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小糧官》第十章 逆則天下楷模,順則萬事皆休(下)
  王垕深呼吸了一口氣,血腥味、泥土味和各種牲畜味混合成後營特有的味道。

  王垕喜歡這種味道。他參軍一年多了,從來沒有上過前線,一直在後營打轉。這種後營獨有的味道也陪伴了他一年多,此時在袁軍後營重新聞到這種難聞的味道,卻讓王垕產生了一種虛假的安全感,不由得隨之有些放松。

  許攸一路上都很沉默,事情已經完全脫離了他的掌控,他雖然可以大聲呼喊王垕二人是曹軍奸細,可他也會難逃一死。他又不是那種舍生取義的之輩,只能任憑王垕擺布。

  但許攸並未著急,反正曹操就算反攻官渡也未必能夠取勝,蔣義渠貪財好色不假,卻也是袁軍中數得上的領兵高手。

  想到這裡,許攸還看了王垕一眼,只要他拖住這兩名死間,不讓他們順利離開袁軍便也是功勞一件。

  可許攸突然臉色一變:“王垕,你腰間酒壺呢?”

  王垕不知道許攸問這個幹什麽,但習慣性的嘿嘿笑道:“怎麽?許先生也想喝酒?”

  “我問你腰間原本掛著的郭奉孝的酒壺呢?”許攸加大了話語聲,引得一二巡邏袁軍兵士看向三人。

  王垕不敢大意,隻得低聲道:“為了交換今夜暗語送給蔣義渠將軍了。”

  許攸臉色更青:“蔣義渠好酒而酒品奇差,我就不信了,你給他的酒中沒有摻什麽作料。”

  原來許攸是認為他故意給蔣義渠酒壺,還在酒水中下了藥。

  “不好了,不好了,怪不得你今夜就要走,阿瞞的大軍就要到了!”

  許攸根據錯誤的信息推斷出正確的結論,立刻急了起來,“蔣義渠中了你的毒酒,張南、韓/猛、呂氏兄弟都領兵出去就糧,何人還能護衛中軍?!不行,一定要想辦法。王垕,你不如投降大將軍吧,我看你也不是迂腐之人,以你的才華在哪都會受到重用。我帶你們去見大將軍,大將軍親自領兵定能抵擋住曹操的攻擊。”

  這次輪到張誠不滿了:“我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背叛我家將主。”

  王垕也不為所動:“許先生,咱們還是去關押俘虜的地方吧。實話告訴你,再有一時半刻,曹公大軍就要到了。只要我們三人將我軍俘虜的將士們放出來,響應曹公的奇襲,一切就都不會有問題,說不定我們還真的能立下大大的功勞呢。”

  這就是王垕在隨機應變下想到的辦法,他知道無法甩掉許攸,又怕貿然殺了他發出的聲音會引起袁軍的注意,於是將計就計,故意去尋找那些被袁軍俘虜的曹軍兵士,希望以這些人作為依靠。

  而且許攸自己會錯意,誤以為王垕給蔣義渠的酒壺中都是毒酒,生怕自己遭受亂軍牽連,只要再威逼他一下,讓他再次轉換陣營,成為一名光榮的曹軍,一切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但許攸聽了王垕的主意一點也不開心,跺著腳低聲疾呼:“哎呀!袁紹自己的軍隊吃飯都不夠,哪裡還會有什麽俘虜!?除了荀攸、任/峻等士族子弟被送往鄴城,剩下的大頭兵前天就全都坑殺了!看那個方向!那片平地就是坑殺那幾千降卒的地方。你不是要找曹軍被俘軍士嗎?自己去挖吧!”

  王垕大驚,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連自己老上司被俘都沒注意。他既為那幾千被坑殺的兵卒感到惋惜,又驚恐他們無法在天明之前逃離袁軍營地。

  張誠上前一步將劍架在許攸的脖子上:“老賊,你之前都是在消遣我們嗎?”

  王垕見周圍沒有巡邏的兵士,連忙收起匕首勸阻:“張誠,現在殺了他也沒有辦法,咱們還需要他的配合才好逃出營地。否則一旦曹公發起攻擊,亂軍之下你我抑或是他都將性命不保。”

  許攸也不害怕:“其實還有辦法,只要咱們趕緊將阿瞞回攻官渡一事告訴大將軍,由大將軍親自領兵防范阿瞞的奇襲,咱們還能保住性命。”

  王垕卻搖頭:“如果你一開始就告訴我們這裡並沒有曹軍俘虜,我自會同意這個提議,現在回去距離太遠,恐怕也來不及了。”

  許攸也不掐胡子了,低著聲音道:“你是阿瞞的掾屬,我當你必死忠阿瞞,如何敢將實話告訴你。”

  王垕也是後悔:“都是想要苟活罷了,又哪有什麽忠不忠的?”

  王垕此言極對許攸的心思,但難免和張誠所想不同。

  “王掾屬慎言。我隻忠於我家將主,貪財貪功具是本能,但不代表我就會選擇不忠。大不了就是一死,誰會害怕?”

