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極品小侯爺》第一卷_第349章  勘探水源
  秦風只不過是一個小小十戶,跟官員八竿子打不著,並且對當官也毫無興趣。

  不過李郎的勇武,倒是令秦風頗為欣賞。

  “不愧是明王之子!”

  面對秦風破天荒的讚賞,李郎頓時滿臉得意:“我繼承了家父的一身武藝,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兄長李章,則是繼承了家父的軍事統帥能力,對兵法之研習,已到了出神入化之境地。”

  “也就是沒機會!”

  “否則我兄弟二人奔赴戰場,早已將北狄殺的人仰馬翻,哪還有這連年不斷的消磨戰?”

  秦風並不懷疑明王一家的實力,可那又如何?受到梁帝忌憚,越是有本事,越要被雪藏起來。

  畢竟功高蓋主啊!
  就在秦風感慨明王一家的遭遇時,李郎突然語不驚人死不休地來了一句:“秦大哥,你現在可是能夠直達天庭的人物,不如你去與聖人說說,派我奔赴戰場,建功立業如何?”

  一聽這話,秦風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一樣:“你可別害我!”

  “別說幫你們美言,提到你們一家的名字,聖人都能用眼神殺我幾百次。”

  “也是奇了怪了,京都王爺這麽多,怎麽就你們家受到聖人的格外關注?”

  聞言,李郎眼神閃過一抹黯然,歎了口氣:“別提了,說來話長。”

  秦風本想多問幾句,正巧吳畏回來了,隻好打住話茬。

  吳畏似是一夜未眠,翻身下馬,抱拳道:“公子,陳知府應下了,監官不日便到昌平縣。”

  秦風不由輕哼一聲:“算那老屁股識相,不然我非去拜訪拜訪不可。”

  聽到這話,吳畏不由一陣偷笑:“陳知府一聽是您,二話都沒敢說,生怕您一個不高興,去州府住幾天。屬下雖只在會客廳見了陳知府,沒能進入後院,但光是前院的一進一出,便看見好幾個小丫鬟。”

  “說是小丫鬟,但穿金戴銀,一看便是填房妾室。屬下多了個心眼,在州府一打聽,好家夥,那陳知府六十歲高齡,硬是續了十二房妾。”

  秦風撇了撇嘴,滿臉不爽:“這老家夥,身體竟比小爺還好!”

  “不過這種事,太多太多了,咱不管,也管不了,隻管搞好自己的事便是。”

  “你去接應接應秦小福和趙玉龍。”

  吳畏正欲領命離開,卻見趙玉龍策馬而來。

  “秦兄,事辦成了,隻走了兩個縣,便招攬了五千精壯民夫,秦小福在後方壓陣,用不了多久就到了。若是人手不夠,我再去跑其他縣城。”

  五千?夠夠的!

  秦風揮了揮手,示意趙玉龍和吳畏奔波了一天一夜,可以歇著了。

  不多時,便見秦小福帶領密密麻麻的人群,朝著這邊而來。

  看著如此人潮,秦風很是滿意:“這辦事效率,不錯,剩下的五千兩銀子,你留著吧。”

  秦小福眼睛直冒光,嘿嘿笑道:“少爺,我對您的敬仰,可謂是黃河泛濫……”

  秦風瞪了一眼:“泛濫你娘個腿,滾犢子,我可沒心思聽你拍馬屁。你把這五千人篩選一遍,這裡面肯定會有不少賴漢閑人,將這些不著調的人,單獨提出來。”

  聞言,秦小福一臉詫異:“少爺,您是打算把這些刺頭踢出去,免得搗亂?”

  秦風一口回絕:“當然不是,這些人,我自有用處。”

  秦小福雖然奸懶饞滑,但有一個優點,秦風卻非常喜歡,便是聽話。

  無論秦風讓他幹什麽,他都不會多問,隻管去辦便是。

  沒一會功夫,就被篩選出接近一千個賴漢閑人。

  說是賴漢閑人,這玩意兒哪有什麽標準?全靠猜,看誰長得凶神惡煞,或是說話痞裡痞氣,便隻管摘出來。

  秦風讓這一千賴漢原地待命,然後將剩下的四千人,分成十個隊伍,每個隊伍四百人。一到九隊,就近奔赴秦風事先標注的地點,進行暫時駐扎。而十隊,則充當臨時工匠,前往周遭早已荒廢的村落。

  將房子的橫梁拆下,一並運回來。

  待到梁木堆積成小山一般,秦風便轉身上了工坊馬車,將事先準備好的兩麻袋鐵釘拿了出來,直接扔在地上。

  秦風既然早就知道昌平縣的情況,自然會提前做好謀劃。

  這兩麻袋鐵釘,準確來說,是呈‘匚’形的抓釘,專門用來銜接木料。盡管這個時代已經有鐵,而且抓釘也已經出現,但由於還是處於‘銅多鐵少’的情況,使得鐵價要比銅價高出不少,因此抓釘的運用並不普遍,只有一些豪門闊戶,建造房屋時,才會用上抓釘,除此之外,大多還是隼牟結構。

  後世極為推崇,視為智慧結晶的隼牟結構,反倒成了這個時代,平民百姓能夠負擔起的建築方式。

  而受人鄙夷的抓釘,卻只是有錢人的玩意兒。

  時代便是如此,循環往複。

  除了抓釘,秦風還事先準備了兩個鑽頭。

  這些全都是天機營出品,物美價廉,童叟無欺。

  在秦風的指揮下,十隊工匠開始打造鑽井設備。

  先是在橫梁木的一端開孔,挖槽。

  然後將螺旋鑽頭,鑲嵌在橫梁木底端,如此一來,簡易卻實用的鑽井工具就做成了。

  將鑽井工具運向事先標注的地點,由一到九隊施工。

  將帶有鑽頭的梁木豎起,利用梁木事先打好的孔,將木棍塞入其中,兩到四名民夫,抓住橫杆,同時旋轉木梁,在鑽頭的牽引下,木梁便緩緩鑽入地下。等木梁深入的足夠深以後,將備用梁木取出,利用兩端的榫卯凹槽連接,為了提升堅固性,再用抓釘固定,繼續往下鑽。

  三根梁木的長度,基本就已經達到極限。

  其一是梁木的強度不夠,再往下鑽,很可能將梁木擰斷。

  其二,民夫的力量不夠大,梁木鑽得越深,摩擦力越大。

  所以,三根梁木的深度,只是為了勘測地下水分。

  將梁木取出,根據梁木的濕潤程度,即可判斷這片土地下方,究竟有沒有蓄水層。

  若是梁木相對乾燥,便放棄此地,轉移到下一個地點繼續勘測。

  若是梁木濕潤,便就地開挖,挖掘深水井。

  如此,必能找出合適水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