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末小糧官》第一百七十四章 未來(上)
  曹操沒能趕上見沮授最後一面。他對這個一直稱袁紹為主公的漢臣很是敬重,卻又心思複雜。

  他讚賞沮授的才能,又因當初一同起草新政之事和沮授有了幾分同伴的情義。

  但沮授畢竟是河北大士族出身,一直身在曹營心在袁。他當初幫助曹操、王垕推行抑製士族的新政未必就全是出自本心,可能也是想在司隸這個士族力量較弱的地區看看那些亂七八糟的新政能不能真的推行下去。

  不過無論如何,這幾年沮授真的幫了曹操很多,在推行新政、穩定司隸地方上做出了貢獻,教會曹丕很多事情,甚至還曾違背本心在前線和袁軍作戰,怎麽說都是有功勞的。

  既然沮授已死,曹操也不會吝嗇,他上表請求漢帝劉協增加沮授爵位的食邑,又追封其為鎮東將軍。

  而對於沮授希望遺體回到冀州安葬一事,曹操也是大開綠燈,專門派出禮部官員和偽魏王袁紹麾下官員進行接洽。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不過是死了一個大臣,這對朝廷的運行不會造成任何影響,唯一會影響的可能也只是親友們暫時的心情吧。

  王垕結束一天勞累的工作,從尚書省返回家中。他先向張王氏問安,一同用飯後回到了書房。至於他的三個漂亮媳婦,劉竟陪蔡琰去了宗聖觀,說要為死去多年的丈人蔡邕祈福。年紀最小卻入門最早的趙氏則是一直在家中照看孩子。

  除了王遠,趙氏還要照顧劉竟、蔡琰這些年為王垕自產下的四個女兒。早在建安七年,劉竟和蔡琰就生下了女兒王元和王圓。前兩年,兩女又各自生了一個女孩,王垕欣喜下為女兒取名王媛和王願。

  嗯,不得不說,王垕給孩子取名的能力還真是一言難盡。

  劉竟和蔡琰嫁給王垕後都生了兩個孩子,唯獨趙氏,二十多歲的大好年紀,王垕對其也是寵愛有加,卻一直沒有懷上一兒半女。還好她性格和善,每日幫劉竟、蔡琰照顧孩子,幫張王氏主持家務,一點點的反倒成了家中除張王氏外說話最管用的一個。

  不過在這個年代女人還是以子為貴,今日趙氏見王垕下班較早,自己按照王垕教導的月事計算法來計算日子又恰在最危險的一天,心中難免多了幾分想法,趁著天蒙蒙黑需要掌燈的時候捧著一碗王垕最愛喝的羊腰子湯走入了書房。

  王垕聞到熟悉的味道便立刻從書案上爬起來,又見趙氏一臉含春的模樣心裡也是明白了七八分。

  恰好他正在給沮鵠書寫信件,不知該怎麽告訴這個從未見過面的朋友他的父親去世,心情極為煩躁,需要途經發泄一下。

  趙氏還在考慮怎麽才能讓王垕明白她的心意,就見王垕一把將那碗羊腰子湯搶在手中,咕咚咚兩三口喝光。

  趙氏有點蒙:“夫君可是剛剛沒有吃飽?我再去廚房為你找些吃食。”

  王垕也不回答,隨便拿起手邊的涼茶胡亂的漱了下口就一把將趙氏擁在懷中。

  趙氏還不知怎麽回事,王垕的大嘴就印了過來,然後緊跟著就感覺一涼,外套不知何時已經被王垕脫下。

  “夫君今日怎得如此著急…”

  趙氏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小,臉漲成了紅色。

  王垕的眼神十分戲謔:“娘子啊,你裡面怎麽穿得是為夫為你們設計的內衣。我記得你們三個可是說過永遠不會穿的嗎?”

  趙氏的耳根子都紅了,說不出話來。初春的天氣還是有些微涼,而她身上更是只有加起來不到一尺的幾片小布頭,只能更加用力的將身體扎在王垕懷中。

  王垕也脫去衣物,將身材嬌小的趙氏直接懷抱起來,堅硬的身體立刻感受到趙氏的柔軟,腰部略一發力便深入到這片柔軟之中。

  趙氏忍不住輕哼出聲。

  王垕站著懷抱著趙氏連連發力。

  趙氏失去了力氣,只能讓王垕任意施為。

  低沉的喘息聲和聲音弱小卻穿透力十足的輕哼在書房中回蕩,進而傳遍整個院落。

  書房外的張王氏無奈搖頭,命人看好家中幾個小祖宗,不要來書房打擾王垕“工作”。

  正所謂: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一連三次,趙氏終於不堪重負,連連討饒。

  王垕也恢復了幾分清明。他看著早就亂作一團的書桌不禁撓頭,又見天色確實已晚便俯身將趙氏從書桌上抱起,將她放到書房的床上,由為她蓋好被子。

  趙氏早就勞累不堪,登時睡了過去。

  王垕則坐回到書桌前,將散落在地上的筆墨紙硯一一撿回桌上,只是灑落一地的墨汁已有些微乾,他也確實有一點點勞累,便想著明日在收拾。

  他將之前寫了一半的卻已經變成廢紙的書信直接團成一團,又找出一張新紙,沉下心重新給沮鵠寫信。

  “鵠兄安好,弟垕拜上。令父,吾之好友沮公不幸亡故,終年…”

