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小糧官》第二百一十二章 曲終人散(上)
  和很多人印象中的守成之主不同,孫權是個很了不起的君主。在原本的位面中,他對內安撫江東士族,發展經濟,開發在當時處於半蠻荒狀態的江東,對外打贏赤壁之戰,派遣步騭收復交州,多次抵抗了曹魏的入侵,甚至派人登上了夷州,在海外拓展了華夏的威望。他在蜀魏之間搖擺,用靈活的外交手段來保證江東的利益,還最終建立了吳國,並在位24年,71歲才去世,是三國諸多君主中活的最久的一位。

  本位面的孫權甚至比原位面乾的還要好。他趁曹操官渡戰敗、袁紹大舉南下的契機提前統合了江東士族,又在淮泗士族的支持下數次北伐,開疆拓土。在西線,他和劉備結盟,同時也如原本位面一般派人滲透交州,在交州一代擁有一定的能量。

  孫權和孫堅、孫策最不同的一點就在於他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而政治家是最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能量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比如孫權能夠合理的分配他們在北伐中獲取的利益,讓手下最大的兩個派系之間相互平衡又相互製約。

  又比如孫權喜歡和臣子攀關系。

  孫權是江東人,在以顧陸朱張為首的江東派面前他便經常說:“大家都是江東人,我不會損壞江東人的利益。”

  轉過頭,孫權又會對周瑜、魯肅、諸葛瑾等淮泗人說:“你們都是跟著我父兄的老臣,我不相信你們,還能相信誰?”

  在很短的時間內,孫權便將麾下所有力量整合起來,再通過北伐這一近乎是政治投機的軍事行為將這些力量進一步整合,最終建立起他無上的權威。

  去歲北伐,孫權帶兵圍攻睢陽不克,被高覽抓住機會以精銳騎兵突襲百裡,損兵過萬。

  但面對如此巨大的失敗,無論是江東派還是淮泗派都仿佛沒有見到,隻搶著關心孫權有沒有受傷。

  孫權由此信心大增,今年再次卷土重來。這次他不再嘗試去圍攻某個重鎮,而是打算徹底吞並徐州。

  首先他和高覽玩起了心理戰。所謂的淮河沿岸處處都有軍事調動當然假象,孫權選定了三個目標,分別是廣陵郡治所淮陰,位於睢陽東西兩側的取慮、下相。不過這三個目標又都是假象。孫權真正的計劃分三步。

  第一步,在淮河製造處處渡河的假象,讓高覽不敢隨意調兵。

  第二步,兵分三路去進攻三個目標,給與高覽一種看破孫權計劃的感覺。這時高覽就會想辦法破除孫權的進攻。由於淮陰位置太過重要,高覽極可能分兵派去救援淮陰。但淮陰又距離高覽駐軍的徐州城太遠,高覽極有可能不會親自去救淮陰,而是自己領兵去救取慮、下相兩個目標之一。

  這時就要執行計劃的第三步。遭受高覽進攻的那一路將會主動撤離,造成一種不敵的假象。而另一路軍隊這時就伺機繞到高覽身後,和撤退的那一路軍隊前後夾擊高覽的本部。

  不錯,孫權真正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高覽的主力軍團。

  這個計劃由孫權和周瑜、魯肅一同指定,其中佯攻廣陵的軍隊將由魯肅帶領,孫權和周瑜各自領一路軍隊進攻取慮、下相。

  事情的進展也如三人預料,高覽果然中計,在下相被江東軍南北合擊,袁軍戰死七萬,逃跑不計其數,高覽也當場戰死,被潘璋麾下一員名叫丁奉的小將斬殺。

  孫權如願以償的佔據了整個徐州,孫氏奮勇三代終於打開了局面,他們在中原獲得了一大片能夠稱之為基業的土地。

  最開心的就是以周瑜、魯肅、張昭等人為首的淮泗人。他們在這次北伐中出力最多,連斬殺高覽的丁奉都是淮泗人。這次孫權再沒有理由無視他們淮泗士族的功勞了。

  孫權確實很想繼續玩平衡的戲碼,但面對周瑜、魯肅也確實說不出再令兩人傷心的話,當場許諾會讓魯肅來當徐州刺史。

  選擇魯肅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魯肅手上沒有江東人的血,和那些江東士族解釋起來更加容易。

  周瑜、魯肅帶著其他淮泗士族組成的北伐官員齊呼:“主公英明。”

  冷靜如孫權也不由得一時陷入極大的自滿之中。

  其實孫權還是有一些古來,主要是擔心袁軍會放棄進攻司隸,全力來反攻徐州。

  但等了半個月,袁軍沒有等來,卻等來袁紹病故,袁氏內亂的消息。而袁譚的反士族令也讓本不太合作的徐州士族紛紛轉而向孫權效忠。

  孫權更加自得。但他不知道,這些徐州士族向來如此,誰贏他們就幫誰,堪稱大漢十三州最沒有骨氣的一波士族。想要徐州士族效力其實並不困難。而更加嚴畯的一件事此時已經在暗中展開,孫權卻沒有發現。

