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貞觀逍遙王》第二六一章  世家之事
  隔日,陳宇帶著厚厚的手稿進宮,現在已經屬於寒假了,百官基本上都不上朝,李二也樂的逍遙,這會兒正在甘露殿和長孫皇后一起逗弄著晉陽公主李明達。

  “臣見過陛下,見過皇后。”陳宇走進甘露殿中。

  “唔,子寰來了,好,不過一晚,難不成子寰已然編寫完成了?”李二有些訝異的看著陳宇問道。

  陳宇高高捧起手中的手稿,
  “啟奏陛下,臣不才,只寫得兩篇,還請陛下與皇后過目。”

  李二大為震驚,竟然還是兩篇,當即張貴走了上來,捧著手稿遞給李二和長孫皇后,夫婦倆人手一篇,細細的研讀著。

  “好好好,這三字之文,倒也朗朗上口,比之千字文來絲毫不差,哈哈哈,子寰果真為我大唐第一飽學之士!”李二高興的哈哈大笑道。

  在隋唐之前,不押韻、不對仗的文字,被稱為“筆”,而非“文”,而唐朝最盛行的便是駢體文,例如王勃的《滕王閣序》便是其中最傑出的的代表。

  “二郎,妾身倒瞧著這弟子規更好,聖人之道當廣為流傳,即便是我大唐皇室的子弟,也當讀此佳文才是。”長孫皇后也在一旁說道。

  “唔,好好,來人,傳旨,宣虞公和衝遠公進宮!”李二當即喚來張貴,讓他趕緊把虞世南和孔穎達給叫來。

  虞世南和孔穎達接到旨意後,倆老頭頂著大風罵罵咧咧的進宮面聖,虞世南年紀大了,已經是騎不動馬了,一路上嘀嘀咕咕的罵李二不知道尊重老人家,這麽冷的天還讓他進宮來。

  但是當倆人看到《三字經》和《弟子規》的時候,虞世南花白胡子都樂的翹了起來,讚不絕口的說道,

  “好好好,陳侯當真才華絕世,老夫窮極一生也想不出如此朗朗上口的蒙學教材,陳侯且受老夫一拜!”說著就要給陳宇鞠躬。

  陳宇哪敢讓這老頭給自己行禮,慌忙扶住他賠笑道,

  “虞公抬愛了,小子才疏學淺,哪裡敢當虞公的大禮,豈不是折煞了某。”

  孔穎達在一旁說道,
  “陳侯過謙了,這般的文章雖說不能與四書五經相比,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若非胸中有大學問,那是萬萬作不出來的。”

  倆人沒口子的誇著陳宇,李二聽的不耐煩了,在一旁插嘴道,

  “既是虞公和衝遠公閱過此文章,不若朕來開辦蒙學,二位意下如何啊?”

  二人當即對著李二一躬身道,
  “蒙學乃是聖人之道的傳化,千秋萬世的基業,陛下為千古明君,臣等願追隨陛下,萬死不辭!”

  李二滿意的點點頭,看著陳宇問道,

  “子寰呐,便依卿所言,在藍田與萬年率先開辦蒙學,由國庫出資,修繕學堂,只是,這印刷刊物一事,卿以為交給誰來辦合適?”

  陳宇毫不猶豫的說道,
  “此乃皇家的蒙學,自當以陛下為先,不若以陛下的名義,創辦書局,專門負責印刷蒙學的教材。”

  李二沉吟了幾秒,抬頭道,
  “子寰不知,如今我大唐刊印之物,盡出於世家之手啊。”

  陳宇愣了一下,李二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世家掌控了大唐幾乎全數的讀書資源,現在李二要來分一杯羹,世家恐怕是萬萬不會同意的,這已經不是搶飯碗的事情了,簡直就是一把無形的刀子在剜他們的肉!
  只要不是瞎子都知道,李二要開辦蒙學,那不出五年,就會有一批識字的百姓進入社會,識了字,便能學文章,李二要是到時候再弄個中學啥的,就能培養出一批寒門學子來,那麽世家在朝堂之上的影響力就會越來越小,不出二十年,朝堂上這批老官員就有可能被寒門學子所替代。

  那麽這樣的事情,是世家不願意看見的,他們一定會封鎖手裡的資源,不讓李二參與這件事,所以李二不得不提前做好打算。

  陳宇朝著李二一躬身道,
  “啟奏陛下,禮部尚書王公,與臣素來交好,此前製作的鉛字也盡數出於王家的書局,陛下何不與王公商議一番?”

