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小糧官》第十七章 不同的道路
  馬子說過,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決定上層建築。

  東漢末年這個時期的上層建築就是士族政治。士族把持著土地,把持著財富,還持著知識。

  一個士族子弟可以自由選擇生活的方式,或是從政,或是當將軍,或是成為一個學者,一個醫生,一個俠客,一個隱士。甚至他想追求精神財富,從靈魂上超脫凡世,也不是不可能。

  而農民,或者說無產者天生就是愚昧的。他們不識字,也沒有地方去學習知識。他們無法想象士族的生活,更不知道除了生存以外的一切事情。

  是的,他們只是想要活著,哪怕苦一點,難一點。

  但就是這麽一個小小的要求,在漢末這樣的亂世,也是困難的。

  天災、戰亂、瘟疫,人世間幾乎所有惡意都只針對這些農民,這才有了張角振臂一呼,大漢帝國便險些覆滅的局面,才出現那句話:人命如草芥。

  更可笑的一件事,能說出這句話的人一定也是個士族。

  王垕之前想過來這個世界要做什麽。開始他的目標是當大官,好好的享受一生。但許攸的死讓他意識到這麽淺顯的欲望是錯誤的。

  他,一個現代人,來到漢末,一定要做些有意義的事。

  今天,他有點想通了。

  “曹公,你可知道鳳鳥?”

  曹操輕笑道:“當然知曉。《山海經》、《淮南鴻烈》等書多有記載。更有孝武帝時,司馬相如為追求卓文君所作《鳳求凰》,至今讀來都讓我仿佛見到了卓文君的風姿。

  有美人兮,見之不忘。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

  無奈佳人兮,不在東牆。

  將琴代語兮…”

  曹操好像忘記剛剛還要砍死王垕,沉浸在《鳳求凰》優美的文風之中。

  LSP!

  王垕心中暗罵,假如卓文君不是司馬相如的人妻,估計你丫就不感興趣了。再說不就是一首還算湊活的誇讚美女的詩嘛,他一個接受了九年義務教育的現代人張口就來。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額,什麽什麽濃來著?

  算了,下次一定。

  王垕略顯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著等曹操念完一首《鳳求凰》,這才道:“那曹公可知鳳鳴岐山的典故?”

  曹操立刻收起笑臉:“自是知曉。你該不會想說周武王能得天下,是因為文王的德政,連鳳鳥都願意在岐山停留。然後借此事來規勸我要修德,不能屠城吧?”

  “當然不是。”

  王垕說的斬釘截鐵,“鳳鳴岐山是因為周獲得了最後的勝利,有人回憶起當初岐山附近的鳥叫,就說那是鳳鳥。周能代商,是因為商本身出了問題,又無法做出正確的改變,故步自封,或者說想改,但既得利益者太強,改不動。恰好周這時強大了,這才給了周武伐商的機會。”

  “厚土所言,也算…額,有一定道理。”

  王垕這翻言論如果被一些儒生聽到估計能把他腦漿子打出來,曹操自問離經叛道,都被王垕的理論驚的不輕。

  “可厚土,這和屠城有什麽關系?”

  “當然有關系,請曹公聽我一言。”

  王垕繼續忽悠,“現在稍微有點志氣的人就都知道大漢要不行了。但司空為何還要逢迎漢帝,給自己找一個祖宗在家供起來呢?”

  曹操嘴角抽搐:“祖宗…”

  王垕自知語失,連忙補救:“比喻,這只是比喻。漢帝當然不是祖宗,只是勝似祖宗…”

  曹操不由得扶額:“厚土,我能理解你的意思,你還先繼續吧。”

  王垕不再糾結祖宗的問題:“我相信,曹公在內心深處還是願意複興大漢的。”

  曹操捂住胸口,心道我連懷著陛下孩子的董妃都殺了,真的還這麽想嗎?
  王垕好像聽到曹操的心聲:“曹公自己可能沒有注意,但你確實是這麽想的。即便大漢的衰落不可避免,但曹公才是垕心目中唯一能繼承大漢正統的人啊。”

  曹操頓時精神起來:“你果真是這麽想的?”

  “確信無疑。”

  王垕態度極其誠懇,“因而我才對曹公準備屠城一事十分憤慨。現天下大亂,北方袁紹,江東孫氏,荊州劉表,益州劉璋具是虎視社稷之輩,更有雍涼兩州軍閥遍地,北地鮮卑、東胡日益強大。盜匪遍布山川各地,朝堂上卻充斥著蟲豸。

  “大漢要亡了啊!
  “這就像周武代商,需要一個天命者站出來啊!
  “垕知道,當初在徐州,曹公屠城是為了威懾徐州士族,讓他們恐懼,讓他們害怕,通過這種方式節省攻城的時間。

  “但現在和那時不同了啊!曹公是要改變天下的人,如何能自暴自棄,肆意行屠城之事,圖讓人失望呢?”

