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訊走出營帳的永安侯,看到站在面前的寧虎,先是一陣呆愣,緊接著大喜過望,直接衝上去一把抱住了寧虎。
“我的好兒子,爹可終於見到你了。”
“孩他娘,快出來,虎子來了。”
聽到呼喚聲,寧夫人才走出營帳,看到寧虎的那一刻,寧夫人瞬間淚崩。
自從寧虎跟隨秦風離開京都後,至今為止便再也沒有回去過,雖然寧夫人時常聽到關於寧虎的消息,知道寧虎越來越有出息,甚至已經成為秦風身邊最重要的大將之一。
高興歸高興,可是為人母,寧夫人心裡還是空落落的,畢竟兒行千裡母擔憂。
如今,終於見到了朝思暮想的兒子,寧夫人當場喜極而泣。
舉起雙手,輕輕撫摸著寧虎的臉頰,眼神盡是慈愛。
“虎子,真是我的虎子。”
“為娘日思夜想的大兒子,終於回到身邊了。”
看著父母激動落淚的模樣,寧虎心裡也不是滋味。
身為天機營衛士統領,北溪大將,與秦風一起不知道打了多少場惡戰的鐵血漢子,如今卻也落淚。
“爹,娘!”
寧虎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對著父母便是一通磕頭如搗蒜。
“孩兒不孝,這麽久都沒回去探望你們,以後住在北溪縣,孩兒好好孝敬你們。”
永安侯伸手把寧虎從地上拽起來,連連點頭感歎:“好!好兒子!不枉爹白疼你,只要咱們一家人在一起,哪裡都是家。”
寧夫人也擦了擦眼淚,重新流露出慈祥的笑意:“多虧了秦風,咱們一家人才能這麽快團聚。”
聽到這話,寧虎轉身看向秦風,眼神盡是感激。
雖然寧虎早就知道,秦風絕不會對寧家人置之不理,但是當秦風真把寧家人全部帶到北溪縣來,與寧虎團聚。
寧虎這心裡還是激動無比。
畢竟寧虎的父親,可是當朝侯爺,又世代住在京都,寧家舉家搬遷絕非易事,而在梁帝的圍堵之下,能夠成功安全抵達北境,就是更加難得可貴的事情了。
在寧虎的心裡,秦風不僅是他的大哥,他這輩子誓死追隨,無怨無悔的領袖。
寧虎當即衝秦風一抱拳:“秦兄,我最後一樁心願已經了卻,以後便扎根在北溪縣了。”
“只要你一句話,即便是刀山火海,我也在所不辭!”
聽到這話,秦風卻笑著調侃起來:“不用說的那麽誇張,就算是你現在直接退休,在北溪縣照顧父母,我都會點頭答應。”
“畢竟自從跟隨在我身邊後,你立下了多少汗馬功勞,連我自己都記不清楚了。”
“光是憑借這份功績,就足夠讓你們寧家,在北溪縣衣食無憂的度過此生。”
寧虎當然知道,以秦風的為人,決不能做出任何兔死狗烹的事情,只要北溪縣還如今天這般強盛,寧家就一定會無比興旺。
不等寧虎回答,永安侯反倒先接過話茬,信誓旦旦道:“退休?想都別想!”
“寧虎還這麽年輕,至少還要再奮鬥二十年。”
“虎子,你給我記住,既然咱們全家都搬遷到北溪縣,從今以後,你生是北溪縣的人,死是北溪縣的鬼。”
“任何人膽敢對北溪縣不利,你都要竭盡全力,迎頭痛擊。”
“更要對北溪縣,對秦風,絕對忠誠。”
這番話不僅是對寧虎說的,更是說給秦風聽的。
寧虎當然沒有任何遲疑,重重一點頭:“放心吧爹,誰若是想對北溪縣不利,還需先從我的屍體上踩過去!”
能有寧家的全力支持,秦風自然也很欣慰。
隨著寧虎的到來,眾人又在原地逗留了兩日,不過考慮到徐墨正在養傷,北溪縣無大將鎮守,為了防止意外,秦風等人還是提前動身,返回北溪縣。
當車隊緩緩穿過北溪縣城門時,只見路旁早已經擠滿了北溪縣百姓。
看著一望無盡的人頭湧動,秦風不由會心一笑,北溪縣能有今日之盛況,他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隨著車隊完全進入北溪縣城,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也隨之響起。
“秦王回來了!”
“太好了,哈哈哈,秦王歸來,咱們北溪縣必定能再上一個台階。”
“有秦王坐鎮北溪縣,乃是萬民之福。”
“世子不在,徐墨負傷,這個時候乃是北溪縣最空虛的時刻,在這關鍵時刻,秦王趕回來,我們終於可以放心了。”
“那是,論勇武,秦王不輸給寧侯爺。”
“論智謀,秦風乃是世子的啟蒙恩師。”
“論內政,就連林瞿奇都是按照秦王的指示,一板一眼的進行。”
“可以說,秦王集勇武,謀略和內政於一身,乃是不世出的天縱奇才。”
就在眾人激動之際,人群又是一陣沸騰,只因他們發現,隊伍中還有一些特殊的身影。
這些人穿著常服,而且雍容華貴,一看就知道來歷不凡。
很快就有人驚呼起來:“你們看,那個人難道是秦太尉?”
“誰?”
“是秦太尉!我曾在京都的時候,有幸見過秦太尉一眼,此人乃是秦王的父親。”
“什麽?!這位長者,就是傳說中的秦太尉?”
“秦太尉既然會出現在這,也就意味著,秦家人全來了?”
當眾人得出這個結論的時候,他們馬上意識到,那兩個美到不像話的女子,肯定是秦風的結發妻子。
“那兩位,難道就是李瀟蘭和景千影?”
“肯定是!”
“哈哈哈,沒想到秦王把全家人都搬過來了,以後秦王再也不會離開北溪縣了。”
“太好了,以後有秦王親自出手治理北溪縣,咱們的日子肯定會變得更好。”
“秦王萬歲!”
“萬歲?應當是千歲才對!”
“都什麽時候了,誰還在乎這個?我就是要說秦王萬歲,你能奈我何?哈哈哈!”
感受到北溪縣百姓的熱情,所有秦家人,同樣極為高興。
尤其是初次來北溪縣的秦天虎,直接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光是眼前這些精神飽滿,穿著光鮮的百姓,就不亞於京都的天子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