸受戮了,要起兵反抗劉璋的‘暴力’。

  是而,張魯便宣稱與劉璋勢不兩立,割據了漢中郡,並以五鬥米道教化人民。

  這時候的張魯,即是朝廷的漢中郡太守,也是五鬥米道教的教主,他將兩者合二為一,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權。

  幾年之後,曹操軍和涼州軍發生了大戰,韓遂率眾投降了曹操,使的涼州軍大敗。

  涼州軍的首領馬超,率領其部眾投奔了張魯。

  馬超這樣做,並不是因為張魯有多麽的優秀,主要是因為馬超沒得選。

  廣闊的天下,對馬超來說,逃跑的地方,只剩下漢中郡這一處了。

  既然有如此便利的條件,郭嘉怎麽能不利用呢?
  是而,郭嘉便打著剿滅涼州余孽馬超的口號,建議曹操手下的征西將軍—曹仁,出兵拿下漢中郡。

  曹仁聽後,一臉為難之情地對著郭嘉說道:“祭酒大人啊,不是我不幫你啊,主要是我手下的人馬有限啊。上一次,你讓曹真和於禁率軍前去荊州,至今未歸。

  此時的我,守衛防線就已經很吃力了。哪裡還能在空出兵馬,去攻打漢中郡啊?”

  郭嘉聽後,立即明白了曹仁的意思。對著曹仁客客氣氣的說道:“曹將軍說的有道理。我也不要太多,你給我三千人馬即可。”

  曹仁聽後,大吃一驚,對著郭嘉說道:“祭酒大人,雖然漢中郡沒多少人馬,但至少也在有三萬人馬吧。你就帶三千人馬,是不是有點少?這樣,我再給你加五百,湊足三千五百人。”

  郭嘉聽到後,在心裡鄙視道:“曹子孝啊曹子孝!你是真好意思說出口啊。面對漢中郡的三萬守城大軍,三千五百人馬進攻和三千人馬進攻,有什麽太大的區別嗎?”

  但嘴上還要客氣的回道:“謝謝曹將軍了,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曹仁依然一本正經地問道:“不知道祭酒大人看上哪位將軍了?”

  郭嘉想了一下,說道:“就李典將軍吧。”

  曹仁咳了兩聲,對著郭嘉詢問道:“雖然李典將軍文武雙全,是名難得的儒將。但攻城略地,陷陣衝鋒之事,還是有一定的不足之處的。不如祭酒大人換一個?”

  郭嘉連忙對著曹仁擺了擺手,說道:“不用了!不用了!就選他吧!反正拿下漢中郡,也不用衝鋒陷陣。”

  曹仁聽後,暗自心道:“咦!果然不出我所料,祭酒大人的心中已經有了計策。這可是輕而易舉的立功的好機會啊。”

  是而,曹仁故作驚奇地問道:“額,不用衝鋒陷陣?那麽祭酒大人如何取漢中郡啊?可否說出來,讓曹某學習學習。”

  郭嘉微微一笑,自然明白了曹仁心中的‘小九九’,便對其說道:“呵呵!山人自有妙計!”

  心中卻暗道:“讓你派個兵,都摳摳嗖嗖的,就不告訴你,急死你!”

  曹仁無奈中.
  荊州零陵郡零陵縣
  經過了劉備的一番‘善意開導’之後,諸葛亮明白自己應該做什麽了。

  大丈夫,能屈能伸!戰敗之後,一蹶不振才是最可怕的。

  是而,諸葛亮又恢復了往日的風輕雲淡、運籌帷幄。

  經過幾天的深思熟慮,這日,諸葛亮來到劉備的屋中,對著劉備恭敬地說道:“主公,我有一計,可立即東山再起。但要冒很大的風險。故而前來請主公定奪。”

  劉備聽到了諸葛亮的話後,深情的看著諸葛亮。

  心中暗道:“我的孔明,又回來了!”

  只見劉備一邊緊握著諸葛亮的雙手,一邊對其說道:“孔明啊,你能繼續為我出謀劃策,簡直是太好了!
  你放心大膽的說,你看看我們現在的這個情況,還能差到什麽程度,還有什麽不敢試的呢?”

  這大實話說的,簡單而傷人。

  然而,諸葛亮在得到了劉備的肯定之後,感激萬分。

  一本正經的對著劉備說道:“主公,據我分析,襄陽縣城裡的曹操軍,不會在襄陽縣城裡停留太久的。

  畢竟在冀州,奮武軍還在與之對戰呢。韓成的勢力,那可是相當的強盛,曹操不敢有絲毫大意。

  對曹操來說,自然是手中的兵馬越多越好!少了,是真的打不過啊。

  在此種情況之下,曹操定然會選擇和孫權達成暫時的聯盟,盡快地結束荊州的戰爭。

  隻保南郡和南陽郡,則成了曹操最好的選擇。

  至於其他的郡縣,若我所料不錯的話,曹操應該會主動讓給江東軍,至於代價,應該是讓江東軍從徐州南部牽製奮武軍。

  這樣做,雙方得利,一舉兩得!
  而這,也是我們的機會。

  我們可安排一未在荊州軍面前露面的大將,帶領兩萬人馬,偽裝成江東軍的樣子,直奔武陵郡而去。

  若事情順利的話,蔡瑁的荊州軍應該會主動退走;若事情不順利的話,我們的大軍也已經進入了武陵郡的內部,到時候,突然發起攻擊,憑著二將軍和三將軍的勇猛無敵,拿下武陵郡也不是什麽難事。

  武陵郡在手,我們便可將重心轉移過去,以此為根基。向西進攻益州,向北進攻南郡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派遣使者前往建業縣,和孫權說明情況:我們是暫時借用武陵郡,並不是長遠地佔領。當我們拿下益州,或者是漢中郡之地時,便將武陵郡還給江東。”

  劉備聽了諸葛亮的話之後,思索了好久。

  半個時辰之後,只見劉備深吸了一口氣,對著諸葛亮說道:“孔明之計,可行!不成功,便成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