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貞觀逍遙王》第三四九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
  這場比賽幾乎是沒有懸念的,這一乾老臣雖然家中個個有球隊,每年都會參加李二舉辦的大唐超級聯賽,但是對於自身可就沒那麽高超的球技了,況且年紀一個個也大了,滿場飛奔顯然是不存在的。

  陳宇剛過二十,正是體力和速度兼備的年紀,加上這幾年經常出征,滿場飛奔之下,如入無人之境,雖然腳法糙了點,但不妨礙他也為李二打進了兩個球。

  “哈哈哈,好,痛快,來啊,賞所有上場的愛卿,每人一塊玉佩!”比賽完了,李二那一邊以大比分獲得了優勝,當即也大方了起來。

  陳宇這邊剛下場,便有李麗質笑嘻嘻的拿著一塊絲巾上來給他擦汗,待喘勻了氣,李二便吩咐,大家可以去紫雲樓乾飯了。

  席間李二笑呵呵的和一乾重臣說笑,倒是沒有提起讓陳宇賦詩什麽的,陳宇也樂的逍遙,和一旁的李恪對飲了幾杯。

  李二打了個飽嗝,眼睛朝著天,想了想,又看向陳宇道,

  “子寰啊,前些年,卿曾駐守洛陽,白馬寺也被愛卿查抄,去年時分,朕已然命人整頓過,朕打算,下月與皇后前去白馬寺,為國祈福,子寰可先行去往洛陽,為朕安排。”

  陳宇一聽,忙站起身一躬身道,
  “是,臣遵旨。”這也算不上什麽事兒,李二不過是長安城住的厭煩了,想著去洛陽散散心。

  李二點點頭,又看向李恪道,

  “恪兒如今年歲漸長,也該是分封的時候了。”

  李恪聞言大驚,李二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要把他趕出長安城,和李元昌等人一樣,去往自己的封地當個閑散王爺了。

  陳宇皺起眉頭,李二現在是不太滿意李承乾的,李恪作為他非常喜歡的兒子,按理說不會把他隨隨便便派出去的。

  “是,兒遵旨!”李恪雖然有一萬個不情願,但是不像離京的話是不能在這時候說的。

  李二又飲下一杯酒,擦了擦嘴,歎氣道,
  “恪兒性子與朕最像,也罷,恪兒乃是我大唐吳王,朕便下旨,把江寧郡劃給你,府邸便置於金陵吧。”

  李二還是心疼兒子的,金陵便是後世南京地區,在江南道和淮揚道裡也算是富甲一方的州府,算得上好地方。

  李恪隻得恭恭敬敬的朝李二一躬身,謝恩領命,轉頭坐下後,便不再言語,陳宇也不敢隨便去和他搭話。

  好不容易捱到回家,陳宇便把家中一乾大小老婆召集起來,清清嗓子道,

  “這個,為夫過幾日便要領兵前往洛陽整頓,你們幾個女孩子在家可要乖乖的,莫要讓我擔心。”

  李漱急急忙忙的拉住陳宇的袖子撒嬌道,

  “妾身便隨夫君同去洛陽便是了,還能照顧夫君起居。”

  聽李漱這麽一說,王惜雲也忍不住了,拉過陳宇另一隻手,貼在陳宇身上膩聲道,

  “夫君,妾身的叔父尚在洛陽為官,多日不見倒也想念的緊,不若便讓妾身陪同夫君吧?

  王惜雲說的便是王修,這會兒還在洛陽做別駕呢,上次陳宇查抄了白馬寺後,王修被李二賞賜了不少東西,但沒有動他的官職,一來是上任時間還短,二來王修作為世家子弟,王珪還沒死,他基本上是熬不出頭的。

  倒是李麗質,笑吟吟的上前一步道,

  “都莫要胡鬧了,夫君乃是前去洛陽替阿耶辦事,雖不比出征,但也不可過於招搖,依妾身看,倒不如讓鶯兒和雨兒二人陪同夫君前往。左右不過是個把月,便也回來了。”

  李麗質這麽說是有道理的,陳宇此番雖不是領兵出征,是可以帶家眷的,時間也不長,李二下個月去洛陽祈福完了,陳宇就會一路護駕跟著回來。李漱是公主,跟著前去難免有失身份,王惜雲雖然合適,但一房妾室跟著陳宇去洛陽,總不如鶯兒和雨兒兩個媵妾。

  陳宇思忖了片刻,笑道,

  “到底是麗質想的周到,也罷,便讓鶯兒和雨兒跟著為夫一道前去洛陽吧。”

  此話一出,李漱當即就嘟起小嘴來了,倒是鶯兒和雨兒兩個媵妾互相看了一眼,心照不宣,她倆是李漱和李麗質的陪嫁丫頭,自進得陳家大門以來,陳宇雖好吃好喝的供著她們,沒把她們當做下人,但這兩個姑娘自幼便服侍李麗質和李漱兩個公主,如何敢真的把自己當成少奶奶。

