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漢末小糧官》第二百零三章 當斷則斷
  韓/猛早年在巨鹿一代當強盜,但他不搶行人、客商,專門去搶其他山頭的盜匪。

  依仗著一身不俗的武藝,韓/猛很快就闖出一番名堂。袁紹派人來邀請他加入。韓/猛出名本就是為了謀一個出路,當然是欣然同意。

  本來韓/猛覺得自己武藝高強在袁紹麾下肯定是第一大將,然後他就遇到了那四個人。

  顏良、文醜、張郃、高覽,此四人因武藝高強合稱河北四庭柱。韓/猛與四人先後交手,對陣顏良、文醜都在五十回合內便落敗,對陣張郃是五十合開外,唯有對陣高覽勉強能夠戰到百回合。

  韓/猛不服,多次找四人比試,結果都是大同小異。誰曾想不久之後就傳出一個韓/猛武力不弱於四庭柱的傳聞,他還多了個一正梁的諢號。

  很多人都來向韓/猛道喜。韓/猛表面上歡喜萬分,實則內心深處對自己極度不滿,同時他也對顏良四人懷恨在心。,之後,韓/猛不斷磨練武藝,一點點的能在四庭柱手下支撐更多的回合,甚至能和四人中較弱的高覽打得有來有回。

  韓/猛覺得自己就快摸到武藝的真諦了。

  直到那一天。

  不可一世的顏良被關羽一刀砍落下馬。周圍士兵嚇得抱頭鼠竄。關羽甚至有時間下馬抽出腰刀一點點的將顏良的頭顱斬下。

  韓/猛突然發現,自己一直以來堅持的以武立命的想法是多麽的可笑。他再怎麽努力練武也不可能是關羽這種天生神將的對手。他意志消沉了許久,這導致他後來兩次出擊也都戰敗而歸。若不是袁紹為人寬宏大度,若依許攸之言,他說不定已經被治罪。

  但有一天,韓/猛想通了。

  曹操領兵能力這麽厲害不也在官渡戰敗。張郃最早也不過是個戰將,後來也能夠單獨領兵。

  他領兵多年,就算不能成為天下第一的勇將,成為一個領兵的將軍也不錯。

  於是韓/猛讀了很多兵書,還向那些他本來看不起的文人請教兵法。後來他又多次與張繡在南陽大戰,從張繡這個敵人的身上學到了不少經驗。

  現在的韓/猛不敢說自己是袁紹麾下領兵能力最強的將領,但怎麽也得是前五。這次他奇襲弘農,一半是運氣——荀攸恰好聯系上一個盧氏縣倒賣走私物的小士族,另一半離不開他的統領。

  只是韓/猛近兩日卻總有些不安。先是弘農就攻不克。守衛弘農的曹操次子曹彰明明年紀不大,卻在守城一道上頗有章法,以三千弱兵固守弘農。

  攻城的困難韓/猛早有預料,只是為何他已經圍困弘農五日,曹軍援軍為何還未來到?

  “軍師,此事太過蹊蹺了。”韓/猛終於忍不住詢問荀攸的意見。

  荀攸剛剛巡視完營地,聽到韓/猛的問話也低聲道:“形勢確實不太對。我們已經兩日沒有接到袁據的消息了。”

  韓/猛神情一愣:“軍師是說曹軍可能在斷我軍的後路?”

  荀攸點頭:“我猜曹軍已經快兵臨盧氏。”

  韓/猛沉道:“我在盧氏留了兩萬大軍,袁據帶走一萬,武關留一萬,我們這裡只有兩萬。若曹軍去攻盧氏也不可能短時間就擊敗我留下的兩萬士兵。”

  “我擔心的不是此事。”荀攸的臉色冷得能滴出水來,“若袁據被曹軍擊敗,曹軍定會知道咱們翻越秦嶺的通道,只需要派出幾千人就能阻斷我們返回南鄉的道路。”

  韓/猛沉默片刻,突然道:“擊鼓升帳,咱們退兵。”

  荀攸最讚賞的究竟是韓/猛的決斷能力。這也是為什麽他不去呂氏兄弟或者朱靈、高覽身邊,專門來幫助韓/猛的主要原因。

  “將軍,兵貴神速,咱們最好先帶騎兵撤退。”

  韓/猛撇過頭看向荀攸,不敢相信這種話會從這位文士的口中說出。

  但荀攸的下一句話就讓韓/猛改變了看法。

  “曹操曾多次拋棄大軍自己逃跑,最後才能成為一方霸主。要知道這天下間唯一能在士兵戰力、數量都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下還能反敗為勝的只有咱們的主公魏王一人而已。”

  荀攸說的是當年袁紹在界橋對戰公孫瓚的情景。那一戰天下人都看好兵力更強、騎兵更多的公孫瓚,但袁紹卻在逆境中爆發出極大的力量,在諸多文臣武將的幫助下竟是一點點扭轉了敗局,最終戰勝了當時的北方霸主公孫瓚。

