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鐵騎南下》第三百一十五章仁者無敵
  古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這話說的一點都沒錯,只是有一個限定的條件—在雙方能力差不多的情況下進行比較。

  不能不分雙方勢力的強弱,隻憑一腔熱血,胡亂比較。

  假如你讓一個十七八歲的年輕人和一個五十多歲的老者比‘老謀深算’,這不是自討沒趣?
  同樣,你讓一個五十多歲的老者和一個十七八歲的年輕人比身體素質,豈不是閑著沒事乾?
  雖然韓成的實際年齡隻比袁尚大了幾歲,但是心理上卻比袁尚成熟了許多。

  從心理上的歲數來算,韓成比袁尚大了一倍都不止。

  三十來歲的韓成,完全做到了‘三十而立’,而且還是那種‘立’的很好的人。

  遇事不慌,處事不驚。

  在一番分析之後,選出最有利的那條路。

  而二十來說的袁尚,卻猶如一個沒長大的孩子一樣,凡事皆憑借自己的喜怒哀樂決定。

  男人,大概都是如此的。

  當學會了冷靜之後,就是真的長大了。

  袁尚和韓成攻城時的不同做法,傳到了任城縣的曹操軍大營中。

  郭嘉是得了‘重病’,臥病在床,但還是有一口氣在的。

  當郭嘉拿到最新的‘軍報’時,差點一口氣沒上來,就這麽‘輕松’的走了。

  郭嘉心道:“這個韓成,真沒讓自己失望,還是一如既往的強大;這個袁尚,真出乎自己的意料,一如既往的‘任性’”。

  想到這裡的郭嘉,不自覺的想起了自己和曹操的一件事。

  那是很久以前的一個下午,曹操和郭嘉得了空閑之時,正在飲酒閑聊。

  酒到正酣處,曹操突然對著郭嘉問道:“奉孝,你覺得現在的我,是個漢朝的‘忠臣’,還是個稱雄一方的‘梟雄’啊?”

  郭嘉沒醉,所以沉默不語;郭嘉醉了,所以口不能言。

  這問題可不能回答啊。

  回答對了,是‘亂臣賊子’;回答錯了,是身首異處的下場啊。

  曹操將郭嘉的表現收入眼中,自言自語道:“唉,奉孝,我也不為難你了。這件事,我問過很多人,但沒有一人敢回答。你只需聽我說就行了!”

  郭嘉敢聽嗎?答案是否定的。

  只聽郭嘉對著曹操說道:“明公,你喝醉了。我們改日再聊吧。屬下今日就先行告退了。”

  曹操聽後,放生大笑道:“唉!這天下,竟然沒有一人能知我內心,孤獨啊!可悲啊!”

  此時的曹操,哪裡像是一個胸懷大略的‘梟雄’?卻隻像是一個寂寥而且孤獨的老者罷了。

  郭嘉看罷,暗中咬了咬牙,對著曹操說道:“身為屬下,讓明公說出這樣的話,是屬下的無能。請明公給屬下一個傾聽的機會,屬下定洗耳恭聽。”

  曹操聽後,喜出望外道:“這膽色才對嗎。我的郭祭酒,怎麽可能連聽的勇氣都沒有?我識人,不會錯的。”

  然後拉著郭嘉的手,語重心長的道來:“奉孝啊。

  我年少的時候,夢想著自己能率兵征戰北方,擴大我大漢朝的疆域,建立不世奇功。

  那時的我,有志向,卻沒有施展志向的能力。

  待董卓進京之後,眾大臣們卻隻敢聚在一起,暗中辱罵董卓。我以他們為恥,看不起他們。

  那時的我,敢憑借一把寶刀就前去行刺董卓;
  眾諸侯討伐董卓之時,也只有我敢率軍直接追擊董卓。

  你說,我是不是個忠臣啊?
  這一次大敗,是我至今為止唯一的一次戰敗,它讓我明白了。

  我是個忠臣,但卻是個沒用的忠臣。

  要想救皇帝,要想救漢室,光打著忠臣的旗號是沒用的。

  要有實力。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

  於是乎,從那時起,我逐漸變成了一個‘梟雄’,一個勢力越來越強大的梟雄。

  當勢力大到了一定的程度,我才明白一件事:漢朝,真的滅亡了,亡於皇帝。

  因為有的人,不是你想扶,就能扶起來的,準確的話,你無論有多大的力量,他們也是扶不起來的。

  為君者,應當心懷天下百姓;而現在的漢獻帝,他的心中那裡有百姓?有的,只是他自己的苟且存活。

  將岌岌可危的大漢朝交給這樣的人,怎能不亡?”

  郭嘉大驚失色,不在這個位置,沒有這個能力,是真的沒有這樣的感觸啊。

  這不是憑借智商想出來的,這是實打實的經驗。

  有了經驗,才能有這樣的感悟。

  但這個時候,郭嘉不能多說一句。

  只能一本正經的表態道:“聽明公之言,方之明公的不易。請明公放心,奉孝定用盡渾身解數,幫明公一統天下。”

  曹操仰天大笑:“哈哈,這麽多年了,終於說出來了!痛快!痛快!”

