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鐵騎南下》第三百三十四章青州之戰(三)
  平原縣東城牆上發生的士兵之間,相互抱怨吐槽的這一幕,皆在奮武軍東部戰區的兩大首席軍師沮授和司馬懿的計算之中。

  當在類似於‘必死之局’的守城之戰中,出現了一條‘光明’的生路之時,沒有人會選擇不珍惜的。

  即使其中有的人覺得這其中有詐,剩下的那些人也會盡量說服他的。

  你不想活著,不要緊,你別擋著我們的‘活路’啊。

  只要你擋著我們的活路,對不起,我們就是敵人。

  哪怕幾日之前,我們還是曾經的‘生死與共’的戰友。

  沒辦法,有一點活著的機會,就比在這乾等著送死強。

  這是‘大實話’,實的不能在實的那種‘大實話’。

  又過了幾日,時機成熟了。

  平原縣城下的奮武軍軍師沮授,便再次采用了曾經在幽州漁陽縣城下,對抗袁紹大軍的計謀—‘亂軍心’。

  在青州濟南郡,齊郡,樂安郡三郡之地肆虐的奮武軍騎兵,給這一計策,創造了充分的條件。

  我騎兵都來去無阻了,弄點家信,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不管是威逼,利誘,還是實心實意的勸說?見人下菜碟即可!

  一封封的家信,在巨大的‘投石車’的拋投作用之下,鋪天蓋地的朝著城中襲來。

  一時間,平原縣城中猶如下了大雪一般,到處都是飄飄揚揚的家信。

  什麽二狗子,李剩子,王老三等俗氣的稱呼,飄揚在平原縣城裡的大街小巷。

  計謀這種東西,沒什麽明確的規定,好用就行!
  為了取勝,同樣的計謀也不介意多用幾遍。

  當平原縣城中的袁譚和辛評順手拿來一封家信之時,還抱有一絲希望的小心臟瞬間猶如跌若冰窟一般。

  他倆都知道,完了!大勢已去也!

  沒想到,奮武軍的十萬大軍沒攻下的縣城,竟然被幾萬封家信打敗了。

  世事無常,防不勝防啊。

  辛評看著不發一言的袁譚,十萬火急地說道:“主公,趕快下令吧!
  讓士兵們將撿到的家信都送上來;然後主公親自出面,和士兵們說,這都是奮武軍的陰謀,或許還能有一線轉機。”

  情況確實不容樂觀。

  辛評的話的最後一句,是一線轉機,而不是一線生機。

  這簡單的一字之差,仿佛告訴了袁譚,自己的首席謀士,也無力了。

  袁譚聽完辛評的話,對著辛評說道:“辛軍師,不用白費力氣了。

  對面的這一招,直達士兵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那個地方,而且在幽州漁陽郡漁陽縣城下,曾經用過的。

  我的父親袁紹的十七萬大軍,就是敗在了這一招之上的。”

  袁譚重重的歎了一口氣,接著說道:“無解的!

  大戰之後,我曾經托人多方打聽,只知道提出這一招的人叫做沮授。別的信息,就在也打聽不到了。

  若我所料不錯的話,現在城下的奮武軍,他們的首席軍師,定然還是沮授此人。

  此人有大才啊!我袁氏一門,栽在此人的手下,不虧!

  真不知道韓成那廝是為何能尋找到這樣的曠世奇才。真讓人羨慕啊!”

  聽了袁譚的話,辛評的內心是心如刀割。

  這悲傷的語氣中,帶著那一絲絲的羨慕之情,讓人在極度失望之中透露著絕望。

  辛評剛想在勸幾句,袁譚的話音再次響起:“辛軍師,你替我去一趟奮武軍大營吧!
  我願意投降!只要韓成能保證我袁氏的血脈傳承,我可以立即打開城門。讓奮武軍不費一兵一卒的拿下青州之地。”

  辛評不甘的說道:“主公,我們還有一戰之力的!沒有到最後時刻,千萬不要放棄啊!”

  袁譚眼神之中充滿了濃濃的不舍,指著身旁的將士們,對著辛評說道:“算了吧!雖然做這個決定,我也十分舍不得的。

  但是,你看看這些將士們,他們和我們一樣,也有家人,也有好友。

  為了我袁氏最後的這點‘尊嚴’,就讓他們付出寶貴的性命。何必呢?

  何其殘忍啊!
  其實,到現在這一步我才真的明白,我袁氏,敗的不冤!

  你觀這天下,無論是並州的韓成還是兗州的曹操,只要成為了一方雄主,有哪一個是為了面子而戰的?將面子放在第一位,而忽視百姓的重要性,焉有不敗的道理?”

