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之我是朱祁鎮》第二章:就事論事
  其實朝會原本的氣氛很凝重,大臣出言歸位都有嚴格要求,也不會產生很激烈的爭論。

  可朱祁鎮新鮮啊,愣是開成討論會的模樣。簡單的用完午飯,又接著上午的話頭將最後一項進行公布。

  “恭順伯吳克忠力拒瓦剌而亡,其子瑾忠勇果敢,於土木屢立戰功,襲恭順伯,任中軍都督府都督僉事,領三千營。”

  “府軍衛指揮使樊忠,剛猛精進……”

  ……

  “懷來署都指揮僉事康能,都督楊俊及懷來、隆慶、龍門衛指揮千百戶易謙等攜家眷棄城避賊著即捉拿,即刻處斬。

  大同都督同知石亨,兵敗後單騎還京,念其後募兵自效,在北 京保衛戰新立戰功,此次特令不予懲處,調任福建都司都指揮僉事。”

  ……

  “欽此!”

  “謝主隆恩!”

  朱祁鎮的第一個早朝,總算是結束了。

  日暮西垂,眾臣依次出了宮門。只剩幾位閣臣堂官留在宮裡,戶部因為尚書王佐戰死,劉中敷與陳循兩人得以一起留下,君臣共入乾清宮議事。

  “說吧。”朱祁鎮坐在龍椅上問。

  於謙出列:“啟奏皇上,廣州反賊黃蕭養作亂,總兵官安鄉伯張安已組織兵力圍剿。”

  說著從身上掏出一個折子,遞給了身邊的內官,再由內官轉呈皇帝。

  朱祁鎮接過奏疏,心中想起有關信息。

  明朝的農民起義始於正統三年,黃蕭養是第三次,隻存在了很短時間。

  這位安鄉伯不久後就會被黃蕭養所殺,連帶著廣州本地的衛所都受損嚴重。

  他當時了解這段歷史的時候就有些納悶,廣州應該是這個時代經濟最好的地方之一,又掌握著市舶司的貿易港口,應該不會因為吃不飽導致起義。

  本想在奏疏中獲悉原委,可打開一看,裡面寫的淨是套話,一點實際問題也沒有。

  朱祁鎮不慣這毛病,表情不悅的問:“於尚書,這黃蕭養造反原因為什麽沒寫?”

  “皇上,據廣東道監察禦史童存德所報,起因應是官商勾結侵佔民田所致。”右都禦史陳鎰回道。

  朱祁鎮心道一聲:果然。

  天下一太平,人的貪欲就被放大了,雖然經過仁宣兩朝的和平發展,國力得到了極大地增長。

  可是土地兼並日益嚴重,作為最底層的百姓,許多時候只能任人宰割,要麽就選擇以命相搏。

  朱祁鎮嘴角泛起冷笑:“這些人處理了嗎?”

  大臣們互相看了幾眼,還是陳鎰回道:“廣東當地已勒令將民田退回。”

  朱祁鎮被氣笑了:“呵!真是好大的恩賜啊,退回侵佔的民田,就能換無數百姓性命?”

  “於謙,你說這事應該怎麽處理?”

  於謙目不斜視朗聲道:“皇上,官-逼-民-反罪加一等,輕則充軍重則斬首。”

  又問其余人,都說於尚書所言極是。

  “把耿九疇跟齊汪找來。”

  金英答應一聲,默默出門去。

  朱祁鎮冷著臉看著這些股肱之臣,他不明白,明明很簡單的一件事,怎麽處理起來好像都很有顧慮一樣?
  “皇上!耿九疇、齊汪來了。”金英說。

  朱祁鎮點點頭:“讓他們倆進來。”

  老年人先進屋,後面跟著一個中年人,兩人雙雙跪下。

  老人一臉正氣:“臣耿九疇,叩見皇上,皇上聖安!”

  中年人聲音洪亮:“臣齊汪,叩見皇上,皇上聖安!”

  朱祁鎮面色緩和一點,回道:“朕安,起來吧。”

  “謝皇上。”謝恩後兩人站在了門口。

  朱祁鎮讓於謙將廣州的情況又介紹了一遍,然後說道:

  “讓你們兩個來,就是要讓你們去查清這事都有誰參與,不論牽扯到誰都要如實回稟,能做到嗎?”

  兩人齊聲答應
  朱祁鎮點點頭說:“除此之外,還要看看那些反賊是否是有冤屈?

  千萬記住一定要將有罪之人繩之以法,給含冤的人一個公正的判決!耿九疇你是刑部侍郎,這件事你要擔起擔子來。”

  “臣必不負皇上聖恩。”說著耿九疇又要下跪。

  “好了,不要跪了。齊汪,你是兵部郎中,去監察各地衛所也順理成章,替朕好好看看有多少軍戶沒了屯田。”朱祁鎮轉頭跟齊汪說道。

  “臣領旨。”齊汪也要下跪,同樣被朱祁鎮攔下。

  “齊汪,土木之後,你是怎麽回來的?”

