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鐵騎南下》第五十九章談判方向
  正在古秋研究著怎麽撈更多的錢的時候,南匈奴左王劉能和北王圖安率領大軍到達婁煩關下時,古秋知道事情不好:這些商隊有問題,瞬間驚出一身冷汗。

  趕緊安排人馬打探放進來的三個商隊的下落,以免他們壞事。沒想到這五百多人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毫無蹤影。

  古秋心道:“可千萬別在打仗的時候出來搗亂啊。”

  南匈奴大軍壓境,古秋再也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去管這三個商隊了,只能安排婁煩關的士兵,積極做好防禦準備。

  第二日清晨,南匈奴左王劉能和北王圖安便率精銳軍隊對婁煩關發起了猛烈的進攻,古秋率領婁煩關將士和他們戰鬥。

  正打的難舍難分之時,突然間,有探馬來報:南城門外,一股五百多人的南匈奴騎兵從南面殺向婁煩關。

  古秋心道:“該來的還是來了。”趕緊安排人馬去南城門拉起吊橋,抵擋南匈奴的騎兵,結果古秋安排的人馬還沒有到達南城門,南城門就被南匈奴的騎兵攻破了。

  原來是最後一個商隊過婁煩關時,對南城門的吊橋繩索做了手腳。

  當婁煩關南城門外忽然出現戰事,守衛南城門的士兵緊急拉起吊橋,結果繩索斷裂,吊橋並未拉起,反而為南匈奴的騎兵鋪平了道路,讓他們更快的攻入婁煩關中。

  五百南匈奴騎兵攻破了婁煩關南城門,進入婁煩關內,並未做過多的停留,就直接奔北城門而來。

  北城門處的守軍一時間前後受敵,不出片刻,北城門便被打開了,北城門外數以千計的南匈奴騎兵進入了婁煩關內。

  一個時辰後,婁煩關守將古秋被殺,三千守城將士陣亡,兩千守城軍士成了南匈奴的俘虜。

  這正應了那句話“再堅固的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

  同時,這也是為什麽婁煩關這座雄關,短短幾日就被南匈奴的一萬兩千人馬攻下了的原因了。

  雁門關,韓成的屋中。

  待沮授轉身離開之後,韓成有點後悔:剛才害怕南匈奴軍隊攻打縣城,掠奪百姓,太著急的做出了決定。

  趕緊對著門口的親衛說道:“來人,將沮長史叫回來,並且將徐邈縣令請來。”

  韓成知道,和南匈奴這仗是打不成了,只能靠談判解決,想得到什麽,主要看談判的結果。

  而自己手下的眾人中:軍中的三位大將,魏延,張郃,潘鳳,領兵打仗行,不太適合乾談判這種事。

  所以談判的事自己只能依靠沮授和徐邈兩個文人了,將他們叫來,聽聽他們的想法。

  所謂“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可不是白說的,是古人總結經驗所得出來。

  這話的主要意思就是人多想法多,經驗也多,對將要做的事情想的更加全面和周到,用在這裡正好合適。

  至於談判的人選,沮授不太合適,若是南匈奴知道火燒雁門關之計是出自沮授的手筆,估計南匈奴的大首領呼廚泉能拚著四千俘虜不要,也要斬殺沮授,這樣自己的談判大計就受到了影響。

  而韓成自己是主公,不可能親自去談判,那麽談判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徐邈了。

  待沮授和徐邈到來之後,韓成隨意的說道:“沮長史,徐縣令,坐吧。”

  兩人知道韓成的脾氣,也不客氣,找個地方便坐了下來。

  韓成見兩人都坐了下來,說道:“和南匈奴的戰爭進行到這種地步,下面只能靠談判進行了。兩位對這次談判的方向有什麽想法盡管說出來,我們一起研究談論。”

  這兩位中,一位是軍中長史,一位是地方縣令,同時也正是韓成的左膀右臂,正好可以再軍事和民生上相互補足,可以讓韓成從更全面的方向上思考問題。

  沮授掌握情報營,消息比較靈通,先說道:“我覺得談判也是戰爭。通過談判,我們可以得到很多東西,比如說用南匈奴的俘虜和馬匹能換回很多百姓和失地。

  關於這次談判的方向,我覺得主要可以從以下三點考慮。

  一是將婁煩關的守軍俘虜換回來,換回來他們之後,可以增加我們奮武軍的軍事力量,也可以更好的收服兩縣的民心。

  二是我們應該理所當然的接收雁門郡的婁煩關和婁煩縣,陰館縣兩縣一關之地,這是我們的‘戰利品’。

  但接受了這麽大的地盤,我們奮武軍又要面臨新的問題,那就是人馬明顯不足。

  三是雁門關之地的駐軍問題,因為雁門關已損壞,需要重建,重建之前需要大量的軍隊駐扎,我們的軍隊就更加捉襟見肘了。

  以上三點是談判的方向,不管談判結果怎麽樣,我建議我們奮武軍的青龍營以後就需要常駐陰館縣了。

  陰館縣的地理位置靠近雁門郡的中心,青龍營駐扎在此,可利用騎兵的高速,隨時支援各縣。

  同時,強弓營也分開駐扎兩關,可以均衡兩關的勢力,防止被南匈奴各個擊破。”