  況且陳宇從來就沒碰過她倆,使得這兩個姑娘更是不敢放肆,如今和陳宇同去洛陽,萬一擦槍走火,那破了身後,自己可就是名正言順的國公媵妾了,便再也不用去服侍兩位公主,何樂而不為?
  李麗質是陳家大婦,說出的話連李漱都不能不聽,王惜雲隻得悻悻的退下,當晚陳宇還是宿在她房裡,軟語安慰了幾句,王惜雲這才饒過了陳宇,只不過索取了一夜,差點沒把陳宇榨乾。

  隔日,陳宇盯著倆黑眼圈來到城北大營,自從他卸任折衝都尉後,薛仁貴接管了這裡,已經成了實際意義上的主官了,薛仁貴資歷不夠,李二不可能直接給他擔任折衝都尉的,所以便以果毅都尉的身份暫管。

  薛仁貴正在練兵,老遠便看見陳宇晃晃悠悠的走進大營,忙整整身上的薄鎧,上前行禮道,
  “見過溫國公!”

  陳宇點點頭,笑呵呵扶起薛仁貴道,
  “仁貴免禮,本侯今日來,是通知你,且點一千名玄甲軍,一千名天策軍,聖人下月要駕幸洛陽,這些軍士先行隨本侯過去整頓。仁貴屆時也需得陪同才是。”陳宇沒忘了上次在洛陽剿匪,薛仁貴這種無敵大殺器豈能不帶在身邊?

  薛仁貴忙又拱手道,

  “是,屬下領命,這就去點兵。”

  既是李二的聖旨,薛仁貴當即點了些人馬,陳宇這回沒帶那三千火銃兵,隻把訓練的新軍帶上了一千人,又帶了一千杆火銃,以防不測,至於玄甲軍那是李二的老部下,早就習慣了陳宇的調遣。

  三月的天氣多變,前兩日還微風暖陽,陳宇尚未來得及前往洛陽,這天正刮著西北風,李恪府上的人便來告訴陳宇,李恪即將前往江南道而去了。

  “這麽快?李二腦瓜子裡想啥呢?”陳宇皺著眉頭在客廳踱步。

  “三哥便要去江南道了,夫君與三哥素來親厚,也該去送行才是。”李麗質在一旁出聲道。

  陳宇點點頭,李恪和自己關系不錯,他自然是要去的,隔日一早,便來到吳王府上,李恪一家老小早就收拾好了行禮,浩浩蕩蕩的準備前往長安城邊上的水路了。

  “見過吳王殿下,臣,來為殿下送行!”陳宇一躬身,瞧見邊上也站了幾個官員,大多是和李恪關系不錯的,但和李泰比起來,吳王府可就冷清多了。

  “子寰來了,好好好,我與子寰相交多年,如今便要別過,心中多有不舍啊。”李恪勉強的擠出一個笑臉來。

  陳宇有些悲憫的看著眼前的李恪,李恪生的皮囊不錯,要說相貌,李恪在李二這些個兒子裡,反倒是最出色的,李承乾生的有些呆板,李泰又是個小胖子,李治年紀還沒長大,剩下幾個李愔和李佑,自幼便不得寵,早早的下放到封地去了。

  再加上李恪謙恭有禮,對於陳宇平日裡也甚少自稱孤王,不像李泰,總擺著個譜,在大臣之中素有賢王之名。李恪也經常參與政事,被李二派出去執行任務也好幾次了。

  這樣的人才,還是逃不過被趕出京師,前去封地做個閑散王爺的命運,陳宇當即和李恪一家,還有一些李二派來的軍士,連同幾個官員,陪同李恪上馬,好幾輛馬車跟在身後,朝著城外行去。

  “吳王此去江南,不知何時才能相見,臣,便贈與殿下詩文一闕吧。”陳宇歎口氣,在碼頭朝著李恪一拱手道。

  李恪笑了,笑的有些辛酸,陳宇的詩文是獨步大唐無出其右,他平日裡沒少摘錄,李二宮裡陳宇的手稿,他也見過不知道多少次,便是陳宇此前贈給他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更是被天下名家評為送別詩的佼佼者。

  李恪曾多次想過,陳宇能再次寫上幾句,單獨送給他,但眼前的場景,讓他不由得自嘲,到了這時候,什麽樣的詩文也難以挽回他即將前去江南的命運了。

  但李恪還是客氣的點點頭,
  “子寰詩文自然是獨步天下,來啊,取紙筆來,我先謝過子寰了!”說罷,李恪還衝著陳宇拱拱手。

  陳宇接過吳王府下人遞過來的紙筆,下人又搬來一張案桌,陳宇鋪開紙筆,沉吟了半晌,抬起頭看了看天,今天的長安城天色不怎麽樣,刮著西北風,下著蒙蒙春雨,還有些蕭瑟,陳宇點點頭,落筆寫道,
  “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雨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寫罷,把筆一擲,鄭重其事的遞給李恪道,
  “殿下此去,臣遙遙恭送,君之賢名,日後自當天下皆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