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東漢末年》第一百八十二章 自家產業
  張讓聽劉宏誇郭斌,心裡雖疑惑,口中卻道:“郭潛陽乃陛下親自簡拔於草莽,忠君愛國之心自然是好的。只是不知,這個郭斌又幹了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兒?連陛下都這麽高興?”

  劉宏哈哈一笑,順手將郭斌的奏折遞給了張讓。

  張讓雙手接過,只看了個開頭,他的心中就要叫糟。無他,蓋因郭斌所陳奏的,正是重修南宮的事情罷了。

  久在天子身邊的張常侍,對郭斌的了解可能較之朝中的大多數高官顯宦要多得多。雖然郭斌處處與自己作對,可是不得不承認,人家是真的有本事。這本事不是寫詞作賦,也不是官場手腕,而是實實在在地解決問題的手段。張讓之所以敢與許多朝中重臣掰手腕,隨便出一兩個計策便能將其整治得呼天搶地,或者貶官,或者喪命,其根本原因是這些重臣熟悉的是袖裡乾坤,與人勾心鬥角固然是其慣常熟悉的,真正解決問題卻非其所長。

  而郭斌則不同,自從他初次進京面聖之後,張讓便連一點兒對付他的心思也不敢有。為什麽?因為他瞧問題眼光獨到,總是能在第一時間抓住問題的關鍵,因此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是雷霆萬鈞之勢,使人連一絲抵抗的心思都欠奉。無論是當初八個人毆打百余江湖人士,還是在陽翟與縣丞賈仁的權力鬥爭,似乎毫不費力,每次卻都能完全佔據上風。

  非但如此,每臨大事,郭斌都極為穩當,思維卻又飛揚跳脫,讓人摸不準他的脈。

  當初張梁親自率領幾百太平道高手圍攻陽翟縣衙,卻落入重圍,那麽多江湖上成名的好手,能活著回去的僅有十幾個人;後來何曼率領三萬人攻打陽翟縣,郭斌率領幾百臨時拚湊的新兵,千裡馳援,竟沒經過幾場大戰便將三萬太平道精銳收為己有。

  要說他最冒險的戰役,便是長社城外的那一場場騷擾戰了。七百部曲騎兵,進攻連綿幾十裡的二十萬大軍的營帳,這不是瘋了嗎?可他愣是一次次將二十萬黃巾軍玩弄於股掌之上,在奏折中,皇甫嵩說:“每戰,黃巾賊寇損傷慘重,總和幾達五千余眾,而郭某所率部曲除二三輕傷外,無一折損。”

  面對這樣眼光獨到,下手狠辣,行事穩當卻又不太守規則,而且敢於冒險拚命的主兒,誰敢跟他玩兒陰的?而且你別看郭斌行事有時候不太守約定俗成的潛 規則,卻時時處處佔著個禮字。因此,自其首次面聖之後,張讓一見到郭斌便乖乖地繞道而行,也約束手下人,盡量不與其發生衝突。

  張讓知道,自己與朝中重臣相爭,所以能屢次得勝,靠的是天子的恩寵和信任。而外朝的一乾重臣,一個個有家族扶持、有門生故舊相互串通,在朝堂上實力不可小覷。而且集結成黨,對抗天子,與天子天生便是互相對立,相互牽製的關系,若這些人真能得道天子信賴才是見鬼了。

  而自己不同啊,十常侍本不全之人,又沒有可供誇耀的家族勢力支持,自身的榮華富貴皆來自天子,便好似盤繞大樹的藤蔓一般,天生便不可能背叛天子。若說自己有私心,也不過是於銀錢上的貪婪罷了,而且一樁樁一件件,天子都清楚得很。

  因此,十常侍每次與朝中大臣掰腕子,天子總是會偏向著這些最親近的宦官。

  可是郭斌呢?他自初次覲見天子便與天子勾肩搭背、兄弟相稱。況且人家還有能力,每每在天子最需要援手的時候,他總是能窺準機會,果斷出手。因此,他雖然到目前都還只是個小小的郡守,張讓卻明白,這只是因為他年紀尚輕,資歷太淺的緣故,否則位列三公也不為過。以天子對郭斌的看重,他在天子心目中的分量,較之朝中的許多朱紫重臣都要重要得多。

  無論是禦賜斬馬劍、還是牽製皇甫嵩,天子皆有意為之。便是如今他受封陽翟縣侯,並以未冠之年領潁川太守,都是天子對今後朝局的布置。何進雖然位高權重,又是太子劉辨的舅舅,然而其畢竟出自貧素之家,無論是為人處世還是政治頭腦,關鍵時刻怕是並不頂用。而將郭斌任命為潁川太守,則是為太子加了一層保險。

  郭斌的能力和忠心是毋庸置疑的,將其放在潁川,一方面是出於他在潁川的政治影響力的考慮。然而,這卻隻佔極小的一面,所謂“錐處囊中,其末立見”,郭斌這種人傑,放在哪裡都是很讓人放心的。

  而將他放在潁川,是因為潁川距離洛陽很近。京中一旦有事,郭斌可以隨時親帥大軍勤王。以郭斌麾下部曲之精銳,自潁川到京師,三五日便可抵達。

  其次,郭斌畢竟年紀尚輕,今年滿打滿算不過十八歲。雖然他能力足以勝任,可十八歲的二千石,的確太過駭人聽聞了。若是將郭斌放在京中,難保其與士林相聯合,失去其原本的獨立性,畢竟他與士林關系之密切,在士林中聲望之崇高,都不是秘密。現在甚至有太學生拿他與蔡邕、盧植之流相提並論了!