  王垕和許攸險些就一同回答:我會害怕。

  還好兩人都忍住了。

  像張誠這種對某個人宣誓拚死效忠的古人都將忠義看的格外之重,因而十分看不起王垕和許攸的言論。

  王垕雖然繼承了前任的記憶,滿腦子想的卻還是後世那種“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觀念。再說他本來就是被曹操/逼著上車,忠誠度天然不高。

  但三人中張誠是武力最高的那一個,尤其他劍還架在許攸脖子上呢,他的意見當然也還是要聽取的。

  王垕只能再次勸道:“張誠,你且放下劍,巡邏的兵士就要回來了。我相信許先生智計高絕,一定能想到辦法。”

  許攸也連忙道:“不錯,不錯,我有辦法。”

  張誠只能氣衝衝的放下手中長劍,但並未收劍入鞘:“希望你們能快一點想到辦法,曹公的大軍馬上就要來了。一旦發生營嘯,亂兵之下能不能活就要看運氣了。”

  許攸把心一橫,直接提議:“不如咱們搶了馬衝出去吧,營中軍隊本就不多,攔不住咱們的。”

  張誠有些意動,以他的騎術衝出去還真不是不可能。

  王垕卻再次搖頭。他自然也會騎馬,但這種賭命的方法他是不可能同意的。因為他雖然會騎馬,卻一定是三人中馬術最差的一個,跑不出去的概率也是他最大。他的目光不由得遠眺,看向那片不斷發出哀嚎聲的營地。

  “我有一個辦法。”

  ————

  袁紹是個極為自律的人,在軍中從不飲酒。三國志中記載的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不思進取整日飲酒、宴會的記載其實也不是指袁紹,而是指那些混日子的諸侯。

  袁紹能夠出名除了四世三公的背景,還有一點就是堅持為親人守孝。這個時代的守孝可不是隨便說說,守孝者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搭建一個草廬,再在草廬中玩三年“荒野求生”。雖然吃喝供給都有家人負責,但沒有足夠的毅力也不可能完成這個艱巨任務。

  而袁紹居然為生母守孝三年後又緊跟著為早就死了N年的父親守孝三年,也就是說他連續玩了六年“荒野求生”,這才在大漢名聲鶴起。

  如果是平日袁紹這時早已就寢,但張郃親兵昨日(王垕、張誠)帶回的消息讓他無法安寧下來,連續兩日無法安眠。

  袁紹比曹操略大幾歲,已是將近半百,雖往日間還是英明神武、剛而有毅,但有些事情他開始著急了。這也是為什麽前年他會指示耿包上書,就是想看看手下都是什麽想法。

  但一試之後袁紹難免有些失望,漢室衰落至極,卻還是如此的得人心啊!
  現在好了,曹操授首,只要將獻帝看好,他就可以逐步將朝政掌握在自己手中,十年之內就能取漢室而代。

  想到這裡,袁紹喝了一口水,掩飾內心的激蕩。他的幾個成年的孩子包括外甥高乾各領一州之地的時間也不短了,他也算考察的差不多。既然大局已定,他就該立下真正的繼承人,防止萬一他死了,幾個兄弟之間禍起蕭牆。

  袁紹又看向案幾上的盒子,裡面裝著他最好朋友的人頭。

  “阿瞞,你當初怎麽就不願助我?如你我二人合力,這天下恐怕早就安定了。”

  突然,大帳外傳來一陣陣兵戈之聲,更有無數不知在喊些什麽的嘶吼聲,聲音越來越多越來越大,隻一瞬間就近了很多。

  幾位親兵狼狽的衝入大帳:“大將軍,曹軍攻過來了!各營都亂了。有人看的清楚,是曹操親自領兵!”

  啪!
  袁紹拍桌怒而起身:“慌什麽?!著人去找蔣義渠,告訴他死守營地,就算戰死也不能後退一步,他的家人將會受到照顧。再派人去尋各位軍師,直接將他們帶往後營。留兩人幫我著甲。”

  幾名親兵立刻安穩下來,各自領命而去。

  待袁紹穿好盔甲,將佩劍帶好,又看了一眼案幾上的盒子,突然大笑:“哈哈哈,阿瞞,你果然厲害,不愧是我的朋友!”

  袁紹拔出佩劍,將裝著假人頭的盒子一劍斬為兩半,這才帶著兩名親兵走出大帳。他見帳外兵卒亂成一團,放聲大喊:“諸君!可敢隨我前行?!”

  那些混亂的兵士見袁紹不慌不亂,逐漸安定下來。

  就這樣,三個人變成了一百人,一百人變成了三百人,三百人又變成了一千人。

  袁紹聚起一千多人的隊伍,卻並未帶這些兵士去幫蔣義渠,而是往後營而去。他深知曹操領兵的能力,兼之袁軍官渡大營兵卒不滿,且多是餓兵,不可能是曹軍的對手。他只求蔣義渠能拖住曹操一時三刻,好給他重整軍隊的機會。

  但當袁紹來到後營卻不禁苦笑起來。

  不知何時後營竟也發生了混亂,大量身上纏著繃帶,斷手斷腿的傷兵拖著傷在後營橫衝直闖,還四處縱火,將後營變為一團火海。

  袁紹不解:“前面明明還在戰鬥,後營如何先亂?”

  ————我是分割線————

  三國小知識:當初十八路諸侯看似強大,但除了孫堅、公孫瓚以外就沒有幾個真正能打的。大部分諸侯,包括剛起兵的曹操和袁紹都是繡花枕頭,根本打不過董卓的軍隊,像陶謙那種手裡有幾千丹陽兵的都是高段位選手。至於那時的劉備,根本就沒有去會盟的資格。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