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貞觀逍遙王》第四零二章  拉杆風箱
  果然,十月一到,李二開完了十月初一的大朝之後,就瀟灑的帶著長孫皇后等人,前去湯泉宮了,長孫皇后的肚子也愈發大了起來,冬天怕冷的很,李二心疼老婆,想著就在湯泉宮裡,讓她誕下孩兒算了。

  兩儀殿中,也有幾個重臣被李二拉去一道泡溫泉了,長孫無忌是鐵定不在的,程咬金等武將也跟著去了。

  “啟奏太子殿下,工部於半月前,著手打製新式火銃,然天氣寒冷,爐內溫度時高時低,還望太子稟報於聖人,待來年春天,再行打製。”火器署並到了工部後,張亮還得管著這些事兒。

  李治訕訕的坐在上首,這是他第一次入朝主政,有些不知所措,眼巴巴的看著兩旁的房玄齡和魏征等人。

  房玄齡當即出列,朝著張亮一拱手,

  “鄖國公說的是,天氣愈寒,這爐子便生不大起來,左右我大唐無戰事,不妨明年再行打製。”

  但下一秒,陳宇出列了,斬釘截鐵的說道,
  “不可,這新製的火銃,可大大提升我大唐軍士的戰力,豈能推三阻四,即便是數九寒冬,也不能停下!他日我大唐這些舊式的火銃,還可折抵給別國,方顯大國風范!”

  張亮不服氣的衝著陳宇一拱手道,
  “吳國公既有異議,不妨雖某前去火器署查驗,吳國公昔年曾是這火器監的監正,想來也是知道這打製火器殊為不易的。”

  陳宇點點頭,客氣的朝張亮一拱手,

  “鄖國公說的是,某自然知道這火爐會隨著天氣寒冷而降溫,如今我大唐不是都用焦炭嗎?已然比原先的木炭溫度高了許多,怎會還無法打製?”

  張亮則是一臉的坦然,

  “吳國公不知,焦炭溫度雖高,但北風呼嘯,室內不必屋外暖和多少,這打製兵刃的爐子也都是鐵器,少不得溫度低些。”

  陳宇皺皺眉,看向上首的李治,李治則是一臉的懵逼,忙擺手道,

  “我,哦,孤學識淺薄,還望眾卿家多扶持,有什麽意見,隻管說來。若是猶疑不決之事,孤自當與房相魏師,上書告知聖人。”

  當即在兩儀殿中,一乾文武百官就議論開了,只有魏征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在一旁剝著手指甲,按照職務來說,他是侍中,這種工部的瑣事和他並沒有什麽關系。

  魏征這老頭兒現在活的可太滋潤了,好為人師的他已經擔任了三任太子師父,李治年紀最小,性格有頗為軟弱,管教起來可比李承乾方便,出入東宮再也不用看別人的白眼了。

  陳宇在殿中來回踱著方步,突然腦中靈光一現,趕緊躬身道,
  “啟奏太子殿下,臣有主意了!不若便將火器署現有的水排,盡數拆卸,臣給殿下畫一個新的鼓風用具!”

  陳宇腦中所想的,便是華夏用了上千年的雙排式手拉風箱了!這玩意兒在宋代被發明出來,屬於簡單好用,且構造特別簡易的東西。

  李治小臉上堆滿的興奮,瞧瞧,這就是姐夫,隨便一拍腦袋就能想出新東西,忙笑嘻嘻道,

  “唔,好好好,來啊,快快拿紙筆給姐夫,不對,給吳國公。”

  張貴陪著李二去了湯泉宮,這會兒東宮的小太監忙捧來筆墨,陳宇接過去,在自己的案桌前塗塗改改。

  農村大多數家裡還有這玩意兒,千把來年的時間,這風箱幾乎就沒有改進過,陳宇歪著頭,眼睛看著天,苦苦思索風箱的原理構造。

  在一個起作用的長方形箱子,箱子的兩端各有一個進氣口:用手將長方形箱子拉出時,空氣從遠端被吸進來;當它被推進時,空氣則從近側被吸進來。在向裡和向外的兩個過程中,空氣被吸進箱內;而在這兩種情況下被壓縮部分的空氣被推進到一側室中,並在那裡通過排氣口被排出去。它不僅能鼓風,也能噴射出液體來。

  陳宇喃喃的在回憶農村見過的風箱,手中的毛筆不停,過了半個時辰,才把一個簡易的風箱原理圖給畫完。

  “鄖國公瞧瞧,可還合用?”陳宇笑呵呵的把圖紙遞了過去。

  張亮是工部尚書,對這些機械原理圖不是很了解,看了幾眼沒看懂,訕訕的道,

  “唔,某瞧著甚好,不若便叫工匠先行打製一個出來,再行判斷如何?”