  況且,以郭斌的年齡和資歷,將他放在京中,確然太過扎眼,容易遭人嫉恨,很難保證不會有人拿著他的年齡說事兒。因此,將其放在潁川也是一種對他的保護,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這許多內情,朝中的許多大臣都看不透,甚至郭斌本人可能都沒有完全理解,可時時刻刻跟在天子身邊的張讓卻是洞若觀火。天子對郭斌、對太子,可謂用心良苦,郭斌是天子為太子留下的股肱之臣。若是不出意外,可能天子晏駕之後,十年之內,郭斌便可封侯拜相,位列三公。

  如今,天子的身體大不如前,這雖然是極保密的事情,卻如何能瞞得過親近之人?因此,很早以前,天子便已經開始為了太子能夠順利登基鋪路了。

  否則,為何明明何皇后毒殺王美人的證據簡單明了,天子卻沒有將事情鬧出來?難道真的是十常侍勁力求情的功勞嗎?張讓自家知自家事,天子並非不明事理的孩童,他可是在十幾歲的時候便能夠將自己的親舅舅下獄處死的主兒,豈能真的如外頭所傳言的一般,受十常侍擺布?

  當時天子之所以將王美人之死的事兒按下來,為的無非是當時已經八歲的劉辨罷了。若是其生身的母后真的成了殺人凶手,若乾年後,便可能會有人以此阻礙其登基。所謂子以母貴,母以子貴,生身母子哪裡能劃分得清呢?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還真不是天子特別喜愛長子劉辨,而是另有其因。漢家雖然富有四海,宮中的皇子卻總是很難平安長大,難道真的是宮中風水不好,阻礙了皇家的子嗣?那是騙鬼的!光武帝立國之時難道不會讓人瞧瞧風水?
  他張讓在宮中混跡了大半輩子,什麽鬼蜮伎倆沒有見過?宮中並非風水不好,而是有人不想讓皇子長大成 人罷了,否則那些人如何繼續掌控外朝,一手遮天?
  因此,天子很是看重劉辨這個長到八歲的皇子。因為劉辨既是皇長子,又是皇嫡子,乃是天子最名正言順的合法繼承人。保證皇位的平穩過渡,乃是一個王朝最在意的大事,也是每一個明白自己時日無多的天子最優先考慮的大事。因此,從天子將劉辨秘密放到道觀中養大,而讓其遠離后宮的爭鬥,實際上便是對其的保護。

  自光和六年郭斌首次面聖後,天子便基本認定,將郭斌作為太子手下的儲備人才了。與之待遇相同的,還有曹操,甚至一直未曾出仕的汝南袁家的長子袁紹,也在此列。在高層政治中,幾乎不存在所謂的意外。難道你以為黃巾之亂前,劉辨在袁紹等人的護送下前往陽翟,是沒事逛著玩呢?

  在天子原本的考慮中,劉辨前往陽翟縣,有兩層政治目的。

  第一,劉辨年幼,又因為自小養在道觀之中,極少在天下臣民面前露面,故其在天下臣民之中聲望尚未樹立。因此,劉辨也需要一系列的政績,來證明他是天子的合法繼承人,更是為了證明他有能力繼任天子之位。所以說,劉辨前往陽翟,是為了混資歷去的。何曾想,劉辨竟在前往陽翟途中遇到了太平道的截殺。原本天子想讓何進加派重兵前往陽翟,立刻護送太子回京,可是郭斌非但將前來侵襲的太平道賊人一舉殲滅,更是將功勞全都推到了太子身上。這一手玩得漂亮,可以說此次太子出京最重要的政治目的已然完全達到了。

  第二,天子之所以選擇陽翟縣作為太子出行的目的地,卻是為了太子與郭斌多多親近,也是天子對郭斌的信任。目前看來,這第二層政治目的也已經達成了。現在的太子,非但穿著陽翟縣的軍裝、學著陽翟縣官學堂中教授的新學,其與陽翟乃至潁川豪族之間的關系也是極為密切。當然,郭斌在這裡面也是出了大力的。

  因此,張讓若是失心瘋了,方會與郭斌這個注定是兩朝元老乃至三朝元老的國之柱石作對。而當他看到郭斌給天子的奏章時,方會心中忐忑。

  因為他早已計劃好了,如何借著南宮失火的事情大做文章,勸說天子增收賦稅;如何借著修園子的時機搜刮民財;如何勸說天子重開西園,明碼標價售賣官爵。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上億錢的大買賣!固然天子所得是大頭,可手下辦事人員的好處哪裡能少得了?更何況這麽大的事情,上下其手的機會多得是,天子目光看不到的地方,下面人的孝敬,哪個不是數不清的銀錢?
  然而,郭斌現在竟然連這件事上也要插上一腳,如何能夠不讓張讓急得跳腳?

  郭斌的奏折並不太長,其中最關鍵的部分如此寫道:“陛下春秋鼎盛,如今又克平黃巾之亂,聲播於四海,名揚於海內。普天之下,莫不賓服。今陽翟建築股份有限公司懾於皇威,故特奏明微臣,欲請微臣代為轉奏。南宮重建一事,祈由陽翟建築股份有限公司承辦,其中所涉銀錢、材料,該公司願一力承擔,懇請陛下俯允。”

  張讓看了,有種想要罵娘的衝動:“什麽‘陽翟建築股份有限公司懾於皇威’?什麽‘代為轉奏’?騙鬼呢?這陽翟建築股份有限公司不就是你自己家的產業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