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小糧官》第五十六章 擅射者
  話說上個月偃師折衝府又舉行了一次集體婚禮,為沒有婚配的男性府兵配婚。也不知荀彧是不是故意,這次又多了一個女子。王垕在沮授的提醒下才想起剛剛冠禮的小正太曹丕也算是大人。又見曹丕躍躍欲試的樣子,周圍人又都是一副理所應當的樣子,只能捏著鼻子將那名自稱是出身中原士族的小美女配給曹丕完婚。

  不得不說大士族的家庭教育就是齊備,新婚教育根本不是問題。曹丕從小耳濡目染,加上家庭教學竟是一點沒有怯場,第二天那個小美女就換了一個婦人頭出現在眾人面前。曹丕也是一副神清氣爽的模樣,臉上的青春痘都少了幾顆。

  此時曹丕聽了王垕調戲的話語還有些不好意思,臉皮微微發紅道:“儒娘今日身體不適,否則我也不會飯前帶人出來狩獵了。”

  王垕眼皮一跳,心道曹丕側室看來是來月事了,又在心底埋怨曹丕,難道他還非得夜夜笙歌不成?怪不得歷史上才活了40歲。他面容肅穆,這就準備斥責曹丕。

  曹丕見王垕臉色不善,連忙解釋:“王掾屬誤解了,實是儒娘懷上子嗣,實在不好再…咳,再行房事了。”

  FUC!

  王垕險些吐出一口老血,瞠目道:“我果然沒有看錯,子桓果真善射啊!”

  且不說“善射”的曹丕是如何面紅耳赤,周圍眾人又如何哄堂大笑,一名真正的善射者剛剛展露他的鋒芒。

  荊州,夏口。

  孫權在飛速解決廬江太守李術的叛亂後並沒有回軍,反以黃祖支持李術叛亂唯由繼續進攻江夏,還立起了為父報仇的大旗。

  黃祖準備不足倉促迎戰,只能死守夏口,僅一日便大敗,只能乘小舟逃亡江夏。

  破賊校尉凌操見黃祖逃竄,帶少量士兵輕舟獨進,誓要抓住黃祖。

  黃祖見身後有敵人追襲,更是心驚不已,急忙讓士兵減少負重,想要甩開身後凌操。

  但凌操麾下水手更加熟練,還是一點點拉近了和黃祖的距離。

  黃祖船上士兵見敵人越來越近,倉皇不知所措,更有跳船逃生者。黃祖更加驚慌,只能痛罵手下士兵卻於事無補。

  就在這時,上遊突然出現十幾條船,打著“黃”、“甘”兩字大纛順流而來,卻是黃祖的援軍到了。

  凌操見敵人勢大,隻得遺憾調轉船頭。他站在船尾上,準備最後“問候”一下黃祖。

  就在這時,一隻羽箭跨越百步距離準確的命中凌操心口。

  凌操不可置信的低頭道:“大丈夫竟死於此?”

  說完栽倒跌落江水之中。

  黃祖軍士氣大振,順流追襲凌操手下十裡方還。

  在黃祖軍最突前的軍艦上,一人站立船頭,身穿赤袍,手持長弓,腰間系著兩個小鈴鐺,隨著船隻的搖晃鈴鐺也發出叮當的聲音。

  這人就是離開劉表投奔黃祖的甘寧了。

  甘寧神射擊殺凌操,正是志得意滿之時,恰好黃祖從小舟等上軍艦,便迎了過去,準備聽從主將的誇讚。

  卻不想黃祖大怒道:“甘興霸!如何來的如此慢?!”

  甘寧微微張口,不止如何回答。

  還是和甘寧一同來救援黃祖長子黃射忙打圓場道:“父親,我與興霸接到父親的命令並無拖延,只是今日大江逆風太甚,這才來遲了一步。”

  黃祖也自知語失,忙道二人辛苦,卻隻字不提之前甘寧射殺凌操的大功。

  甘寧一直沉默不語,待黃氏父子離去,這才望著江面凝重道:“天下如此之大,竟是沒有一個能讓人折服的主公嗎?”

  就在甘寧望江興歎的時候,還有一個善射者正在和好友品評天下大勢。

  江東,吳郡。

  孫權親自帶兵西征,周瑜留守吳郡迎來了因祖母去世而回家奔喪的魯肅。好友相見甚是興奮,兩人坐在江邊,煮酒而論。

  卻說魯肅年少成名,當時天下將亂還未亂,魯肅散去家財,招募遊俠,組建私兵,在山中狩獵鍛煉武藝。

  說好聽點這叫深謀遠慮,說不好聽這是腦後天生有反骨,聚眾造反。

  後來果真天下大亂,魯肅認為江淮之地情況複雜,不適合留守,應該到“沃野萬裡,民富兵強”的江東地區。於是他和自己的部下一起向江東轉移,弱小者在前面,強壯者在後面,一共有三百多人一起行動。當地的官府派軍隊追殺魯肅。

