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之我是朱祁鎮》第十八章:火器
  “皇上!”胡濙突然出聲。

  “胡濙,自朕即位,詔行節約。你先後上疏,建議減少皇家貢物、減少法王以下-僧徒四五百人的浮費、收回去山西災區采買物料的成命、製止軍需勞役方面擾民的差遣等,現在你卻要為出言阻止朕?”朱祁鎮臉色已經很難看了。

  胡濙張張嘴,艱難的開口道:“鄰國在望,萬一此舉引發反叛,得不償失啊皇上!”

  “好了!若是沒有其他事情,就退下吧!”朱祁鎮強硬的說。

  “皇上!”

  “你想抗旨嗎胡濙?”朱祁鎮騰地站起身子。

  “不不不,既然皇上心意已決,那臣自當遵從,只是想求皇上允許臣一同宣旨,也好協助化解胡人對抗情緒。”胡濙卻慌忙解釋道。

  朱祁鎮這才緩和了面色,讚賞有加的說:“胡尚書果然是公忠體國!那你們就即刻出發,勿要拖延了。”

  目送金英帶著胡濙許彬離開,朱祁鎮卻沒了繼續早朝的心思。

  原本準備再談一談俸祿問題的朱祁鎮,卻又暫時按捺住了自己的想法,他要確定具體情況再做打算。這樣一來下面的官員經商問題,就不好再說,只能留在早朝之後。

  朱祁鎮對身邊伺候的太監擺了擺手,隨後尖細的聲音回蕩在場上:“退朝!”

  門外原本期待著朱祁鎮漲薪的各位大臣,只能失望的重新低下頭,有序的退場。

  中午乾清宮

  暖閣中此時已支起一張巨大餐桌,朱祁鎮坐於主位,其余位置坐著以曹鼐為首的內閣,以及於謙為首的六部堂官,外帶李賢,與成安侯郭晟列席其間。

  自從朱祁鎮回來之後,只要是中午有事談,基本上都會在乾清宮擺上一桌,能上桌吃飯也成為了跟皇帝親近的證明。

  以前老看電視,看皇帝動不動就賜宴,現在終於自己也體驗上了這種生活。就是這些人老說假話,吃個飯一小時,有四十分鍾都得是吹捧禦廚手藝,謝皇帝賜宴的話。

  今天中午吃的是涮鍋,每人身前都放了一個小火鍋,又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各種食材。

  “成安侯,聽說你開了家酒樓?”朱祁鎮挑了一筷子羊肉送進嘴裡問。

  成安侯郭晟有些慌亂起身,不敢抬頭看朱祁鎮,只能硬著頭皮回道:“是!”

  朱祁鎮吹了吹剛燙熟的菜:“那你可知道我大明四品以上官員不得經商?”

  “皇上!臣也不想犯禁,可俸祿一直不能足額發放,一大家子等著臣養,實在是沒有辦法了!”郭晟跪在地上回道。

  朱祁鎮也沒看他,而是對其他人說:“怎麽都不動筷子?今天的羊肉很是鮮美!動筷子動筷子!”

  “謝皇上!”隨著七嘴八舌的謝恩聲後,眾人終於開始落座吃飯,隻留郭晟跪在地上。

  “陳循,成安侯說的這事你解釋解釋。”朱祁鎮邊吃邊問。

  陳循連忙停下手中的筷子,在朱祁鎮連日的影響下,終於不再起身回話。

  “是皇上!李賢所說確有其事,不過隻說了一部分並不是全部。

  首先,指揮使月俸一石只有一次,是因為先皇薨逝,天地同悲多地糧食歉收而致,為保賑災使用,這才隻發放了一少部分。

  李賢隻說了俸糧不夠,卻未說當時以銀、鈔、折發已補齊剩余俸祿,並未拖欠官員薪俸。”

  李賢也跪倒在地:“請皇上治罪,臣確實未將情況完全說明。”

  朱祁鎮斜了他一眼:“你就是單純看不慣那些降兵?”

  李賢點頭說:“我巍巍大明,禮儀之邦,一直對這些人以禮相待,可這些人仗著自己外臣的身份,竟然反倒欺壓我朝百姓,臣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朱祁鎮扶額笑道:“你不是外圓內方嗎?”

  李賢撓了撓頭只是憨憨一笑。

  “行了,起來吧!成安侯,這話你可聽明白了?朕不管你是什麽原因,大明律規定四品以上官員不能經商,你可明白?”

  事到如今,郭晟只能認罪認罰:“臣有罪,請皇上責罰。”

  朱祁鎮放下手中筷子:“既然你認罪認罰,那朕也給你一個方案,你且聽聽如何?”

  郭晟見有台階可下,自然是連連點頭:“皇上有言臣自當遵行。”

  朱祁鎮正色道:“前段時間戶部成立了一個商行,現在還沒有涉及酒樓產業,不如你將醉風樓賣於戶部,可好?”

  在場眾人皆是一驚,郭晟的心更是沉入了谷底。

  他顫顫巍巍的說:“臣遵旨!”

  “起來吃飯吧,羊肉時間長了就不新鮮了。”

  話鋒一轉,朱祁鎮對著在座的各位大臣說:“自即日起,只要在朝廷中領俸祿的,皆不許經商!此前違反只要將產業變賣,皆不罪,朝廷可幫忙參與,以後再發現有違令者重處!”