  韓/猛不敢自比袁紹的。既然荀攸判斷他們已經處於極大的危險之中,那他就不應該猶豫,即刻退兵就對了。

  於是等軍中諸將聚齊後,韓/猛便下令他將和荀攸帶五千騎兵先行撤退,後續一萬五千步兵在離開弘農周邊後也要加快行軍速度,務必在十日之內返回盧氏。

  眾將不解,但韓/猛已經通過一系列的勝利在軍中建立了極大的威望,沒有人敢直接反對。

  不過一刻鍾左右,韓/猛、荀攸就帶五千騎兵離開了弘農,這讓留下的其他袁軍將官更加感到了不安。

  果然,才過了一日,先行撤軍的韓/猛就派來信使催促後續步兵加速撤離。終於有將領忍不住詢問來傳令的信使,卻得到一個爆炸性的消息:袁據戰敗,曹軍騎兵繞過盧氏封鎖了他們翻越秦嶺的道路。

  落在最北方的這一萬五千袁軍很快就發生了混亂,若不是軍中將領彈壓得力說不定會被追擊出來的曹彰撿到一個大便宜。

  還好曹彰兵力不足,武器不精,袁軍的整體實力也要高於曹彰手中的郡縣兵。

  斷後的袁軍在損失了一千多兵力後還是順利南返。

  與此同時,韓/猛已經連續行軍超過二十個時辰。

  駐守盧氏的袁軍送來了兩個消息:王屏、羊建封鎖歸路;曹軍主將正是王垕。

  尤其是第二個消息,不僅韓/猛驚愕不已,一直神態如常的荀攸也是難得的在韓/猛面前露出一絲恐懼。

  從那一刻起,韓/猛就再也沒有停下腳步。五千騎兵掉隊了超過一半,連他的親衛都有數十人因勞累倒在了路邊。

  荀攸畢竟是個文士,終於忍不住向韓/猛建言:“將軍,不能再走了,必須休息幾個時辰。再走下去,等回到盧氏,咱們也沒有多少可戰之兵。”

  韓/猛沒有說話,抽動馬鞭和荀攸拉開了一段距離。

  荀攸沒有辦法,只能咬緊牙關跟在韓/猛身後。

  又過了七八個時辰,就在荀攸已經感覺不到自己大腿和臀部,掉隊的士兵超過三千五百之數的時候,韓/猛終於返回了盧氏。

  盧氏守將是韓/猛的親信,名叫趙宏,早在韓/猛在河北打家劫舍的時候就跟在韓/猛身邊。

  趙宏沒想到韓/猛回來得如此之快,旋即就是大喜。他下令打開城門迎接韓/猛入城。

  “將軍,您回來的可真快啊。”

  韓/猛冷道:“不要多說廢話,王垕可到了南面的谷口?”

  趙宏搖頭:“還沒有。雖然封鎖谷口的兩名曹軍將領之一打出的旗號是‘王’,但我派去攻擊的士兵回報那應該只是個校尉,和王垕沒有關系。”

  韓/猛點點頭,又道:“那你可派人去宜陽方向封鎖道路。”

  趙宏忙道:“派了六校人馬,建立了三道防線,目前還沒有與王垕接戰的報告。”

  韓/猛舒了口氣:“還好,你去接一下軍師,他下不來了。”

  趙宏這才發現入城後就趴在馬背上睡著的荀攸,連忙派人去將荀攸接下來。

  就在這時,一名傳令兵一路高喊來到趙宏身前。

  傳令兵單膝跪地,將一份帛書遞到趙宏手中:“報!啟稟將軍,一隻兩千人左右的曹軍從東方而來。”

  趙宏打開帛書看了一眼,臉色大變。他將帛書交到韓/猛手中:“將軍,王垕來了,已經和我軍第一道防線接戰。”

  韓/猛臉色一變,但很快恢復正常:“無妨,王垕兵力有限,暫時不用理會他。”

  趙宏剛要答“是”,又一個傳令兵高喊著來到兩人面前。

  “報!啟稟將軍,我軍第一條防線被曹軍突破了。”

  韓/猛、趙宏一齊失語。

  剛剛被人背著從馬上下來的荀攸虛弱的道:“將軍,當斷則斷。”

  韓/猛聽聞即刻下令:“趙宏帶兵去支援東面的防線,安排人去接應掉隊的士兵以及後續從北方返回的士兵。再點五千人馬,隨我去進攻南面谷口。軍師,你暫且休息,帶休息好了看能不能想出其他破局的辦法。”

  趙宏領命。

  韓/猛隨便吃了一點食物,喝了一口水,帶著重新點起的五千兵馬奔盧氏以南就去了。他必須在王垕來到盧氏前打通返回南鄉的道路。

  但有一件事韓/猛沒有發現,他本可以親自帶兵去對戰王垕,讓趙宏去對付王屏、羊建。

  也許自從不再用衝陣的勇將來約束自己,韓/猛就不再是那個不斷像四庭柱挑戰的無雙猛士了吧。

  ————

  三國小知識:
  曹彰生於中平六年,西元189年,文中此時應該是十八歲。歷史上的曹彰從小就善於射箭、駕車,臂力過人,徒手能與猛獸格鬥,還幾次跟隨曹操征伐,志向慷慨昂揚。但他單獨領兵的記載是在建安二十三年,西元218年,北方烏桓叛亂,曹操任命曹彰擔任北中郎將,行使驍騎將軍的職責。最終曹彰也不負曹操所望,擊敗烏桓,全勝而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