  郭嘉想起了這些,驚奇的發現:此時的袁尚和曾經的漢獻帝,是何其的相似?非不扶也,而是扶不起也。

  當然,凡事不能隻怪別人,要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樣才能進步。

  若此時的曹操擁有三十萬大軍,何須如此費勁?

  直接大軍壓境,拿下青州,逼的袁譚率軍入冀州,和袁尚,韓成兩人拚個你死我活,爭奪冀州。

  然後自己等人坐山觀虎鬥,最後之時,在出兵,一舉拿下三方,豈不美哉?

  總的來說,都是兵少惹的禍。

  與此同時,郭嘉的心中也在暗暗的思考一個問題:“讓袁尚和韓成兩相爭鬥,能行嗎?會不會為韓成做了‘便宜的嫁衣’?”

  一夜之間,風雲突變。

  韓成的不顧疲憊、果斷出兵,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渤海郡,經過奮武軍的一夜猛攻,終於順利的拿下了信縣。

  取得了信縣的韓成並沒有停止自己進攻的步伐,反而繼續下令追擊袁尚軍,一直將袁尚軍追到平原郡的袁尚大營外的五裡之處,才肯罷休。

  袁尚的停戰一夜,讓袁尚收獲了一個大大的‘教訓’。

  平原郡,經過了一夜的休息之後,袁尚精神滿滿,不由地在心中暗道:“好久沒睡得這麽爽了,舒服!”

  與此同時,高唐縣內的袁譚軍士兵也是這種感覺,睡得真舒服!
  同時,大概每個袁譚軍士兵都在心中默默的叨念著:“感謝三公子,感謝冀州牧大人。

  要不是您大發慈悲,在咱倆打仗的時候,還不忘休息一宿,估計我們就被打敗了。

  真想跟著你混啊,太善良了。

  對敵人都這麽‘仁慈’,對待自己的手下,還用說?”

  在隨後的攻城之戰,因為袁譚軍的士兵得到了充分的休息。

  即使袁尚付出了大量的人馬之後,依然沒能攻下面前的高唐縣。

  而此時,袁尚留在渤海郡防守的四萬守軍,只剩下了不到兩萬人馬,而且帶著奮武軍,正快速地朝著大營飛奔而來。

  自己的軍隊在前面,是逃跑的;奮武軍的軍隊在後面,是追擊的。

  逢紀看到這幅場景,立即對著袁尚勸道:“主公,此時我們前後兩面受敵,情況不妙啊!趕緊撤回攻城的人馬,保留勢力,再做打算啊。”

  袁尚面對這種情況,頓時是一頭冷汗,六神無主。

  對著士兵快速下令道:“都聽逢軍師的。快行動起來!”

  韓成看著袁尚大軍,匆忙地撤入防備森嚴的大營中。

  嘴角處露出了一絲得意的微笑。心中暗道:“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你袁尚有十萬大軍,都在這個大營中,有多少糧食夠吃的?只要我的騎兵將你的糧路截斷,我看你怎麽辦?”

  於是乎,韓成下令道:“就地扎營!探馬全部出動,一旦發現袁尚軍糧草,立即來報,重賞!

  青龍軍隨時待命,待探馬尋到糧草的位置之後,立即出擊。”

  就這樣,韓成等了三日。

  探馬的消息未等到,卻等來了李儒的‘邀功信’。

  信主要訴說了:情報營找到了華佗,並且將華佗軟禁在太原縣中。安排人全天候的監視華佗,防止他逃跑。等到郭嘉一死,便還華佗自由之身。

  韓成看完信,提筆給李儒回了一封:“文優,吾知你的心意。

  但這件事,一定要聽我的—先派人將華佗護送到兗州。

  雖然郭嘉很厲害,但是還沒到那種讓我害怕到夜不能寐的地步。

  通過這種手段來取勝,太過於殘忍。

  不管怎麽說,這也是一條生命。

  上天有好生之德,既然我們已經找到了華佗,那就救郭嘉一命吧。

  我相信,仁者無敵!
  而且憑借我奮武軍現在的力量,不會因一人而落敗。

  當然,將華佗送到兗州之時,定要和曹操明說:華佗先生醫治完郭嘉之後,不得軟禁華佗先生,要給華佗先生自由。”

  李儒收到了韓成的回信,雖然字裡行間沒有提到一句和利益相關的語言,但李儒還是明白了韓成的意思。

  通過華佗這件事,韓成要告訴天下人:“我韓成的胸懷是多麽的寬廣,我韓成的勢力是多麽的強大。

  哪怕是敵方最重要的謀士,能救,我還是要救的。

  因為我韓成相信‘仁者無敵’;因為我韓成能夠‘仁愛天下’;因為我韓成有自信,你們打不過我的。”

  李儒此人,最重實際利益,凡事皆能考慮到自己的‘利益’。

  於是乎,李儒放下信,便匆匆地來到臨時軟禁華佗的府中,準備給華佗講述一下韓成的仁義之舉,並順便和華佗說說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至於李儒剛開始的這些陰暗手段,無所謂了。

  反正李儒知道自己都已經被背那麽多次的‘黑鍋’了,還差這一次嗎?

  技多不壓身,哦,不對,虱子多了不咬人。

  背就背吧!

  主公需要‘仁者無敵’的形象,那麽陰暗的事情,交給我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