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小糧官》第五十二章 口吃的馬鈞
  漢末的造紙技術在蔡倫紙的工藝技巧上略有進步,主要材料也由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亂七八糟的東西漸漸向麻料和桑皮這種特定材料轉變。靈帝時期的左伯紙就是其中代表。

  但左伯紙的製作工藝還是過於繁瑣,再加上漢末天下大亂,造紙工藝不但沒有進步,反倒因為產量和價格問題沒有推廣開,結實耐用、便於保存的簡牘再一次成為知識的傳遞載具,簡牘使用率反比靈帝之前要高的多。

  如果這時出現一種紙,結實好用,材料收集方便,造價又低,知識的傳播效率一定會大幅提升。

  王垕心中本也將造紙作為急需改造的技術之一。

  想要打破士族的知識壟斷,廉價且方便攜帶的紙張是必不可少的知識傳播物。同理,成熟的雕版印刷技術也一樣重要。

  但對於目前的曹操陣營,造紙術和印刷術雖好,卻還是比不上種地。

  再加上王垕一直忙於水力轉化,也就一直沒有嘗試造紙。

  馬鈞造紙就沒有想這麽多,完全是一個技術人才在展示自身才學,他就是為了出名。

  想出名當然沒錯,畢竟在察舉製下只有出名才能當官嘛。

  實際上馬鈞想通過攻破技術壁壘的方式來出名這件事本身在這個世道看來已經是離經叛道了。

  漢代人怎麽出名?

  至賢至孝才能出名,比如袁紹。

  兄友弟恭才能出名,比如孔融。

  才高八鬥,目空一切,行為異於常人,動不動還得裸奔一下才能出名,比如禰衡。

  當然,想出名還有一個先決條件,你得是士族,否則再怎麽孝順父母,再怎麽兄友弟恭,也比不過人家出身好。

  馬鈞的出身就是寒門中的寒門,可能連徐庶都比不上,但至少也是從小學習,且有一定的數學基礎。

  本來這樣的水平就算是寒門出身在漢末亂世也足夠找一份不錯工作,但馬鈞有個大毛病——口吃。

  話都說不利索還怎麽當官?

  馬鈞受困於先天劣勢,二十幾年鬱鬱不得志。

  直到《求賢令》和《招能人異士令》傳到了正在長安“找工作”的馬鈞耳中。

  作為一個小寒門,馬鈞並沒有意識到這兩個政令是在給大漢第一屆科舉打掩護,他只是欣喜自己終於有出路了。

  馬鈞還是很有自知之明,口吃的他肯定不太符合《求賢令》的標準,但《招能人異士令》怎麽看都是為他量身打造的啊。

  因為口吃,馬鈞不喜歡和人交談。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琢磨別人看似沒用的知識,尤其喜歡機關巧變,久而久之便有了很深的機械學造詣。又因他不善於和人交流,根本沒有人知道他有這種才能。實際上由於馬鈞的口吃,很多人都不願安靜的和他說上一會話。因此他的朋友極少,且大多是說起話沒完沒了的那種人。對這些人來說,馬鈞是個很好的聽眾。

  《招能人異士令》讓馬鈞看到了希望。他第一時間趕往雒陽,找到尚書台,並獻上了由他設計的織綾機圖紙。

  在馬鈞之前就已經有很多人自稱能人異士找到尚書台,這些人大多都是方士或者騙子。他們在陳群的一一鑒別之下大多被發配到西伯利亞…啊,不對,是發配到弘農去開荒了。

  馬鈞不同,他有長安官員朋友的舉薦信,也確實拿出一套陳群完全看不懂的圖紙來。

  陳群很稱職的立刻組織民曹的工匠按照馬鈞的圖紙製作織綾機,一試之下果然比舊有的織綾機好用的多,馬鈞這才被委任以冬官之職。

  之後馬鈞又瞄準到雒陽附近荒廢的水車,親自主持了水車的修復工作。

  在連續兩次優異的完成任務之後,馬鈞在雒陽也可以算小有名氣,這時他便想到了造紙。

  但馬鈞還是看輕了造紙的難度,大半個月也沒有造出一張合格的紙張。就在這個時候,王垕來了。

  當王垕抵達瀍水河畔的造紙作坊,天色已經全黑了。造紙作坊內的奴工也大多休息了,少數守夜的衛兵打著哈氣,不時揮舞手中火把好讓煩人的蚊子飛遠一些。還有一間草屋亮著燈,那裡自然就是馬鈞的房間了。

  “馬冬官,有人來訪。”

  “好好好…好的。”

  馬鈞還在奇怪怎麽夜裡也會來找找他,王垕便推門走入草屋。

  這是一間格局和普通士兵一樣的房間,但除了一張胡床還多了很多東西。屋子中間有一張很大的案幾,層層放著幾十張圖紙。案幾上和地上到處散落著各種木質零件,讓王垕幾乎都沒有地方下腳。

