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貞觀逍遙王》第四五四章  蔬菜 一
  許敬宗一家的鬧劇最終以許昂被流放出京師結束,而許敬宗甚至還不得不耷拉個臉,親自端著禮物來酬謝陳宇,也算是感謝陳宇給他通風報信了。

  待入了冬季,李二照例是要去湯泉宮避寒的,京師之中隻留下李治作為太子監國,以及房玄齡魏征等少數幾個重臣輔政。

  “今年冬天可真冷啊。”陳宇嘟嘟囔囔的在後殿散步,不由得打了個哆嗦。

  “夫君莫要貪涼,小心凍著,來人,快把殿下的大氅取來!”李麗瑾陪著陳宇在人工鑿成的水池邊散步。

  “這大氅著實厚重,穿著總覺得不甚爽利,還是棉衣輕快些。”陳宇不太情願的說道。

  彼時大唐的棉花已經遍布全境,基本上百姓都能穿的起棉衣,蘆絮這種落伍的保暖手段已經被淘汰。

  待下人取來陳宇的玄狐大氅,李麗瑾小心的替他披上,嫣然一笑道,

  “夫君乃是郡王之尊,如何能與那百姓一般,沒得自輕了身份。”陳宇的大氅說起來還是蘇我入鹿孝敬他的,當時蘇我入鹿攜遣唐使入京朝賀的時候,帶了兩件玄狐大氅,這是倭國特產的黑色玄狐身上的皮毛縫製,油光水滑卻又暖和的緊。自古狐裘便以白色為稀有,玄狐更是少之又少,這兩件玄狐大氅便被陳宇毫不客氣的扣留下了,連根狐狸毛也沒給李二留下。

  沿著池畔小徑走了一圈,陳宇咂咂嘴,攬過李麗瑾來笑道,

  “外面天寒地凍的,無甚看頭,走,且回去瞧瞧麗質她們打麻將。”

  這時的大唐,麻將已經風靡到了各地,甚至在其他道府,已經開發出了不少別的打法,自打入了東後,陳宇一家又沒什麽事兒乾,一乾妻妾便只能靠打麻將和教習陳婧來打發時間。

  陳宇擁著李麗瑾回到後殿,此時後殿之中已經被陳宇命人裝上了一個巨型的火炕,並在火炕外面裝飾了一些木料,看起來才不那麽突兀。

  殿中還點著不少炭盆,踏入屋中還有些暖烘烘的,陳宇脫下大氅,搓著手來到中間的麻將桌前,只見李漱、王惜雲、武媚以及蘇憶晚四人圍城一圈,正在築長城。

  李麗質正在殿中一旁的臥榻上歇息,見陳宇進來,笑吟吟接過大氅道,

  “夫君來了?且先用些熱茶,暖暖脾胃。”

  陳宇樂呵呵接過杯子,走到麻將桌前,四個妻妾正專心致志的打著麻將,突然,武媚笑嘻嘻的雙手一推,
  “嘿嘿,我胡了,我胡了,給錢!”

  李漱不服氣的看了看武媚的牌,心不甘情不願的掏出一張貞觀鈔來,
  “媚兒今日可神了,接連胡了好幾把,莫不是在這骨牌上做記號了吧?”

  武媚則嬉皮笑臉的把贏來的貞觀鈔小心收起來,蘇憶晚站起身,拉過陳宇的袖子道,

  “夫君不若便替妾身摸兩把牌吧?”

  陳宇笑著擺擺手,
  “不妨事,玩兒你們的,這大冬天的,也沒個娛樂活動,要不然為夫便領著你們上街玩兒去了。”

  李麗瑾在一旁掩口道,

  “夫君說笑了,這外面冷的緊,哪有什麽地方可去,便是東市,眼下也沒多少攤子,今兒個後廚去買菜,就連菘菜都沒了,想來府上怕是又要吃不上新鮮瓜菜了。”

  一說起這個,一乾妻妾紛紛放下手中的麻將,李麗質也愁眉苦臉道,

  “就是,整日的大魚大肉,吃的也有些膩煩,小心火氣上來,少不得還要口舌生瘡。”

  陳宇自然知道這一點,古人沒辦法,只能根據季節來適應老天爺,到了冬天,萬物枯萎,哪裡有什麽新鮮蔬菜。

  入冬以後,萬物凋敝,蔬菜自然也不例外。面對冬天蔬菜不足的情況,古人首先想到是如何延長蔬菜保質期,防止提早腐爛,於是有了“醃菜”。醃菜先秦人稱為“菹”。何謂“菹”?東漢劉熙《釋名·釋飲食》稱:“葅,阻也,生釀之,遂使阻於寒溫之間,不得爛也。”現在所謂的“老壇酸菜”、“韓國泡菜”,均是用這種方法加工出來的。

  醃菜是古人冬天最主要的消費蔬菜之一,先秦周王室設有專門負責醃製食品的人,即“醢人”。據《周禮·天宮》“醢人”條,醃菜設宦官一名,女工(女醢)20名,另外還有女奴四十人,醃菜消費量很大,除食用外,多用於祭祀。從《周禮》所記來看,什麽菜蔬都可“菹”,其中以韭、菁、茆、葵、芹、菭、筍7種菜蔬為主,稱為“七菹”。

  菹是將整菜進行醃漬,還有一種方法是將蔬菜切碎後醃漬,稱為“虀”,本意指醃製過的韭菜,也泛指經醃製、切碎製成的菜。如此加工過的蔬菜口感更好。故《釋名·釋飲食》有這樣的解釋:“虀,濟也,與諸味相濟成也。”

  到秦漢時,古人冬天食用醃菜的品種已比較豐富,且醃製的手法也更為成熟。《四民月令·九月》記載:“九月藏茈薑、蘘荷,作葵菹、乾葵。”意思是農歷九月份開始收藏鮮嫩薑、蘘荷(草本植物,可做中藥),醃漬葵菜,曬乾葵菜。這裡又透露了古人冬天食用的另一個菜蔬品種——乾菜。乾菜與醃菜製作方法正好相反,須將菜蔬水分曬乾,現在常見的“梅乾菜”就是這樣做出來的。

  盡管窖藏菜基本保持了蔬菜的原有風味,但在新鮮程度上多少都有差別。於是,出現了“反季節蔬菜”。

  秦漢時已出現反季節果蔬,秦始皇策劃的“坑儒事件”便涉此事。據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引東漢學者衛宏《詔定古文尚書序》:“(秦始皇)乃密種瓜於驪山陵谷中溫處,瓜實成,詔博士諸生說之。人言不同,乃令就視。”結果這些儒生不明所以,看了冬天結瓜稀罕後,全被就地坑殺了。

  《漢書·召信臣傳》則明確記載了古人吃反季節蔬菜一事。召信臣是當時有名的奉公守法的官員(循吏),當時皇家蔬菜特供基地“太官園”種植反季節蔬菜,每年開支很大。召信臣便建議不要這樣:“太官園種冬生蔥韭菜茹,覆以屋廡,晝夜燃蘊火,待溫氣乃生。信臣以為此皆不時之物,有傷於人,不宜以奉供養,乃它非法食物,悉奏罷,省費歲數千萬。”

  “蘊火”是一種不起火焰的燃燒方法,目的是為室內增溫,利於蔬菜生長。召信臣稱反季節蔬菜是“非法食物”,不能吃,顯然這是大忽悠,其真實目的是勸皇家不要太奢侈。但為皇家生產、供應反季節蔬菜,在兩漢時期均沒停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