  陳宇當即點頭答應,張亮叫來兩個工部的下屬,讓他們回去趕緊打製。

  工部人多得是,加上又是老大親口點名要的,李治乾脆發揚李二的作風,留陳宇等人在宮裡吃飯,待吃過了公堂會食,一架嶄新的風箱也打造好了,送到了兩儀殿中。

  “唔,工部的能工巧匠很多啊,這做工,嘖嘖,可比農村的精致多了。”陳宇讚歎的摸了摸風箱的外部。

  張亮等不及了,用手去拉動風箱的拉杆,吱嘎吱嘎的聲音伴隨著呼呼的風聲,很快就從風箱中發了出來。

  “嘶,這風力竟比現在的水排更甚!”張亮很快發現了這風箱的精髓。

  “鄖國公好眼力,這風箱可大可小,若是造大了,便在外面用水排發力,免得匠人白用了氣力。”陳宇還在一旁解釋道。

  張亮點點頭,打造兵器用的排風可比這風箱大多了,但是既然能做小的,自然也能做大的,當即張亮朝著陳宇一拱手道,
  “吳國公精於格物,某佩服之至,不知這風排可有個名字?”

  陳宇撇撇嘴,心道還好李二不在,要不然貞觀箱可就沒跑了,當下笑呵呵道,
  “尚未取名,左右不過是鼓風之用,便叫風箱也就罷了。”

  張亮點點頭笑道,
  “甚好,這木箱之中能鼓風,風箱倒也貼切的緊,某這就讓工部趕製,先行在其中一個爐子之上試驗。”

  張亮也不含糊,隔日便讓工部的匠人卯足了勁,給其中一個爐子打製了一個碩大無比的風箱,看上去唬人的很,光是拉杆就得一人高,若是不用水力,二三人都拉不開這風箱。

  陳宇作為火器署原先的上官,自然也得到場,看著匠人們七手八腳的把風箱連接道爐子上,又指揮著眾人添上焦炭等物。

  “拉風箱!”陳宇一聲令下,通過水力扇排發動的風箱被兩個匠人緩緩拉動,瞬間隻覺得屋中的空氣都被抽走了不少。

  “當真可行!”火器署的一名主簿樂顛顛的看著爐膛內的火苗道。

  隨著風箱的拉動,爐膛之中的火苗也漸漸勢大,在匠人們賣力的拉動下,火焰甚至已經發出白金色來,而後卻又漸漸轉為藍白色,正是溫度逐步提升的象征!
  “神了!這般的冬日,竟也有如此的溫度!”一乾火器署的匠人喜笑顏開的說道。

  見風箱奏效,陳宇和張亮這才趕回東宮,李治已經下朝了,正在麗正殿裡歇息,魏征則在一旁絮絮叨叨的給他講一些治國方針,
  “啟奏太子殿下,吳國公所製得的風箱當真靈驗無比,火器署已然加緊製作新式火銃,隻待來年開春,便可裝備於我大唐軍士了。”張亮躬身道。

  李治見陳宇來了也開心的很,終於可以不用聽魏征嘮叨了,笑眯眯起身道,
  “煩勞張卿了,此事孤定即刻上書報與陛下知曉,爾等均有封賞。”

  魏征一看,得,今天估計也講不了多少了,乾脆退回半個身子,朝李治拱手道,

  “老臣今日便告退了,便由吳國公來教導太子,改日再來向殿下詢問治世之道。”

  李治眉開眼笑道,
  “是了,恭送魏師。”

  陳宇是太子少傅,理論上也是要教導太子德行操守方面的功課的,但是陳宇哪裡管的了這麽多,李治當即把陳宇留下,嬉皮笑臉的湊過來道,
  “姐夫可算來了,魏師今日盯了我一整天,險些答不上來。”

  陳宇呵呵笑道,

  “殿下天資聰穎,又得明師教導,他日必能承陛下之大統,繼我大唐萬世基業。”

  陳宇一番吹捧,李治骨頭都輕了四兩,小小年紀經不起陳宇這般的吹噓,險些以為自己就是一代明君了。

  陳宇見也差不多了,這才從東宮出來,剛走幾步,便看見孔穎達領著駱賓王朝東宮走去。

  “見過衝遠公了,這是要帶觀光去哪兒啊?”陳宇笑呵呵的打著招呼。

  “唔,見過吳國公。”孔穎達也忙眯著眼睛,朝陳宇一拱手,身旁駱賓王見了陳宇十分歡喜,恭恭敬敬躬身道,

  “學生見過陳師,衝遠公正要帶學生前去面見太子,以求得陪伴太子念書之事。”

  陳宇恍然大悟,陪太子讀書這種事是孔穎達負責的,李治和駱賓王年紀相差不大,有個陪讀的書童也挺好,只不過這事兒還是得李二做主,孔穎達也就是先帶駱賓王去見見。

  駱賓王,這個原本生命中充滿了磨難的少年,在陳宇的穿越之下,如今在一乾太學生裡也算是出類拔萃,孔穎達十分喜歡這個孩子,如果不出意外,駱賓王一旦成了李治的伴讀,那麽在李治登基後,朝堂之上也會有他的一席之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