  ————

  龐統在出山前曾遊歷過大漢南方諸州。

  他曾經前往“富足”的西川觀摩當地士族慘遭劉焉鎮壓。

  他曾經南下交州看“和善”的山越土著與外來者之間刀兵相向。

  他也曾來到江東,恰好趕上小霸王孫策帶著一臉和煦的笑容將刀子捅入一名中年文士的胸腹。

  哦,對了,那個文士好像是江東陸氏的家主,在袁術宴會上偷橘子的小朋友陸績的父親,也是如今陸氏家主陸遜的親伯父。

  那一次的經歷是在太過驚險,若不是龐統謊稱自己不是士族只是個路過的商人,說不定也會被孫策殺掉。

  龐統有時會狠自己的腦子怎麽這麽好使,過了十年還能記得當時的每一個細節。

  孫策手中滴血的腰刀;站在孫策身旁談笑風生的俊美青年;外圍那些肆意大笑的武士;拉著陸氏老夫人手假仁假義的吳夫人…

  還有他最忘不了的那個少年。少年捂著陸績眼睛,自己的臉上也卻也驚懼的無以言表。

  但孫策卻好像看上了這個少年。

  “這小子不錯,願意娶我的女兒嗎?”

  可能在孫策看來,只要聯姻了,殺掉人家全族成年男性就根本不算什麽事吧。

  “不知軍師中郎將來此有何貴乾?”

  一聲輕呼將龐統從記憶中喚醒,眼前之人的面孔和十年前的那個少年逐漸重合,如今的少年已經是一個英姿颯爽的青年了。

  “我帶著誠意而來,替我家主公給陸氏家主傳遞一些問候的話語。”

  陸遜看著一臉笑意的龐統沉默不語。他似乎在權衡利弊。過來良久,他終於開口道:“我們陸氏沒有什麽能和劉將軍談的。”

  龐統早就預料到陸遜會如此說:“我覺得你最好聽我說上一說。畢竟其他三家在聽過我的話後都表示十分的滿意呢。”

  陸遜的眼睛一亮:“如此,還請先生細細道來。”

  十日後,遠在徐州的孫權收到一個噩耗,傳說一直窩在成都的劉備突然出現在江夏並對孫權開戰。劉備的荊州軍團順著長江順流而下,被江東水軍在陸口攔下。但劉備軍兵多將廣連戰船數量都比抽調了大半船隻的江東水軍要多,一旦陸口、柴桑一代的防線被劉備突破,劉備軍順流而下便能直達孫權的大本營建業。

  孫權連忙派出使者和袁譚講和,留下魯肅駐守徐州,自己和周瑜則帶兵急速返回了江東。當他趕回江東,陸口竟然還沒有被突破。

  這倒不是劉備的荊州水軍不給力。要知道荊州水軍可是和江東水軍戰鬥過無數次的精銳水軍,連孫堅都是死在荊州水軍的亂箭之下。如今荊州水軍補充了大量戰船,又有關羽這樣的神將加以鍛煉,理應變得更強。

  真實的原因我想大家也都想到了,劉備根本沒有發力,他在等待能給予孫權致命一擊的時刻,而這個時刻很快就到了。

  漢建安十三年,二月十三,劉備、孫權會獵於赤壁。

  戰鬥的前半程節奏牢牢的把握在江東水軍大都督周瑜的手中,他依靠春季少見的東風便利讓本應逆風而行的江東水軍獲得了順風的便利條件,江東水軍趁機全面出擊打了荊州水軍一個措手不及,甚至一度擊沉荊州水軍大船超過十五艘。

  就在孫權覺得即將獲得勝利開始盤算這次能不能趁機讓劉備割讓幾個郡的時候,風向變了,來自孫氏集團內部的背刺也來了。

  數隻隸屬於江東水軍的大船私自脫離戰線,他們給予荊州水軍緩和的機會。周瑜一邊指揮剩余船隻對抗荊州水軍,一面想搞清這些脫離戰線的戰船出了什麽事情。

  處於本陣的孫權也看到了己方戰船的問題,剛打算詢問一直跟在身邊的顧雍,卻發現顧雍手中不知何時已經拿起來長劍。

  “元歎(顧雍字),你這是何意?”

  一直以來顧雍和孫權的私交都算不錯。當年孫策屠戮江東士族,顧氏在吳郡四姓中由於投降的快,損失也較少,這也是相較其他三家,孫權更信任顧雍的原因之一。

  但孫權忘了一件事,在漢末,士族是可以自己選擇主公的。比如當初賣了韓馥的冀州士族,比如背叛曹操的兗州士族,比如劉焉留給劉璋最後卻投奔劉備的東洲派士族…

  又比如…心底一直沒有放棄復仇,暗中蟄伏多年,在見到老對手淮泗士族即將做大做強終於忍不住跳出來的吳郡四姓。

  顧雍插入好友孫權的腹中,就像當年孫策將腰刀插入他的舒服腹中一般:“仲謀(孫權字),大家已經決定了。為了江東的未來,請你去死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