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小糧官》第七十八章 困難和優勢
  袁紹是個很有耐心的人,否則也不會連著為父母守孝六年。

  開戰一個多月,五路大軍還沒有一路進取得戰果。郭援止步絳邑,韓/猛無法攻克宛城,張南在軒轅關掛機,袁尚攻擊孟津也是損兵折將,更不要說他親自率領的五十萬大軍無法踏入虎牢關一步,死傷更是不計其數。

  但袁紹並未擔心,由於中原士族的歸心,袁軍的糧草比曹操、荀彧估算的要多得多。也許這些士族不是自願拿出糧草,但又有何妨。

  士族必須支持袁紹攻打司隸,因為他們也有屬於自己的欲望,他們希望袁紹能夠名正言順的掌控朝堂,甚至希望袁氏能夠更進一步,那樣這些中原、河北的士族就能力壓關中士族,在新的王朝中掌控話語權,也許還可能因為從龍之功名垂青史。

  相比之下,些許糧草和一些私兵的傷亡就可以不做計較。

  所以袁紹根本不急,官渡之戰零零散散打了一年,這次他的優勢更大,更要堅持下去。

  但也不是沒有問題…

  “主公?主公?”

  郭圖小聲喊了兩句,袁紹從略微頭暈的感覺中恢復過來。

  “哦,無事。”

  袁紹想讓自己盡可能的顯得正常,“我剛剛在想攻下雒陽該怎麽安置漢帝。漢帝乃是逆賊董卓私立,雖然也是先帝遺骨,但畢竟不是正統。可惜少帝早亡,否則還政於少帝才是正道。”

  郭圖連忙捧哏:“主公所言極是。那…臧霸和張燕該怎麽處置?”

  袁紹這才知道之前頭暈郭圖一直在他耳邊念叨的是這兩個刺頭,可具體內容他沒聽清楚,隻得先假意思索,再詢問郭圖:“公則覺得該怎麽辦?”

  郭圖不疑有他:“臧霸、張燕突然向前線調兵定是得了曹賊的許諾,但他們畢竟還沒有真正出兵,不能算背棄盟約。可以讓大公子和三公子分別調兵提防,再由主公親自給二人寄去書信,提醒他們不要輕舉妄動。”

  原來是這樣。

  袁紹這才完全搞明白緣由:“就按你說的辦吧。”

  剛說完,袁紹又覺得頭暈的後遺症還在,眼前又是一暈。他連忙穩住身體,保持住表情,正色道:“些許跳梁小醜,還不用我親自給他們寫信,你以大將軍府的名義給他們各送去一封書信,言辭激烈一點。”

  郭圖領命退去。

  直到郭圖完全離開,袁紹才癱倒在胡床之上,自有身邊親信侍從拿出五石散給他服用。

  待一劑五石散用過,袁紹感到頭暈之意退去,全身開始發熱。他不由自主的脫去外衣,更是在寒冬季節隻穿著單衣裸著腳在大帳中疾走起來。

  也不知在大帳內走了多少圈,直到全身都出了一身的汗,五石散的藥性完全散發出來,袁紹才停下腳步,他感到力量又回到身上,三兩步回到案幾前開始處理積壓的政務。

  “命青州刺史袁譚派軍與臧霸對峙,不得退讓一步。”

  “命冀州刺史袁尚安撫張燕,可適當送出一些糧草換取張燕退兵。”

  “近日東胡多有異動,命幽州刺史袁熙適度關注。可趁機與北平太守鮮於輔講和。鮮於輔駐守邊關多年,勞苦功高,特封其昌鄉縣侯。曹賊敗亡在即,像鮮於輔這種盡忠職守的地方太守不可過於苛責。”

  “徐州今年水患嚴重,秋收都受到了影響。讓高覽去找各士族籌糧賑災,如有不服者,就調他們來虎牢關。”

  “豫州又有小股盜匪打著黃巾賊的旗幟出沒,大將軍府掾屬趙儼久在豫州地方,熟悉情況。封其為都護將軍,調禁軍三萬前去剿滅。”

  “南邊的孫權打下廬江,又在向南攻略臨海、建安等郡,暫時對朝廷沒有威脅。讓廣陵太守陳登緊盯著孫氏,如果有機會就出兵江東,一定要讓朝廷的影響力擴展在大江東岸。”

  …

  一條條的政令井然有序下達,自有文吏將其整理送至許都,再由留守許都荀諶去一一執行。

  袁紹隻感覺自己充滿了力量,剛才那個頭暈目眩的人好像和他不是一個人。

  ————

  歷史上那些驚豔卓絕的計策寫在書本上總是讀起來讓人熱血沸騰。

  但當身處其中,尤其是計策還在進行中的時候,又哪裡還有什麽熱血,有的只有緊張和對未知的惶恐。

  幾百條渡船順利渡過大河,在小/平津下遊三十裡處靠岸。

  王垕,張遼等人在岸邊整軍。三千兵卒知道自己踏上了敵人控制的領土,安靜的跟隨在主官身邊,沒有人吵鬧,只有少數馬匹因為來到陌生的環境而發出幾聲嘶吼,又在兵卒的安撫和黃豆的誘惑下不再發出聲音。