  辛評無言以對,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哭泣。

  高興的是,袁譚真的長大了,辛評相信,若在給袁譚幾年,青州必然是蒸蒸日上的局面;
  哭泣的是,人長大了,機會沒了。

  其實,我們的生活不都是這樣的嗎?
  在最沒有能力的時候,遇到了最想保護的她;當擁有了能力,卻沒有了她。

  辛評在城牆上站了一會兒之後,算是陪了袁譚最後一程,然後便匆匆地下了城牆,直奔奮武軍的大營而去。

  半個月之後,當在任城郡的曹操軍大營中的主將夏侯惇,收到平原郡的袁譚獻城投降的消息之時,並沒有一絲感到吃驚的樣子,好像提前就知道這一切一樣。

  這功勞,來自於夏侯惇的首席軍師—程昱。

  不多時,軍師程昱來到夏侯惇的大帳之中,對著夏侯惇說道:“夏侯將軍,袁譚投誠的消息你收到了吧?”

  夏侯惇回道:“剛收到不久,正準備讓人去請程軍師呢。”

  這明顯是客套話。但是,程昱好像聽不出來一樣,對著夏侯惇繼續說道:“青州之戰總算告一段落了。按照當初的約定,我也該告辭了。

  最後,我在提醒夏侯將軍一下,不要冒進,只要能固守住任城郡,那麽,主公的東線就無憂矣!”

  夏侯惇對著程昱拱了拱手,說道:“多謝仲德兄近日的指點之情,要不然,我早就率軍前去救援袁譚了。

  也許此時的青州還是袁譚的,但是,此戰過後,我軍必定是損失慘重啊。

  和主公的意圖不符。

  主公的東線,也將直接面臨在奮武軍銳利的兵鋒之下啊!耽誤了主公的大事,我夏侯惇就是罪人啊!”

  程昱默然一笑,像是在收取自己應得的報酬一般。

  對著夏侯惇說道:“事情沒有發生,那就再好不過了!既然這樣!那我就先走了。”

  夏侯惇再次客氣道:“願仲德兄一路順風!”

  “會的!”程昱丟下了這一句話,朝著遠方走去。

  夏侯惇的親兵看著程昱的背影,對著夏侯惇說道:“將軍,這個程軍師好高傲啊!”

  夏侯惇微微一笑,說道:“這不是高傲,這是剛戾。雖然他的脾氣不好,但他的才華,還真的是很不錯的!明公能得此人相助,也算是有福了。”

  夏侯惇率軍出發之前,曹操曾對夏侯惇說道:“元讓,你的領兵作戰能力,我是一點也不擔心的。但是,此戰和往常的戰爭不一樣。

  在取得最多的地盤的同時,能不損失一兵一卒,就是最好的結果。這方面,你多聽聽程昱的意見,準沒錯的!”

  夏侯惇聽的雲裡霧裡的。這是什麽意思?
  想多佔地盤,還最好不要損失兵馬,他程昱若是有這個本事的話,那這天下,還容得下他?
  對於曹操的話,夏侯惇一直是深信不疑的。

  故而在出征的第二日,夏侯惇便來到程昱的身邊,對著程昱問道:“程軍師,你看此戰,我們怎麽打才好?”

  程昱胸有成竹的說道:“點齊一支精兵,令一穩重大將,火速率軍前往任城郡。守住任城郡最外圍的縣城,等待我們大軍的到來。”

  夏侯惇十分不解,但還是照做了。

  讓手下大將李典,帶領一萬人馬,火速趕往任城郡最外圍的郡縣,並佔領那裡。

  李典,曹操手下為數不多的文武雙全的大才。

  是那種真正的又能上陣殺敵,又能治理一方的大才。

  李典做事穩重,正適合此任務。

  待李典走後,夏侯惇對著程昱問道:“程軍師,作戰講究步步為營,不知這一次,你為何讓精兵先行?萬一中了埋伏,可怎麽辦啊?”

  程昱面無表情的說道:“中埋伏?夏侯將軍多慮了!”

  程昱看著夏侯惇一臉無知的樣子,心道:“你怎麽這麽笨呢?”

  而夏侯惇看著程昱沒有想往下繼續說的樣子,心道:“你怎不說了呢?”

  場面一時陷入了沉默的尷尬中。

  越沉默,夏侯惇越心煩:“不問還好,這一問,問了個寂寞!”

  程昱見夏侯惇還是不明白,隻好緩緩地說道:“現在對於奮武軍來說,當務之急是拿下青州的平原郡,至於其他郡縣,讓我們取一個和取兩個,並沒什麽太大的區別。

  奮武軍沒有精力,也沒有兵力來管我們!
  而對我們來說,最好隻取任城郡一個。這是因為任城郡優越的地理位置,即在青州境內,又背靠我們兗州,即可進攻!又可防守!

  而別的郡縣,比如說濟南郡,要了也沒啥用。奮武軍的騎兵太多了,隨便一支人馬截斷我們的糧路,對我們來說,都是毀滅性的傷害。”

  說到這裡,夏侯惇才恍然大悟。

  曹操的話,他終於明白了!
  原來,戰爭竟然也可以這麽簡單。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