  原本齊汪應該戰死在土木堡,可沒想到,這一次竟然活著回來了,朱祁鎮這才有這麽一問。

  只見齊汪雙眼含淚,聲音都帶著些鼻音回話。

  “大戰中,英國公當時說:我老了,死在戰場是最好的歸宿,你們對大明對皇上還有用,回到你們的戰場去吧。

  然後老國公就將我們送出了戰場,這才能再見到皇上。”話音剛落,眼中豆大的淚珠再也止不住的滾下臉頰。

  朱祁鎮也不禁悲從心起,默默的點點頭。

  “英國公是大明的功臣!你也要不負他的期望,為我大明的百姓多做些事!

  好了,你們倆去吧,即刻前往廣東,朕等著你們的好消息。”

  兩人領命退走。

  看了看眾臣,發現大臣們也都面有悲色。

  尤其是同樣從土木堡生還的閣臣:曹鼐、張益兩人,更是悲痛深色,能念張輔的好,朱祁鎮倒也安慰許多。

  這時內閣首輔曹鼐奏報:“皇上,廣東瓊州今年瘧疾嚴重,急需醫護支援。”

  朱祁鎮不等金英轉呈,起身接過奏疏。

  越看越心驚,瘧疾,這個在後世中國已經被消滅的疾病,在這個時代依舊是可以奪取萬千人生命的病魔。

  奏疏中說瓊州天氣炎熱,一年之內瘧疾幾乎不會間斷,今年夏天以來,以村鎮甚至縣為單位的病區高發。

  當地的大夫又有限,雖然有多年的治療經驗,可人手不足的問題還是無法避免。

  廣東布政司雖然已經擠出了一些人手,可這次病人實在是太多了,所以請求朝廷能再派一些大夫。

  “瘧疾、瘧疾……什麽來著?”朱祁鎮一著急把那位先生的名字忘了,死活想不起來那個紀錄片的內容,越想越煩,索性出了門,在皇宮內轉悠。

  眼中宏偉的紫禁城,金黃的屋簷灑下來落日的余暉,依然有些熾熱的高溫下後花園飛過了幾隻飛鳥,留下一聲聲啾啾的鳴叫。

  朱祁鎮好像有了點思路,正要沿著這條想法去追的時候,被人無情的打斷了。

  “皇上?皇上!”

  朱祁鎮回頭一看,原來是於謙在叫他,強壓下心裡的不快,無奈的問:“於謙啊於謙,你可壞了朕的大事。”

  於謙一愣,趕緊就要下跪請罪,朱祁鎮忙扶住了他。

  “行了行了,朕沒有怪罪你的意思,什麽事?”

  “皇上,各位大臣還在等您拿主意,您看?”於謙也無奈了,這是失憶了嗎?

  朱祁鎮不好意思的一笑,剛才一想給忘了正事還沒辦完,趕緊回了乾清宮內。

  “各位愛卿,朕剛剛想到了一個治療瘧疾的古方,可話到嘴邊怎麽也想不起來了。”

  眾人隻道是皇上為了面子的解釋,都沒有當真。

  “這瘧疾,是只在瓊州成災了嗎?”朱祁鎮仔細想了想,發現沒有這方面的記憶,只能這麽問道。

  曹鼐解釋道:“以地區為差,南方尤甚,長江以北地區症狀輕。

  不過夏天各地幾乎都有病人,民間本來也有許多的防治手段,像是生薑茶之類,也能控制疫-情,但南方往往因為天氣原因還是會形成較大的疫區。”

  朱祁鎮點點頭,這才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原來是全國都有,那這就是一個關乎民生的大事了,怎麽之前一點不重視呢。

  “那往年都是怎麽處理的?”

  “往年較為嚴重時,都是以太醫院使抽調各地醫學前往救治。主要還是需要大量藥材,只要藥材足夠,幾口大鍋一支,不用半月就可藥到病除。”曹鼐胸有成竹的說。

  這倒輪到朱祁鎮一愣,這麽簡單嗎?

  “這麽簡單為什麽還能發展到如此嚴重的地步?”

  “只是此病多有複燃,所以……”

  “那就先救人,就按你說的辦,趕緊召集太醫前往瓊州。”朱祁鎮決斷。

  突然朱祁鎮想起了一個問題,急急叫住曹鼐:“曹鼐,瘧疾以蚊蟲傳播一定要隔離蚊蟲!”

  “是!”曹鼐不雖然知道朱祁鎮是怎麽得出的這個結論,不過皇上既然吩咐了就先答應下來。

  隨著曹鼐的離去,眼前已經沒有什麽要緊的事了,朱祁鎮就又叮囑英烈祠與國有商行的搭建問題。

  戶部左侍郎劉中敷問:“皇上,您說的英烈祠倒好辦,這國有商行到底怎麽個做法?還是得請您給我們詳細說說。”

  朱祁鎮就將自己記憶中的外貿公司架構,交易流程大致說了一遍。

  都是管錢的,專業上的東西比他這個皇帝還懂,一點就通。

  甚至在早期建設中,還提出了類似於:要不要參與具體經營這類的問題。

  朱祁鎮的意見是可以參考王莽所創立的專賣制度,建立一系列的企業來進行國際貿易。

  “皇上,這樣會不會引起民間不滿,認為朝廷與民爭利,會不會影響社會商品的流動性和積極性?”劉中敷疑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