  第二日,來上課的洪烈、劉康、曹衝、劉江四人奇怪王垕的書房地板怎麽有這麽大一塊的墨跡沒有清理乾淨。年幼的王遠、薑維沒有注意到這處異常,兩個小人手拉著手,正捧著一本連環畫一齊觀看。

  其他四人也只是略微奇怪,也沒有多少其他的心思,今日可是小考的日子,十分重要,四人都有點緊張。

  王垕在司隸、涼州推行普及教育,但在教徒弟時實行的卻是因材施教的方法,因此雖然四人是同步的小考,但考試內容並不相同。

  比如王垕的假子劉江在詩詞文法上天賦幾乎為零,數術、醫術、藝術這三術領域的天賦也十分有限,但不知是不是混血的原因,天生得一副好力氣。王垕一有機會就會請武力“普普通通”的張遼、樂進、龐德、馬岱等人來教授他武藝。練了幾年,現在連劉江的真老子劉/豹都不是他的對手,在雒陽也算小有名氣。

  像劉江這種情況當個文臣是不要想了,也就當武將才有出路。所以他的考試大多以兵法為主。

  只是劉江確實不是個讀書的材料,對兵法的領悟力也比較一般,幾乎少有及格的時候。王垕估計他以後最多也就是個猛將的材料,獨自領兵的概率不大。

  還好劉江年紀還小,才十二歲,說不定哪天突然開竅了,也未可知。

  曹衝和劉江是同樣的年紀。早年他的身體確實不行,但經過王垕多年調教,現在雖然還是一副瘦弱模樣,但至少不會一陣風吹過就立刻生病。

  現在的曹衝能騎馬,能舞劍,還跟著那些“普普通通”的武將也學了幾手,一般的大頭兵肯定不是他的對手。

  曹衝也不虧又神童之名,是王垕所有徒弟中唯二能跟上所有課程之人。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王垕發現曹衝的心智也提前早熟。

  曹衝在接人待物上完全看不出是個孩童,坊間對這個漢中王的小兒子多有讚譽。而曹衝經常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大哥(曹丕)是我的目標,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以後能幫助他。”

  為此曹操還專門過來感謝王垕教徒弟的水平高。

  只是…王垕對此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所以曹衝的考試題目大多是一些概述性的哲學問題,一般都涉及人與人之間交往和親情、友情、愛情之間的關系,可以說是王垕所有徒弟考試題目中最難最變態的。但曹衝一般都能很好的回答這些問題,有些答案甚至能給王垕一定的啟發。

  和穩如老狗一般的曹衝不同,劉康做人極為囂張。他在受封夷州王的次日就來王垕家耀武揚威,非要幾位師兄弟一起跪拜他。

  結果可想而知,洪烈、曹衝、劉江三人一齊讓他知道了花兒為什麽這樣紅,拳頭為什麽這樣大。

  但劉康也不是沒有優點,這孩子的演技真心不錯。可能是生長於深宮,也可能是自從出生就一直顛沛流離的生活,總之劉康特別懂得如何去偽裝自己。

  在曹操面前他是一個懦弱的少年,在劉協、伏壽面前他是懂事的孩子,在臣子面前他又是從小聰慧而又懂得分寸的皇子。

  第一次見到王垕,劉康抱著王垕的大腿痛哭,稱終於有了一個德才兼備的老師。若不是王垕偶然見到這個七歲的小孩在調戲宮女,說不定就真的被騙了。

  當時劉康才七歲啊!若不是王垕親眼所見怎麽也不會相信這麽小的孩子就有這種心思。

  真不愧是老流氓劉邦的後代。

  王垕當然生氣,但更生氣的是為什麽所有人都會說這是個老實、本分卻沒有才能的皇子。

  他故意用語言擠兌劉康。

  在承受了幾個時辰祖安輸出後,劉康終於暴走,在王垕面前展露出本性。

  真正的劉康是一個天賦不遜於靈帝、劉協的天才。他是天生的政治家,能夠隨時轉變嘴臉。他小小的年紀就明白曹操和皇室之間的關系,並依附於其上,苟延求活。

  也因為出身皇族,生長於深宮,皇帝老子又是沒有實權的傀儡,劉康從小培養出極為陰忍的怪異脾氣。

  幸好,他遇到了王垕。

  ————

  三國小知識:
  1、文中那首小詩抄自宋.宋祁《玉樓春.春景》。

  2、歷史上曹衝極為聰慧,甚至曹操有想法讓曹衝繼承大業,然後曹衝就很“自然”的死亡了。這裡確實又一點陰謀論的想法,但曹衝正常來說不應該死這麽早的,理由就是他的兩個同母兄弟曹據和曹宇都順利活成年了,而曹宇一直活到了278年,那時晉國已經建立,再有兩年就要滅吳一統天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