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小糧官》第二十章 連環船
  官渡北方,延津。

  袁紹從官渡逃竄後拒絕了郭圖回兵鄴城的提議,於九日前正式在延津重立中軍。

  從那一刻起,天命仿佛重新回到袁紹的身上。

  荀諶的書信策反了賈詡和劉曄,許都不攻自破,曹操徹底失去了大本營。雖然皇帝對袁紹的態度比較冷淡,僅僅在袁紹大將軍上隻加了個太尉,但兩方也算正式建立了聯系。

  朝廷在得知曹操未死後先後派出了兩波追兵,分別由安國將軍朱靈和司徒趙溫帶領。

  袁紹也在重建指揮系統後命各軍配合朱靈、趙溫。不過幾天,正在攻擊定陶的呂曠就傳來曹操打算東進的消息。

  而就在袁紹調兵準備追擊曹操的時候,荀諶派往東方的說客又給他帶來一個大禮。

  在過去一年間糜爛整個青州的泰山賊得知曹操官渡戰敗後投降袁紹,臧霸還逼迫呂虔的泰山郡同樣投降。

  但新的消息就不太好了,臧霸親自帶領輕兵日夜疾行了幾百裡,穿過大野澤如天兵天降一般攻破了曹軍駐守的甄城。

  甄城可是在東郡范圍內,臧霸這是想幹什麽?趁著袁曹雙方激戰多佔地盤嗎?

  不過藏霸的西進也恰好堵住了曹操唯一一條可能的東去的道路。

  根據呂曠傳來的情報,曹操被困在黃河和濟水之間的狹長地帶之中,而隨著呂曠、朱靈、趙溫等人的北進,曹軍能夠騰挪的空間也越來越少。

  “各部停止攻伐城池。

  “命駐扎在濮陽的呂翔帶兵東進,壓縮曹軍活動空間,同時防范臧霸繼續西進。

  “命韓/猛約束離狐、長垣、封丘、平丘、句陽等地駐軍各自嚴守城池,不得給曹軍攻城的機會。

  “再派人去鄴城催促正南(審配)加征一批糧草,十日內必須運抵延津。駐扎在白馬的張南、嚴敞分兵保護糧草,不得有誤。

  “命呂曠與趙司徒、安國將軍(朱靈)合流,定要圍剿曹賊。友若以我的名義向趙司徒和安國將軍各發一份命令,要求他們配合。”

  一連串的命令發出,袁紹自覺萬無一失。

  郭圖也恰到好處的捧哏道:“大將軍處斷密不透風,曹操這次定是無法逃脫。不如率我軍本部先行南下,趁趙溫外出,以大將軍兼太尉之身入朝廷主持朝政,則大事可期。”

  袁紹略微猶豫了一下,剛要答應,見荀諶默不作聲便問道:“友若覺得此策如何?”

  荀諶直接搖頭:“主公,我軍可有大義?”

  袁紹遲疑道:“清君側難道不是大義嗎?”

  荀諶又道:“要清的那個權臣在何處?”

  袁紹看了一眼地圖:“在東郡。”

  “不錯,曹操在東郡。”荀諶這才表達了自己的意願,“現在曹操還活著,無論是主公,還是趙溫、朱靈,亦或是臧霸,誰拿到曹操的人頭,誰才算擁有真正的大義。”

  袁紹這才明白荀諶為什麽拒絕郭圖的提議。

  郭圖有心反對,但他和荀諶同為潁川人,天然就是一個陣營,再加上他只是私下自封袁軍潁川派老大,實際上袁紹手下的潁川派都還是以荀諶為主,他也不敢在明面上說荀諶的不對。

  袁紹又問:“友若,這麽多年過去了,文博(朱靈)還會不會聽從我的調令?萬一他聽命於皇帝呢?”

  朱靈早年是袁紹的手下,曹操手中兵力不夠找發小袁紹借兵,袁紹便派朱靈帶著三營兵馬去幫曹操。等仗打完了,朱靈卻不走了,非說仰慕曹操,他手下三營兵馬也都不想走了,同樣都說曹操好。曹操當時兵力不足,就留下了朱靈。

  配合官渡之戰曹操根本不敢讓朱靈帶手下兵馬上前線的事,怎麽看這都是一個三年又三年的故事。

  袁紹有顧慮也是正常的,畢竟等的時間太長了。

  這就和終於等到要收網了,臥底突然喊你叫阿瑟一樣,都是難免的。

  荀諶再次分析:“主公其實不用擔心,朱靈不會死心塌地的擁立漢室。相反,他一定會主動向主公靠攏,幫助主公架空趙溫。”

  袁紹不解:“為何?”

  荀諶突然回憶起很多年前離開家時和荀彧之間發生的激烈爭吵,精神恍惚了一下。

  隨後他笑著告訴袁紹答案:“主公,漢不可複。”

  ————

  臧霸的叛亂給了曹操致命一擊。臧霸雖然只是琅琊相,但他可是曹軍陣營負責青、徐兩州軍務的總負責人。他的叛亂代表徐州從實質上脫離了曹軍陣營。

  再加上陳登等徐州士族誰贏幫誰的作風,曹操對徐州已不做半點希望。

  但曹操本來就沒打算東去,現在既然東面徹底走不通,那就想辦法重回陳留,借道去司隸尋夏侯惇、夏侯淵。

  在簡單整編程昱帶來的五百多人後,正式“擴軍”為三千人的曹軍沿著濮水轉道向西開拔。

  “仲德,這是我新征辟的司空府掾屬王垕,現任軍師校尉主管後營。”

  騎在馬上,曹操為程昱介紹王垕。

  王垕懷裡抱著洪烈,抬手和程昱行禮。

  程昱還禮後也打量起王垕。

  胳膊腿這麽細,不像是能衝陣的。毛都沒長齊就能當司空府掾屬,看來和郭嘉一樣是動腦子的,但又任軍師校尉,這是個軍職,難道在統兵上有一手?怎麽還帶著個孩子?
  王垕可不知道程昱怎麽腹議他,反正人也見了,便向曹操告退返回後營。他用自己珍愛的老羊皮將洪烈裹得更嚴實了一些,還在洪烈小臉上彈了一下:“乖徒弟,昨天師傅教你的可都還記得?”