  整軍後他們就要極速北上,正需要給戰馬喂一些精豆提前補充體力,如果是在營地,說不定還要有雞蛋。不過現在身處敵軍范圍內,條件有限,就只能喂豆子了。

  雪還在下,這是個好消息,冰撬都能夠派上用場,不用讓渡船再拉回去,也不用分兵,所有人都能前往野王。

  渡船開始返回,他們不會返回小/平津,更不能去下遊的孟津,而是分散開,從一些適合的地點偷偷靠岸,這些渡船後面還將有作用。

  整兵完畢,三千名士兵坐上冰撬向北方挺近。

  冰撬的速度比兩條腿趕路可快多了,只是會大量消耗馬力。去年曹軍返回許都的途中就累死了將近兩百匹馬,這次奇襲還不知又要累死多少。

  不過現在可不是珍惜馬力的時刻,等雪停了,南部匈奴再怎麽不靠譜也會派出大量探哨聯絡後方和袁尚部,他們必須在雪停前趕到第一個目標,那裡也是王垕、法正商議的計劃中最低限度要攻陷的目標——野王縣。

  野王就是後世的沁陽市。始建於西周,周武王次子姬誕被封到沁陽地區建立了邘國。當時周王或諸侯所居都城及其近郊稱之為“國”,郊以外稱之為“野”。姬誕將國都郊外的土地分封給卿大夫作為采邑,史稱野王邑。

  到了大漢,這裡改名為野王縣。

  野王縣位於孟津的正北偏東,位於沁水南岸,和袁尚大營之間還隔著中間隔著一條不太寬闊的沇水,是袁尚、南匈奴兩軍重要的補給點之一。沿著沁水下遊還有兩個重要的縣,分別是州縣,以及河內治所,大河和沁水之間的懷縣。

  只要王垕能帶軍佔領野王,必能逼迫袁尚放棄對孟津和小/平津的圍攻,從而改變整個河內戰場。但隻佔領野王,不足以徹底改變曹袁兩方的攻守態勢。

  在法正的計劃中,王垕如果能佔領野王、州縣,乃至最重要的懷縣,便能將袁尚、南匈奴的後勤徹底切除,徹底逆轉整個司隸的戰局。

  不過這個難度太大了,在法正的預想中最好的可能也不過是依靠偷襲連續攻克野王、州縣兩地,那樣袁尚的補給雖然還能通過懷縣得到補充,但在王垕的威脅下也就只有退兵這一個選擇。

  當然,偷襲野王和州縣並不是這個計劃中最困難的一件事。袁尚的反擊才是考驗他們的時刻。能不能守住野王和州縣,進而威逼袁尚真正撤軍才是這個計劃中最難的。

  這不同於在大河對面防守孟津或小/平津那麽容易,他們需要以三千的兵力,在15萬大軍的包圍下守住兩個,甚至三個本來是敵人佔領區的小縣城,其難度可想而知。

  當然王垕等人也不是沒有優勢,一旦他們的奇襲計劃成功,袁尚軍必然士氣大挫,戰力大為減少。

  張遼跟隨呂布轉戰天下,曾經來過河內,熟悉河內的地形,這也是他們的一大優勢。

  在張遼的帶領下,王垕帶領的三千兵卒只花了一天一夜便來到野王縣郊,期間沒有被任何袁軍發現。這也多虧了沇水在嚴寒下結冰,他們可以直接通過,節省了大量的時間。

  但他們的好運氣結束了,剛剛來到野王縣郊的一處小村落他們就正面撞上了一夥正在劫掠的袁軍。還好有虎豹騎這隻追擊無敵的騎兵在,沒有放跑一名袁軍。

  在簡單審問活口後,王垕等人才知道這一夥袁軍是黑山賊孫輕的麾下,而守衛野王者,正是前黑山賊,剛剛被袁尚招安不久的野王都尉孫輕。

  ————

  三國小知識:
  鮮於輔在公孫瓚敗亡後並沒有投降袁紹,而是在田預的勸說下臣服於許都的曹操,或者說臣服於漢室,自領了北平太守。由於鮮於輔一直都在對抗東胡,袁紹也沒有攻打他,反讓自己的二兒子幽州刺史袁熙多結好鮮於輔。不過我感覺這還是官渡之戰打的太早的緣故。199年袁紹滅公孫瓚,幾乎同年年末就開始準備官渡之戰了,像鮮於輔這種威脅不到的小勢力袁紹自然也就懶得管了。而本書中袁紹官渡勝利,鮮於輔當然也不會一直當他的忠臣,遲早會倒向袁紹。到了後面幾卷,還會有鮮於輔、田預的相關劇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