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鐵騎南下》第三百零五章改革不是做樣子
  做事皆遵循一個原則:‘打鐵還需自身硬’。

  這樣做了之後,每件事情都能事半功倍。

  想要剿滅勢力強大的袁紹,自己擁有強大的勢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為了強大自己,在停戰這三年之中,韓成對自己的勢力進行了一番大大的改革。

  不得不說,擁有後世記憶的韓成,在很多方面,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在第一年的前一個月中,韓成先將能臣和大將們召集起來,集思廣益,讓大家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並進行匯總和整理,然後制定出對應的措施。

  ‘眾人拾柴火焰高’。

  經過了大家的努力,韓成總結了兩大改革措施。

  第一個改革措施—廣建學院。

  知識,是最奇妙並且最具有價值的東西。

  擁有了知識,你就擁有了一切。

  而知識的來源,就是學院。

  廣建學院,這裡面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廣建,不是擴建;
  第二層意思是學院,不是文院,也不是武院。

  廣建,顧名思義,就是大量的建造。

  韓成的目標是做到治下的每一個縣城都能有一個學堂,每一個郡都能有一個學院。

  當然,每個州都只能有一個最高學院—並州學院和幽州學院。

  在普及的同時,也要做到區別對待。

  畢竟,不是所有的知識,所有人都能學的,總有一些知識,是普通人學不了的。

  這些學堂和學院,食宿是免費的,教育是新穎的。

  教育的新穎在於摒棄了傳統的文字教育,變成了新的方式—‘因此施教’。

  何為‘因此施教’?
  你家孩子學習好,可以來,我們學院教你文化知識,成才之後,能治理一方;
  你家孩子學習差,但武藝好,可以來,我們學院教你排兵布陣,成才之後,能領軍一方;
  你家孩子能畫圖,可以來,我們學院教你繪製地圖,成才之後,能為軍所用;
  你家孩子能喝酒,可以來.
  總之就是只有一個目的:只要你有特長,你就可以來!你沒有特長,你也可以來,我們替你發現特長!
  我們學院隻做一件事,那就是總會發現你的優點,讓你成才。

  同時,學院裡沒有歧視;沒有攀比。

  有的只是最簡單的東西—你只要努力,就能成才。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韓成在每一個學院的正堂之上,加了一句話:“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這句話告訴每一個學員:不要放棄自己,每個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就算將千兩黃金一揮而盡,還是能夠再得來的。

  只要你努力,我韓成就是你的後盾,助你成才。

  韓成的這個措施,打破了世家傳統的‘高貴’地位,提高了平民的地位,讓各行各業的精英人才得到了相應的尊重,實現了真正的‘人人平等’。

  不用太多考慮,這一措施,定然是褒貶不一的結果。

  有的人,覺得韓成不顧身份的貴賤,將世家子弟和平民子弟放到一起,這是對世家子弟的侮辱,故而整日對韓成是破口大罵;
  但有的人,覺得韓成實現了真的平等,讓平民子弟可以和世家子弟共同學習,平等競爭,故而整日對韓成是歌功頌德。

  在一片讚揚與貶低之聲中,韓成不為所動,依然我行我素。

  只要我的軍權在手,任你的‘利嘴’說破了天,又能如何?

  嘴炮者,永遠只能打‘嘴炮’罷了。

  但凡有一點點的實際做法,就不是‘嘴炮’了。

  一年之後,一切恢復了平靜,這些‘嘴炮者’除了默默地接受,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這一年之後,大勢已定。

  韓成才敢進行第二個改革措施—改革軍隊。

  軍隊,在這個時代,就是絕對的權利。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什麽事情,是軍隊解決不了的。

  如果有,那就是軍隊的數量不夠,打不過人家。

  因為軍隊如此重要,所以韓成在改革之時,也是慎之又慎。

  改革軍隊分三步,第一步,從三大精銳部隊開始。

  ‘玄武軍’和‘朱雀軍’合二為一,形成新的軍隊—“破陣軍”。

  “破陣軍”,軍名代表了韓成的期望與想法—破陣。

  韓成的征戰之路,在以後的日子裡,將會越走越長。

  單一的‘玄武軍’和‘朱雀軍’已經滿足不了韓成‘破陣’的需求了。

  ‘玄武軍’的防禦力強,刀槍不入。

  但體力是個問題,而且速度太慢了,進攻的時候,極容易被針對,達不到‘破陣’的效果;