  再看馬鈞,年紀也就二十出頭,身高和王垕相仿,臉瘦瘦的,眼圈極黑,好似很久沒有睡覺一般,下巴上的胡子亂糟糟的,完全不像陳群、荀彧等人整理的乾乾淨淨,衣服也不乾淨,東黑一道,西黑一道,再加上一腦袋亂七八糟的頭髮,整個人聞起來還有一股臭味。

  “請請請請請…”

  馬鈞張著嘴,半天也沒說出下一個“問”字。

  王垕讓身後的趙撲留在門外,用腳劃拉出一條通道,徑直走到胡床邊坐了上去。

  “你你你你你怎怎怎怎…”

  馬鈞見王垕這麽對待他的零件有些生氣,但問責的話同樣是越著急越說不出來。

  王垕看著好笑,又見馬鈞確實著急,便直接道:“我是司空府掾屬領軍師校尉,議郎王垕。”

  馬鈞大驚,王垕的大名在雒陽乃至整個司隸現在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隨著官渡之戰的具體情報一點點被各路諸侯所確認,“單騎”前往袁紹大營打探情報的王垕在天下人眼中已經逐漸往有勇有謀的那個方向靠攏。再加上王垕幾本“學術著作”的問世,他現在已經屬於敵我雙方都十分重視的重量級人物。

  而且王垕對馬鈞來說還格外的特別。他建造的一夜城、水泥窯和磚窯就在這個造紙作坊不遠,雙體清淤船也還在司隸各處河渠上飄著。大家都是搞技術的,馬鈞對王垕的感官甚至可以說是有些崇拜的。

  這一激動,馬鈞的嘴皮子更加拌蒜了:“王王王王王王…”

  王垕雙手做了個微微下壓的動作,讓馬鈞不要過於緊張:“我找你來確實有事。但你先不要急著說話。像你這種情況越是著急、緊張越是無法正常交流。放松,讓自己緩和下來,閉上眼效果更好…對,就是這樣…很好,深呼吸…腦子裡不要再想我為什麽回來…也不要想之前煩心的事情…整個人放松下來,相像一下自己泡在水中的感覺…很好,你越來越好了,現在,你是不是感覺…喂,你別睡啊!!!”

  馬鈞憂心遲遲無法造出合格的紙張,三天沒有合眼了,經過王垕的簡單引導,輕松的便睡了過去。

  王垕只能趕緊將其喚醒。結果馬鈞更加的緊張了,這次連半點聲音都發不出來,氣得王垕扶額無語。

  “算了,我說,你點頭,如果有說不清的我看反正這裡有很多半成品的紙,你找個炭筆過來在紙上寫給我看。”

  馬鈞連連點頭。

  “馬鈞,雒陽周邊的水車可是你翻新的?”

  馬鈞點頭。

  王垕一喜:“你可會製造機械?”

  馬鈞又點頭。

  王垕更加開心:“你能不能設計一種在水車驅動下的裝置,應用水力於冶金、研磨、衝壓等方面。哦,我這裡帶來了我設計的圖紙,你看一下。”

  王垕從行囊中拿出早就準備好的圖紙。馬鈞趕緊清理矮桌接過圖紙就這昏暗的燭火觀看起來,越看越是高興,越看越是心驚。

  王垕的很多設計他之前從來沒有想過,而且王垕的圖紙和漢末通用的技術圖紙在畫法上有很大的不同,應用了三視圖和透視法繪製,如果不是馬鈞精於機械很可能根本看不懂。

  馬鈞一邊看一邊點頭,嘴裡說話居然也通順了。

  “好,太好了,原來還能有如此精妙的設計,王掾屬果然名不虛傳。我大致明白王掾屬想要的東西了,可以試著做一下。是要在洛水上製作這樣的水車嗎?”

  王垕搖頭:“不在洛水,在偃師。”

  “偃師?”

  馬鈞突然醒悟過來,“可是這裡怎怎怎怎…”

  完蛋,他這一著急,話又說不全了。

  ————我是分割線————

  三國小知識:
  1、漢代尚書台六曹分別是:三公曹、吏部曹、民曹、客曹、兩千石曹、中都官曹。它和六官製一樣同是六部的起源,但和後來的六部職責分配上差距較大,且沒有任何軍事相關權利。反倒是周代的六官製在職能分配上和後來的六部製更加相像。另外六曹的主官在漢代便被稱為尚書,這也是後來六部尚書的由來。不過六曹尚書都只是600石的官員,和後來的六部尚書在地位上差距還是相當大。

  2、馬鈞生卒年不詳,他在出名的時候已經是曹睿年間,但肯定沒有活到西晉建立。本書設定他年長王垕幾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