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鐵騎南下》第十一章韓業當縣令
  韓成剿滅整個常山郡的山賊,多郡縣得到消息,紛紛上書韓馥,請求韓成出兵掃蕩境內的山賊。

  韓馥心中大喜,多次寫信對韓成表示讚賞並升其為中郎將,允許韓成再招兵五千,並承諾讓韓成放心剿匪,多做利民之事,軍需之事無需操心,保管隻多不少。

  韓成趁機提出想建立一千騎兵,韓馥應允,但只能提供五百匹戰馬。常山郡內山賊已盡數剿滅,韓成的收入斷了來源,韓馥知道後告訴韓成可以適當的去冀州別的郡剿山賊。

  在韓成剿滅山賊的同時,朝廷發生了一件大事,那便是董卓進京了。

  話說,每個人的成功都是必然的,這就包括董卓。

  為什麽身為外臣的董卓可以進京呢,這就要感謝豬一樣的何進大將軍了。

  何進及其弟車騎將軍何苗統領著洛陽的軍隊,殺滅宦官集團易如反掌,可是何進不,聽信親信袁紹的計謀:調四方猛將進京誅殺宦官,於是,董卓和丁原等外臣便名正言順的率軍來洛陽擊殺宦官。

  你說你召集就偷偷地召集唄,何進不,非要入宮面見何太后,和何太后說說要殺宦官的事。

  何進當了大將軍,可不是以前殺豬的那個何進了,狂妄的緊啊。在宮中,宦官的地盤,也不知道低調,結果被中常侍張讓、段珪等安排人聽到了何進的誅殺計劃。

  張讓等宦官也不是好惹的,古話說狗急了還跳牆來,更何況都要殺人家了,人家能不著急。於是,幾個宦官一商量:先發製人,矯何太后詔召何進入宮,將何進殺掉。

  何進大將軍生生把一手王炸牌,打輸了。

  何進手下部將吳匡,袁術,袁紹等聽到何進死了,趕緊引兵入宮,殺了宦官趙忠等人。自此,猖獗東漢近百年的宦官集團破滅。

  袁紹等人只顧關閉宮門擊殺宦官集團,卻被宦官張讓劫持漢少帝逃了出去,董卓正好在這時進京了,聞知漢少帝在北芒,帶兵前去迎接,保護漢少帝還宮。

  董卓進京後,聽其手下第一大謀士李儒之言,將何進及其弟何苗所統領的洛陽軍據為己有,又誘使執金吾丁原的部將呂布殺死丁原歸附於自己,集洛陽軍,西涼軍,並州軍於董卓一身,兵勢正盛。於是董卓逼迫朝廷罷免司空劉弘,自任司空。

  九月,又安排謀士李儒親自帶人入宮毒殺何太后和漢少帝,立陳留王為帝,是為漢獻帝。廢立之日,諸臣皆悲切惶恐,卻無敢言者,董卓隨即專製朝政。

  十一月,董卓自稱相國,並帶劍上殿,全無人臣之禮。

  董卓在京師縱兵剽掠財物、婦女、殘害百姓,京師人人自危。又征辟名士,拉攏人材為已所用,以求鞏固自己地位,但其倒行逆施,大為士人所不滿。

  因此,董卓任命的官吏,後來大都成了他的敵人。當然,這是後話。

  十一月,董卓專製的消息傳到冀州,冀州士子們紛紛痛斥董卓。

  在冀州,隨著韓成多次剿滅山賊,成為了冀州所有山賊的噩夢。與此同時,不知在誰的安排作用下,韓成的仁義之名也在冀州廣為流傳,冀州的逃亡百姓紛紛投軍到韓成的軍隊。

  常山郡元氏縣
  一大漢來到募兵點,只見這大漢身材高大威猛,面容卻儒雅之極,一張國字臉讓人望之生畏,從身體周邊的氣息來看,武藝至少六品以上,韓成一眼便相中了,心中感歎道:“好一員猛漢。”

  只見這漢子對著負責募兵的什長說道:“某乃河間張郃,知州牧子侄韓成仁義,故來投軍。”

  韓成一看,“吾乃韓成,壯士一看就武藝不凡,無需比武測試了,直接來吾軍中任都伯即可。”

  張郃看自己剛從軍便受到如此重視,倒頭便拜:“參見將軍。”

  到年底,對韓成來說可謂是雙喜臨門。

  不僅是因為在募兵的過程中,募到了張郃這樣的名將,而且九門縣令審配見董卓殘暴,心中不忿,辭去縣令一職,投奔到韓成軍中,令韓成高興萬分,終於有個能幫忙處理軍中雜事的了:軍中太缺文吏了,事情太多了,自己實在是累壞了。

  遂命審配為軍中主薄,處理一乾軍中事務。

  冀州牧韓馥的心情卻是喜憂各半啊,喜的是自己統治一州之地,山賊日益減少,這多虧了侄子韓成帶兵四處剿賊,幫自己穩定著冀州內的安定,自己也派人大力宣傳侄子的仁義之名。

  州內安定,各地優秀人士紛紛來投,想為自己謀一份事業,其中有早年在涼州,精通羌人戰法的武威郡姑臧人鞠義,冀州忠心之士潘鳳等。

  憂的是冀州多了個袁紹,這袁紹可不是一般的子弟啊,正兒八經的袁氏之子,因不滿董卓專政,與董卓意見不合,董卓要殺他,被人勸住才罷休。

  袁紹這家夥在洛陽掛印而去,董卓為安撫袁氏,籠絡天下士子之心,便任袁紹為渤海郡太守。這渤海郡,便在冀州境內,還是冀州人口最多的一個郡。

  自從袁紹來了,韓馥恐怕袁紹起兵得罪董卓,故派遣幾個從事駐勃海郡監視並限制袁紹的行動。

  這時,東郡太守橋瑁冒充三公寫信給各州郡,歷數董卓罪狀。韓馥接到信件,召集部屬在鄴城商議。

  他問部屬們:“如今我聽到袁紹起兵的消息,是應該幫助袁紹,還是應該幫助董卓呢?”

  治中從事劉子惠正色說:“董卓敗壞朝綱,興兵討伐董卓是為了國家百姓,沒有私人感情!哪裡有什麽袁紹,董卓?”韓馥聽後,臉有愧色,隨即表示支持袁紹起兵討伐董卓。

  。。。

  董卓亂政後,各個州牧更視朝廷法度於無物。州牧不僅擁有一州行政,軍事大權,還有財權。以討伐董卓為名,各州牧,太守大肆征兵,安排親信任命郡縣長官。

  在冀州,便有一個十五歲的縣令—九門縣令韓業,韓馥的兒子。

  這韓業,受父親韓馥的影響,酷愛讀書。韓馥和當代大儒鄭玄有一定的交情,便推薦韓業去鄭玄座下讀書,習得《古文尚書》《周禮》和《左傳》等書籍後歸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