  曹操想要站起身去拉王垕的手,卻因為盤腿坐有些血脈不通,一個踉蹌險些跌倒。

  王垕連忙扶起曹操:“天下是大漢的天下,子民也是大漢的子民。曹公是要繼承大漢遺志之人,請善待大漢的百姓。須知民如水,而統治者再怎樣一時風光,也像水上漂浮的小舟,如果水不安穩,舟就會翻覆。現在其他統治者都將民當牛馬一般驅使,唯有曹公,興屯田,安百姓,敬漢室,雖經歷一時的失敗,但在我心中,曹公才是那條行駛最安穩的大船。我希望曹公無論是匡扶漢室,還是繼承大漢遺志,都能像平穩的舟楫一般,永遠的漂浮下去。”

  曹操終於放下對王垕的芥蒂,拉緊王垕雙手:“吾今日才明白荀子‘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言是何道理。厚土所言驚醒於我,我錯怪你了。”

  王垕保持神秘的微笑,心裡卻有點打鼓。

  我怎麽記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是李二說的,怎麽變成荀子說的了?算了,等安穩了,一定好好看一看古代的這些文章,再好好回憶一下都學過哪些能裝逼的詩詞,別像今天似的,隻想起一句就忘了。

  曹操作為大文豪,本是一個極其感性的人,剛才差點砍死王垕的時候有多恨他,現在就有多愛他。在曹操心中,王垕的重要級別幾乎已經郭嘉、夏侯惇、曹仁、曹洪等寥寥數人相提並論,可能也就僅比不上夏侯淵和荀彧了。

  於是曹操拉著王垕的手並排坐在軟墊上,一時激動吐露了心聲:“厚土,我當年年少,一心隻想替大漢征討西域,做大漢的征西將軍,為大漢將幾乎失去控制的西域重新拿回來。

  “但大漢越來越虛弱,哪裡還是當年那個強盛的大漢啊。你剛剛說出了我明明知曉,卻一直不願承認的一件事,大漢要亡了。

  “厚土,你知道嗎?當初文若勸說我應該去迎接皇帝,我是有點不願意的。就像你說的,請個祖宗回來能幹什麽?但我又一想,萬一當今陛下能如世祖皇帝一般是天生的人傑,能挽回大漢於水火呢?
  “後面的事你應該知道,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什麽狗屁皇帝,只是個連毛都沒長齊的孩子,那些近臣,就是你說的蟲豸,他們說什麽,那個孩子就說什麽。到了許都,今天說住的宮殿太小,明天說宮中秀女不足。還動不動就要給那些蟲豸封官,還想要兵權。

  “你當我沒給過嗎?趙溫那個老吊帶著三千精兵南下豫州平叛,結果在汝南被一夥黃巾余孽給打得屁滾尿流,大纛都丟了。之後我親自帶同樣兵力南下,一個月破敵一十三次,輕松平定豫州。

  “哈哈哈,那些老吊再也沒有人敢要兵權。

  “但從那時起我就知道,大漢真的是不行了。”

  兩行清淚突然從曹操的眼角流下,他簡單擦拭了一下,語氣再次堅定:“但我還在,只要我活著,大漢就不能亡。

  “所以你說的沒錯,我就是繼承大漢最後遺志之人。我隻願幫大漢再維持幾年,隻願能平定這混亂的世道,隻願還有機會能去西域征討遠方的不臣。

  “厚土,你願意全力助我達成心願嗎?”

  王垕心中暗喜,雖然今天他又作死了,但終於幫助曹操振作起來,估計後面不會再有屠城的事情發生,希望這個世道能變得好一點吧。

  其實王垕沒發現,他的心境也發生了變化。他開始融入到這個世界之中,有了一個不那麽明確的目標。

  只見王垕站起身,恭敬的衝曹操行揖禮:“就讓垕為主公出謀劃策,輔佐主公平定這亂世,繼承大漢的遺志,讓華夏永遠強盛下去。”

  ————我是分割線————

  三國小知識:
  1、“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出自《荀子.哀公》,李二只是引用。

  2、漢世祖便是著名的位面之子、大魔導師、隕石召喚者、光武帝劉秀。

  3、《三國志·魏書一·武帝紀》:建安元年,汝南、潁川黃巾何儀、劉辟、黃邵、何曼等,眾各數萬,初應袁術,又附孫堅。二月,太祖進軍討破之,斬辟、邵等,儀及其眾皆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