  韓成見沮授分析的井井有條,並將以後的戰略部署都說了出來,對其默默的點頭,表示讚許,心道:“自己真幸運,收了這麽一個軍事大才,讓自己少費了太多的腦筋。”

  待沮授說完後,徐邈說道:“沮長史從軍事方面分析了現況,分析的鞭辟入裡,值得我學習。我若從軍,必要先和沮長史學習幾年啊。”徐邈說完這些客氣話之後,便進入了正題。

  “我方多了兩縣一關之後,估計人口會在現在的基礎上翻一倍。

  我看了以前的資料,雁門郡關內有六縣,其中超過兩萬人的大縣只有兩個,正是婁煩縣和陰館縣。

  從情報營得到的消息來看,這兩縣的土地肥沃,百姓生活比較安定,逃亡到並州南部的百姓並無太多。

  得了如此多的人口和土地,首先,我們的兵源會得到補充,再就是我們的稅收也會增加。

  所以,我也讚同沮長史的想法,必須佔領這兩縣一關,雖然我們的兵力會捉襟見肘,但是我們的收獲也是很大的。短時也許左右支絀,但時間一長,好處就會展現出來。”

  韓成看到徐邈和沮授的想法達成一致,都同意用南匈奴的俘虜換取這兩縣一關,心中便下了決定。

  談判大體方向已定,韓成對著沮授說道:“我覺得沮長史不用擔心雁門關重建前大量駐軍的問題。”

  沮授說道:“主公為何如此說?我們放回了南匈奴的四千俘虜,手中便沒有了威脅南匈奴的手段,再加上雁門關已經敗破不堪了,他們怎麽可能不乘機拿下雁門關呢?”

  韓成微微一笑,說道:“沮長史忘記了一個重要問題,南匈奴為什麽南下啊?”

  沮授說道:“今年冬季寒冷,凍死了大量的牛羊,南匈奴南下入侵當然是為了糧食.”說到糧食,沮授眼前一亮,還是主公想的長遠啊。

  對,就是糧食,若南匈奴有了糧食,還入侵幹什麽?戰爭死人好玩嗎?冬季在大帳中烤著火爐,吃著羊肉,摟著老婆睡覺不香嗎?
  韓成說道:“我現在唯一的擔心問題就是婁煩關的南匈奴軍隊不遵守承諾,進攻雁門郡的其他兩縣怎麽辦?”

  徐邈說道:“主公最近太過於勞累,所以產生了憂慮。其實主公的擔心是沒必要的,有人會替主公圈住他們的,讓他們好好地待在婁煩關。”

  韓成說道:“誰啊?這時候誰還會幫我們啊?”

  徐邈說道:“當然是南匈奴的大首領,呼廚泉了。”

  韓成一陣納悶,這是為什麽啊?

  徐邈見韓成進入了沉思,胸有成竹地說道:“主公想想,南匈奴的大首領帶領四萬五千人馬進攻雁門關,結果傷亡了半數以上的士兵,還沒拿下雁門關。

  而南匈奴左王僅僅用了三天便攻破了婁煩關,而且沒有損失太多的人馬,若南匈奴左王再次攻打了兩個縣城,得到大量的資源和人口。

  那麽,在南匈奴族中,左王的威望定將超過大首領呼廚泉,等到南匈奴這次戰爭後回到部落,大首領的位置還會是呼廚泉的嗎?
  呼廚泉若是個聰明人,肯定會第一時間告訴左王劉能,讓其在婁煩關按兵不動,等待談判結果。”

  韓成聽了徐邈的話,說道:“徐縣令說的有道理啊。既然這樣,這次談判,就由徐縣令全權負責,為我奮武軍謀取最大的利益。”

  沮授和徐邈說道:“諾”。

  南匈奴中部大營,呼廚泉得到左王劉能佔領婁煩關的消息後,第一時間內,高興萬分,畢竟,自己手中也有了談判的籌碼,在雁門關被俘虜的四千士兵都有了回家的希望。

  然而,不出幾個呼吸間,呼廚泉好像想到了什麽,緊急命令十名傳信兵向婁煩關的左王劉能傳令,讓其必須在婁煩關內按兵不動,等待自己和韓成的談判結果。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