  洪烈偷偷伸出小手,感受著天氣的寒冷,笑嘻嘻答道:“這麽簡單的東西,我當然記得。”

  王垕故意繃起臉:“那好,背一遍。”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

  洪烈幼兒般聲音漸漸遠去,程昱更加古怪王垕為何會在軍中帶個孩子,猶豫要不要一會去找於禁、史渙等相熟人士打聽一下。

  程昱正想呢,曹操突然問他:“仲德,你久在東郡,可知何處容易渡過濮水?”

  程昱疑惑道:“主公又要渡過濮水?不是說濮水南岸有大量追兵嗎?”

  曹操為他解惑:“這些追兵早晚也會渡過濮水,匯合北面的袁軍圍攻我軍,屆時我軍便找一個適合的地方再次渡過濮水。仲德不需要擔心渡河的問題,王垕製造的快速浮橋能加快我軍的渡河時間。”

  快速浮橋?
  程昱回憶似乎沒有在後營的那些大車上見到什麽浮橋啊?反倒是有一些小船拆散後同樣裝在車上。

  還是要找人好好問問王垕究竟是何人物。

  “啟稟主公,離狐附近是個不錯的渡河地點。”

  曹操大喜,下令全軍急奔離狐而去。

  果然,兩日後曹軍剛走到離狐附近,探哨就來報,趙溫所部、朱靈和呂曠聯合所部已經從句陽度過濮水,正掉在他們身後一天半的路程。而西偏北方向距離曹軍僅半日路程的地方則發現了另一只打著“呂”字大纛的袁軍部隊,理應是來自濮陽的袁軍呂翔所部。

  曹操當即下令再次渡過濮水,程昱也終於見到曹操所說的快速浮橋。

  只見王垕的後營兵卒將那些大車四周柵欄拆了下來,首尾相接,很快就在濮水上搭建了三道能通過士兵的快速浮橋。

  之後王垕又和一名文士…等等,那不是沮授嗎?沮授投降了?他如此大才如何在後營乾事。

  程昱問了幾名曹軍將領才得知沮授降王不降曹一事,不由得暗暗稱奇。

  耽誤了一小段時間,程昱突然發現曹軍後營在濮水上不知何時搭建了一個古怪的東西。它由數十條小船和柵欄組合而成,小船十二隻為一組,成三四隊列,相間同樣的距離用柵欄串聯起來,如此一來濮水上便多了一個平台。無論大車還是馬匹都能通過這個平台擺渡過河。看後營的樣子似乎還在搭建第二個。

  恰好王垕正引曹操、郭嘉等人講解,程昱便靠了過去。

  “主公,奉孝,諸位將軍請看,此物便是連環船,在濮水上只是小試身手,再配合快速浮橋,我軍整體渡河速度較以往搭建舟楫相連的普通浮橋快了不止一倍。北人不識舟楫之術,如他日主公攻伐南方不臣,可大規模使用此物,必能使北人在大江上如履平地。”

  程昱是個聰明人,立刻就明白連環船的優點,但緊跟他也發現連環船的巨大缺點,直道:“王掾屬果然心思機巧,但此物恐怕火攻,又不易掉頭,還是較普通水軍有所不足。”

  王垕沒有生氣,拍掌笑道:“然也,程將軍真如奉孝所言一般,能謀善斷。此物有缺點,但並非不可克服。且此時正是我軍所需,至於主公南征不臣之言不過是垕戲言,當不得真。”

  程昱點頭,他這兩日在曹軍多方打聽,兼之自己觀察,發現王垕確有其才,也就不再糾結這個連胡子都沒長齊的家夥是從哪來的了。

  曹軍很快渡過濮水,離狐的袁軍守軍只有百人,根本不敢過來干擾。

  但就在曹軍全部渡河僅僅不到兩刻時間,一只打著“朱”字大旗的輕騎出現在曹軍剛剛渡河之地。原來卻是朱靈的騎兵擔心曹操逃脫他們的包圍,離開呂曠軍獨自阻截曹軍,卻還是晚了一步。

  “又沒趕上。”

  領頭的將領慨歎了一聲。

  他衝著濮水河面吐出一口白氣,輕笑道:“但沒關系,河面就快上凍了。而且…”

  將領回身看向身邊的“朱”字大纛,“將軍會親自迎接你的,司空大人。”

  ————我是分割線————

  三國小知識:在東漢,大將軍就是最高的軍職,再之後是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和衛將軍。這四個職位本來是不常設的,但漢末時期情況比較複雜,大將軍就有些爛大街了。另外這四個職位在地位上比三公要高,因而理論上身為大將軍的袁紹是可以給趙司徒下命令的。比如曹操身為司空還加了一個行車騎將軍事,就是為了名正言順的總領軍政大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