  李二擺擺手,搖頭道,
  “子寰年紀尚淺,王公雖是禮部尚書,然太原王家之大,非是卿能所見,王公也不過是王家一員罷了。”

  李二說的沒錯,五姓七望之所以能讓李二都束手無策,靠的便是盤根錯節的人脈和子嗣,就拿王家來說,能成為五姓七望不是沒有原因的,歷朝歷代不知道有多少王家的族人成為朝廷的頂梁柱,往前了說,秦朝的大將軍王翦和王賁,便是太原王家的翹楚,漢朝的王昭君,王充,甚至是被後世譽為“穿越者”的王莽,都是太原王氏的族人,就連東漢末年的司徒王允,也是王家人。

  王珪雖然是禮部尚書,但是從太原王家來看,王珪也不過是其中的祁縣房支烏丸王氏一支,即便在王家擁有一定的話語權,但是想要完全統禦王家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況且五姓七望這麽多口人,李二自己也出身於隴西李氏,屬於五姓七望一員,與趙郡李氏同出一脈,但是就這樣,李二自己都管不了趙郡李氏的家事,更別提其他人了。

  陳宇這時候想起一件事來,朝著李二一躬身道,
  “陛下,王公三番五次結交於臣,想把他的孫女嫁與臣為妾,然被臣推脫數次,不若陛下讓哪個皇子,娶了王公的孫女,不就能和王家搭上關系了嗎?”

  李二一聽,哈哈大笑起來,

  “子寰到底是年少,朕豈能不知這中間的道理,朕早已屬意南平公主,下嫁王相之子王敬直,待過兩年,便會下旨頒詔。”

  陳宇忙點點頭,李二身為皇帝,豈會不知道通婚的好處,早早的便安排上了。

  但是李二一聽陳宇剛才說的話,來了興趣,興致勃勃的說道,
  “王相既然對子寰青眼有加,子寰不若便娶了他孫女便是,左右不過是一房妾室,何樂而不為啊?”

  陳宇翻個白眼,心想還不是你這老丈人在這,老子不敢隨便亂娶,當即躬身道,

  “啟奏陛下,臣已然迎娶兩位公主,家中一片和睦,臣怕再娶時公主不滿,且王相孫女與高陽公主素來不和,臣怕家中不睦啊。”

  李二毫不在意的擺擺手道,
  “無妨,朕的女兒豈是那善妒之婦,子寰難道還信不過朕的家教。”

  陳宇忙道,

  “臣不敢。”

  李二緊接著又說道,
  “王公既然青睞於子寰,不若便就此與王家結交,也好替朕開辦蒙學,得王家扶持,無論於公於私,都大有裨益才是。”

  陳宇老大的不樂意,本想著把王惜雲介紹給哪個皇子算了,誰知道最後還是落自己頭上,當著李二的面也不好說什麽,隻得胡亂拱拱手道,

  “是,臣遵旨,臣便去找王公,談一談蒙學之事便是。”

  李二很是滿意陳宇的態度,從甘露殿出來後,陳宇嘟嘟囔囔的前往王家,王珪年紀大了,正在炭盆前讀書呢,聽聞陳宇來了,樂的合不攏嘴,

  “呵呵,子寰今日怎的有空來瞧瞧老夫啊?”

  陳宇擠出個笑臉來,

  “呵呵,小子今日寫了兩篇拙作,還望王公斧正。”

  王珪一聽,既得意又意外,陳宇是大唐赫赫有名的詩仙,怎麽會無緣無故的找他來看文章,其中必有其他原因,但是王珪年紀大了,自然有些好大喜功,陳宇既然不恥下問,他也就樂的接受,
  “哈哈,子寰過謙啦,老夫已然風燭殘年,哪裡還能評斷詩仙之才,不過是借機賞閱一番才是了。”說罷,王珪樂呵呵的從陳宇手裡接過陳宇的手稿來。

  陳宇的手稿在甘露殿就送給李二了,這會兒拿的是李二命人謄抄的版本,王珪只看了頭幾句,就讚不絕口道,
  “好好好,老夫瞧著這此文,倒似是蒙學之用,只是從未見過,子寰竟能編撰得此,當真是才華了得。”

  陳宇趁機說道,

  “陛下有意開辦蒙學,以藍田和萬年縣為先,王公以為如何?”

  王珪摸了摸花白的胡子,皺起眉頭道,

  “老夫自然是力主此事的,開辦蒙學有益於我大唐寒門學子,然而書局盡在世家之手,連老夫也不能例外,不知陛下如何應對啊?”

  陳宇點點頭,看來歷史書上寫的沒錯,王珪雖然是世家子弟,但是到底是大唐的名相,還是為李二著想的多一些,當即朝著王珪拱手道,
  “小子願替陛下分憂,只不過,書局的事情,還望王公多費心才是。”

  王珪微微頷首,

  “子寰替君分憂,乃是國之棟梁,老夫佩服,只是子寰手中可有書坊啊?”

  陳宇翻個白眼,心想你不就有麽,當下隻得繼續說道,
  “小子想向王公買一座書坊,用於刊印蒙學的書籍,不知王公意下如何?”

  王珪笑了,笑的特別狡猾,以手撫須道,
  “哎呀,這書坊,老夫原是作惜雲的嫁妝,子寰若是買了去,豈非叫老夫辜負了當日的承諾了?”

  老狐狸說來說去,還是王惜雲的婚事,陳宇隻得硬著頭皮點點頭道,

  “小子只怕辜負了佳人才是,家中已然迎娶兩位公主,王小娘怕是只能做一房妾室了。”

  王珪大喜,忙拉住陳宇的袖子道,

  “無妨無妨,惜雲不過是庶女,原也做不得陳侯的正房,哈哈哈,往後便是一家人,來年老夫便讓惜雲嫁入陳家,這書坊嘛,自然由子寰自行處置便是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