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貞觀逍遙王》第四六七章  風頭
  自貞觀十六年起,李治作為太子,便常常出入陳宇的俱樂部,而這個俱樂部,儼然也成了太子的小朝廷,李二的兩儀殿中,自有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征等人為他出謀劃策,而俱樂部中,劉仁軌、上官儀等新晉的一批官員,則成了李治的擁躉。

  文武百官皆知,長孫無忌等老牌權臣,那是李二的鐵杆粉絲,而太子李治之下,則以武安郡王陳子寰為首,隱隱有分庭抗禮之勢。

  就連世家之中的王修等人,也不得不與陳宇交好,以期待將來李治登基後,給自己的家族謀得更多的紅利。

  整個貞觀十六年間,大唐一片安定祥和,李二下令,從貞觀十六年起,所有判定死罪的犯人徙至西州,充實邊地,判流徙之人充衛戍,各以罪行輕重為年限。

  早些年侯君集也好,陳宇也罷,在西域打下的偌大疆土,總要有人去充實,否則多大的疆域也沒了意思。

  而這些窮凶極惡之人,到了西域之後,更是肆無忌憚,李二隻說,不能禍亂大唐境內,可沒說不能出去找事。

  這些人乾脆打起了遊擊,以西州為首,至高昌縣,不少府縣的衛戍軍士,紛紛跑到西域的小國去襲擾,處月、處密二部更是被打的一敗塗地,李勣在朔州大敗真珠可汗,追擊千裡,從此,薛延陀也被大唐從地圖上抹去。

  夏天到來的時候,吐蕃大相祿東讚再一次進京朝貢,向李二陛下表達了最衷心的問候,還說吐蕃的松讚乾布自娶了文成公主以後,已經下令效仿大唐的農耕制度,想要在高原上播種谷物雲雲。

  陳宇則聽的噗嗤一笑,吐蕃這種環境,注定只能以遊牧為生,即便是後世仍是如此,眼下松讚乾布難免有些東施效顰了。

  而在這一年裡,武順給李治生下了第一個兒子,雖然並不是武媚生的,但李治仍舊給這個孩子起名為李弘。

  同一年裡,李治奉李二詔令,冊封蘭陵蕭氏之女為良娣,也就是歷史上後來的蕭淑妃,蕭淑妃是蕭瑀的孫女,老家夥樂的在家連開三天宴席,宴請文武百官,陳宇也去了,少不得又是喝的醉醺醺的回家。

  如今的大唐,絲綢之路被完全打開,不少來自大食、吐火羅等國的胡商,紛紛來到長安城,為大唐帶來更多的貿易往來,李二收取的商稅都翻了一番,樂的在夢裡都能笑出聲。

  貞觀十七年正月,六十四歲的魏征終於迎來了人生的終點,李二親臨魏家,拉著魏征的手,流著淚道,

  “玄成公一生為我大唐盡忠,如今還有何話,要與朕說,朕一應允得!”

  魏征此時已經病入膏肓,就連起身謝恩的力氣都沒了,在床榻上擺著手,喃喃道,
  “嫠不恤緯,而憂宗周之亡。”

  李二含著眼淚點頭,魏征臨死之前,仍不忘進諫,實在是公忠體國之典范。

  數日後,李二忽然在夜裡夢見魏征,如同平日裡一樣,到次日清晨,魏征逝世的消息傳到宮中,時為貞觀十七年正月戊辰日李二親臨其喪禮,痛哭流涕,為他廢朝五天,並令內外百官與在長安的朝集使一同前來參加喪禮;太子李治在西華堂為他舉哀。隨後,李世民下詔追贈魏征為司空、相州都督,賜諡號“文貞” ;同時賜羽葆、鼓吹,加班劍四十人,贈絹布一千段、米粟一千石,陪葬昭陵。

  將要下葬時,魏征的妻子裴氏說:“夫君平生節儉,現在按一品官的禮節安葬,所需儀仗、器物太多,不符合魏征的遺願。”

  對朝廷供給的一切儀仗和物品都推辭不受,僅用白布、帷幕裝飾承載靈柩的素車,不用花紋、色彩和芻靈。

  李二陛下親自登上禦苑的西樓,望著魏征靈柩的方向痛哭,竭盡哀思,命百官送靈柩出長安郊外。太子李治奉詔致祭,李二親自為魏征撰寫碑文,並將它書寫在墓碑上。之後,李世民追思魏征不已,又賜其家食實封九百戶。

  但到了三月的時候,突然有人向李二進言,說當日侯君集與廢太子李承乾謀反之時,魏征曾說侯君集有宰相之才,不由得李二不懷疑魏征的動機。

  外加魏征死前,並未將自己進諫的奏章銷毀,反倒一一交付褚遂良觀看,以期待博得身後之名,李二更是不滿。

  故貞觀十七年三月二十日,李二手詔,取消新城公主與魏書玉的婚約,並推倒親自為魏征書寫的墓碑。

  但此時,閻立本所繪製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畫像,已經盡數入了閣中,李二不便反悔,隻得作罷。

  貞觀十七年四月初一,大朝,陳宇打著哈欠從承天門進入太極殿,剛坐下,李勣便急匆匆出列道,

  “啟奏陛下,我大唐在山陰城的駐兵,近半年來,數次為倭國襲擾,雖據城堅守,然銀礦之中的銀塊,被倭國流寇奪取不少。”

  李二一聽,急了,目前來說,倭國和流求的銀礦那是大唐最為重要的經濟命脈,有了這兩個金疙瘩,大唐如今是財大氣粗,要是出了問題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房玄齡趕緊出列道,

  “老臣以為,倭國孤懸海外,自靖海都護府設立以來,數次襲擾我大唐駐兵,當出兵懲戒,以儆效尤。”

  這會兒魏征已經逝世,再也沒人出來進諫了,好戰的李二陛下一下子來勁了,點著頭道,

  “唔,玄齡所言甚是,這倭國數次遣使者入京,言語之中頗有求取貞觀炮與火銃之意,其心可誅。”

  李二這話一處,一乾武將在殿中開始躍躍欲試了,知道自家老大又忍不住想出手教訓乾兒子。

  李二朝著殿中看去,看到陳宇的時候,用手一指道,

  “子寰何在啊?”

  陳宇被點名,只能嘟嘟囔囔的站起身,

  “臣在。”

  李二接著道,
  “子寰昔年曾力戰倭國,打下平城京,如今倭國再起紛爭,子寰可願為朕分憂啊?”

  陳宇一愣,不會又要去打倭國吧?這地方遠的很,沒個一年半載的回不來,當即有些猶豫的說道,
  “臣自然願意為陛下分憂,只怕家中公主思念。”

  李二不以為意的擺擺手道,
  “無妨,若是麗質等思念子寰,朕自會安撫,來啊,傳旨,封右衛大將軍陳宇,為靖海道行軍大總管,總領七萬兵馬,並發江南,淮南二道三萬兵馬,出征倭國,京師折衝都尉薛禮,為靖海道行軍總管,宗正少卿長孫衝,為靖海道行軍總管,總領糧草事務,一應點將,均由子寰節製。十五日內啟程,不得有誤!”

  李二的聖旨一下,陳宇也不敢再廢話,趕緊躬身領旨,現如今,朝堂之上,陳宇的風頭一時無兩,就連程咬金等人也不敢與他相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