  “是!”除於謙外,眾人面色皆是鎮靜。

  “劉中敷,你們戶部盡快將商行架子搭好,那什麽廣德商行已經開始壟斷布料,我們再不行動,說不定以後穿衣服就要看人臉色嘍。

  還有,商稅自國有商行起,實行十稅一,百姓仍照舊例稅”

  朱祁鎮談笑自若,心中頗有一股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得意。

  劉中敷自然滿口答應,只是於謙臉色卻越來越差。

  朱祁鎮雖然注意到了,但只是認為於謙可能是身體有些不舒服,並沒有太在意。

  誰料等到眾人散去之後,於謙竟獨自返回乾清宮中。

  “皇上,於尚書到了。”

  正在批閱奏章的朱祁鎮,充滿意外的抬起了頭說:“讓他進來吧。”

  平日於謙都是盡量避免單獨進宮,雖然在京師保衛戰時,兩人還結成了君子之盟,要一起使得大明更好,百姓更好。

  可大戰結束之後,於謙卻很少主動來宮裡,不像有些大臣,巴不得找些事情單獨面聖,甚至有些外放的巡撫竟然能一個月連上數封奏疏,就為告訴他瓜果蔬菜熟了……

  “臣於謙,叩見皇上!皇上聖安!”於謙依然是一絲不苟的將君臣禮儀做足。

  朱祁鎮有些無奈的說:“朕安!於愛卿有什麽要事竟然舍得單獨進宮了?”

  於謙起身,臉上面色已經很凝重了。

  他說:“皇上,臣進宮是為了今天您所說的臣子經商以及控制商人壟斷之事。”

  朱祁鎮點頭,他也大致猜出來於謙所為何事,只是不太明白他的態度。

  就問:“你有什麽想法,還不好在午飯時說的?”

  於謙依舊是凝重神色,他回道:“這些事臣也只是一個粗淺的想法,

  所以臣才單獨面聖,也希望皇上能夠屏除他人影響,再考慮考慮臣所說情況!”

  見於謙如此凝重,朱祁鎮也自然改變了剛才有些不以為意的樣子,正襟危坐的直視於謙。

  “皇上,臣所慮之事有以下幾項:將所有官員納入不得經商的范圍,會不會致使上下官員抵製朝廷政令,或者消極怠工;

  若是同時購買 官員產業,會不會有從中牟利者,國庫是否能夠承擔;

  購買後如何能保證其可以盈利,來提高國家稅收;
  若國有商行當道,會不會阻斷百姓經商之路,使得民間商業僵化。

  這四項是臣目前最為擔心的事,還請皇上多多考慮。”

  朱祁鎮並沒有馬上給出自己的想法,而是看向金英說道:“給於謙上茶。”

  等到茶杯送到於謙面前後,朱祁鎮才開口:“你說的都對。”

  “那皇上……”於謙不解的問。

  “只有在變化中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若是一直因循守舊,那我大明豈不是成一僵化之國?長此以往百姓又將被置於何地?”朱祁鎮反問。

  “可臣以為,改革變法之事可以徐徐圖之,不必如此操之過急啊!”於謙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

  朱祁鎮也很是認同這個想法:“徐徐圖之當然最好!可朕不能等,也不想等!有太多的事情等著朕去做,有太多的現實等著朕去改變了,朕只能往前趕!”

  於謙不理解的問:“皇上此言何解?大明雖有疲敝,可依然是欣欣向榮的時候,您也未到而立之年,不用如此著急啊!”

  朱祁鎮沒有說話,而是問於謙:“三大營改製進行的如何了?”

  “改製已經初有成效,已將一批不合用的將官淘汰,目前正在按照皇上的規劃進行訓練!”於謙沉吟後說道。

  朱祁鎮臉上露出了開懷的神色,連喊了三聲好:“有你這句話朕就安心了,只要有這十萬大軍,朕心安矣!另外要加緊研製火器,外藩已經擁有名曰燧發槍,取代了火銃等物。”

  於謙一愣,外藩?是韃子?或者是倭人?他一頭霧水的問:“皇上說的燧發槍是?”

  朱祁鎮就將自己印象中的燧發槍描述出來:“大體構造與我們用的火銃相似,區別主要在與它是不需要通過明火點燃火藥擊發,而是使用燧石為擊錘,擊打堂內發射火藥來擊發。

  不僅減少了對天氣的依賴,還使得操作難度降低,便於使用!”

  於謙默默念了幾句,牢牢將朱祁鎮所說記在心裡,便道:“皇上可有圖紙嗎?”

  朱祁鎮也只是一個半吊子的軍事愛好者,哪裡能記得這些,只能將事情推到鄭和身上:
  “朕也是此前在鄭和帶回來的書中看到,時間太長已經記不清了,大致原理就是如此。”

  朱祁鎮突然停下,然後眼中越來越亮,興奮地道:“於謙,自即日起,朕命你抽調原兵仗局與軍器局骨乾,成立火器研發處,該處直接由你管轄,專門負責各類火器的研發與更新!”

  朱祁鎮心中憧憬,火器研發處一定能在不遠的將來,成為大明熱武器研發人員心中的聖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