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之我是朱祁鎮》第一百二十四章:一帆風順
  朱祁鎮只是靜靜看著,等到官員們喊累了之後,他才將帶來的戶部尚書楊善拉出來。

  他指著楊善問:“告訴他們,朕建船廠,建港口,用過朝廷一分錢銀子沒有?”

  楊善朗聲答道:“所有耗費皆由內帑所出,朝廷並未出一分錢,反而因為港口的建成,朝廷的賦稅又增多,實乃是百利而無一害之事。”

  有吏部左侍郎俞山並不認可這個說法,“內帑也是大明民力,皇上若是隨意浪費,置天下百姓心血於何地?”

  朱祁鎮直勾勾的盯著他,直到個俞山看的心裡發毛才開口道:“天下礦藏皆是天子家藏,朕的家事,也是你們臣子當說的?”

  “臣……”俞山還想反駁,朱祁鎮可不會給他開口的機會。

  “你們其他人也想管朕的家事?”朱祁鎮看著跪了一片的大臣。

  實際上人數看著多,有點分量的也就這個俞山了,其余都是不入流的小官(四品以下),看到皇上語氣重了,一個個頭低的更低了。

  見沒人回話,朱祁鎮也不再等待,對錦衣衛下了命令:“把人拖出去,交給刑部,讓他們教教這位俞大人,臣子的本分。

  對了,讓王直一起去看看,看看他手下的人都是個什麽樣子,都將手伸到朕的家裡來了,以後是不是這皇位也歸他們吏部管了!”

  說到這,朱祁鎮頓了頓再問在場跪請官員:“你們若是不走,朕就按照你們同俞山是一個心思論處了。”

  錦衣衛在朱祁鎮的授意下,已經拖著俞山離開,一路上俞山的呼喊讓人頭皮發麻。

  眾臣終於不再硬挺,一個個磕頭退走,黑壓壓一片的臣子終於消失在這裡。

  當天晚上就有大臣酒醉之後,說了許多“心裡話”。

  什麽皇上暴戾了臣子難做。

  還有朝廷財政緊張,皇帝拿著內帑不知道做些正事,每天就是搞些奇怪的發明,並對朱祁鎮成立的奇技基金嗤之以鼻。

  更有一些不知出處的聲音說這是亡國之像。

  而朱祁鎮知道了這些消息之後,也沒有之前的過激行為,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之後,便讓郭懋離開。

  寶船沉沒一個月以後,晚上依舊燈火通明的皇明船廠,朱祁鈺跟俞山父子正在專心致志的在打撈起來的船體處忙碌。

  這一個月以來,所有人不眠不休,抱著所有的碎片翻來覆去的看。

  又將所有的造船流程複盤了一遍,甚至還將剩余寶船放水試航了幾次。

  確定了不是製造工藝的問題之後,終於有了突破性的發現。

  “找到了!父親!王爺,我找到了!”俞修義興奮的大喊。

  這麽多天以來因為工匠的畏罪自殺,眾人始終沒有找到事故的真正原因。

  為了保證萬無一失的成功,找到事故的真正原因與避免這類漏洞在此出現,一直是朱祁鈺工作的重中之重。

  聽見俞修義有了發現性的新發現,朱祁鈺也帶著期待與興奮的趕來。

  “怎麽?是哪裡出了問題?”朱祁鈺七歪八扭的踩著船板而來。

  走到近前,俞修義將手中的東西亮出:一塊被撕裂的厚厚鐵皮,一塊參差不齊的木板,上面都帶著明顯的打磨痕跡。

  “王爺,您看!這裡!”俞修義指著打磨痕跡給朱祁鈺過目。

  朱祁鈺自然知道這處跟別的地方不一樣,可畢竟不是如俞修義專業,只是點頭靜待下文。

  俞海哎呀一聲,“這是故意將此處搓薄,致使船底壓力不同,在下水承受巨大水壓之後,就會因此而使得船體破裂,這才是此次事故的真正原因!”

  有了俞海這位老行家的定論,朱祁鈺再不遲疑。

  一面讓俞海等人重新建造寶船,一面吩咐所有人再進入已修建好的寶船中,務必要反覆檢查,再不能出錯了。

  還讓所有船塢提前蓄水,只等朱祁鎮一到開閘出海就是,然後便匆匆離去,他要盡快將這個結論稟報朱祁鎮。

  等朱祁鈺走後,船廠又開始忙碌起來,所有的工匠都在俞海父子的指揮下開始工作,熱火朝天的重新復工。

  “田昆,田力,你們兩個帶人去將所有的大漆跟桐油帶來,時不我待,不能慢慢做了,要盡快把這艘寶船重建!”

  俞修義指揮著兩個光頭向漆房而去,這是招來的兩個流民兄弟。

  因為沒有身份當時被審查了好一陣子,本來要趕出去的田氏兄弟,也是俞修義看他們兄弟二人踏實肯乾這才說了好話,把人留了下來。

  “嗨,咳咳,好的大人!”兩個人答應一聲,一溜煙的跑走,行動的積極遠超其他人。

  俞修義收回了目光,轉身前去更需要他的地方。

  乾清宮內,朱祁鎮靜靜聽著朱祁鈺的詳細匯報,雖然早就知道是有人故意作祟,甚至搗亂的人都已經畏罪自殺。

  可終於確定了出錯的環節,朱祁鎮才算是終於能夠松口氣了。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以一個更完美的形態,將以往的流言打破。

  “金英,將這事的詳細情況加緊印製,發表在大明報,與你們司禮監的紫禁時報上。

  記住一定要用最大的版面,告訴所有人,下西洋是有人故意作梗,跟先帝祖宗沒有一絲一毫的關系。

  還要說明,朕會再擇吉日前往天津主持下海儀式!”

  司禮監後來也辦了個報紙,主要是大明報以朝臣為主,朱祁鎮怕被他們摻雜了太多的個人情緒,影響自己的政令初衷。

  這才讓司禮監也辦了個報紙,因為是司禮監所辦,紫禁時報又被人稱為皇報。

  是參加科舉的學子們必備的讀物,短短時間影響力已經覆蓋了大明。

  隨著此次事件的登報,所有人都知道了有人刻意的阻礙下西洋活動,民間對於這事多是持痛恨態度。

  主要原因就是阻礙了大明國威遠播海外,影響了大明天朝上國的體面,這個觀念尤以學子為主。

  另外也有人說這是不想讓皇帝浪費錢糧,還不如多拿出些錢來給百姓改善生活。

  最小的一個聲音則說,這就是故意行刺,是有人要擾亂大明。

  朱祁鎮知道之後只是一笑置之,半月之後,他再赴皇明船廠,這次再沒有波瀾,寶船駛入渤海足足轉了半天才回來,停泊於天津港。

  “費信,馬歡,你們二人看好時機,隨時準備遠赴西洋!”朱祁鎮興衝衝的留下這麽一句話走了。

  一時間所有人似乎都看到了大明之威再次遠揚的盛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