  ‘朱雀軍’,雖然攻擊力強,但是防禦騎兵的能力太弱了。

  若韓成精心培養的‘朱雀軍’遇到曹操軍中的‘虎豹騎’那樣的存在,損失太過於嚴重了,即使是韓成,也承受不起。

  韓成考慮之下,便將兩者互補,形成一個完美的狀態。

  玄武軍在外圍,主防禦;朱雀軍,在內側,主攻擊。

  一攻一守,相輔相成。

  即使再次遇到強大的‘虎豹騎’,韓成也有敢碰一碰的信心。

  ‘青龍軍’一分為二,分為外族青龍軍和漢族青龍軍,分別用白旗和黑旗表示。

  也可以稱之為‘白青龍軍’和‘黑青龍軍’。

  外族青龍軍和漢族青龍軍,名如其軍。

  外族青龍軍,全是由少數民族人組成的,有南匈奴族的勇士,並州鮮卑族的勇士,幽州鮮卑族的勇士,烏桓族的勇士,和草原上一些數不清的小種族部落的勇士。

  漢族青龍軍,則是全部由漢族人組成的。

  之所以這樣分,是因為張遼等騎兵將領發現了一個問題:草原上的少數民族,野性太足了。

  他們只會單兵作戰,若把他們強行訓練成戰陣,不僅發揮不出他們其應有的戰力,而且還會破壞原有的戰力,讓青龍軍的戰鬥力打了一個大大的折扣。

  與其這樣,不如將他們分開。

  白青龍軍,用於側翼破陣作戰和追擊作戰。

  而黑青龍軍,憑借其陣型整齊的優點,用於大軍正面作戰。

  各取優點,用其所長,才是上策。

  經過了幾個月的試驗,韓成發現這樣區分,真的很不錯。

  白青龍軍,充分的激發了少數民族的作戰野性,即使遇到‘虎豹騎’,也敢試上一試。

  而黑青龍軍沒了少數民族之後,陣型更加整齊,攻擊力又強大了幾分。

  韓成看後,不由地心道:“很多事情,不能強行改變他的天性。

  少數民族之人,自由慣了,陣型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拘束;
  而漢族人,規矩慣了,自由對他們來說,是一種阻礙。不如成全他們,該自由的自由,該拘束的拘束。”

  改革軍隊的第二步,韓成的護衛軍。

  韓成,現在是大將軍了。

  大將軍,則是軍方中最厲害的人物。

  他的護衛軍被別的軍隊所打敗,是一種巨大的恥辱。

  對奮武軍士兵的士氣也是一種巨大的損傷。

  畢竟大將軍的護衛軍,應該是奮武軍中最精銳的軍隊了,要不然,憑什麽護衛主公?
  這樣的軍隊卻敗了,奮武軍的士兵怎麽想?
  在多種原因之下,韓成重新組建了護衛軍。

  首先,在數量上做出巨大的變更,由原來的三千人,變成現在的兩萬人。

  然後,在質量上,做到嚴格要求,‘寧缺毋濫’。

  高順訓練的精銳軍隊‘陷陣營’,擴展到一萬人,其中五千人加入到護衛軍中。

  其余五千人補充放在最前線的軍隊,一年一輪換,以此來保持最強的戰力。

  剩下的一萬五千人,則是從青龍軍和破陣軍中,選出的精銳之軍。

  這些人,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每一年,都會和軍中最優秀的戰士進行交換。

  能者上,庸者下!

  韓成的護衛軍,不僅享有最好的福利和待遇,而且還是一種榮耀。

  你不好好努力,憑什麽要你?
  在其位,必謀其政。

  這樣做,既可以激發軍中將士的鬥志,又能讓護衛軍保持鬥志,不被高待遇迷失自己的方向。

  畢竟,沒有最強的軍隊,只有最努力的軍隊。

  只有不斷的改變自己,突破自己,才能永久的保持‘天下最強軍隊’的稱號。

  改革軍隊的第三步,普通士兵分三等—州兵,郡兵和縣兵。

  身體素質最好的,忠誠度最高的,訓練最刻苦的,皆可選為州兵;次一等的,則可選為郡兵;再次一等的,只能選為縣兵。最差的那些,直接提出軍隊。

  州兵的夥食好,待遇好,福利好,戰爭之時,要敢於衝鋒;
  郡兵的夥食差一些,待遇也差一些,福利也差一些,戰爭之時,可用於防守;

  縣兵的夥食、待遇、福利,都是最差的。戰爭之時,只能乾點運糧的雜活。

  這樣做,只是為了讓改革過程中的普通士兵擁有急迫感。

  人,都有安於現狀之心,時間長了,士兵便會安於現狀。

  但現在有沒有仗打,等待就是最好的做法。

  只有采用這種激勵方式,才能讓士兵保持戰力,要不然,三年之後,還沒打冀州的袁紹,自己就是一隊‘老爺兵’了。

  畢竟,改革是為了發展,變得更厲害,而不是做做樣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