  你們猜魯肅是怎麽脫困的?
  這家夥豎起一面盾牌,用弓箭射盾,直接將盾牌射穿,追兵直接就嚇尿了,魯肅從容帶兵離開,投奔了孫策。

  所以說魯肅也是個善射者,至少臂力夠大。

  魯肅生的是人高馬大,由於守孝,長期不沾葷腥、酒水,面容有些消瘦,但其眼神中透出一股精氣,再加上一身合體的勁袍,整個人顯得十分幹練。

  反觀周瑜,羽扇綸巾,文氣彬彬,臉色發白,還不時輕咳兩聲,一點不像是一個大將軍,更像一個文弱儒生。

  孫策死後愈發繁重的公務壓垮了這位儒生將軍的身體,這也是孫權進攻廬江、江夏沒有帶周瑜前往的原因。

  江邊風大,周瑜剛剛病愈,本不需要親自迎接魯肅,但他還是來了。因為他知道,孫家陣營現在已經走入了一個死胡同,只靠他們這些淮泗老臣和孫氏一族很難繼續在江東立足,他們急需要一個人為他們規劃出一條不同尋常的路線。

  “子敬(魯肅字),請飲此杯。”

  周瑜為魯肅奉上美酒,魯肅沒有任何推辭,接過美酒一飲而盡。

  “會稽太守(孫權)征討不臣者李術,特讓我再次等候子敬。”

  魯肅將耳杯放下,笑道:“李術為廬江太守,與會稽太守平級,如何說是不臣?”

  周瑜低頭沉默不語。

  魯肅又道:“我聽說會稽太守擊破李術,又進攻江夏。公瑾可看好此戰?”

  周瑜歎道:“江東士族不容孫氏,不想辦法拿下江夏,一旦江東反水,孫氏就連一個立足的地方都沒有了。”

  魯肅搖頭:“公瑾想差了。江東士族不喜孫氏是因為之前孫氏兩代人在江東殺伐過甚。既然會稽太守接管孫氏大權,就應當重用江東之人,將打下的土地分給江東士族管理,如此一來江東士族就會轉而幫助孫氏,一同抵抗大將軍袁紹。”

  周瑜先是一喜,緊跟著又沉默下來。因為他就是幫助孫策血腥鎮壓江東士族的一員。魯肅能這麽說,是因為他手上沒有沾過江東士族的血。而他、有程普、朱治等孫氏老人是沒有機會和江東士族和解的。

  魯肅是何等聰明之輩,當然明白周瑜的難處,道:“此事只能由會稽太守親自施行才有效果。待會稽太守歸來,公瑾應當主動要求前往柴桑練兵,一來可以離開吳郡這個混亂的中心,二來練好水軍也能防他日袁紹大軍領兵南下。三來…”

  魯肅沉默了一下,“三來,我觀公瑾身體大不如前,柴桑安靜,更容易養護身體。孫氏上下,知兵者以公瑾為最,公瑾還是要保重身體。”

  周瑜點頭,他早有此意,就等孫權回軍便準備請求前往柴桑。

  魯肅又道:“我在家中時曾接到好友劉子揚的密信,他勸我不要返回江東,讓我和他一起去巢湖投奔鄭寶。不曾想才三兩年光景,劉子揚殺了鄭寶投奔曹操,又在許都作亂,斷絕曹操後路,最終曹操反攻許都,劉子揚才智卓絕,卻落得自刎的結局。”
  周瑜聽了魯肅的話很是感慨:“昔馬援答光武雲'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今日我主雖然年幼,但親賢貴士,納奇錄異。我聽說古代先賢曾留下神秘的論證,接承天命替代劉氏者,必定起於東南,推算歷數觀察形勢,最終會造建起帝王基業,與天命相符合,也正在東南。現在正是有識有志之士歸附英傑的時代。我正領悟到這個道理,你不必把劉子揚的話當作一回事。”

  魯肅深以為然,二人攜手返回吳郡。

  就在東吳兩位大都督攜手前行之時,還有兩位善射者再次走到了一起。

  涼州,金城郡和武威郡交界一代。

  馬騰、韓遂,涼州兩股最大勢力的軍閥又一次站到了一起。

  由於袁紹的離心之計,涼州各路小軍閥頻頻異動。

  為應對這種情況,半個月前韓遂派使者找到馬騰,低頭向馬騰認錯,稱之前殺害馬騰妻兒的並不是他手下士兵,是招募的羌族遊騎背著他犯下的罪行。

  ————

  三國小知識:
  1、孫權第一次進攻江夏其實是在203年,不是201年。書中為了劇情把時間給改了。

  2、魯肅很早便跟隨孫策,但很快因為祖母去世就回家守孝,期間劉曄曾想拉他一起投奔鄭寶。後來魯肅接受周瑜的勸說,還是返回江東。但那時孫策已經死了,主事的是孫權。

  3、馬騰韓遂曾經短暫的結義,但後來因為麾下發生爭鬥反目,韓遂還殺了馬騰的家人(包括老婆、女兒、幼子等)之後一直到馬騰入朝都沒有再和韓遂和好,反倒是馬超賣了老子一家和韓遂結盟叛亂。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